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课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英国、美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而法国革命则是开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的标志。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考纲要求 课标展示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考纲要求:
2、考情分析:
考查频率 (全国卷)5年4考
考查角度 从考查内容和考点分布来看:法国、德国代议制的背景、内容变化等是考查重点
(1)2017·全国Ⅰ卷,41(1):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考查近代法国民族主义
(2)2017·全国Ⅲ卷,33:从雨果在小说中对国民公会的描述考查人民主权的政治理念
(3)2017·海南卷,17:德国民主政治的不彻底性
(4)2016·全国Ⅰ卷,41:从《社会契约论》考查西方“制度构想与实践”
(5)2016·全国Ⅲ卷,35:从戴高乐加强总统权力考查法国政体变化的影响
●法国共和制 的确立
(1)通过线索图,再现法兰西共和国之路的艰难,例如法国近代政体的演变: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帝国→封建波旁王朝复辟→七月王朝(君主立宪制)→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
(2)联系美国总统制共和制,比较法国共和制与美国共和制的异同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通过王朝战争统一过程的分析,理解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及原因
(2)通过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与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有关内容的比较,明确两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从文明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角度审视法、德代议制;综合归纳英美法德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影响;运用唯物史观指导下的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等认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3、复习建议:
1、考纲要求:
2、考情分析:
法国国民三等级
1789年5月法王召开“三级会议”
巴黎人民攻陷巴士底狱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北美独立战争
启蒙运动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背景:政治前提:法国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过程:1789—1794
1.背景
(1)政治:18世纪,法国是欧洲典型的 国家,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矛盾尖锐。
(2)思想:资产阶级思想家公开反对君主专制,
号召人民争取 。
(3)经济: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但 经济占主导地位。
2.过程
(1)1789年,法国 爆发,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
(2)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 。
此后,共和制与君主制之间斗争不断。
(3)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________________ 建立。
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君主专制
资产阶级革命
共和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自由和民主
小农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2-1804年)
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1814年)
波旁王朝复辟(1815-1830年)
七月王朝 (1830-1848年)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48-1852年)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年)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0-1940年)
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
君主立宪制(1791年)
◆艰难的共和之路
法 兰 西 王 国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
波旁王朝复辟
七 月 王 朝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法兰西第二帝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政权更迭
政体变化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制
共和政体
帝 制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制
共和政体
帝 制
共和政体
◆艰难的共和之路
3.特点:
共和之路艰难曲折;
政权更替频繁;
帝制与共和制多次反复;
4.实质:
民主与专制之间的斗争;
立宪与共和的斗争;
无论是共和派、还是君主派,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是资产阶级内部实行何种政体的斗争 。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选举产生’字样的修正案以353对352的一票多数被通过了。共和制就是这样被勉强承认的。难怪有人说这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
(1)“一票共和”说明:除共和派外,保皇派势力也很强大
(2)艰难确立的原因:
①经济:小农经济广泛存在;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落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②政治:具有君主专制传统,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③思想:君主专制思想浓厚、根深蒂固;
④外部环境:周围君主制国家的干涉;
(3)最终确立的原因:
①经济: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稳定的秩序。
②政治:革命冲击了君主制;君主派内部分化;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共和派力量不断壮大。
③思想:民主启蒙思想的影响; 普法战败削弱皇权思想
④其它:广大人民反对帝制、维护共和的长期斗争,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
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1)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导致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1875年,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共和制度。
(2)“一票共和”:1875年1月,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而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艰难地确立。
3.确立:1875年宪法
产生方式 权力职责
议会 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 选出;参议院议员由 选举 掌握立法权,
参议院有权否决 的议案
总统 由 选出,任期 七 年,可连选连任。 ①掌行政大权,是 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高级官员
②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
经 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直接
众议院
国家元首
参议院
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
间接
总统和参议院权力都很大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适时妥协也是一种政治智慧
司法权:最高法院,由参议院授权组成
议会
参议院:
众议院:
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有权否决众议院决议案
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四年
参、众两院联席会议可选举总统
总统
产生方式:议会可连选连任
地位: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
权力:行政权
(1)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
(2)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
(3)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标志:1875年宪法
4.意义
①在法律上确立和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②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提醒:共和政体的确立本质上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
产生办法 任期 权力大小
美国
总统制 选民间接选举 四年,一般可连任两届 可以任命政府高级官员,可以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需参议院批准
法国
总统制 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 七年,可连选连任 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
思考:法国总统制和美国总统制有何不同?
