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4 21:0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一组词语是(  )
A.降落伞(jiàng) 阁楼(gé) 谦逊(xùn) 浪费(fèi)
B.萧瑟(shè) 投降(xiáng) 浪费(fèi) 缘分(yuán)
C.骚客(shāo) 文章(zhāng) 必须(xū) 输出(shū)
2.下列诗句不是描写冬天的是(  )句。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D.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3.选出加点词语的正确解释。
小溪泛尽却山行(  )
A.小溪流的尽头 B.小溪的水流完了
C.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4.比喻粗心大意的人是(  )
A.马大哈 B.不倒翁 C.糊涂虫
5.(《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对于本文中三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暮江吟》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B.这三首诗都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C.《雪梅》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雪梅争春的情趣,表达了诗人对雪梅的喜爱之情。
6.爬山虎的脚指的是 (  )
A.茎 B.叶 C.茎上的卷须
7.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①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②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③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A.反问 拟人 比喻 B.设问 拟人 比喻
C.反问 比喻 拟人 D.设问 比喻 拟人
二.填空题(共8小题)
8.选出正确的读音。
鸳(yān yuān)     崇(zōng chóng)     芦(lú nú)     惠(fèi huì)    
豚(tún tóng)     融(róng yóng)     泛(fá fàn)    
9.比一比,再组词。
宅    址    掘    豪   
它    扯    倔    毫   
扑    隐    建    燥   
朴    稳    健    躁   
10.选词填空。
隐蔽 隐藏 隐瞒
(1)犯了错误我们要勇于承认,绝不   。
(2)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   所藏身。
(3)青草丛中   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11.解释加点字词语。
(1)暮   江吟
(2)一道残阳铺   水中,
(3)半江瑟瑟   半江红。
(4)可怜   九月初三夜,
(5)露似真珠   月似弓。
12.写出下面汉字的字形结构、部首和音序。
柄:属   结构,部首是   ,音序是   。
匀:属   结构,部首是   ,音序是   。
茎:属   结构,部首是   ,音序是   。
13.选一选,填一填。
爬 拉 变 贴 巴 触
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   。
14.我会填写关联词语
(1)它的出名   由于它的唱歌,   由于它的住宅。
(2)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   感到疲劳,它   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了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
(3)   在冬天,   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   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
15.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用“如果……就……”改写句子)
   
(2)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动起来。(改写成比喻句)
   
(3)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改写成反问句)
   
(4)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孕育着下一个春天的花潮。(缩句)
   。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6.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有骤雨,这里   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   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片段按照从   到   的顺序,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
(3)请你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选选填填,体会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
A.干燥 B.隐蔽 C.向阳 D.有排水功能 E.有门 F.有平台
“朝着阳光”体现了住宅的   。“收拾得平坦”说明住宅有   。
“立刻就会干”体现了住宅的   。“总有一丛草半掩着”说明住宅   。
“草丛中隐藏”体现了住宅的   。
②蟋蟀住宅的内部特点是什么?用“ ”画出来。
③作者把蟋蟀的住宅称为“伟大的工程”,你觉得夸张吗?想一想,完成填空。
   。
因为蟋蟀选址   ,外部和内部设计优良,可是用来建造住宅的工具是那样   ,只是一对   和一双   ,能建造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个   。
17.
牵牛花娃娃
蒲华清
春天,爸爸带艳艳在阳台上的花槽(zāo cáo)里撒(sàn sǎ)下一排牵牛花种子。不久,土里冒出绿芽了;又不久,绿芽长成胖胖的绿藤了。爸爸在阳台边拉起一排长绳。
艳艳问:“爸爸,拉绳干吗?”
爸爸说:“牵牛花藤儿要比赛爬绳呀!”
艳艳不信。只见爸爸把藤儿绕上长绳,一条绳一根藤儿,就像一排绿娃娃站在一道道起跑线上。艳艳乐了,忙喊:“预备﹣﹣爬!”
绿藤儿一动也不动,爸爸骗人。
第二天早晨,呵!每根藤儿都向上爬了一段,中间那根最胖的藤儿爬得最快了,比旁边的藤儿高出了好长一段。爸爸没骗人,艳艳乐得大声叫:“爸爸,来看!它们真的在比赛爬绳了!”接着,便拍着小手喊:“加油!加油!”
但绿藤还是一动也不动。谁也没见它们往上爬。
中午,艳艳放学回家,又见藤儿往上爬了一段。艳艳想:牵牛花藤儿真奇怪,它们为什么总是悄悄往上爬,不让人看见呢?
不久,牵牛花藤儿爬上阳台顶了,就像给阳台挂了床绿纱帐;又不久,绿藤儿上长满了红花朵,就像绿纱帐(chàng zhàng)挂满了密密的红喇叭。
艳艳家的阳台好看极了。
艳艳明白了:牵牛花是一群悄悄做好事的娃娃!
(选自《一分钟床头小故事 太阳》)
(1)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说话中断或停顿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声音延长 D.表示突然转换话题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请照样子仿写一句:   。
(4)牵牛花藤儿为什么总是悄悄往上爬,不让人看见呢?
   
