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节选)》课文赏析
原文呈现
①他们【1】航行得很顺利,老人把双手浸在海水里,尽量保持头脑清醒。【2】天空中的积云堆叠得很高,上方还有相当多的卷云,由此老人知道这风会刮上整整一夜。【3】老人不时地看看那条鱼,以确信这是真的。【4】一个小时后,第一条鲨鱼发动了袭击。
②这条鲨鱼的出现并不是一个偶然。当那一大片暗沉沉的血渐渐下沉,扩散到一英里深的海水里的时候,它就从深处游了上来。【5】鲨鱼莽莽撞撞地一下子冲过来,划破了蓝色的水面,豁然出现在太阳底下。它随即又落入海水,捕捉到血腥味。然后就顺着小船和鱼的踪迹一路追踪而来。【6】
③鲨鱼有时候嗅不到这股气味,但它总能再次找到,也许只是一丝痕迹,它就会游得飞快,紧追上去。那是一条很大的灰鲭鲨a,生就的游泳高手,能和海里速度最快的鱼游得一样快,除了嘴以外,它的一切都显得无比美丽。背部和剑鱼一样蓝,肚子是银白色的,鱼皮光滑漂亮。它的外形和剑鱼十分相像,除了那张大嘴。眼下它正紧闭着大嘴,在水面之下迅速地游着,高耸的背鳍像刀子一般划破水面,没有丝毫摇摆。在它那紧紧闭合的双唇里,八排牙齿全都朝里倾斜,这和大多数鲨鱼的牙齿不同,不是那种常见的金字塔形,而是像爪子一样蜷曲起来的人的手指。那些牙齿几乎和老人的手指一般长,两侧都有刀片一样锋利的切口。这种鱼天生就把海里所有的鱼作为捕食对象,它们游得那么快,体格那么强健,而且还全副武装,这样一来就所向无敌了。此时,它闻到了新鲜的血腥味,于是加快速度,蓝色的背鳍破水前进。【7】
名师圈点:a.灰鲭(qīng)鲨:软骨鱼纲鼠鲨目的一种鲨鱼。背部青色,性情凶猛,善追逐。
④老人一看见它游过来,就知道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肆意妄为的鲨鱼。他一面注视着鲨鱼游到近前,一面准备好渔叉,系紧绳子。绳子短了点儿,因为他割下了一段用来绑鱼。【8】
⑤老人此时头脑清醒好使,下定决心搏击一番,但却不抱什么希望。【9】真是好景不长啊,他想。他盯着那条紧逼而来的鲨鱼,顺便朝那条大鱼望了一眼。这简直像是做梦一样,他想。我没法阻止它攻击我,但我也许能制服它。【10】尖齿鲨b,他想,见鬼去吧。
名师圈点:b.尖齿鲨:这是当地对灰鲭鲨的俗称。原文为Dentuso,西班牙语,意思是“牙齿锋利的”。
⑥鲨鱼飞速靠近船尾,向大鱼发起袭击。老人看着它张开了嘴,看着它那怪异的眼睛,看着它牙齿发出咔嚓一声,朝着鱼尾巴上方的肉扑咬过去。鲨鱼的头从水里钻了出来,后背也正露出海面,【11】老人听见大鱼的皮肉被撕裂的声响,把渔叉猛地向下扎进鲨鱼的脑袋,【12】正刺在两眼之间那条线和从鼻子直通脑后那条线的交点上。这两条线其实并不存在。真实存在的只有沉重而尖锐的蓝色鲨鱼脑袋,大大的眼睛,还有那嘎吱作响、伸向前去吞噬一切的大嘴。可那是鱼脑所在的位置,老人直刺上去。【13】他使出全身力气,用鲜血模糊的双手把渔叉结结实实地刺了进去。他这一刺并没有抱多大希望,却带着十足的决心和恶狠狠的劲头儿。
⑦鲨鱼翻了个身,老人看出它的眼睛已经没有生气了,接着鲨鱼又翻了个身,缠上了两圈绳子。老人知道它死定了,可它还不肯听天由命。它肚皮朝上,扑打着尾巴,嘴巴嘎吱作响,像一艘快艇似的破浪前进,尾巴在海上溅起白色的浪花。它身体的四分之三都露在水面上,绳子绷得紧紧的,颤抖个不停,最后啪的一声断了。【14】鲨鱼静静地躺在海面上,老人瞧着它,不一会儿它就慢慢沉了下去。
⑧“它咬掉了约莫四十磅肉。”老人大声说。它把我的渔叉和所有的绳子也带走了,他想,况且我这条鱼又在淌血,别的鲨鱼也会来袭击的。【15】
名师赏评:
【1】“他们”指老人、渔船及他所捕获的、拴在渔船后的大马林鱼。
【2】选文部分,是从老人捉到并制服大马林鱼“凯旋”开始的。老人在与大马林鱼的搏斗中已经受了伤,脊背也被钓索勒得生痛,两手血肉模糊。所以选文开头写道:“老人把双手浸在海水里,尽量保持头脑清醒。”
【3】[环境描写]这句环境描写,用天空中云块的聚散预示天气的变化,暗示圣地亚哥的处境将变得很严峻,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圣地亚哥由天空中的“积云”和很多的“卷云”判断出“这风会刮上整整一夜”,这表明他具有丰富的出海经验,为下文老人遭遇鲨鱼袭击并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硬汉精神”一次次击退鲨鱼的侵犯做了铺垫。重点
