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必考题检测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必考题检测卷(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4 21:3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必考题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淋雨(lín) 勺子(sáo) 共产党员(dǎnɡ)
B.流淌(tǎnɡ) 沙哑(yǎ) 嗓子眼儿(shǎnɡ)
C.困难(kùn) 搀扶(chān) 唉声叹气(āi)
D.狞笑(nǐnɡ) 废话(fèi) 揪心(jiū)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轰鸣 熄灭 鱼网 B.遭糕 倒霉 皱眉
C.考虚 勺子 煎熬 D.淋湿 呢喃 干嘛
3.“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他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B.之所以把他比作一座山,是因为老汉长得高大
C.形象地写出了老汉的威严、镇静
D.老汉的镇定与村民的慌乱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认真讨论并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删去”认真”。)
B.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使我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删去”通过”或“使”。)
C.能否制订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 删去“能否”, 或在"取得”前加“能否”)
D.回眸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我们每个中国人无不为其取得的成绩而由衷叹息。(将“叹息”改为"赞叹”)
5.下面句子中省号的作用是(  )
“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
A.表示心理活动时断时续; B.表示省递增的次数。
C.表示语义的跳跃 D.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6.课文为什么以“桥”为题?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桥”是把党员和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感情纽带。
B.因为“桥”是危难时刻老支书为群众抢得生机的希望之桥。
C.因为“桥”是村里唯一通向外面的路。
D.因为“桥”是老支书和儿子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生命之桥。
7.下面的词语中的“当”与“势不可当”中的“当”意思相同的是(  )
A.当机立断 B.旗鼓相当 C.万夫不当 D.当之无愧
二、填空题
8.词语运用,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1)洪水páo xiào   着,像受惊的野马。是谁jīng huāng    地喊了一sǎng zi   ,人们便纷纷地往外跑。
(2)刚刚还听见老汉shā yǎ   的声音,měng rán   间,一个浪头过来,
吞没了他。
(3)木桥开始痛苦地shēn yín   。
9.辨字组词。
棵    脸    搪    锈   
稞    敛    糖    绣   
10.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闪烁    严厉    鼓励   
爱惜    特别    照顾   
1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拥:①抱;②围着;③挤着走;④拥护。
(1)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2)木桥前站着的是全村拥戴的老汉。   
(3)那两个老人静静地拥抱在一起。   
(4)一群青年拥着一位老师傅走了出来。   
12.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表示“看”的词语填空。
A.遥望 B.端详 C.注视 D.瞻仰
(1)老班长目不转睛地   着水面,希望能钓上一条大一点儿的鱼。
(2)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孙都来   它。
(3)我们走到草地边上   ,重重叠叠的山峰已经看得见了。
(4)我   着老班长的那碗鱼汤,里面是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
1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老班长   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2)我   接受了指导员交给我的任务,   得把你们带出草地。
(3)我们   找不到东西吃,   无法走出这茫茫的草地。
14.根据本单元内容填空。
(1)“思乡”是亘古不变的情感,但故乡易回,人事已非。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   ,   
”写出了诗人回乡无人相识、反主为宾的悲凉。
(2)根据信息完成练习。
①醉打蒋门神,刚猛不屈,敢作敢当。②温酒斩华雄,忠勇两全,义薄云天。③三借芭蕉扇,嫉恶如仇,善恶分明。
上面信息所描述的人物分别是:①   、②   、③   。
(3)《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都是与儿童成长相关的经典小说,故事的主人公是和我们同龄的孩子,有   的阿廖沙,   的雨来,   的安利柯,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三、语言表达
15.语言实践。
(1)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奠。
(仿写排比句):   
(2)经过一个多月左右的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修改病句)
(3)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改为转述句:   
四、现代文阅读
16.课内阅读。
桥(节选)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  )少废话(  )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在括号内加上标点符号。
(2)前文写木桥的“发抖”“呻吟”为下文写木桥倒塌   。
(3)小说以“桥”为题,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更象征了老汉的   ,老汉的生命是一百多个群众通向   的桥。
(4)“老汉似乎要喊什么”,想象一下,老汉想要喊什么呢?
17.课外阅读。
礼物
李淑云
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
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酣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
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蹑手蹑脚地退出了房门。
天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朦朦胧胧的月色里,小星星还在不停地眨着眼,借着月光,女儿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走去。
那是一所新校舍。是一幢很高很高的大楼。尽管路途遥远,但那是女儿心中向往已久的艺术殿堂。
没入学那会儿,女儿常常做梦。梦见高耸的大楼和大楼里辉煌的一切。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女儿高兴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母亲欣喜地流了泪。可是,入学要交纳1万元,建校费,1万元呀,到哪去弄呢?
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
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地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
母亲病倒了。夜里不断剧烈地咳嗽。失去光泽的面孔,常常现出疲惫不堪的样子。在女儿的眼里,母亲好久没有睡上一个完整的觉了。母亲不很老,却有了白发。女儿流泪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加倍回报母亲的爱!
