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走一步
再走一步
作者:莫顿·亨特
目 录
CONTENTS
文章体裁
文学体裁
形容词
壹
作者简介
贰
叁
肆
习题
新课讲授
壹
文章体裁与文学体裁
文体分为: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
壹
文章体裁:
记叙文
说明文
议论文
应用文
壹
文学体裁:
诗歌
小说
戏剧
散文
壹
记叙文六要素: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起因
5、经过
6、结果
壹
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
壹
类别 示例
表性质的 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等
表形状的 长、短、大、小、粗、细、红、绿、平坦、整齐等
表状态的 快、慢、生动、熟练等
表数量的 许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
贰
作者简介
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
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
贰
作者简介
莫顿·亨特
叁
新课讲授
叁
新课讲授
重点字音
附和(hé) 酷(kù)热 突兀(wù)啜泣(chuò qì)恍惚(huǎnɡ hū)晕眩(yūn xuàn) 怦怦(pēnɡ) 屡(lǚ)次 扒(pá)窃 灼(zhuó)热
参差(cēn cī)不齐 哄(hōnɡ)堂大笑
嘲(cháo)笑 呻吟(shēn yín) 暮(mù)色
叁
新课讲授
重点字形
2.字词解释对对碰
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 )
②指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
( )
③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 )
参差不齐
惊慌失措
哄堂大笑
叁
新课讲授
范读课文
请同学们听读后高度概括课文。
叁
新课讲授
范读课文
请同学们听读后高度概括课文。
讲述了作者儿时冒险与伙伴爬悬崖,却被困在悬崖中,最后在父亲的鼓励下,顺利脱险的故事。
叁新课讲授理清思路复述课文就是用自己的话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词句、六要素,把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叙述出来肆
新课讲授
问题探究
本文的记叙六要素分别是什么?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56年前,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费城
“我”,5个男孩,父亲
悬崖遇险,进退两难,父亲鼓励
天气闷热 玩弹子游戏玩厌了 找新花样来玩
成功脱险,有所收获
肆
新课讲授
问题探究
本文的记叙六要素分别是什么?
用两个字填空,概括故事情节:
( )险——( )险
冒
脱
肆
新课讲授
问题探究
本文的记叙六要素分别是什么?
一、犹豫不决 满头大汗 浑身发抖
二、晕眩 哭泣
三、神情恍惚 害怕和疲劳
“我”遇险时心理变化的过程的词。
叁
新课讲授
理清思路
任务:找出文中心理描写,说说“我”在不同阶段的心理
活动
肆
新课讲授
理清思路
“我”心理变化的过程。
1冒险前:犹豫不决,害怕
3脱险:产生信心
2冒险:恐惧、绝望
4脱险后:巨大的成就感
渴望勇敢,身体病弱
这看起来我能做到
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我会摔个粉碎,我肯定上不去
叁
新课讲授
理清思路
不一样。表面都是哭泣,其实截然不同:
【前者】是恐惧和伤心,
【后者】有复杂情感,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喜有对父亲的感激,更有一种全新的感觉——“我觉得自己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验。”
文中冒险、脱险部分的一个“哭泣”、一个“抽噎”(16段和28段中)是否一样?
叁
新课讲授
理清思路
1、父亲为什么不直接把孩子抱下来?他不怕孩子失足吗?从中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父亲角度:这是一位真正爱自己孩子的父亲,他不像别的父亲,爬上石架把儿子抱下来,而是让作者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下去。这是为锻炼孩子的勇气和毅力。如果他对孩子百依百顺,那只是让他更加娇气,一生一世都软弱无能。有句话说:“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只有在磨练下才能成好钢,没有磨练的只是土块、锈铁。所以这位父亲是对孩子负责的真正爱孩子的父亲。
叁
新课讲授
任务:分析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①表层:“我”在父亲鼓励下克服困难,一步一步走下悬崖。
②深层: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将困难化整为零,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最后才能战胜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肆
新课讲授
主旨概括
作者通过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件事写出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的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大困难。
肆
新课讲授
写作特点
1.选材典型,以小见大
2.记叙周密,巧设伏笔
3 .善用心理描写,人物形象生动
肆
习题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课后习题。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