【4】这句话表现了老人对捕获这条特大马林鱼的惊喜。
【5】被捕获的大马林鱼流的血,会形成一道臭迹,引来鲨鱼。此处交代了老人与鲨鱼之间的恶斗不可避免的原因。
【6】[语言特色]这段描写充分体现了海明威叙事简约的语言风格,没有一个比喻句和形容词,但鲨鱼的凶猛、快捷,形势的紧迫却立刻展示在读者面前。洗练的叙述文字和反复锤炼的日常用语,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7】这段文字运用什么手法描写鲨鱼?有何作用?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鲨鱼游速之快,体型之庞大,牙齿之锋利,着力渲染它的敏捷异常、凶猛异常,为下文描写老人与鲨鱼的搏斗做铺垫。作者笔下的老人面对有着强大战斗力的鲨鱼,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惧和紧张,反而异乎寻常地对鲨鱼充满了欣赏和赞美之情。这里也从侧面暗示,老人身经百战,技艺高超。
【8】“毫无畏惧”“肆意妄为”写出了鲨鱼的强大和老人面对的困难。老人严阵以待,准备和鲨鱼搏杀。“绳子短了,点儿”,决定了老人只能和鲨鱼近距离搏杀。
【9】类似的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表明老人在面对巨大困难时,始终没有放弃内心的希望和战斗的勇气。
【10】[独白]这句内心独白,反映了老人在与自然对话时的思考:人不能改变自然,但可以同自然搏斗。
【11】“张开了嘴”“怪异的眼睛”“牙齿发出咔嚓一声”,表现了鲨鱼的凶猛;“头从水里钻了出来”“后背也正露出海面”,表明它要掠食老人的战利品。
【12】[语言特色]这个句子鲜明地体现了海明威简约的语言风格,从听觉上让读者想象老人这简捷、迅速、果断、猛力一“扎”雷霆万钧的威力。
【13】在鲨鱼撕咬死鱼的瞬间,老人迅速判定而且一举刺中鲨鱼的要害,给它致命一击。小说对此予以详细描述,不仅表现了老人经验丰富,而且表现了老人的沉着、勇敢和智慧。
【14】[比喻、夸张]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从听觉、视觉的角度,详细地描写鲨鱼的垂死挣扎,表现鲨鱼困兽犹斗,凶猛无比,以此反衬老人的刚毅勇猛。
【15】[独白]通过老人的内心独白,交代与鲨鱼搏斗的结果,预示下一个回合将更加艰难。
⑨大鱼被咬得残缺不全,他都不忍心再看上一眼。鱼被袭击的时候,他感觉就像是自己受到袭击一般。
⑩好景不长啊,他想。我现在真希望这是一场梦,希望根本没有钓上这条鱼,而是独个儿躺在床上铺的旧报纸上c。
名师圈点:c.独个儿躺在床上铺的旧报纸上:老人喜爱看载有棒球队消息的报纸,躺在上面睡觉,梦见海滩上的狮子。
不过,攻击我这条鱼的鲨鱼被我干掉了,他想。它是我见过的最大的尖齿鲨。天知道,我可见识过不少大鱼。【16】
“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我很痛心,把这鱼给杀了,他想。现在倒霉的时候就要来了,可我连渔叉都没有。尖齿鲨很残忍,而且也很能干,很强壮,很聪明。不过我比它更聪明。也许并不是这样,他想。也许只不过是我的武器比它的强。【17】
“别想啦,老家伙,”他大声说,“顺着这条航线走吧,事到临头再对付吧。”
不过还是得琢磨琢磨,他想。因为我只剩下这件事儿可干了。这个,还有棒球。不知道了不起的迪马吉奥d会不会欣赏我一举击中鲨鱼的脑袋。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想,谁都能行。【18】但是,你以为我这两只受伤的手跟得了骨刺一样麻烦吗?我没法搞明白。我的脚后跟从来没出过毛病,只有一次在游泳的时候踩着一条魟鱼,被它刺了一下,腿的下半截都麻痹了,疼得受不了。【19】
名师圈点:d.迪马吉奥:当时的棒球好手,也是渔民的儿子。他脚上虽然长着骨刺,但打起球来生龙活虎,圣地亚哥很崇拜他。
“想点儿高兴的事儿吧,老家伙,”他说,“你每过一分钟就离家更近一点儿。丢了四十磅鱼肉,你的船走起来能更轻快。”【20】
