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赤壁赋 (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6.1 赤壁赋 (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5 07:0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16.1 赤壁赋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生平遭遇及其文学成就;
2.朗读《赤壁赋》,感受其语言的整饬美;
3.鉴赏文章的结构、情感脉络以及写景抒情说理融合的特点;
4.体会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对精品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课文在记叙中议论和抒情的特点,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感情,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难点:
落实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的教学,了解“赋”的文体特征,鉴赏本文音韵美和意境美。
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这是杜甫给李白的写照。苏轼又何尝不是呢?苏轼的过人之处,正是拥有一份“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的高洁。今天,我们走进《赤壁赋》,一起感受那颗遭遇困苦后依然跳动的心灵。
二、写作背景
王安石变法受挫,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到达湖州,七月底遭到逮捕,罪证是他的一些诗文。这些诗文中流露出一些牢骚,表达了苏轼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却成了他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指斥乘舆”“包藏祸心”,将他投入大狱,讯问他诽谤朝廷的罪行,酿成北宋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御史台,是行政监察机关。汉代时御史台内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
苏轼在狱中受尽诟辱折磨,幸得亲友营救,这年年底,结案出狱,被贬到黄州担任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五年(1082),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两篇《赤壁赋》,课文为《前赤壁赋》。
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到达黄州,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他开辟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取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时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他时时想从佛、老思想中求得解脱。同时,他在躬耕农事和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又感到了温暖。
作者介绍
苏轼(1037—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宋嘉祐二年(1057)中进士,曾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职。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在宋神宗时曾受重用,然因新旧党争,屡遭贬抑;又因作诗讽刺新法,被人构陷入狱。出狱后几经起落,一直被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州),直到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
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三人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他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两人并称“苏辛”。
散文方面,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诗歌方面,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书画方面,苏轼擅长行书、楷书,善画枯木怪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主要作品有《东坡乐府》《东坡易传》《东坡七集》等。
四、题目解读
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近亦称之为赤壁,苏轼知道这一点,将错就错,借景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
五、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5个部分:
第1段:写赤壁夜游之乐。
第2段:写饮酒放歌之乐引出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3段:主客回答引出人生短暂之感。
第4段:苏子超然于世的情怀。
第5段:客转悲为喜,主客畅饮。
六、全文分析
1.文章第一段第二、三句是怎样写月出之前的情况的?
明确:
先写景后叙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写水兼写风,“徐”字从触觉写清风之柔缓,“不兴”从视觉写风之轻柔,这句描绘出秋江的澄净,这也是主客内心的写照。“举酒”句是直接写主客饮酒吟诗的雅兴。
2.文章第一段第四至七句,写月出之后的情况,写景叙事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
(1)写景生动形象。“徘徊”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明月似对游人有所依恋;“横”“接”讲究炼字,描绘出白茫茫的水汽笼罩江面,水天连成一片的情景。
(2)叙事意境开阔,重在感受。“浩浩乎”与“飘飘乎”前后照应,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之乐,溢于言表。
3.联系本文的背景,说说歌词中的“桂棹”“兰桨”有什么含义,“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明确:
“桂棹”“兰桨”比喻品行高洁。“美人”指所思慕的人,代表一种理想。歌词所表现的是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贬之后仍然坚持对理想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4.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有何作用?
明确:
作者借助想象,先运用正面描写,用比喻描写箫声;再运用侧面描写,通过“舞潜蛟”“泣嫠妇”写箫声之悲凄。这箫声与“饮酒乐甚”的气氛相悖,作者的感情由“乐”转“悲”,从而引出下文主客之间的问答。
5.“苏子愀然……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几句是如何描写所游之地的?