(5)你还知道哪些攀爬的植物?请把它们的名字写下来。
   
四.习作(共1小题)
18. 题目:我喜欢
在横线上填写你喜欢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是一个地方,或是一个故事。写清楚喜欢的原因。
要求:(1)字体工整,语句通顺。(2)350字以上。
第三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解答】A.正确。
B.有误,“萧瑟”的“瑟”读音为sè。
C.有误,骚:[sāo]动乱,扰乱,举止轻佻,作风下流。[sǎo]古通“扫”,尽其所有,扫数出动。故“骚客”的“骚”读音为sāo。
故选:A。
2.【解答】B.有误,这句诗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象。
故选:B。
3.【解答】出自曾几的《三衢道中》,翻译: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小溪泛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故选:C。
4.【解答】“马大哈”比喻粗心大意的人;“不倒翁”比喻善应付环境而能保持自己权位的人;“糊涂虫”比喻不明事理的人。
故选:A。
5.【解答】A.正确,
B.有误,《暮江吟》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是一首写景佳作。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诗,“蕴含着人生的哲理”的说法错误。
C.正确。
故选:B。
6.【解答】结合课文句子: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故选:C。
7.【解答】①这是设问句,前面是问句,后面是自答。
②这是比喻句,把“爬山虎的细丝”比喻成“蜗牛的触角”。
③这是拟人句,把“蟋蟀”人格化。
故选:D。
二.填空题(共8小题)
8.【解答】故答案为:
yuān chóng lú huì
tún róng fàn
9.【解答】形近字组词,注意了解字义和辨清字形,这些要放在词语中结合词义来进行.“扑”和手有关,组词“扑到”,“躁”和脚有关,可组词“暴躁”.
故答案为:
住宅 地址 挖掘 自豪
它们 拉扯 倔强 毫米
扑到 隐藏 建设 干燥
朴素 平稳 健康 暴躁
10.【解答】隐蔽:借助别的东西遮盖掩藏。
隐藏:隐蔽躲藏,不让别人发现。
隐瞒:隐讳其事,不敢表明真相。
根据词义结合语境,本题可选填为:(1)应填“隐瞒”;(2)应填“隐蔽”;(3)应填“隐藏”。
故答案为:
(1)隐瞒;
(2)隐蔽;
(3)隐藏。
11.【解答】(1)(2)(3)(4)(5)出自白居易的《暮江吟》,译文: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1)“暮”傍晚。(2)“铺”铺满。(3)“瑟瑟”碧绿的颜色。(4)“可怜”可爱。(5)“真珠”珍珠。
故答案为:
(1)傍晚。
(2)铺满。
(3)碧绿的颜色。
(4)可爱。
(5)珍珠。
12.【解答】合体字,就要分清是左右结构(分为左右两部分);是半包结构(包围一部分),还是上下结构(分为上下两部分),分清部首,音序就是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字母.
故答案为:
左右 木 B
半包围 勹 Y
上下 艹 J
13.【解答】所给动词都是对爬山虎怎样向上爬的准确描述,通过一系列的动词,抓住了爬山虎的结构特点。可以根据原句作答。
故答案为:
触 变 巴 拉 贴 爬
14.【解答】(1)两个分句是进一层的关系,是递进关系的。
(2)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是假设关系的。
(3)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是条件关系的。
故答案为:
(1)不仅…还…
(2)如果…就…
(3)即使,只要…就…
15.【解答】(1)考查了用关联词改写句子.句子之间是假设关系,用“如果…就…”可改为“如果爬山虎的脚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
(2)考查了改写比喻句,比喻句就是把本体比喻成喻体组成的,要有把什么比作什么,常有比喻词,可改为“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3)考查了改为反问句,加上“怎能”句号改为问号,即“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怎能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4)考查学生的缩句的能力,缩句练习时要保持句子完整,留住句子中的“着、了”.不改变句子原意.其他的修饰成分应去掉,抓住干,去枝叶.缩句缩到最简.即“枝条孕育着花潮.”
故答案为:
(1)如果爬山虎的脚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 
(2)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3)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怎能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4)枝条孕育着花潮.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6.【解答】(1)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关联词的理解和运用。“有骤雨,这里立刻就会干的”前后两个分句的关系是表示转折关系,因此用选择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即使……也……”。“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墙壁很光滑。”前后两个分句的关系是表示转折关系,因此选择关联词“……但是……”“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前后两个分句的关系是假设关系,因此选择关联词“……假使……”。