他心里很明白如果驶进海流中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可是眼下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不,有办法,”他大声说,“我可以把刀子绑在一支船桨的柄上。”
于是他把舵柄夹在胳膊下面,一只脚踩住帆脚索,就这么做了。
“这下好了,”他大声说,“我还是个老头儿,但可不是手无寸铁了。”
这时候,风更加强劲了,船航行得很顺利。他只看着鱼的前半部分,心里又燃起了一点儿希望。
不抱希望才愚蠢呢,他想。【21】还有,我把这当成了一桩罪过。别去想什么罪过了,他想。眼下不说罪过,麻烦就已经够多的了,况且我对这个一无所知。
我根本就不懂什么罪过,也说不准自己是不是相信。也许杀了这条鱼是一桩罪过。我看是的,尽管是为了养活自己,让好多人有鱼吃。【22】不过这样说来,干什么都是一种罪过。别再想什么罪过了。现在已经晚了,再说还有人专门拿薪水干这个呢,让他们去费心吧。你天生是个渔夫,就跟鱼生来是鱼一样。【23】
不过,他喜欢把所有和自己相关的事情琢磨来琢磨去,没有书报可读,也没有收音机,他就想得很多,而且还继续琢磨罪过这个问题。你杀死这条鱼不光是为了养活自己和卖给别人吃。你杀死它还是为了自尊,因为你是个渔夫。【24】它活着的时候你敬爱它,它死了之后你也一样敬爱它。如果你敬爱它,那么杀死它就不算是罪过。要么是更大的罪过?【25】
“你想得太多了,老家伙。”他大声说。
但是,杀死那条尖齿鲨你倒是乐在其中,他想。它跟你一样,靠吃活鱼为生。它不是食腐动物,也不像某些鲨鱼那样,游来游去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它美丽而崇高,无所畏惧。【26】
“我杀了它是出于自卫,”老人大声说,“而且我干得很干净利落。”
再说,他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物降一物。捕鱼能让我以此为生,也能要我的命。那男孩能让我活下去,他想。我可千万不能过于自欺欺人啊。【27】
层解:第一部分,写老人捕到大马林鱼后遭遇尖齿鲨,残酷的战斗开始了。详细写出了老人和尖齿鲨战斗的经过,通过老人的心理独白初步揭示了“硬汉”的精神:不能被打败。
名师赏评:
【16】[心理描写]上述三段文字描写了老人矛盾的心理,老人一方面懊悔钓上大马林鱼,希望这只是一场梦,因为他无法保护好大马林鱼,他为此感到难过和伤心,而另一方面他又安慰自己,因为杀死了一条他从来没看过的那么大的尖齿鲨。
【17】如何理解老人的这段内心独白?精彩点
老人的这段内心独白充满了丰富的感情,既有对尖齿鲨的厌恶,又有对尖齿鲨的赞叹,既有战胜尖齿鲨的自豪,又有把尖齿鲨杀死的遗憾。他把尖齿鲨看作决斗场上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因此反复分析自己取胜的原因:是比鲨鱼聪明,还是只不过武器比它的强?“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可以被毁灭”的是他的生命,“不能被打败”的是他的精神和意志。圣地亚哥的这段内心独白,是对“硬汉精神”的高度概括。
【18】这句话有何深层含意?
迪马吉奥对“我”那漂亮的一击会不会产生嫉妒心理?生动地表现了老人在胜利后自我陶醉的心态。“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想,谁都能行。”老人故意把了不起的事说得很平常,在幽默中进一步炫耀自己。
【19】老人与鲨鱼搏斗靠的是手,但是手受过伤:迪马吉奥打棒球靠的是腿脚,但是脚上长有骨刺。老人反复拿自己与他崇拜的偶像对比,并以之自策自勉,这从侧面表现了老人的“硬汉精神”。
【20】丢掉鱼肉不仅没有难过,反而因船轻快了而开心,反映了老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1】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都不能丧失信心,丧失希望,有了希望才有摆脱逆境、战胜困苦的可能。
【22】为什么老人觉得把鱼弄死是一桩罪过?