明确:
先从吟诵古人诗句写起,“月明星稀”两句是由当前江月之景联想而得,似有意,若无意。从诗句推想开去,然后写到眼前地形,把曹操推到背景正面。两个带有启发性的问句,使文章起了波澜,也引起人们的怀古之情。
6.“方其”以下几句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
“方其”以下几句,先从曹操兵力的强大和地盘的扩张,写出其声势和气派,“破荆州,下江陵”,可谓有武功。然后以“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勾画曹操的文采和英雄气概。最后用“固一世之雄也”一总,“而今安在哉”一跌。目的是说明人,包括像曹操这样的英雄,生命都是有限的。这几句是推测、想象,却大肆渲染,即所谓“铺”,是赋之写法。
7.第 3 段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写“客之悲”的?结合课文具体分析客“悲”的原因。
明确:
对比手法。
①由古(一世之雄)与今(而今安在)的历史对比生悲,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与自然无穷(长江之无穷)的对比生悲,这都是悲人生短暂。
②由作为渔樵者的吾辈与作为英雄人物的曹操、周瑜对比生悲,这是悲自身渺小。
③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与现实(不可骤得)的对比生悲,这是悲仙愿难成。
8.针对客所发出的人生悲叹,苏子是如何劝说客的?这体现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
苏子从两个角度来劝说客:
①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看,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看,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人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
②从“取与不取”的角度,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摒弃(不取)禄禄官位蜗角虚名,而取无穷的自然万物(清风明月)为“吾生”所享用。苏子认为,应该忘怀得失,顺其自然,从中得到乐趣。这体现了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9.试分析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主客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第3、4 段,说说作者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抒发了什么感情,阐发了怎样的哲理。
明确:
①文章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玩赏之乐,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寻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
②第3段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而两位英雄已然逝去,化为陈迹。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也不过是过眼云烟,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云散。而自己作为远谪黄州的小人物就更加不值一提了,因而“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抒发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怀。
第4段丢开个人愁怀,以江水明月作比,说明世间万物和人生,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不必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阐发了变化与永恒的辩证哲理。
10.在课文开篇和课文结束时作者的情绪如何?这两种情绪相同吗?
明确:
在课文开篇和课文结束时作者的情绪都是喜悦的,但这两种喜悦并不相同。开篇时,作者的喜悦是由身边景物引发的,在月明风清的夜晚,作者泛舟江上,与性情相投的朋友诵诗唱答,这实乃人生之乐事;而结束时,作者的喜悦则是由于通过主客问答消除了心中的苦恼困惑,对人生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11.本文多次写到主客问答,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明确:
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行文波澜起伏,摇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逐步升华。
①第3 段通过主客的问答,使本文的思想感情转入悲凉。
苏轼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故事作答,文理转折自然。客人连用了两个问句,这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客人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的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②第4段文章思想感情得以深化,又一次泛起波澜。
苏轼针对客人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实际上也是宽慰自己。这里表现了苏轼豁达的人生观,他倾向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是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身处逆境时仍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而后,苏轼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的方面进一步申说。
12.《赤壁赋》怎样体现了儒、释(佛)、道三家思想的融合和苏轼独特的文化品格?
明确:
儒家入世,佛家超世,道家避世,三者原本有矛盾,但苏轼却将其统一了起来:治世以儒,治心以佛,治身以道。这就形成了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式的旷达自适。《赤壁赋》以水月之喻化解人生忧患。在困苦环境中追求道德人格品质的自我完善,这固然是儒家士大夫追求精神完美的思想的一种反映,同时又带有庄子相对主义和佛家虚无主义的色彩。事物的瞬息变化中蕴含着永恒,苏轼的“变”与“不变”之论正是得自佛、道思想的启示。而佛、道思想又须用儒家的浩然正气来支撑,才能避免虚无空寂。苏轼用这种思想方法,把“吾生之须臾”与“长江之无穷”统一了起来,表现出他独特的文化品格。
七、中心思想
文章通过泛游赤壁的所见所闻,以及主客之间的问答,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陷于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表达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
八、写作特点
①融诗、赋、文为一体,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综合运用。
先通过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明月升起、大江辽阔等的叙写和描绘,寓情于景,渗透着欢快之情,达到了“飘飘乎”“羽化而登仙”的程度,可见乐到了极点。接着,叙写了对“美人”的思慕,描绘了阵阵悲凉的箫声,传达了不可言状的哀伤。然后以主客问答的形式揭示了哀伤的原因,最后集中进行议论,从哲理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及宇宙的看法,在思想上得到了解脱。
②行文有偶有散,错落有致,挥洒自如,犹如行云流水,极尽变化,既有整饬之美,又有通达流转之妙。偶句中用韵贴切,转换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声调铿锵和谐,增强了文章的音乐美。
