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宗 璞
紫藤萝瀑布
万物有灵,生生不息。
当我们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时,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
学习目标
1.多角度品析文中景物描写的特点,进而探究其描写手法。
2.从文中景物的今昔对比着手,梳理作者情感的变化。
3.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理解作者寄托在紫藤萝上的“志”
字音、字形
瀑布( ) 迸溅( ) 沉淀( )
凝望( ) 伶仃( ) 遗憾( )
酒酿( ) 仙露琼浆( )
盘虬卧龙( )
pù
bènɡ
diàn
nínɡ
línɡ
hàn
niànɡ
qiónɡ
qiú
字音易错
字形易错
字形易错
伫( )立
zhù
仙露琼浆
盘虬卧龙
察言观色
伶仃
神仙所喝的饮料和美酒。
孤单寂寞,无依无靠;衰弱,瘦弱。
琢磨对方的言语,观察对方的脸色,以推测对方心意。
枝干回旋盘绕、弯弯曲曲、苍劲有力。
词义
谈谈对标题的理解或感受
紫藤萝瀑布
1、点明了写作对象。
2、用了比喻的修辞,写出了紫藤萝繁茂的特点。
3、标题给人美的遐想,能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读赏花之美
读赏花之美
品读描写藤萝花的段落,闭目联想:
好一片 的紫藤萝啊!
形如瀑布一泻千里、繁盛壮观、沁人心脾、生机盎然、神奇梦幻、让人流连忘返……
读赏花之美
默读描写紫藤萝瀑布的段落,想一想:
作者是如何写出藤萝花的繁盛与生机的?
提示:1.可以从写作顺序、修辞手法、动静结合等方面进行赏析。
2.做好圈点批注。
读赏花之美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读赏花之美
花瀑
花穗
花朵
顺序:由远及近
从整体到局部
赏花的描写顺序及角度
三个方面:色泽美 形态美 香气美
从上到下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梁衡《壶口瀑布》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朱自清《春》
拟人 比喻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化静为动)品析:“张满了的帆”“船舱鼓鼓的”“忍俊不禁的笑容”,富有动态感,将静态的花写“活”了,形象逼真地写出了花朵绽放的形态,充满了活力和情趣。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资料助读:
通感,是利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相互沟通、转移,借联想以一种感觉来描述或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手法。
运用这种修辞手法,能化抽象为形象;能由此及彼,勾起读者丰富的联想;能丰盈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多感官互通)品析:花香本是嗅觉感受,而作者笔下的香气却是“浅紫色的”,是可看见的视觉感受。这是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嗅觉和视觉互通,花香也有了颜色,写出作者面对紫藤萝瀑布的愉悦、梦幻之感。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通感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 《荷塘月色》
【品读】景物描写
读赏花之美
1、运用了大量比喻和拟人,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花朵茂密繁盛、生机勃勃的特征。
2、写景时,要讲究描写顺序,可以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由花瀑到花穗到花朵,显得有条理。
3、作者写紫藤萝时,分别从花的形状、色彩、神态、香气多方面描写。
4、同时调动视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动静结合的描写,写出了紫藤萝独特的美。
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些来源于作者怎样的能力?对于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这些都来源于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卓越的文字表现力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
启示:平时要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经常练笔,不断积累,大胆想象,探索创新等等。
思考:
品悟人之情
作者笔下的紫藤萝如此之美,从字里行间我们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变化吗?
宗璞从小体弱多病,做过各种各样的手术。她有一曲自叙生平的散曲曾经这样自嘲:“人道是锦心绣口,怎知我从来病骨难承受。兵戈沸处同国忧。覆雨翻云,不甘低首,托破钵随缘走。悠悠!造几座海市蜃楼,饮几杯糊涂酒。痴心肠要在葫芦里装宇宙,只且将一支秃笔长相守。”虽然是游戏之作,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却是她创作的艰辛与执著。“从来病骨难承受”并非虚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她的视网膜多次脱落,无法阅读和用笔写作,从此她告别了阅读,所有的作品均由口述完成。
除了承受个人生命的挫折之外,宗璞还经历了太多个人生命之外的坎坷,“文化大革命”中一家人深受迫害,父亲冯友兰受到各种各样的不公正待遇,再后来是慈母撒手人寰、小弟英年早逝、父亲圆满归西、丈夫溘然辞世,所有这些都让宗璞承受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资料连接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作者由眼前所见所感,又回忆往事,十多年前的紫藤萝是怎样的?
缺乏独立性、遭受打击、谨小慎微、遭受污蔑
品悟人之情
你如何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花开花落,如人生命运的浮沉,花枯花荣反映着时代社会的兴衰。恰如藤萝花的再次盛放,把个体放在生命的长河中,感受到的是时代的更替,生命的再生。生命的历程是曲折的,但生命的存在是永恒的。
所以,希望我们看淡暂时的痛苦,心怀长久的幸福,豁达前行。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情感变化:
痛楚、疑惑—宁静、喜悦—通达、开阔—振奋、乐观
情感变化
作者借紫藤萝表达自己的思索,于是紫藤萝就有了某种寓意,成为作者志趣意愿的寄托。这是一种什么写法呢?请结合所学,思考如何写好这类文章?
托物言志。首先要写景状物,对景物要饱含感情;其次要有议论感悟,提炼出精辟的语句。
小结升华
小结升华
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了挫折,希望你能记得紫藤萝带给我们的启示——“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然后鼓起勇气,重新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