老人对鱼是有感情的,鱼也有生命,也有它的自由。由此看出老人热爱大海、热爱生命,无论是那条搞得他疲惫不堪的大马林鱼还是凶残贪婪的尖齿鲨,在他眼里都是值得热爱的。
【23】[心理描写]这段描写反映了老人杀死大马林鱼之后非常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他觉得这条大马林鱼是他的对手,他杀死了值得尊敬的对手,所以感到有罪。另一方面,他觉得他是一个渔夫,征服鱼杀死鱼是他的本分。老人企图以此从罪恶感中解脱出来,但是无法完全解脱。难点
【24】老人继续为使自己解脱而寻找理由,老人打鱼不只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自尊”,为了征服鱼,以证明自己的价值。
【25】老人对弄死鱼有罪与无罪的思考,一方面表明了他心地善良,另一方面表明了他对生活的思考:把鱼弄死,一是为了养活自己,卖了换东西吃;二是为了自尊,因为老人是打鱼的,打死鱼就可以证明自己有生存和战斗的能力。
【26】[心理描写]这段心理描写运用了比较的方法,在老人心目中,这条尖齿鲨也算是一条“硬汉”,所以说它是“美丽而崇高”的,表现了老人对大海和生命的礼赞,同时表明了老人心地善良,这使得他的“硬汉形象”更加丰满。
【27】这里是老人为自己杀死大马林鱼和尖齿鲨辩解。这里反映了西方人的一个观念:这个世界是强者的天下,弱肉强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他把身子探出船舷,从鱼身上被鲨鱼咬过的地方撕下一块来。他嚼着鱼肉,感觉肉质很好,味道鲜美,坚实而多汁,像牲畜的肉,但颜色不红。鱼肉里也没有什么筋,他知道这在市场上能卖出顶高的价钱。可他没有办法不让鱼的气味散到水里去,老人心里清楚就要大难临头了。【28】
微风不断地吹着,稍稍转向东北方向,他知道这意味着风力不会减弱。老人朝前面张望,看不见任何船帆,也看不见船身,或者是船上冒出的烟。只有飞鱼从船头一跃而起,向两边滑落,还有一簇簇黄色的马尾藻。他甚至连一只鸟也看不见。【29】
他已经驾船航行了两个钟头,在船尾歇息着,时不时嚼上一点儿大马林鱼肉,尽量养精蓄锐,就在这时,他看到了两条鲨鱼中率先露面的那一条。
“呀!”他大声叫起来。这个字眼是无法翻译的,也许不过是一种声音,像是一个人感觉钉子穿过自己的双手钉进木头里的时候不由自主发出来的。【30】
“加拉诺鲨e。”他大声说。他看见第二个鱼鳍紧跟着第一个钻出海水。从那褐色的三角形鱼鳍和甩来甩去的尾巴来看,他认出这是铲鼻鲨。这两条鲨鱼嗅到血腥味顿时兴奋起来,它们都饿傻了,兴奋得一会儿跟丢了,一会儿又嗅到了,不过始终都在逼近。
名师圈点:e.加拉诺鲨:铲鼻鲨的俗称。原文为Galano,西班牙语。
老人系紧帆脚索,卡住舵柄,然后拿起绑上了刀子的船桨,尽量轻地举起来,因为双手疼得不听使唤了。接着,他张开手,轻轻地握住船桨,双手松弛下来。他又紧紧地攥起手,让它们忍着疼痛不畏惧,一面看着鲨鱼游过来。【31】他能看见鲨鱼那又宽又扁、像铲子一样尖利的脑袋,还有尖端呈白色的宽阔的胸鳍。这两条可恶的鲨鱼,臭气熏人,它们既是食腐动物,也是杀手,一旦饿极了,连船桨和船舵都会咬。就是这种鲨鱼,趁海龟在水面上睡觉的时候咬掉它们的腿和鳍状肢。赶上饥饿的时候,它们还会在水里袭击人,即使人身上没有鱼血或者黏液的腥味。【32】
“呀!”老人说,“加拉诺鲨,来吧,加拉诺鲨。”【33】
它们来了,不过它们过来的方式和灰鲭鲨不同。有一条鲨鱼转身钻到小船底下,不见了踪影,等它开始撕扯大鱼的时候,老人感到小船都在晃动。另一条用细长的黄眼睛盯着老人,【34】随即飞快地游过来,半圆形的嘴张得大大的,朝着鱼身上被咬过的地方咬了下去。它那褐色的头顶以及脑袋和脊髓相连接的背部有一道清晰的纹路,老人把绑在船桨上的刀子朝那个交叉点刺进去,又拔出来,再刺进它那黄色的猫一样的眼晴。【35】鲨鱼放开了大鱼,身子朝下溜,临死还吞下了咬下来的鱼肉。
