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14 17:1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受湖泊和周边陆地热力差异影响,某湖泊周边地区形成了典型的湖陆风。图1示意某时期该湖泊周边风场,图中箭头代表风向。据此完成1~3题。
图1
1.图示时刻最可能为
A.2时 B.9时 C.14时 D.22时
2.该湖泊周边湖陆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湖陆接受太阳辐射不同 B.湖陆受热升温不同
C.湖陆之间植被类型不同 D.湖边城镇面积扩大
3.此时湖陆风对当地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
A.减少周边区域降水 B.降低周边区域湿度
C.降低周边区域风力 D.降低周边区域温度
库克海峡位于新西兰南岛(人口约110万人)和北岛(人口约360万人)之间,由地壳沉陷而成,两侧是峭壁悬崖,海岸线曲折。该海峡南北长205km,东西宽1~23km,水深71~457m,水流端急多变。该海峡迄今未修筑跨海大桥或海底隧道。图2示意库克海峡地理位置。据此完成4~6题。
图2
4.库克海峡水流湍急的原因最可能是
①海水较浅,潮流能量聚集 ②台风频繁,风力强劲 ③盛行西风风力强劲④西北侧有喇叭口形海域,水道较窄,两岸陡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库克海峡表层海水的流向是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6.库克海峡迄今未修筑跨海大桥的主要原因是
①水深流急,工程量大,技术难度大 ②海底地壳不稳定,对桥梁威胁大 ③阻挡水上航道,影响海上交通 ④两岛人口、城市较少,交通需求较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图3示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土壤侵蚀类型多样,且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做好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是黄河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据此完成7~8题。
图3
7.黄河流域
①地形以高原为主 ②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③包含华北平原 ④大部分为季风气候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景和
B.
8.规划区内土壤侵蚀类型多样,面积占比较大的是
A.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B.冰川侵蚀、冻融侵蚀
C.流水侵蚀、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冻融侵蚀
图4中甲、乙两图分别示意夏威夷群岛中考爱岛和希腊的锡拉岛地理位置。据此完成9~10题。
图4
9.与甲图相比,乙图
A.比例尺大 B.实地面积大 C.图幅面积大 D.内容详细
10.锡拉岛位于考爱岛的
A.西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东南方
东北冷涡是在高空旋转的冷性涡旋系统,它的中心温度比周边低,因此被称为冷性涡旋,简称冷涡。而暖性涡旋(如台风)中心温度比周边高。2021年4月30日18时至22时,江苏省沿海南通市部分地区受东北冷涡影响,出现了极端天气,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据此完成11~12题。
11.在下列天气系统中,东北冷涡应属于
A B C D
12.受东北冷涡影响,导致南通市部分地区出现
A.强对流天气 B.连续阴雨天气 C.高温暴雨天气 D.
持续伏旱天气呼图壁河流城位于天山北坡中较,平均海拔3002m,河源山峰海拔约5292m。预计未来呼图壁河流城气温将显著升高,降水缓慢增加,而降雪明显减少。图5示意呼图壁河流城各径流组成的多年平均月补给率。据此完成13~14题。
图5
13.影响呼图壁河流域春季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下渗 B.气温 C.降水 D.蒸发
14.预计未来,呼图壁河流域
A.总径流将缓慢减少 B.降雨径流显著减少
C.融雪径流显著增加 D.春季峰值流量下降
温盐环流又称“输送洋流”“深海环流”等,是一个依靠海水温度和含盐密度驱动的全球洋流循环系统。温盐环流的重要性在于它和低纬度环流圈、中纬度环流圈和极地环流,共同构成了对维持全球气候系统的能量平衡至关重要的经向环流体系。有些科学家推测,这种环流一旦减弱或停止,将对全球地理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图6示意大西洋温盐环流,黑色区域为大陆或岛屿,灰色区域为海洋。据此完成15~16题。
图6
