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16.2 登泰山记 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阴、阳、始、循”等文言词语,学习翻译文言文。
2、理清本文思路,体会写景特点。
3、体会本文条理清晰,章法严明,剪裁得当的写法。
4、领悟登山活动的生活、审美价值。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对精品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引导学生认识作者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赏析“泰山日出”景物描写片断。
难点:
体会语言精炼、用词生动、修辞巧妙等艺术特色。
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杜甫一首《望岳》带我们领略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巍峨。今天,让我们跟随作家姚鼐,走近别样的泰山风光,一起学习《登泰山记》。
二、写作背景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作者介绍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他有室名惜抱轩,学者称他为惜抱先生。乾隆二十八年(1765)中进士,历任山东、湖南副考官。《四库全书》馆开,任纂修员。不久,请病假辞官还乡,先后主讲梅花、钟山、紫阳等书院,达四十余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
他提出文章要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在学习方法上,主张多读多做,要从摹仿到自我脱化。
四、题目解读
“登”,即由低处向高处行进;
“泰山”,山名,有“五岳之首”之称。
“记”,古代一种散文题材。
五、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到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后的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六、全文分析
1.开篇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
作者鸟瞰泰山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法: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是“线”;然后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表明泰山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是“点”。这个“点”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做好了铺垫。
2.从作者由京师来泰山的路线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旅程的什么特点?由此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形象特点?
明确:
旅程特点:艰苦。“乘风雪”的“乘”字,渲染了风狂雪紧的隆冬景象和风雪的巨大威力。“历”“穿”“越”“至于”几个动词,把从京师去泰安的路程交代得清清楚楚,既与实际情况吻合,又充分表现了旅途的艰苦。天气恶劣,路途遥远,在这样的情况下来登山,由此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形象特点:风尘仆仆,不辞辛苦,登山的心情迫切。
3.请梳理作者的登山路线。
明确:
由南麓登→循中谷入→越中岭 →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4.“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是写泰山山顶雪后美景的名句,请赏析。
明确:
“负”字以动写静,显出雪的厚度,又以拟人手法,使雪山奕奕传神;“烛”字显出雪光的亮度,写出日光和雪光相映的奇景。
5.有人说,“半山居雾若带然”这一句是神来之笔,试分析。
明确:
这是在山顶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居雾”以静写动,写出了雾的轻盈,呈停聚不动的状态。“若带”以小喻大,写出了云雾的具体形状,烘托出泰山的高峻雄伟。整句话描绘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它使这幅雪山晚晴图神采顿现,给整个画面以无限的生机和情趣。
6.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突出了泰山日出的什么特点?
明确:
是按照时间的推移描写景物的变化的。
待日出: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须臾: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突出了泰山日出时的色彩鲜明、气势雄伟。