另一条鲨鱼还在糟蹋【36】大鱼,弄得小船依旧摇摆不定,老人放松了帆脚索,让小船横过来,露出船底的鲨鱼。他一看见那条鲨鱼,就探过身朝它刺去。他刺中的只是鱼身,鱼皮生硬,刀子几乎戳不进去。这下子震得他的双手和肩膀生疼。不过,那鲨鱼很快就浮上来,脑袋露出了水面,老人趁它的鼻子刚钻出水面挨上大鱼,对准它那扁平脑袋的正中间扎了下去。老人拔出刀,再朝同一个地方扎过去。它还是用嘴紧咬着大鱼不放,老人一刀戳进它的左眼,可它还是不肯走。【37】
“还没够吗?”老人说着,把刀刃戳进鲨鱼的脊椎和脑袋之间。这下子倒是很容易,他感觉鲨鱼的软骨断裂开了。老人将船桨倒过来,把桨片插进鲨鱼的两颚之间,想撬开它的嘴。他旋转了一下桨片,鲨鱼松开嘴溜走了,他说:“走吧,加拉诺鲨。溜到一英里深的地方去吧。去看你的朋友,或者见你妈去吧。”【38】
老人擦擦刀刃,放下船桨。然后他找到帆脚索,船帆鼓起来了,他驾着小船顺着原来的航线向前行驶。【39】
“它们准把这鱼咬掉了四分之一,而且都是上好的肉,”他大声说,“我真希望这是一场梦,希望我压根儿没有钓上它来。鱼啊,真抱歉。这下子一切都糟透了。”他住了口,再也不想看一眼那条鱼。它的血都流尽了,又经受着海浪拍打,看上去像镜子的银白色背衬,身上的条纹依然可见。
“鱼啊,我本来就不该出海到这么远的地方,”他说,“对你对我都不好。鱼啊,真抱歉。”【40】
算啦,他自言自语道,还是留神看看绑在刀上的绳子有没有断,再把手保养好,因为还会有鲨鱼来袭击。
“要是有块磨刀石就好了,”老人查看了一下绑在桨柄上的绳子,说,“我真该带一块来。”你该带的东西多着哪,他想。可你就是没带,老家伙。眼下可不是想自己缺什么的时候。还是想想用手头儿的东西能派什么用场吧。
“你给了我好多忠告,”他大声说,“我都听烦了。”【41】
他把舵柄夹在胳膊下面,小船行进的时候,他把双手浸在海水里。
“天知道最后那条鲨鱼咬掉了多少鱼肉,”他说,“不过小船现在轻多了。”他不愿去想残缺不全的鱼肚子。他知道,鲨鱼每次猛撞上去,都会撕去一块肉,而且大鱼在海里给所有的鲨鱼留下了一道有公路那么宽的踪迹。
这条鱼可以够一个人过整整一冬,他想。别想这个啦。还是歇息歇息,让手好起来,保住剩下的鱼肉吧。和水里的血腥味比起来,我手上的根本不算什么。再说,手也不怎么流血了。手割破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出点儿血也许能让左手不再抽筋。
我现在能想点儿什么呢?他暗自琢磨。没什么可想的。我什么也不能想,就等着别的鲨鱼来吧。真希望这是一场梦,他想。可谁知道呢?说不定有个好结果呢。【42】
层解:第二部分,写老人和铲鼻鲨搏斗的经过以及打死铲鼻鲨后准备继续战斗。在搏斗过程中,老人虽然处境恶劣,但却丝毫没有退缩,一直在不断地鼓励自己。
名师赏评:
【28】老人杀死大马林鱼,鱼的血引来了尖齿鲨:尖齿鲨咬了大马林鱼,血的气味又散到水里,他根据经验推知,更大的危险将要来临。此处设置悬念,气氛又紧张起来。
【29】[白描]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描绘出大海的宽广无垠和单调乏味,渲染了孤立无援、苍茫悲壮的气氛,从而烘托出圣地亚哥的坚忍、勇猛、顽强。这些语句也给小说增添了优美的抒情意味。
【30】先是描写老人情不自禁地发出的一声惊呼,接着作者用“一个人感觉钉子穿过自己的双手钉进木头里的时候不由自主发出来的”声音来比喻老人看到鲨鱼时的惊叫声,突出鲨鱼的威胁之大、老人面临的危险之大,预示着一场恶斗即将开始。
【31】从老人一系列从容不迫的动作可以看出他的沉着、冷静。
【32】这两段文字,交代了铲鼻鲨“饿傻了”的处境,同时写出它们饥饿时的残忍,突出了铲鼻鲨的凶残嗜杀,为下文写老人与铲鼻鲨的恶斗蓄势。