15.在温盐环流作用下,北欧沿海地区比西伯利亚地区
①空气湿度大 ②获得光照多 ③地表气温高 ④热量补偿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推测图示温盐环流持续减弱或停止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 火山爆发频繁 C.受海底地形阻挡 D.森林固碳能力增强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温室,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温),是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奔、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在我国北方,冬季外界气温较低的地区常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图7示意山东省北部某地的蔬菜温室(塑料)大棚,夏初该地农田(非温室大棚内的蔬菜)作物收获。
图7
(1)运用大气受热原理,分析夏初时该地农田作物收获对近地面气温日变化的影响。(6分)
(2)结合材料,说明温室大棚与棚内蔬菜对地面的保温作用。(4分)
(3)温室大棚种植的蔬菜口味往往不如自然生长的蔬菜,试分析原因。(8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澳大利亚南部农业区(如图8)夏季土壤水分条件较差。为改良秋播作物如冬小麦的生长条件,当地农场尝试夏季在收获的耕地上覆盖秸秆或种植豆科绿肥作物,经过一定时期生长之后,将其绿色茎叶切断直接翻入土中。
图8
(1)简述该区域夏季土壤水水条件较差的原因(6分)
(2)分极覆盖秸秆对改善上的作用。(6分)
(3)评价夏委种植绿肥作物的利(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都阳湖与长江径流量存在互补类系,鄱阳给沙量受径流量影响,2003年三峡大坝开始蓄水。图9为鄱阳湖湖口水文站出湖沙量与径流量的时间变化特征示意图。
图9
(1)描述1980~1990年鄱阳湖出湖沙量的季节分布特征。,(6分)
(2)说明阳湖出湖沙量峰值与径流量峰值不同步的原因。(6分)
(3)与1980~1990年相比,分析2003~2010年鄱阳湖出湖沙量在7~9月增加的原因。(6分)
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
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1.C 2.B 3.D 4.B 5.D 6.C 7.C 8.A 9.B 10.B 11.D 12.A 13.B 14.D 15.C 16.A
17.(1)夏初该地农田作物收获,地表植被锐减,会导致地面反射率降低,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地面升温幅度变大(2分);地面辐射增强,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白天近地面气温较之前要高(2分),夜晚地表缺少植被保温,热量散失快,近地面气温较之前要低(2分)。
(2)温室大棚能够通短波、阻长波,减少棚内的热量散失,提升棚内大气的温度;夜间棚内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增强大气逆辐射,从而增加地面热量,起到保温作用。(4分)
(3)温室大棚内夜间保温作用强,夜里的温度较自然状态下高,因此大棚里昼夜温差小,蔬菜生长速度快,不利于营养物质的累积;温室大棚内温度较高,湿度相对较大,蔬菜易滋生病虫害,农药、化肥使用量增大,因此温室大棚种植的蔬菜口味往往不如自然生长的蔬菜。(8分)
18.((1)夏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区域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晴天多,蒸发旺盛,降水少,水源补给不足。(6分)
(2)减轻土壤蒸发,改善土壤墒情;秸秆分解提供养分,提高土壤肥力;减轻外力侵蚀,保护土壤;遮挡光照,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虫害。(答出三点,6分)
(3)利:提供更为丰富的土壤养分。(2分)弊:绿肥作物的生长消耗了夏季有限的水分。(2分)
19.(1)7~9月出湖沙量为负值(或出湖沙量小于入湖沙量);9月~次年7月出湖沙量为正值(或出湖沙量大于入湖沙量);3~4月出湖沙量最大。(6分)
(2)3~4月长江处于枯水期,水位最低,鄱阳湖补给长江,出湖沙量最多;5~8月虽然鄱阳湖径流量较大,但此时长江水位逐渐升高,受江水顶托作用,出湖泥沙量减少。(6分)
(3)1980~1990年,7~9月长江水位高于鄱阳湖水位,长江水挟沙倒灌补给鄱阳湖,鄱阳湖出湖沙量为负值;2003年以后,三峡大坝开始蓄水,7~9月长江水位下降,鄱阳湖水位高于长江,出湖沙量增多(为正值)。(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