③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虽然沿袭汉赋,但并不像汉赋那样古板凝重,而是运用得十分灵活巧妙,恰好表现了作者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感情的曲折变化,整篇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诗情画意俱现。
九、补充资料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赋的特点:赋在内容上“体物写志”,即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寄托讽喻之意。形式上,赋“铺采摛文”,即注重铺叙,辞藻华美,浓墨重彩。赋将散文章法与诗歌韵律合二为一,句式长短错落,声韵和谐,多用排比、对偶,以铺陈事理、保存诗意。
赋的发展:赋出现于战国后期。其流变经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阶段。骚赋为楚辞体,是诗向赋之过渡,如屈原的《离骚》。汉赋篇幅较长,极尽铺陈排比之能事,多用主客问答的形式,韵散夹杂,喜用典故,如司马相如的《上林赋》。骈赋多为四六言,讲究平仄押韵,骈偶用典,辞藻绮丽,如江淹的《别赋》。律赋为唐宋时科举考试所用,题、字数、韵式、平仄皆有严格限制。文赋是伴随唐代古文运动的兴起而产生的,不刻意追求华丽的辞藻,句式参差错落,押韵比较自由,通篇贯穿散文气息,重视清新流畅,如苏轼的《赤壁赋》。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并感知苏轼的情怀。
课后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子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B.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C.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D.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望,通常指农历每月的十五日前后。既望:是农历每月十四月亮将圆之日。
B.赤壁,苏轼曾先后两次游览赤壁,并写下两篇赋。本文中的赤壁,指的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
C.冯夷,水神名,相传他溺死于河中,为河伯。
D.羽衣,用羽毛制成的衣服,特指道士或神仙所穿之衣,亦代指道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时间为序,记述了“我”与客人重游赤壁的经过。首段以洗练的笔墨描写了冬夜月景,并点明游赤壁的缘起。
B.本文写了作者与二客泛舟赤壁等月夜活动,生动地描绘了峭拔而汹涌的山水之景,虚实相生、禅趣悠远。
C.《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以情感变化为线索,情、景、理浑然一体,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曲折变化。
D.本文最后关于孤鹤和梦境的描绘,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2)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5.文中作者游赤壁的心情可用哪一个字来概括?请结合文中第3段分析其原因。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B;2.A;3.C;
4.(1)返回登上小船,纵船到江心,听凭小船漂到哪儿,就在哪儿歇息。
(2)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您吗?
5.第一问:悲。第二问:①物非景异;②孤身一人(二客不能从焉);③山险水汹。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今者薄暮举网得鱼”的意思是“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故应在“薄暮”和“举网”中间断开,据此排除A、C两项。“巨口细鳞”是描述鱼的外形,“状如松江之鲈”是将其外形与其他鱼作比较,中间应断开,据此排除D项。故选B。
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A项,说法错误,“望”是指农历每月的十五日,“既望”则是指农历每月的十六日。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都是以情感变化为线索,情、景、理浑然一体”错误。《后赤壁赋》重在叙事写景,记叙的主要是游玩的经过。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中流:江心。听:听任,听凭。(2)畴昔:往日,过去。非子也耶:反问句,译为“不就是您吗”。
[参考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到临皋。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经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人影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环顾周围,心里十分快乐,(于是)边走边唱和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道:“有了客人却没有酒,有了酒却没有菜肴;月色皎洁,清风吹拂,怎么度过这样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一条鱼,(这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松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以备您不时之需。”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下游玩。江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有千尺高。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江水退落,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时日啊,(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便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衫登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茂密的乱草,靠着形如虎豹的怪石,登上状如虬龙的古木;攀上猛禽巢居的悬崖,俯瞰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里。(我)高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涛汹涌。我也忧伤悲哀,严肃恭敬而感到恐惧,(觉得这里)寒冷不可久留。返回登上小船,纵船到江心,听凭小船漂到哪儿,就在哪儿歇息。这时快到半夜,(我)环顾四周,(觉得)非常冷清寂寞。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戛然长鸣一声,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一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衣,步履飘然,走过临皋亭下,向我拱手作揖说:“在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哎呀!我知道你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您吗?”道士回头笑了,我也忽然惊醒。推开柴门向外看,临皋亭下看不到他的踪影。
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作者游赤壁场景在第3段,根据第3段中的“予亦悄然而悲”可知,作者的心情是“悲”。来到赤壁后,作者首先感慨“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此时距作者上次游赤壁的时间并不长,但景色却大不相同了;而登山时“盖二客不能从焉”,只有作者孤身一人;登上山后“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过于清冷的环境让作者感到“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据此分条作答即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