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内阅读理解》练习题(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内阅读理解》练习题(附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4 20:2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内阅读理解》练习题(附答案)
(一)
太阳(节选)
①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②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③其实,太阳高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④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⑤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1.第③句话可以改为“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句运用了____ __、___ ___等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 _______。
3.这篇短文与中国神话故事《______ 》有关联。
4.第⑤句话是一个______句,把这个句子改为陈述句写下来,要保持原有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5.短文第一句话概括了松鼠的哪三个特点?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概括松鼠特点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找出突出松鼠形态漂亮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法是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松鼠》(节选)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温和 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 坚硬)。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 闲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 遮盖)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9.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词语。在正确的词语下面打“√”号。
10.这段说明性文字具体介绍了____ 。搭窝过程用的表示顺序的关联词是__ __。
(四)
松鼠(节选)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在清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1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隐藏( ) 猛烈( )
12.用“ ”画出描写松鼠动作灵活的句子。
13.文中加点的“好像”一词不可以去掉,原因是( )
A.“好像”表示猜测,说明作者已经猜到松鼠怕强光的原因了。
B.“好像”表示猜测,作者也不确定松鼠是否怕强烈的日光。
C.“好像”表示比喻,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松鼠的可爱。
14.读了选文,我知道了松鼠的一些生活习性。
①把窝搭在______________ ____。
②吃__________ ___,喝_____________ ________。
15.根据选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松鼠总是白天奔跑玩耍,晚上安静歇息。( )
②平原地区的人们绝对见不到松鼠。( )
16.从选文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松鼠的________ _____之情。
(五)
松鼠
①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
②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权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若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17.第①自然段从_________、眼睛、身体、四肢、________和吃相等方面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点。“像人们用手一样”使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
18.用“ ”画出选段第①自然段的中心句。
19.第①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从_________等词可以体现出来。
20.松鼠最不像四足兽的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
21.请概括第②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 ______。
22.在第②自然段中,作者突出表现了松鼠( )的特点。
A.聪明能干 B.力气大 C.爱干净 D.好享受
(六)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 舒适 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23.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24.我会照样子写词语。
端端正正____________ 又干净又暖和又______又______
遮蔽(遮和蔽意思相近的词)____________
25.在短文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6.找出这段话的中心句并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文中作者用“……先……再……然后……”这样的顺序词写清楚了松鼠搭窝的过程,你也学着用这样的表达方法,选择你煮饭、洗衣服、拼玩具……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写下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太阳(节选)
①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②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③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28.用一句话概括第②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选文中画“——”部分引用了哪个神话故事?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第③自然段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第①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差不多”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32.这段话写出了__________ _______。
33.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让我们感受到太阳的确离我们很远。
34.文段最后一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太阳的远。请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___________ _。
35.文章以传说引入,好处是(  )
A.激发读者的兴趣。 B.说明太阳离地球不是很远。 C.丰富读者的知识。
(九)
松鼠(节选)
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
36.选段中形容时间短的词语是_____,我还能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
37.下面的选项中不属于松鼠的行为特点的是(  )
A.善于爬树 B.跑跳敏捷
C.储备食物 D.冬日蛰伏
38.画波浪线的句子,作者用“____ __” “_ _____” “___ ___”这几个动词来表现松鼠对于危险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表现出松鼠“___ ___”的特点。
39.画横线的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_ ___。请你用这种说明方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太阳(节选)
①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②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③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40.选文第①自然段中有关太阳的传说叫《__________》,那个“箭法很好的人”指的是__________,这样开头好处是________ _________。
4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虽然太阳比地球大得多,但因为它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起来很小。
B.虽然太阳温度很高,但因为它离地球太远了,所以地面上才不那么热。
C.因为天上只留下了一个太阳,所以地球才有了适当的光明和温暖。
D.因为太阳很大很热,离我们又很远,所以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当的光明和温暖。
42.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 )
A.打比方 B.举例子 C.作比较 D.列数字
43.你认为人类能否像登陆月球一样成功登陆太阳?为什么?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不可以,因为如果去掉了“约”,这句话的说法就不准确。“约”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 列数字 作比较 太阳距离我们很遥远 3.后羿射日 4. 反问 这么远,箭不能射得到。(这么远,箭射不到。)
5.漂亮、乖巧、驯良。 6.说明松鼠很讨人喜爱。 7.清秀、闪闪发光、矫健。 8.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松鼠尾巴的外形,给人以美感。
9.暖和 坚实 舒适 遮蔽 10. 松鼠搭窝的过程及窝的特点。 先……再……然后。
11. 躲藏 强烈 12.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 13.B 14. 大树上 果实 露水 15. × × 16.喜爱
17. 面容 尾巴 打比方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松鼠是怎样吃东西的 18.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19. 拟人 清秀 20.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21.介绍了松鼠搭窝的过程 22.A
23. 松鼠 法国布封 24. 高高兴兴 实用 漂亮 呼唤 25.既 又 26.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 27.我先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里,再倒上洗衣液,然后把开关打开。
28.太阳离地球远,所以看着只有盘子大小。
29.《后羿射日》,起到了引出下文,使文章生动有趣,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30. 作比较 列数字 突出了太阳热的特征 31.不能,因为它表示估计,如果删去,就变成精准了,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32.太阳离我们很远 33. 列数字 举例子 34.这么远,箭射不到 35.A
36. 一忽儿 一瞬间 一转眼 37.D 38. 跑 躲 逃 警觉 39. 作比较 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刺猬的叫声还要尖一些。
40. 羿射九日 羿(后羿) 使文章生动有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 41.C 42. C D 43.不能。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而且它的温度太高了,人类不能靠近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