7.第4段写泰山的人文景观,重点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
重点写了日观亭附近的建筑和下山路上的石刻等名胜古迹,可说是一幅日观峰古迹图。既增加了游记的知识性,也有助于表现泰山的整体风貌和悠久历史。
8. 结句“雪与人膝齐”能否删掉?
明确:
不能。结句把作者在深雪中迈步赏景的形象与风雪弥漫的泰山形象融为一体,既给人留下完整的印象,又留有令人回味的余地。
9.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游泰山时的所见所思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
作者按照“交代泰山地理形势、位置—记叙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的顺序描写的。
文章紧紧围绕游踪,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带领我们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
10.文中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语句绘景摹色各有特色,找出具体的语句并体会其特点和作用。
明确:
①“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明亮。
②“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山水画一般,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比喻写出了西边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11.本文在描写景物时很少直接写出,而是采用了侧面烘托的写法,请分析。
明确:
本文巧用烘托来突出景物特征。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樗蒱”“绛皓驳色”等作侧面烘托,引人想象,生动有趣。
12.姚鼐的《登泰山记》将“义理、考据、词章”(即要求文章要表达一定的道理,并且有坚实的事实证据,同时也要文采斐然)融会于一体,成功地实践了他的文学主张。请结合文章分析。
明确:
①《登泰山记》的行文,以时间和自己的游踪为序而展开,依次记述了作者于隆冬岁梢从泰山南麓经中岭登上泰山之巅的沿途观感,在日观亭上所见日出的绚丽景致,日观亭附近的庙宇、皇帝行宫,归途中的石刻等文物古迹,以及冰雪泰山的肃杀寂静景象,以此表达对泰山的热爱。这是姚鼐“义理”的创作思想。
②“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引用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中的“又合环水,水出泰山南溪”作注解,以古人名著来考证泰山的名胜。接着写道:“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东谷天门,远在秦汉时代,就是皇帝祭天、举行封禅仪式的地方;东谷也是古时人们登泰山顶峰通常经由的山口。这体现了他“考据”的创作思想。
③“观日出”的描写是全文最精彩的段落。日出的景象瞬时变幻,难以描摹。但姚鼐把日出的场面描写得十分壮观,达到了应有的艺术高度。文辞清丽,给人如诗如画的感觉。还有严谨的结构,错落变换的句式,都体现他“词章”的创作思想。“义理、考据、词章”的综合运用,使这篇文章成为古代散文中广为传诵的名篇。
七、中心思想
这篇游记生动地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的雄浑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八、写作特点
1、善于取舍,叙事简洁明快。
全文不足五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从京城到泰安的旅途,作者仅用
“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几句话就表现了出来。再如写登山时,作者仅用“道中迷雾冰滑,橙几不可登”两句就写出了登山之艰难。读者读到这里,又联想到前文的“四十五里”“其级七千有余”,便能想象出登山路上的难险。作者在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时最能体现这个特点,寥寥几句,就把泰山的多石、多松、冰雪覆盖的特点描写出来了。
2、刻画小细节,烘托大印象。
作者将小细节与大印象结合,在对细节特征的刻画中侧面烘托了对泰山的大印象。如写泰山高峻,作者不直接写泰山之高,而写“其级七千有余”,登临山顶,“半山居雾”,站在日观亭中,“足下皆云漫”。又如写雪,作者除了“雪与人膝齐”一句直言雪大之外,其余是用“明烛天南"“白若樗蒲"“绛皓驳色”等从旁烘托。作者写天气寒冷则用“无瀑水,无鸟兽音迹”的细节来渲染,而没有直接写自己感觉寒冷。全文景物描写的成分不多,但作者抓住了典型细节并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来写泰山的景象,使人读来如身临其境。
