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现象单元练习(2) 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锣鼓喧天”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道路两旁安装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只要有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3.如图所示,用一把塑料片分别接触转动中的齿轮(齿轮A的齿数大于齿轮B),塑料片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一实验可以研究( )
A.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B.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C.声波传播的快慢 D.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4.以下例子中,不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A.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C.古代气象学者利用“听风声”预测天气变化
D.用超声波探测金属部件是否存在裂纹
5.如图所示: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与会代表即使闭上眼睛也能分辨出习近平总书记发言的声音。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声音只能传递能量
D.公路两旁修建隔音板的作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6.如图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频率不同 B.音色不同
C.振幅不同 D.振动的快慢不同
7.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聂海胜成为首位在轨100天的中国航天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少观众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引吭高歌,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B.航天员发表讲话声音很大是因为他的声音频率很高
C.航天员在出征仪式上进行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D.地球上的学生听到航天员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8.声源发出的声音在均匀空气中传播时( )
A.声波波速逐渐变小 B.声波频率逐渐变小
C.振幅逐渐变小 D.声音的音色逐渐变化
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公路旁植树造林,安装隔音屏,安装噪声检测仪都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同一乐器,弹奏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色就不同
C.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比水中传播慢
D.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见声音
10.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会逐渐的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同时一直能看到闹钟的秒针在不停地转动。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要利用理想实验法进行分析总结 B.实验中钟形罩确实被抽成了真空
C.实验得出声音的传播必须介质 D.该实验同时能够得出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11.如图所示,发声的喇叭使烛焰晃动,说明:①声音具有能量;②声音能传播信息:③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其中正确的说法( )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②③④ D.只有①④
二、填空题
12.科学工作者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21s收到回波信号,则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 ______米(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速是1520m/s),这种方法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这是因为 ______。
13.如图,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空气______发声,增加试管中的水量,吹气时声音的音调变______(选填“高”或“低”)。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倒车雷达利用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探测障碍物,帮助司机倒车,人耳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此声波。
14.地震时会产生频率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20Hz的次声波;一般情况下声波在地面下岩石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更______(选填“快”或“慢”)。
15.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____m。在月球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
16.近几年通过环境治理,城乡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市区里,大量的树木可以在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安静。噪声是发声体做______振动产生的。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音调。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逐渐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17.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000Hz~30000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_______Hz到________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8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是________m;(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说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在月球上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声呐技术测量物体间的距离,原因是______。
18.如图,小明业余时间喜欢弹吉它。他先调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吉它声音的________ ;他用力击打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吉它声音的______。
19.液体中的声速与温度有关,关系式为vt=v0+a(t-t0),其中:vt表示温度为t时的声速,t0为表格中指出的温度,v0表示温度为t0时的声速,a为温度系数。
液体 t0/℃ v0/(m/s) a/[m/(s ℃)]
丙酮 20 1192 -5.5
水 25 1500 2.5
甘油 20 1923 -1.8
水很 20 1451 -0.46
酒精 20 1180 -3.6
(1)可见,水中的声速随温度升高而______。
(2)如图所示,是酒精、水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其中______表示酒精中声速的规律。
(3)15℃时,水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______m/s。
20.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做了这样两个声学实验,图甲是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当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时,钢尺______发出声音,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所听到的声音______发生了变化。图乙是老师把电铃扣在钟罩里并让其发声,我们可以听到清脆的铃声。当老师用抽气机抽掉钟罩里的空气时,我们发现,随着钟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逐渐变小。这两个实验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______(甲/乙)实验,另一个实验则说明了______。
2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质地相同、大小不同的音叉,物理老师分别敲击这两个音叉发音时分别用同一示波器(各种条件都相同)屏幕显示的A、B、C三种声音的波形图。请你判断:其中A是_________音叉的发音波形图,B是_________音叉的发音波形图,C是_________(以上均选填“甲”或“乙”) 音叉的发音波形图。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D
4.A
5.D
6.B
7.C
8.C
9.C
10.B
11.B
12.1.596×104m 不能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3.振动 高 信息 超声波 不能
14.低于 快
15.1500 不能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6.传播过程中 无规则 降低
17.10000 20000 6000 变大 不能 因为月球上是真空的,而真空不能传声
18.音调 响度
19.增大/变大 b 1475
20.振动 音调 乙 声音的音调与振动的快慢有关
21.乙 乙 甲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