【33】这好比是在决斗场上向对手发出的挑战,表现了老人强烈的求战欲望和自信心以及对对手的轻视。
【34】[重要词语]“钻”“盯”等词语表现了鲨鱼的狡猾,预示着老人会遇到更大的困难。
【35】“刺”“拔”“再刺”,手有重伤,动作却如此利索,表现了老人的勇敢和刚毅。
【36】“糟蹋”一词极好地表现了老人的心理——鲨鱼吃了他的大马林鱼让他非常心疼。
【37】[白描]这一段运用白描的手法,通过描写圣地亚哥的一系列动作,栩栩如生地写出了他用刀杀第二条鲨鱼的过程。这些描写动作的语句十分精确细致,表现了老人冷静、机智、勇敢的品质;同时,也预示着新的战斗将更加艰难。难点
【38】明明知道鲨鱼快死了,还要旋转一下桨片,表现了老人对铲鼻鲨的极端仇恨。最后的几声呵斥,表现了老人对铲鼻鲨的蔑视。
【39】前文写他放松了帆脚索,让小船横过来;这里又写他找到帆脚索,张开了帆,让船顺着原来的航线驶去,这表明了老人的航海技术非常熟练。
【40】[语言描写]这两段文字用老人与大马林鱼对话的方式描写了老人的心理活动,表现了老人在鱼被鲨鱼吃掉四分之一以后沉痛难过的心情。在这段充满感情的“对话”中,他把自己与鱼的关系,完全看成了人与人的关系。
【41】[独白]这几段内心独白表现出了两个矛盾的“自我”:一个是准备重新投入战斗的“自我”,一个是有了些懒意的“自我”。尤其老人自己对自己说“你给了我好多忠告”“我都听烦了”,这样的内心独白深刻、细腻而又真实,表明老人知道后面会有更多危机,既有些懈怠又不甘投降的心理。精彩点
【42】[心理描写]这三段文字是心理描写,在新的危险来临之前,老人强迫自己“什么也不能想,就等着别的鲨鱼来吧”,为以后的搏斗立下目标:守住剩下来的鱼肉。“大鱼在海里给所有的鲨鱼留下了一道有公路那么宽的踪迹”,比喻的手法暗示了以后的危险更大。“手割破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出点儿血也许能让左手不再抽筋”,手受伤淌血也成了与鲨鱼搏斗的有利条件,表现了老人刚毅的性格。精彩点
接着是一条独自赶上来的铲鼻鲨。它那架势像是一头猪直奔食槽,要是猪能有那么大的嘴,可以让你把脑袋伸进去的话。【43】老人任凭它袭击大鱼,紧接着把绑在船桨上的刀子刺进它的脑袋。但是鲨鱼翻滚着向后猛地一退,刀刃啪的一声断了。
老人稳定下来掌着舵,甚至不去看那条大鲨鱼在水里慢慢地下沉,开始还是原来那么大,后来越来越小,只有丁点儿大了。这种情景总让老人看得入迷,可这次他连看也不看一眼。【44】
“现在我还有那把手钩,”他说,“可也没什么用。还有两把船桨、舵柄和那根短棍。”
这下子它们算是把我打垮了,他想,我太老了,没法用棍子打死鲨鱼了。不过只要手里还有短棍和舵柄,我就要试试看。【45】
他又把双手浸在水里。【46】这时候已经接近傍晚,除了大海和天空他什么也看不见。空中的风比刚才更大了,他盼望不久就能看见陆地。
“老家伙,你累了,”他说,“你从骨子里累了。”【47】
层解:第三部分,写老人战胜铲鼻鲨后的困难处境——受伤、困乏、天气恶劣。所有的一切都在考验着老人的意志。
名师赏评:
【43】[比喻]。铲鼻鲨来的时候“像是一头猪直奔食槽”,急切、活跃,不顾一切地直奔目标,这生动地刻画出铲鼻鲨的饥饿难忍以及凶猛嗜杀的本性。
【44】在与鲨鱼的一次次搏斗中,圣地亚哥经历了一次次心理和精神上的煎熬,虽然这一次鲨鱼又抢走了他一部分的劳动成果,但是他已无心去看。
【45】通过心理描写,再次表现老人的“硬汉精神”。
【46】老人把手泡在水里,是想让冰冷的海水刺激自己,使已经疲惫不堪的自己保持清醒的状态。
【47】[景物描写、心理描写]通过简洁的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再次表现老人的孤独无助。
直到太阳快落下之前,鲨鱼才再次来袭击。
