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版本) 统编版 年级 二年级
课 题 《大象的耳朵》 章节 第七单元
教材分析 《大象的耳朵》是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通过一个文字浅显、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哲学思想:不管你有多么特别,既然你降临到了这个世界上,你就一定有活下去的理由。你要认同自己,快乐的地度过每一天。这个故事也让我们明白:与众不同有时并不是坏事,要学会做好自己,不要受到别人的影响。
学情分析 我们班51位学生,除了个别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大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还是挺强的。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传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耷、竖、咦”等生字,掌握“似、扇”两个多音字,正确书写“扇、痛”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1-5自然段,结合不同语境读好问句。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耷、竖、咦”等生字,掌握“似、扇”两个多音字,正确书写“扇、痛”等生字。 2.学习1-5自然段,结合不同语境读好问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一、联系生活,聚焦耳朵 同学们,你们平时见到的小动物的耳朵事什么样的?(请两至三位学生回答)可是,我们再看看大象的耳朵,有什么不一样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齐读课题19.《大象的耳朵》(提示:“耳朵”一词中“朵”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自读提示: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遇到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2.思考: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特点? 1.朗读声渐渐变小了,看来同学们已经将课文完整的读了一遍了。现在老师和大家交流一下字词。请看屏幕上带拼音的词语,你们都掌握了吗?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请两位学生读词语,一人第一行,其余生评价) 2.现在老师去掉词语上的拼音帽子,你们还认识吗?(开火车读词语,师评价:小火车开的又快又稳。) 3.这些生字的小伙伴都不见了,你们还认识吗?(全班齐读生字,师评价) 4.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生字,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生分享) (1)如学生说到“扇、似”,及时补充多音字讲解,正好展开生字教学:这个字不仅是多音字,还是本科要求会写的生字,根据以前学习的方法,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个字:结构、高矮宽窄、重点笔画。 a.扇:半包围结构、底部羽字稍低、羽的两个习字,顶部都在横中线,习最后一笔为提。 b.(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还有一个也是半包围的字:痛)痛:根据学过的方法自己练习,师巡视拍照上传,生评价并修改。 (2)学生提到“耷、竖”时教师提示可运用对比识记的方法,出示PPT。 生继续交流识字方法,生总结识字方法出示PPT,并总结:同学们可真会学习,识记生字的方法真不少! 1.看来本课的生字词,大家已经掌握了,那么你们还记得老师之前提出的问题吗?请生复述问题并回答问题。 2.学习第一段。PPT出示第一段内容。 a.出示PPT,说明大象耳朵的特点:大耳朵、扇子、耷拉。老师有疑问:耷拉是什么意思?播放视频解释词语耷拉。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耷拉”下来的?请学生回答,再尝试说一句话。 b.练习说话:这句话将大象的耳朵比作扇子,出示句子: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小兔子有一对 耳朵,像 似的竖在头上。 有 耳朵,像 你还能用“像”说一句话吗? 生分享。 三、再读课文,品读对话 午后的森林,大象晃着长长的鼻子出了家门,它扇着大大的耳朵悠然的散着步,享受着温暖而舒适的阳光,它一会儿卷起一根香蕉塞进嘴里,一会儿吸起一鼻子水给路边的花草洗洗澡。在森林里,大象遇到了很多的小动物。 1.出示自读提示:默读第2——5自然段,画出小兔子与大象的对话。 生默读,师提示默读方法:不出声、不动嘴、不指读,巡视。 2.请生找出对话:a.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b.我生来就这样啊。 c.你看,我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耳朵一定是出毛病了。 请生朗读对话,指导朗读:第一句要读出疑惑、惊奇的语气。第二句要读出大象的不以为然。第三句读出肯定的语气,“一定”要重读。 3.请同学们再读6、7自然段,看看还有哪些动物对大象的耳朵提出来自己的看法?他们是怎么说的? 4.分角色朗读、表演。 四、总结激趣 大象听了小动物们的话后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我们从中悟出什么道理,我们下节课学习。
板书设计 19.大象的耳朵 大耳朵 扇子 耷拉 竖着
课后作业 和父母一起分享这个故事!提示:注意要把大象的特点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