3、有序有物,章法严谨。
全文由介绍泰山到记叙登泰山的经过,进而描写登泰山所见之景,围绕泰山逐层推进,并然有序。作者犹如一个训练有素的导游,先向大家介绍游览地点的概貌,使人对它有一个总体印象,然后带领大家登山观景,途中,说古道今,介绍相关的地理知识,发表对泰山景色的看法。全文除第一段以时间为顺序外,其他多以游者行踪为线索,写清了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有条不紊,前后呼应,作者很好地实践了“言有序”的写作理论。
九、补充资料
桐城派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对于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其创始人是方苞,刘大櫆和姚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因这三人都是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辞著名,世称桐城派)。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语言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桐城派主张学习《左传》《史记》等先秦两汉散文和唐宋古文家韩愈、欧阳修等人的作品,讲究“义法”,要求语言“雅洁”。代表作品如方苞的《送左未生南归序》《武季子哀辞》、姚鼐的《登泰山记》等。桐城派散文特点:提出“义法”主张。“义”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法”指表达中心的形式技巧。“文章风貌一般简洁平淡,而鲜明生动不足”。
布置作业
选取你去过的一个景点,仿照本文的写作方式,写一篇游记。
课后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癸丑之三月晦 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三十里,至梁隍山,止宿焉。
四月初一日 早雨。行十五里,路有歧,马首西向台山,天色渐霁。又十里,抵松门岭,山峻路滑,舍骑步行。自奉化来,虽越岭数重,皆循山麓;至此迂回临陟,俱在山脊。而雨后新霁,泉声山色,往复创变,翠丛中山鹃映发,令人攀历忘苦。又十五里,饭于筋竹庵。适有国清僧云峰同饭言此抵石梁山险路长行李不便不若以轻装往而重担向国清相待余然之,令担夫随云峰往国清,余与莲舟上人就石梁道。行五里,过筋竹岭。岭旁多短松,老干屈曲,根叶苍秀,俱吾阊门①盆中物也。又三十余里,抵弥陀庵。上下高岭,深山荒寂,泉轰风动,路绝旅人。庵在万山坳中,路荒且长,适当其半,可饭可宿。
初二日 饭后,雨始止。遂越潦攀岭,溪石渐幽。二十里,暮抵天封寺。卧念晨上峰顶,以朗霁为缘,盖连日晚霁,并无晓晴。及五更梦中,闻明星满天,喜不成寐。
初三日 晨起,果日光烨烨,决策向顶。上数里,至华顶庵;又三里,将近顶,为太白堂,俱无可观。复循路,登绝顶。荒草靡靡,山高风冽,草上结霜高寸许,而四山回映,琪花玉树,玲珑弥望。岭角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盖为高寒所勒耳。仍下华顶庵,过池边小桥,越三岭。溪回山合,木石森丽,一转一奇,殊慊②所望。越一岭,沿涧八九里,水瀑从石门泻下,旋转三曲。上层为断桥,两石斜合,水碎迸石间,汇转入潭。中层两石对峙如门,水为门束,势甚怒。下层潭口颇阔,泻处如阈,水从坳中斜下。三级俱高数丈,各极神奇。但循级而下,宛转处为曲所遮,不能一望尽收。暝色四下,始返。停足仙筏桥,观石梁卧虹,飞瀑喷雪,几不欲卧。
(节选自徐霞客《游天台山日记》)
[注]①阊门:地名。②慊(qiè):满足。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适有国清僧/云峰同饭/言此抵石梁山/险路长行李不便/不若以轻装/往而重/担向国清相待/
B.适有国清僧云峰同饭/言此抵石梁山/险路长/行李不便/不若以轻装往而重/担向国清相待/
C.适有国清僧/云峰同饭言此/抵石梁/山险路长/行李不便不若以轻装往/而重担向国清相待/
D.适有国清僧云峰同饭/言此抵石梁/山险路长/行李不便/不若以轻装往/而重担向国清相待/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癸丑、晦,与《登泰山记》中的“戊申晦”一样,分别是指月、日。
B.上人,指道德高尚或居于上位的人,佛教则用以称德智善行的人。
C.寺,指教授佛法之地,和尚居住、研修之所,与下文中的“庵”有所不同。
D.五更,也称“五鼓”,古人记录夜晚时段的名称,古时用击鼓或打更来报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松门岭如分界点,先前都是顺着山麓行走,从这里往上则要沿山脊攀行,山势险峻而路滑。
B.初一这天先雨后晴,行程较长,作者细致描述了国清寺、筋竹岭、弥陀庵等处秀丽的风景。
C.“草上结霜高寸许,而四山回映”有似“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之景,日光反射,景色卓异。
D.作者在下山的途中,看到了经过三道弯曲、回旋流转的飞瀑奇景,驻足其间,流连忘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庵在万山坳中,路荒且长,适当其半,可饭可宿。
(2)中层两石对峙如门,水为门束,势甚怒。