(2)考查了文段的写作顺序。从“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可知,选段对蟋蟀住宅的描写是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
(3)考查了内容信息筛选。①结合短文内容理解。从“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可知,蟋蟀的住宅外部特点有:朝阳、隐蔽、平坦、安静。②从“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可知,蟋蟀的住宅内部布置特点是:光滑、平整、清洁干燥、卫生。③从“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可知,所有这一切建造的工具仅仅只是蟋蟀的那一对小小的后腿,这是需要付出很大的耐心和不懈的努力的,所以说不夸张。这是一个是伟大的工程。
故答案为:
(1)即使……也…….;但是; 假使。
(2)从外到里。
(3)①C;F;D;E;B;②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③不夸张,因为蟋蟀选址慎重,外部和内部设计优良,可是用来建造住宅的工具是那样柔弱,只是一对前足和一双后腿。能建造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个奇迹。
17.【解答】(1)考查了字的正确读音。结合词语,从字形字义理解。槽读“cáo”,撒读“sǎ”与“散”区分开。帐读“zhàng”。
(2)考查了破折号的作用。破折号常见的作用有表示说话中断或停顿,表示解释说明,表示声音延长 表示突然转换话题。“预备﹣﹣爬!”表示声音延长,故选C。
(3)考查了修辞方法。只见爸爸把藤儿绕上长绳,一条绳一根藤儿,就像一排绿娃娃站在一道道起跑线上。这个句子把“藤儿”比作“绿娃娃”,“绳”比作“起跑线”,运用比喻。仿写个比喻句即可。书籍就像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4)考查了内容理解。结合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从“第二天早晨,呵!每根藤儿都向上爬了一段”“中午,艳艳放学回家,又见藤儿往上爬了一段。”可知,植物生长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是用肉眼看不到的。
(5)考查了思维拓展。联系实际生活举例。如:葡萄、紫藤、野蔷薇。
故答案为:
(1)cáo sǎ zhàng
(2)C
(3)比喻 书籍就像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4)因为植物生长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是用肉眼看不到的。
(5)葡萄、紫藤、野蔷薇。
四.习作(共1小题)
18.【解答】范文:
我喜欢读书
如果有人问我:天下万物,你最喜欢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我喜欢读书。”是的,我喜欢读书,因为读书在我的心目中是一种幸福、一种享受。
我喜欢读书。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培根如是说。其怡情也,最见于当一个人独处幽居,读名著时为书中精彩的描写拍案叫绝之时。其博采也,最见于与同学争论问题时不时地旁征博引,大有“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之势。把同伴说得服服贴贴之时,心中便升起一种幸福感:读书真好。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事判事之时。书中学到的公理、定律等知识在这里都大放光彩,两点论、两分法、一分为二等哲理在这里都大显神通。
我喜欢读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感到读书的乐趣,才能乐于勤奋学习。一本好书犹如一位相知的朋友,只要一打开书,我就会完全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之中。这时,世界就向我款款走来,我一睹再睹了孔圣人的睿智渊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领略了林肯的善良和伟大、莎士比亚的泉涌文思、鲁迅的笔法、毛泽东的豪情壮志……读书使我蹒跚于大师们洋洋洒洒的文字间,好不惬意,好不快活。我漫步于先哲用心血凝成的结晶中,认真思考,认真汲取,真是高兴。
我喜欢读书。书,魅力无穷,它将历史写就,它能揭示未来。读书丰富了我的生活,也开阔了我的视野。我读书倾向于寻求一种心的指引,寻求生活的一面镜子。面对一本好书,我在不断地剖析自我,洞悉灵魂,一种顿悟的惊喜,一种痴迷的恋情,一种未有的体验,一种说不出的好感觉,尽在其中,美不胜收。
哦!我喜欢读书,它能使我更加充实自己。著名作家肖复兴致信高中生说:“亲爱的中学生朋友们,失去什么都可以,唯独不能失去人生只有一次的青春;赢得什么都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赢得知识。”为此,我要珍惜人生只有一次的青春,抓紧时间读书,读好书来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充实自己。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