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课题 爬天都峰 单元 五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
教材分析 本文是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主要写了“我”和爸爸爬天都峰的事情。意在让学生学习按照顺序将一件事情写清楚,同时感受到表达中心要有侧重的组织文字材料。
学习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词明白作者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人物的对话和动作将事情写清楚的。学习围绕文章的中心确定详写的内容
重点 明白作者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人物的对话和动作将事情写清楚的。
难点 明白作者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人物的对话和动作将事情写清楚的。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请同学们读课题。预习过课文的同学请回答老师一个问题: 课题改成《天都峰》,可以吗?——不可以。爬字说明文章内容侧重爬山的过程。所以,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呢? ——作者和老爷爷一起爬山的故事。你看,用“事情本身来命题”是给文章取名字的好方法。
讲授新课 研读“爬山时”目前我们学过两种文章结构了。一种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分析开头、发展、高潮、结局。另一种就是起因、经过、结果。但不管哪一种结构,有六要素不能少——那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请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完成批注。——生交流——小结: 写文章,首先要将这六要素写清楚,让读者看得懂。既然是爬天都峰,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如何爬的。默读课文,划出直接描写爬天都峰的句子,说说你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 ——从“奋力”可以看出爬天都峰很吃力。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可以看出爬天都峰有难度、比较危险,费劲。 ——从“爬呀爬”看得出爬的时间很长。 ——从“终于”可以看出爬山历尽艰辛。各位同学真厉害,从短短的两句话中读出这么多的内容,仿佛我们已经感受到爬山的艰难了。的确,天都峰是黄山的主峰之一,海拔1810米,形状像金字塔,奇险陡峻。想爬山天都峰,真的是不容易。这两段话写的就是作者从开始爬——爬到峰顶的过程,也就是爬山时的内容。我们来看看,这部分内容在整篇课文中所占的篇幅。多不多?那其他部分都在写什么呢?请默读课文,补充完整。 ——爬山前、爬山后(说清楚哪几个自然段)所以这篇课文是按照怎么样的顺序来写的? ——交流,汇总研读“爬山前”我们说写清楚一个场景,重点要写清楚人物的语言对话、神态、动作、心理。当然,这几个方面只选择最重要的、能体现人物特点,和故事内容有关的来写。那么,请各位同学读一读爬山前、爬山后,看一看,作者主要写的时人物的什么呢? ——人物的心理、语言我们先来读一读“爬山前”部分的人物对话。这两句话虽然是很简单的对话,但是会读书的孩子却能从中读出丰富的心理活动。你能读懂吗?请各位同学仔细读读“爬山前”部分的所有文字。然后补充两位人物的心理活动。 ——写的好,举手(暂时不分享)哪句话,哪个词让你读懂了作者或者老爷爷的内心,通过这个词,你读到的心理活动是什么?请说一说——“高、笔陡、挂、发颤“看出来天都峰很陡峭,不好爬。作者有点胆怯。——“白发苍苍、比我爷爷年纪还大”老爷爷年纪很大,应该爬不上去。——“也”看出来“我”和老爷爷都受到了鼓舞,决定爬天都峰。一起来交流你写的心理活动。小结:不要小看这两段对话。虽然内容一样,描写简单,但是隐藏着丰富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需要写出来吗?不需要,留给读者自己去感受,去体会。太直白的文字,看着没意思。研读“爬山后”他俩为什么能够爬上天都峰,不仅爬山前的对话,让我们猜到了部分。爬山后的对话,也告诉了我们答案。这组对话就比较具体了。我们来读一读。欸,同学们,我们刚还在说爬山前的对话写的比较简单,是因为要留给读者猜测的空间。那这一段话,为什么写的比较具体,将爬上山的具体原因写清楚了呢? ——通过对话,揭晓谜底:我和老爷爷都是从对方的身上获取了攀登高峰的力量。 ——引出爸爸的话: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课题叫做《爬天都峰》,按理来说应该详细描写作者和老爷爷是如何费尽千辛万苦爬上天都峰的,可是作者却没有这样写,他用简单的两句话就讲完了爬山的过程,却花了大量的笔墨在爬山前和爬山后,作者是不是没有围绕中心意思来组织写作材料呢? ——文章的中心意思是“汲取力量”。这样安排才能突出中心。小结习作单元的两篇文章我们学完了,对于如何写清楚一件事情,你学会了哪些方法呢?请交流一下吧。 ——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写清楚六要素。开头、发展、高潮、结局。发生前、发生时、发生后—— 选择人物的某一两个方面来写,包括(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所有的内容要服务于“文章中心”集中学习生字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
17.爬天都峰
新知导入
命题方法:
以事件命题
揭示课题
爬天都峰
“爬天都峰”侧重写爬山的过程。一字之差,意思差之千里。
天都峰
默读课文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并在书上批注。
时间:________
地点:________
人物:________
事件:________
内容概括
时间:假日里
地点:黄山
人物:爸爸、我、老爷爷
事件:爬天都峰
要素串联法
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互相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
默读课文
默读课文,画出直接描写爬天都峰的句子。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
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默读课文
从哪里可以看出爬山很“艰难”?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
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默读课文
这篇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个样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爬山前
爬山时
爬山后
这篇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叙述顺序
第1-5自然段
第6-7自然段
第8-10自然段
事情发展顺序
爬山前
爬山时
爬上峰顶后
默读课文,思考:每一部分主要刻画了人物的什么细节?
叙述顺序
第1-5自然段
第6-7自然段
第8-10自然段
爬山前
爬山时
爬上峰顶后
语言、心理
动作
语言
默读课文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你也来爬天都峰?”
默读课文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心里想: .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我”心里想: .
默读课文
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
默读课文
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
默读课文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心里想:天都峰那么高、那么陡,小朋友都不怕,我为什么不能挑战一下呢?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我”心里想: 天都峰这么高,看着好危险,但是老爷爷都能不惧危险勇于挑战,我也要试试。
默读课文
“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 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我应该谢谢您!”
思考:这一段话,为什么将爬上山的具体原因写清楚了呢?
默读课文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思考:汲取力量是什么意思?你读懂了吗?
默读课文
思考:文章是否有围绕中心意思来写?
爬天都峰
“爬天都峰”侧重写爬山的过程。
详写“爬山前、爬山后”和老爷爷的对话
“我”和老爷爷彼此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
中心:汲取力量
默读课文
如何将一件事情写清楚?
——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写清楚六要素。
开头、发展、高潮、结局。
发生前、发生时、发生后
—— 选择人物的某一两个方面来写,包括(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 所有的内容要服务于“文章中心”。
课堂练习
liàn
铁 链
pān
攀 着
jí
石 级
xiàng
相 片
hē
笑呵呵
认读生字
biàn
辫 子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读一读。
课堂总结
给“相”字注音:相对 长相 相亲 宰相 相声
相
xiāng
xiàng
xiāng
xiàng
多音字
相信
互相
照相
相貌
xiàng
xiàng
xiāng
板书设计
攀
组 词:攀登 攀谈
重点字指导
上部要写紧凑,双“木”对称,“大”撇捺伸展。
书写指导:
中
间
是
爻
字谜记字法:
两棵树,两个杈,
一双大手往上爬。
“大”的捺不出头
作业布置
颤抖 发颤
chàn
多音字:
zhàn 颤栗
重点字指导
整个字要写的紧凑,左右部分等宽,分别在竖中线左右两边,页整体靠下。左下部分是个“旦”字。
书写指导: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