法国近代的共和制与当代的共和制有所不同,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而从法国第五共和国(1958年建立)开始,法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任期改为5年。
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国历史发展历程
1.公元2—3世纪逐渐形成部落。
2.公元476年推翻了西罗马帝国。
3.843年德意志从法兰克帝国分裂出来,962年建立神圣罗马帝国(也称古德意志帝国,或者称德意志第一帝国),13世纪中期,走向封建割据。
4.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拿破仑推翻,因而灭亡。
6.1871年—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他是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建立起来的。
7.1933—1945年的法西斯德国,希特勒自称德意志第三帝国。
8.二战后,德国被英法美苏分区占领。1949年,在美英法合并的西占区,宣布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即西德)。
9.1990年,两德统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从此覆盖全境。
5.1918—1932年,德国进入魏玛共和国时期。
(2)过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统一。
(3)结果: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
(4)统一后的德国最需要解决的政治、经济任务是巩固统一;
; 。
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建立民主政体
发展资本主义
王朝战争:战争的一种形式。因参与者是王国与王国或发起国是君主制国家而得名
1、政治前提:德意志的统一
1)统一的原因和条件:
①四分五裂的局面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②普鲁士经济、军事实力强大;
③ 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
王朝战争的性质:两重性质
A、一方面结束了德意志地区的四分五裂状态,实现了民族的统一和振兴,是一场民族运动;
B、一方面又是结束封建专制,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的资产阶级革命。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统一战争
影响:
作用:实现了德意志民族的统一,促进了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力量对比。
不足: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
产生方式 权力职责
皇帝 世袭制 是 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 及决定对外政策
宰相 由 任命 主持内阁工作,只对 负责
议会 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
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 .产生 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要得到
和 的批准
皇帝
议会
国家元首
皇帝
皇帝
联邦议会
2.标志:1871年帝国宪法
内容: (1)君主立宪制政体
(2)联邦制: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大权,各邦保留了一些 _______。_______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
自治权
普鲁士
类似美国联邦制
不彻底
选举
“民主立宪是虚,
君主专制是实”
行
政
权
立
法
权
皇帝
宰相
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
①有权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权___________议会,在军事、财政问题上有_____权; ③统率军队,任命军官; ④宣战议和。
任命
负责
政府首脑,主持帝国政府。
联邦议会 (上院)
帝国国会 (下院)
1.由________组成。
2.帝国国会的立法必须获得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
1.普选产生
2.有权________并行使_________权
3.对政府_________监督权
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
召集和解散
否决
各邦代表
提出法案
预算审查
没有任何
2、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⑴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普 选
君主 任命
皇 帝
特点:
①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②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③中央权力极大,普鲁士有特殊地位,各邦有一些自治权;
④行政权控制立法权
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②历史原因:统一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统一,统一过程中普鲁士处于领导地位,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军国主义传统
③现实原因:德长期分裂,需要巩固统一;资产阶级发展不充分,需要一个强有力政府领导
小积累
德国君主立宪制特点的成因
3.评价
(1)进步
①结束割据,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②标志着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确立,是德国社会的一大步;
③提高了德国的国际地位,利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使德国跻身于世界强国前列;
④宪法的颁布对欧亚一些国家宪法,特别是对日本;
(2)局限性: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色彩。
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
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的国家”。 ---马克思
比较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四种政治制度的不同。
探
究
问
题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政体
行政权
立法权
特点
相同点
君主立宪制
内阁首相
皇帝
(权力中心)
宰相
民主共和制
总统
(权力中心)
总统
国民议会
(权力中心)
国会
议会
(权力中心)
议会
统而不治
议会至上
军国专制
皇帝权重
总统共和制
议会共和制
1.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代议制民主)
2.都体现分权和制衡的原则
3.依宪法规定政体
19世纪70年代
通过革命或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制定宪法,设立议会
(1)时间:
(2)方式:
(3)特点:
(4)实质:
1)都以选举与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
2)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3)都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维护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
三、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认识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德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意义
德意志统一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意义
重点探究
工业 革命
探究1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为何能在欧洲扩展?