5.李白说“天台四万八千丈”,但在徐霞客的笔下,天台山却另有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D
2.A
3.B
4.(1)弥陀庵坐落在群山间的低地上,山路荒僻而且漫长,恰巧处在山路的中途,可以在庵中吃饭或住宿。
(2)中间一层有两块巨石对峙着,好像一道门,溪水被石门约束,势头非常汹涌。
5.①山路曲折而雄行;②山上天气阴晴多变;③木石秀丽,草荒山幽,景色多样而新异;④宗教文化气息浓郁,寺庵较多。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国清僧”与人名“云峰”是同位语,中间不应断开,据此排除A、C两项。“山险”和“路长”同为主谓结构,“山”和“险”之间不可断开,排除B项。故选D。
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A项,“与《登泰山记》中的‘戊申晦’一样,分别是指月、日”错误。文中“癸丑之三月晦”指癸丑年三月三十日,所以本文中的“癸丑”指的是“年”而不是“月”。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细致描述了国清寺……秀丽的风景”错误。文中关于国清寺只提到两处,分别是“适有国清僧云峰同饭”和“令担夫随云峰往国清”,故文章并没有描写国清寺的风景,更不用说细致描述了;关于弥陀庵,文中写“上下高岭,深山荒寂……路荒且长”,也并未提及风景“秀丽”。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荒:荒僻。当:处在、位于。饭:名词用作动词,吃饭。(2)为:表被动。束:约束。怒:形容气势很盛,猛烈。
[参考译文]
癸丑年三月三十日 从宁海县城西门出城。天空阴云尽散,阳光明媚,人的心情和山间风光,都有喜悦之态。走过三十里路,到达梁隍山,停宿于此。
四月初一日 早上一直下雨。前行十五里,路旁有岔道,勒马从西面向天台山进发,天色逐渐转晴。又走了十里路,抵达松门岭,山高路滑,(只好)舍弃骑马,步行前进。从奉化来,(路上)虽然经过数重山岭,都是顺着山麓;到这里后(无论)迂回、曲折或临水、登高,都在山脊上面。雨后新晴,叮咚的流泉声、秀美的山色,反复地变化(出新的景观),绿树丛中杜鹃花怒放(与绿树丛)相互辉映,令人忘却了攀登跋涉的辛苦。又前行十五里路,在筋竹庵里用饭。恰逢有国清寺僧人云峰一同吃饭。他说从这里到石梁,山险岭峻,路途漫长,不方便携带行李。不如轻装前往,而(让担夫)将重的行李先担去国清寺等待。我同意他的建议,让担夫(挑着行李)随云峰先去国清寺,我则与莲舟上人前往石梁道。走过五里路,翻越过筋竹岭。山岭近旁有很多又老又矮的松树,变形的树干弯弯曲曲,树根松叶青绿秀丽,好像苏州城里人家栽种的盆景。又走三十多里,才抵达弥陀庵。在高峻的山岭里爬上爬下,深山里荒凉寂静,泉水轰鸣,山风吹动,山路上没有其他旅行的人。弥陀庵坐落在群山间的低地上,山路荒僻而且漫长,恰巧处在山路的中途,可以在庵中吃饭或住宿。
初二日 吃完饭后,雨才停止。于是越过路上的积水,攀登山岭,溪流、山岩渐渐幽深起来。走过二十里路,傍晚时抵达天封寺。睡卧床上,还惦念着明晨攀登峰顶的事,把雨停天朗作为因缘,因为连日来都是晚上雨后转晴,并没有一天是天亮时晴朗。五更时从梦中醒来,听说满天都是明亮的星星,高兴得无法再入睡。
初三日 清晨起床,果然见阳光熠熠生辉,(于是)决定向山顶前进。向上攀爬数里山路,到达华顶庵;再走三里,已快要接近顶峰了,到达太白堂,(而沿途)都没有值得观赏的景物。(于是只好)重新顺着路往上走,登上绝顶。(峰顶上)四处的荒草被劲风吹得纷纷倒伏,峰高因而寒风凛冽,草上结的霜约有一寸多厚,而四面群山回光映照,美玉般的鲜花与绿树,远远望去觉得明彻美丽。山脚处山花盛开,峰顶上反而不开花,大概是高处寒冷所造成的。沿旧路下山到华顶庵,经过池边的小桥,翻越三座山岭。溪水潆洄,山峦重重,树木丛生繁密,岩石光彩焕发,每转过一个地方就有另一处奇景,极大地满足了我们的观赏愿望。翻过一座山岭,顺着溪涧走八九里,就见流水形成瀑布从石门飞泻而下,回旋流转,经过三道溪湾。最上面的一层是断桥,有两块巨石倾斜着收拢在一处,溪水从两石之间迸流,汇合后流转入潭。中间一层有两块巨石对峙着,好像一道门,溪水被石门约束,势头非常汹涌。最下面的一层,潭的出口很宽阔,而溪水倾泻处如同有门槛阻隔,只能从低洼的地方斜涌而下。三级瀑布每级都高达数丈,各自极尽神奇的姿态。但沿着一级级瀑布下走,在转弯处被溪湾所遮掩,不能一览无余。夜幕四处降下时,才返回。在仙筏桥上停下脚步,(在朦胧的夜色中)观赏如彩虹的天然石桥,瀑布水花飞溅有如喷雪一样的奇妙景观,几乎使人不想去休息。
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依据原文第2段“山峻路滑,舍骑步行”“至此迂回临陟,俱在山脊”等内容可知,天台山山高路滑,不能骑行,只能步行前进,并且无论迂回、曲折或临水、登高,都在山脊上面。由此可知,天台山山路曲折并且难行。依据原文第3段“饭后,雨始止”“盖连日晚霁,并无晓晴”“晨起,果日光烨烨”等内容可知,天台山山上天气阴睛多变。依据原文第2段“雨后新霁,泉声山色,往复创变,翠丛中山鹃映发”、第4段“荒草靡靡……四山回映,琪花玉树,玲珑弥望”等内容可知,天台山木石秀丽,草荒山幽,景色多样而新异。作者登向天台山的途中遇到了“筋竹庵”“国清寺”“弥陀庵”“天封寺”“华顶庵”等寺庵,由此可见天台山宗教文化气息浓郁,寺庵较多。据此分别概括即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