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思绪里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要知道,这件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辛勤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为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踌躇过多次。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
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她刚想问,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走到女儿身边,“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艺儿,袒胸露背的,连件衣服都没穿,多寒碜人哪。”?“妈,这是一座母女雕像,是送给您的……”“好了,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呀!”母亲把工艺品盒朝女儿怀里一推,“去,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不,我不退。”“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袜子或手套都行。”母亲说完,扎上围裙进了厨房。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随着一声很清脆的响声,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望着支离破碎的母女雕像,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
(1)本文记叙了女儿送给母亲一座“雕像”的故事,请写出故事的梗概。
(2)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焦灼”表现了女儿怎样的心情?
②“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地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小山似的”这个词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说说你的理解。
③“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说说母亲为什么“失望”。
(3)文中两次写到女儿流泪,第一次因为   而流泪。第二次因为   而流泪。
(4)文章结尾写饱含着女儿爱与深惰的“雕像”破碎了,事情为什么是这样的结局?谈谈你的理解。
五、写作题
18.请根据下面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自拟题目,创编故事。
要求:⑴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⑵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⑶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⑷不少于450字。
环境:开满鲜花的公园
人物:热心的王丽 冷漠的张芳 哭泣的王奶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1)咆哮;惊慌;嗓子
(2)沙哑;猛然
(3)呻吟
9.【答案】一棵树;笑脸;搪瓷碗;生锈;青稞;收敛;冰糖;绣花
10.【答案】闪耀;严格;鼓舞;珍惜;特殊;照料
11.【答案】(1)③
(2)④
(3)①
(4)②
12.【答案】(1)C
(2)D
(3)A
(4)B
13.【答案】(1)虽然;但是
(2).既然;就
(3)如果;就
14.【答案】(1)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武松;关羽;孙悟空
(3)善良坚定、善于观察;智勇双全、舍己为人;诚挚友善、勤奋努力
15.【答案】(1)示例:花是情人之间爱情的见证,花是节日的盛装,花是儿女回馈父母最美的表达。
(2)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
(3)那位老汉冷冷的说,可以退党,到他那儿报名。
16.【答案】(1):“ , 。”
(2)作了铺垫(埋下伏笔)
(3)崇高精神;生路
(4)儿子,爹对不起你,我不是故意让你最后走的,我是为了让更多人民受益啊,我们党员的责任就是保护老百姓,希望你不要怪我。
17.【答案】(1)本文记叙了女儿送给母亲一座“雕像”的礼物,却不被母亲接受(理解),雕像破碎,女儿伤心难过的故事。
(2)①表现女儿厩盼望上学,又担心家里生活困难,凑不够学表的那种复杂、矛盾的心情。②“小山似的”这个词语突出了1万元的来之不易,凝聚着母亲的心血。③认为女儿乱花钱买没用的东西而失望:认为女儿买的礼物很丢人,女儿的思想不健康而愠怒。
(3)感激;委屈
(4)①母亲对女儿不理解;②女儿伤心失望。
18.【答案】扶起摔倒的王奶奶 在一个开满鲜花的公园,王丽和张芳正在欣赏公园五颜六色的花儿。
“哎呦!”一声惊叫打破了宁静,大家循声望去,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痛苦的半卧在地上,一张脸皱成了老树皮,膝盖磕破了,她手扶着腰呻吟着:“哎呦,我的腰唉……"竟然是王奶奶,看来是路滑,摔了一跤,闪到腰了。周围的人们听到动静都走了过来,围成一圈,却都面面相觑,无人关心地上的老奶奶,毕竟最近“碰瓷”的太多了,谁也不想“惹祸上身”。公园里霎时间安静了下来。
老奶奶的呻吟声也越来越大,膝盖的伤口渗出了血,疼得眼泪都流了出来。躺在冰冷的路上一定使她不舒服。王丽不忍心再看下去了,想去扶她起来,张芳却拉紧了他的手:"不,王丽,万一她讹我们怎么办 还是不要多管闲事了。"人们也窃窃私语起来:"别扶了,等会儿被骗了。""是啊!扶起来又说是你推的,""唉,都不敢扶了,"……话语清晰的传入王丽耳中,王丽的心如盘了一团乱麻:扶 不扶 到底该不该扶啊 万一扶起来找我要医药费怎么办 我可没钱!可不扶,我的良心也会受到请责的!怎么办……旁边的张芳悄悄拉住王丽的手,准备离开。但是王丽猛地推开了人群,一个弯腰,一个伸手,她轻轻扶起地上的王奶奶,亲切的问着:“王奶奶,您怎么样 我送您回家吧…
王丽搀扶着老人慢慢向远处走去,人们默默注视着她们远去的背影,周围又安静了下来
张芳站在那里羞愧不已,扶起那位老人并不难,只需要一个弯腰,一个伸手,就成了世间最美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