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细胞的增殖
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课前导学
【新知导学】
细胞增殖
1.概念:细胞通过 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
2.过程:包括 和 两个连续的过程。
3.意义:是生物体 的基础。
4.真核细胞的三种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细胞周期
1.条件: 的细胞。
2.时间:从 时开始,到 时为止。
3.两个阶段:包括 和 , 占整个细胞周期的90%~95%。
分裂间期与分裂期的联系: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 的合成。
有丝分裂
1.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时期 图像 特征
分裂 间期 ①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 的合成 ②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前期 ①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 ② 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 ③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中期 ①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两侧,都有 附着在上面 ②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 ①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 ②子染色体在 的牵引下移向细胞的两极
末期 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丝, 消失 ②核膜、核仁出现,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 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细胞壁
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时期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间期 无中心粒的倍增(低等植物细胞除外) 中心粒倍增
前期 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中心粒发出 ,形成纺锤体
末期 细胞板扩展为 ,分割细胞质 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缢裂细胞质
3.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
(1)特征:将亲代细胞的 经过复制(关键是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意义: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 ,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
4.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实验原理
高等植物根尖、茎尖的 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
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 (如甲紫溶液)着色。
(2)实验步骤: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问题思考】
1.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什么?
2.为什么要将解离过的洋葱根尖先漂洗再染色?
3.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后顺序能否颠倒?谁的时间长?
【易错辨析】
1.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
2.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短。( )
3.动物细胞分裂间期有DNA的复制和中心粒的倍增( )
4.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
5.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
6.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板在末期形成。( )
【成果检测】
1.通常,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
A.核膜、核仁消失 B.形成纺锤体
C.在细胞板处形成细胞壁 D.着丝点(粒)分裂
2.如图a→d表示连续分裂的动物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B.中心体复制可发生在a段
C.核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c段
D.细胞适度生长发生在d段
3.本照片所显示的时期一定不是有丝分裂的( )
A.间期刚开始 B.中期 C.间期刚结束 D.末期
4.下图为菠菜根尖的细胞分裂显微照片,①~⑤表示不同时期的细胞。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根向远处生长,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
A.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复制产生两个新的中心体
B.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较固定、数目较清晰
C.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
D.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6.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相比,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会形成细胞板
B.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中心粒的倍增发生在分裂前期
C.与有丝分裂相比,无丝分裂不会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复制
D.有丝分裂的结果是亲代细胞的所有遗传物质平均分到子细胞,从而保证了亲子代间的遗传稳定性
答案以及解析
【新知导学】
细胞分裂 物质准备 细胞分裂 生长、发育、繁殖、遗传 连续分裂 一次分裂完成 下一次分裂完成 分裂间期 分裂期 分裂间期 蛋白质 蛋白质 核仁 纺锤丝 纺锤丝 纺锤丝 星射线 细胞壁 染色体 DNA 分生区 碱性染料
【问题思考】
1.因在一些低等植物细胞里,也存在着中心体,分裂时也会出现星射线,因此最可靠的方法是根据有丝分裂过程中是形成细胞板使细胞质分割为二,还是细胞膜内陷使细胞质分割为二作为鉴别依据。
2.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组织中的盐酸,有利于碱性染料着色。漂洗、染色不能颠倒,否则解离液中盐酸会影响染色效果。
3.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后顺序不能颠倒,细胞周期是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间期经历的时间长,分裂期经历的时间短。
【易错辨析】
× × √ × × ×
【成果检测】
1.答案:C
解析:A、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前期核膜、核仁都会消失,A错误;
B、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都会形成纺锤体,B错误;
C、植物细胞在细胞板处形成细胞壁,动物细胞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C正确;
D、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粒)都分裂,D错误。
故选:C。
2.答案:B
解析: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90%~95%,所以a、c为分裂间期,b、d为分裂期,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c和d为一个细胞周期,A错误;中心体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a段是分裂间期,B正确;核遗传物质平分发生在分裂期,而c段为分裂间期,C错误;细胞适度生长发生在分裂间期,而d段为分裂期,D错误。
3.答案:B
解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和核仁在前期消失,在末期重建,即不存在核膜和核仁的时期有中期、后期,据图可知,图示细胞中有核膜和核仁,故图示细胞一定不是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故选B。
4.答案:B
解析: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赤道板只是一个位置,不是真实的结构,因此赤道板在显微镜下看不到)上。染色体的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这个时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图中中期对应的是②,①是后期,③是末期,④是前期,⑤是间期,ACD错误,B正确。故选B。
5.答案:A
解析:A、菠菜是高等植物,细胞中不含中心体,因此有丝分裂间期不会进行中心体的复制,A符合题意;
B、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B不符合题意;
C、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C不符合题意;
D、细胞分裂末期,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而植物细胞中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A
解析:A、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动物细胞是细胞膜向内凹陷,A正确;B、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中心粒的倍增发生在分裂间期,B错误;C、与有丝分裂相比,无丝分裂不会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但会出现染色体的复制,C错误;D、有丝分裂的结果是亲代细胞的细胞核中所有遗传物质(染色体)平均分到子细胞,从而保证了亲子代间的遗传稳定性,D错误。
故选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