老人看见几片棕色的鱼鳍正顺着大鱼在水里留下的宽阔的踪迹游过来。它们甚至没有东闻西嗅寻找气味,就并排直奔小船而来。【48】
他卡住舵柄,系紧帆脚索,伸手到船尾下去拿棍子。这是从一支断桨上锯下来的桨柄,大约两英尺半长。手柄很短,只有用一只手紧握着才好发力,他用右手好好攥住,时松时紧,注视着两条鲨鱼过来。两条都是加拉诺鲨。
我得等第一条紧紧咬住大鱼时,再打它的鼻尖或者直接打它的头顶,他想。
两条鲨鱼一齐紧逼而来,他一看见离他最近的一条张开嘴,咬住了大鱼银色的体侧,就高高举起棍子,重重地落下去,打在鲨鱼宽阔的脑袋顶上。棍子敲上去的时候,他觉得像是打在坚韧的橡胶上,但他也感到了坚硬的骨头。趁鲨鱼从大鱼身上往下溜的时候,他又狠狠地打在鲨鱼的鼻尖上。【49】
另一条鲨鱼不断游进游出,这时候又张大嘴逼了上来。鲨鱼猛撞在大鱼身上,咬紧了嘴巴,老人可以看见一块块白花花的鱼肉从它的嘴角漏出来。他抡起棍子打过去,但只敲在头上,鲨鱼看看他,把咬在嘴里的肉撕扯下来。趁它溜走把肉吞下去的当儿,老人再一次抡起棍子朝它打去,却只打在橡胶一般厚实坚韧的地方。
“来吧,加拉诺鲨,”老人说,“再来吧。”【50】
鲨鱼冲了上来,老人趁它合上嘴的时候给了它一下子。他把棍子举得高得不能再高了,结结实实地打在鲨鱼身上。这回他感觉打中了脑袋根部的骨头,接着又朝同一部位打了一下,鲨鱼有气无力地撕下嘴里叼的鱼肉,从大鱼身上出溜下去。
老人提防着它再游回来,可是两条鲨鱼都没再露面。随后他发现其中一条在海面上兜圈子,却没看见另一条鲨鱼的鳍。
我不能指望干掉它们了,他想。年轻力壮的时候倒是能办到。不过,我把它们俩都伤得不轻,没有一条身上好受。要是我用两只手抡起一根棒球棒,准能把第一条鲨鱼打死。就是现在也能行,他想。【51】
他不想再看那条鱼。知道有一半都给毁了。就在他跟鲨鱼搏斗的时候,太阳已经落下去了。
“天就要黑了。”他自言自语道,“到时候我就能看见哈瓦那f的灯光了。要是朝东走得太远,就能看见一片新开辟的海滩上的灯光。”【52】
名师圈点:f.哈瓦那:古巴首都,位于墨西哥湾入口处。海明威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这里度过。这里也是小说主人公圣地亚哥的居住地。
现在离陆地不会太远了,他想。但愿没人太为我担心。当然啦,只有那男孩g会担心。不过,我相信他会对我有信心。好多上了岁数的渔夫也会为我担心,还有不少别的人也会的,他想。我住在一个人心善良的镇子里啊。【53】
名师圈点:g.那男孩:圣地亚哥唯一的徒弟曼诺林。因为圣地亚哥连续84天在海上打鱼一无所获,曼诺林也因他“背运”而被家长强迫离开了他的船。曼诺林从5岁起就跟老人出海,不仅从他那儿学会了打鱼的本领,而且也学到了“硬汉”性格。作品结尾时,孩子不顾家长的反对,决心跟老人一起出海。
他没法再跟鱼说话了,因为鱼已经破损得不成样子。接着他又想起了什么。
“半条鱼,”他说,“你原来是一整条。很抱歉,我出海太远了。我把咱们俩都毁了。不过,咱们杀死了好多条鲨鱼呢,你和我一起,还打垮了好多条。你杀死过多少啊,鱼老弟?你头上的长矛可不是白长的啊。”【54】
他喜欢想这条鱼,想着它如果能自由游弋,会怎样对付一条鲨鱼。我应该砍下鱼嘴,用来跟鲨鱼搏斗,他想。但我没有斧头,后来连刀也没有了。
不过,我要是砍下了鱼嘴,就能把它绑在桨柄上,那该是多好的武器啊。这样我们也许就能一块儿跟它们斗了。要是夜里来了鲨鱼,该怎么办?能有什么办法?【55】
“跟它们斗,”他说,“我要跟它们一直斗到死。”【56】
可是,现在一片漆黑,不见光亮,也没有灯火,只有风在吹,船帆稳稳地把小船拖向前去,他觉得说不定自己已经死了。【57】他把双手合在一起,手掌相互摩挲着。这双手没有死,只要一张一合,就能感到活生生的疼痛。他的后背靠在船尾,他知道自己没有死,这是他的肩膀感觉到的。
