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现象错题集 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声现象错题集 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14 21:5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声现象错题集(3) 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八年级2班正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向后转”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这是因为(  )
A.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较低
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远处的学生听到声音的响度小
D.远处的学生听到声音的音调低
2.端午节,某地举行了龙舟赛,比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比赛中有关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鼓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D.比赛时,观众主要根据音调区分号子声和鼓声
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B.观看节目《朗读者》时,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C.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利用声可以传递能量
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4.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音调相同的只有图甲和图乙
B.响度相同的有图甲、乙、丙
C.图甲、图乙的音色不同
D.甲的音调比丙的音调高
5.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慢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D.“隔墙有耳”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6.下面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关于三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笛的音调最高,音叉的音调最低 B.三种乐器的音色相同
C.三种乐器的响度相同 D.长笛和钢琴的音色相同
7.如图所示,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禁鸣标志,上海市外环以内城区全天实行禁鸣喇叭,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音器 B.在道路旁设置隔音屏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公路旁植树造林,安装隔音屏,安装噪声检测仪都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同一乐器,弹奏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色就不同
C.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比水中传播慢
D.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见声音
9.下列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B.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
C.放在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D.改变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不同的声音
10.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根据音调来判断的 B.市城区内“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用B超诊断病情,证明声波具有能量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11.关于图中声现象的四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甲图中,敲打钢尺的力越小,发出声音的响度越低
②乙图中,齿轮转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③丙图中,向瓶外不断抽气,听到手机铃声的音色发生改变
④丁图中,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污染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①②④正确
12.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A.. 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
B.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
C.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水花四溅
D.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二、填空题
13.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______来辨别主人。通常我们用大小不同的力拍打鼓面,我们听到声音的______不同,“低声细语”是指声音的______。(均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14.如图所示,一个同学轻敲桌子(不要使附近的同学听到敲击声),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却可以听到敲击声,说明 ___________能够传声,如果增大敲击的力度,则声音的 __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将会变化。
15.如图,3位与人类身高相仿的机器人“乐手”,或执竹笛,或弹箜篌,或敲排鼓,与民族音乐演奏家同台奏乐。机器人“乐手”在吹竹笛时,竹笛声是 ___________产生的;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 ___________不同。
16.如图是加油机和受油机编队飞行时从加油机舷窗拍摄到的歼10模拟加油的情形。以______为参照物,歼10是运动的;若加油机速度是600km/h,为保证安全,歼10的飞行速度应______600km/h(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飞行中飞行员需佩戴防护耳罩保护听力,这是在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17.噪声是声源做______振动产生的,控制噪声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进行。
18.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来判断的;蚊子振翅27600次,则其翅膀振动频率为___________。
19.“掩耳盗铃”是在 ______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 ______减弱噪声。
20.如图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吊着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小球被弹起,此现象说明________。若图中所示的实验在月球上进行,挂在左边音叉旁的那个塑料球________出现前面的现象,站在旁边的人_______听到声音(选填“会”或“不会”)。
21.“掩耳盗铃”是在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无声手枪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关上门窗或安双层玻璃是在___________减弱噪声的。
22.学了声现象后,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A.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B.发声体在振动;C.声能传递能量;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甲图探究的是_______,乙图探究的是_______,丙图探究的是_______,丁图探究的是______(选填实验对应的序号)。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A
3.C
4.A
5.D
6.C
7.A
8.C
9.A
10.D
11.A
12.C
13.音色 响度 响度
14.固体 响度
15.空气柱 音色
16.地面 等于 人耳处
17.无规律 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
18.音色 460
19.人耳处 传播过程中
20.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会 不会
21.人耳 声源 传播过程
22.D A B 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