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锦 瑟(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锦 瑟(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5 07:0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李商隐
锦 瑟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十二》
一提起李商隐,我们多半会发出和元好问同样的感慨:好诗,但看不懂!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大中末年,病逝于郑州。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元好问的“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探究文本
尝试诵读
锦 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文意解读
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
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
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
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
明月沧海鲛人流下了滴滴眼泪,
蓝田日暖玉石才能够化作青烟。
此时此景为什么要现在才追忆,
只因为当时心中只是一片茫然。
清代薛雪《一瓢诗话》:此诗全在起句“无端”二字,通体妙处,俱从此出。
作者为什么开篇便说“无端”?这奠定全诗怎样的感情基调?
文本探究
文本探究
锦瑟一弦一柱,已足令人怅望年华,不知何故有此许多弦柱,令人怅望不尽;全似埋怨锦瑟无端有此弦柱,遂使无端有此怅望。
嗔怨
伤感
比兴手法
文本探究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不知周之梦为蝴蝶,还是蝴蝶之梦为庄周。
望帝,是传说中古蜀国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文本探究
庄周 梦中 蝴蝶 快乐
梦后 怅然
望帝 国家生命 哀伤
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
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文本探究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
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
文本探究
庄生梦蝶,是人生的恍惚和迷惘;
望帝春心,包含苦苦追寻的执著;
沧海鲛泪,具有一种阔大的寂寥;
蓝田日暖,传达了温暖而朦胧的欢乐。
意象的神奇、空灵
只可意会不可言说。
用典
写作背景
本诗作于诗人晚年,此时李唐王朝气息奄奄,作者经历宦海沉浮壮志成灰,妻子也已早亡。他一生的回忆,一生的苦心孤诣,一生的诗,一生的情,像一部高度浓缩的写意默片,都在这首《锦瑟》中了。后人认为此诗是李商隐的压卷之作。
写作背景
有关《锦瑟》的主旨,有悼亡、恋情、自伤身世、寄兴、诗集总序等说法,你赞同哪种观点?请各抒己见,不必拘泥一体。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