政治:
推翻君主专制,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成为大势所趋
经济: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壮大
思想:启蒙运动
【时空观念】
法国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宪 法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行政权 国家
元首 总统,议会选举;
受到议会制约 皇帝,世袭。
拥有最高权力
政府 对议会负责 听命于皇帝
立法权 议 会 参议院(间选)
众议院(直选) 联邦议会(各邦君主任命)
帝国议会(普选)
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皇帝
探究2 同时期的法、德为什么选择了不同的政体
民主与制衡
专制色彩浓厚
行政权、立法权“制约与平衡”
行政权控制立法权
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政体形式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民主化程度(主要原因);资产阶级成熟程度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不同
各国历史、文化传统不同;民族特点;国际环境等......
◆法、德代议制的共同点
(1)都是资本主义发展产物
(2)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
(3)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都带有与反民主势力的妥协性:
①国家元首权力很大
②上院拥有更大权力,普选产生的下院作用较小
根据德国“1871年宪法”,皇帝权力几乎不受任何限制,而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总统权力不仅受到议会的制约,还受到内阁部长们的制约。下列有关两者差别的原因分析更为合理的是
A.维护统一成果是德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防止发生君主势力的复辟是法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
B.维护封建主义统治秩序是德国迫切的政治目标,防止资产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是法国当时的政治目标
C.维护德国军国主义传统是德国统治者的主要动机,平息共和派的不满情绪是法国君主派的主要动机
D.实行君主专制很符合德国各阶级的政治利益要求,实现普选权是法国当时各阶级要共同争取的权
√
巩固训练
美国 法国
总统 产生 选民间接选举
负责 对宪法(选民)负责
地位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总司令
权力 权力中心
无权解散国会,与国会相互制约
任期 4年,不超过两届
内阁 对总统负责
议会 不是权力中心 权力中心
相同点 ①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最高统帅,都能任命内阁
②都是以法律形式确立的民主共和政体
③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对议会负责
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不是权力中心
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7年,可连选连任
对参议院负责
探究3 法、美共和制的比较
特朗普和马克龙是当今美国和法国总统。穿越时空的隧道如果让他们回到1876年,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拥有行政权 B.是军队最高统帅
C.是国家元首 D.由民选产生,向议会负责
√
英国君主立宪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不
同
点 君主 “统而不治”,国家的象征
首相或
宰相 由多数党领袖担任,对议会负责
议会 国家权力中心,限制王权
相同点 ①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②都是以法律形式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③国家元首都是君主,实行世袭制和终身制
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具有专制主义色彩
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只拥有制定法律和预算的权力,对政府和皇帝没有监督权
探究4 英、德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重难点探究
英、德同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但两国君主的权力差异很大,英国君主只是国家的象征,而德国皇帝却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根本原因是
A.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
B.两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间不同
C.两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
D.两国统治阶级的构成不同
√
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已经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
随着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扩大政治民主,日益健全代议制度,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还扩展到了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人民版教材
两种政体:
一个核心:
三个特点:
作用:
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
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议会、三权分立、政党政治
(1)否定专制,实现民主化;稳定了统治秩序
(2)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
(2016·全国丙卷,35)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A.有利于政局稳定
(2015 江苏单科,16)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 )
A.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C.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D.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解答:A项表明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与代议制特征不符;B项国家元首“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是国际惯例,不能充分体现是否为资产阶级代议制;C项宰相同时是“联邦议会主席”,由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只对皇帝负责,表明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C错误;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与“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相符.
故选D.
D.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1)英国:首相经过议会批准,宣战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英美法德都是重要交战国。请思考,在宣战之前,四国政府要经过那些程序?由此比较四国政体有哪些异同?对资本主义代议制能得出哪些认识?对政治文明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2)美国:总统经过国会批准,宣战
(3)法国:总统提出法案,国防部长副署,
议会同意后总统宣战
(4)德国:皇帝直接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