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绿 年 级 四年级
课 时 共1课时 备 课 人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全诗以虚写实,诗人将自己的感觉与景象的描绘融为一体,虽然没有一个具体的意象,却能引发读者的丰富联想与想象:绿色的山林、绿色的原野、绿色的草地,还有被这绿色浸染的天空、阳光等。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朗读与想象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人对绿的感觉,感受其独特表达。
教学目标 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会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 4.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绿。齐读课题。你能用绿组个词吗?相机板书。把这些词都写入一首诗,会是怎样的一首诗呢?打开课本,听老师来读。 二、初读课文 1.你想自己读一读吗?那就自由地读读这首诗吧。 2.我们请五位同学来读一读。在他们读诗之前,咱们给他们支支招,怎样才能读好诗? 3.读了这首诗后,你有什么感受啊?这真切的感受来自诗人笔下的这些诗句,就让我们一起边读边品吧。 4.师生合作读诗歌,引导学生朗读时关注重点词句。 (1)第一节 强调读出“到处”是绿的。这里“瓶”是个生字,右边的瓦字要收紧,还要注意它的笔顺,先写横折弯钩,最后一笔是点。请你书空。 (2)第二节 关注6个形容绿色的词语,感受绿色的丰富。 ①谈话:这么多的绿色,你如何能读出不一样的绿?指名读。 ②提示关注省略号,读出更多的绿。师生合作读。 (3)第三节 关注三个“是绿的”和一个“也是绿的”,读出相同句式的语调 变化。 (4)第四节 关注诗中的动词:挤、重叠、交叉。 (5)第五节 关注风“突然”来了,读好景象的变化。 5.配乐:师生合作读。现在,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奇妙、美妙) 三、品读诗文,想象画面。 1.过渡:这首诗歌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感受,是因为作者借文字传递了他奇特的想象。 出示学习要求: 2.全班交流,相机指导说出感受,读好诗句。 预设1:第1小节。 因为墨水瓶倒翻了,绿色的墨水倾洒到天地间,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绿的,真是神奇的墨水瓶啊! 墨水瓶能有多少墨水啊?居然能把一切都染绿了,太奇妙了! 预设2:第2小节。 当我读到“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浅绿、淡绿、粉绿……”,我仿佛看到多种多样的绿,深深浅浅、浓浓淡淡。 预设3:第3小节。 当我读到这一小节,我仿佛看到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绿的,连平时的风、雨、水、阳光都成了绿的,令人惊叹。这种感受太独特了! 预设4:第4小节。 当我读到这一小节,我仿佛看到了所有的常见的、不常见的绿,都全部集中在一起,挨挨挤挤的,重叠着、交叉着,密密层层。 我读着读着,眼前出现了很多平时看到的景象,比如爬山虎爬满的绿色教学楼、旅游时看到的竹海,就跟诗句描写的一样。 预设5:第5小节。 当我读到这一小节,我仿佛感受到所有的绿随着风的指挥在有节奏地飘动,就像服从指挥一样,富有生机。 结合课后第2题,引导学生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感受,如“风很神奇”“很有动感,很有力量”“充满了活力”“感觉很壮观”等。 3.细细地品读,我们眼前就是满眼绿,我们的天地就是这鲜活而生动的绿。拿起课本,让我们一起去赏绿吧。配乐读全诗。这首诗表现的“绿”是大自然的——板书:景象,更是诗人的感觉。 4.出示“阅读链接”,课后的阅读链接中也有一段描写绿的文字。请你读一读,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呢?(这段文字是写西湖的绿,有树木,小径,是实实在在的景象。而《绿》中则是作者表达的独特的感受。) 四、回顾全诗,感受“绿”的意象 1.这首诗的作者艾青,是我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读了他笔下的《绿》,现在你觉得绿,还仅仅是一种颜色吗?把你的感受凝练成一个词语,写在词卡上。 2.请一组学生上台将写好的词卡贴到黑板上,提醒台下学生如果自己写的与上面词卡不同,可以上台贴词卡。 3.教师一边读出词卡上的内容,一边进行移动、分类,贴整齐。 预设:我们读读诗,想象画面,感受到了一片绿意,这个绿色的世界是“大自然”,让大家感受到了“舒适”和“快乐”(第一类);更让你们领略了生机、希望、力量(第二类)。 这是这首《绿》带给我们每个人不一样的感受。 五、总结 1.学生分组合作背诵《绿》。 2.选取小组展示,全班从准确度、熟练度、情感等方面评价。 3.课后请大家完成作业:背诵这首诗,继续摘抄你喜欢的现代诗,我们这个单元,还有综合性活动,你们还要自己写写诗呢。
板书设计 10.绿 艾青 景象 感受
教学资源 (课件、教具) 课件、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