我许过愿,如果逮住了这条鱼,要念那么多遍祈祷文,他想。可我现在太累了,没法念。我还是把麻袋拿来披在肩上吧。【58】
他躺在船尾掌着舵,等待天空出现亮光。我还有半条鱼,他想。也许我走运,能把前半条带回去呢。我总该有点儿运气吧。不会的。他说,你出海太远了,你的好运气都给毁了。
“别犯傻了,”他大声说,“还是清醒着点儿,掌好舵吧。兴许你还能交上好大的运气呢。”【59】
“要是有地方卖的话,我倒想买些运气。”他说。
我能拿什么来买呢?他问自己。用一支搞丢了的渔叉、一把折断的刀子,还有一双损坏的手能买来吗?
“也许你能行,”他说,“你试着用连续出海八十四天换来好运气,人家差一点儿就卖给你了。”【60】
绝对不能胡思乱想,他暗自琢磨。好运这玩意儿,出现的形式多种多样。谁能认得准啊?可不管是什么样的好运,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我都想要一点儿。但愿我能看到灯火的亮光,他想。我希望得到的东西太多了。眼下只希求一样。【61】他尽量坐得舒服些掌着舵,知道自己没有死,因为身上还在疼。
他看见城市灯光的倒影,肯定是在夜里10点钟左右。起初只是依稀可见,就像月亮升起之前的微弱天光。随后,隔着随风力变大而汹涌起的海洋,那光亮也越来越清晰。他驶进光影里,心想,要不了多久就能到达海流的边缘了。【62】
这下事情就要过去了,他想。不过,它们可能还会来袭击我。一个人在黑暗中手无寸铁,怎么对付它们呢?
这时候,他浑身僵硬、酸痛,在夜晚的寒气里,身上的伤口和所有用力过度的地方都让他感到疼痛。但愿不用再搏斗了,他想,真希望不用再搏斗了。【63】
层解:第四部分,写老人再次与铲鼻鲨搏斗以及与鲨鱼斗争到底的决心。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战斗之后,老人虽然万分疲惫,但是始终不停地鼓励自己。
名师赏评:
【48】[拟人]“并排直奔小船而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鲨鱼的可恶、凶残,也暗示了老人处境的危险。
【49】这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是如何描写的?
这段主要描写了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多用动词,鲜明生动,如“高高举起棍子,重重地落下去,打在鲨鱼宽阔的脑袋顶上”,拉近所写形象与读者的距离,本来这些是老人的所见所闻,但读者读来会不由自主地生出同样的惊惧、紧张、兴奋之感。作者并没有直接表露这种感情,而是把它凝结在简单、迅速的动作中,蕴含在自然的行文中,由读者自己去体会,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
【50】老人此时身体极度疲倦,在没有专用的武器、处境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仍然保持高昂的斗志,仍然毫不畏惧地同鲨鱼搏斗。
【51】这是老人对自己的鼓励,为自己增添了战斗的勇气与信心。
【52】这里的“灯光”就是希望,这是孤独的老人拥有顽强精神力量的源泉。
【53】“信心”是指孩子对老人战胜鲨鱼、战胜困难有信心。这一段运用侧面描写,反映了渔民之间那种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
【54】老人的自言自语饱含着一种胜利者的自豪感。大马林鱼和老人都是生活中的勇者、“硬汉”,此时,老人已把大马林鱼看成朋友或战友,揭示出老人在因境中的乐观心态。
【55】[独白]这段内心独白,既反映老人对真正的对手的尊敬,同时也反映了老人在极端困难境遇下的孤独无助,因此,他不住地发问:“要是夜里来了鲨鱼,该怎么办?能有什么办法?”这既是向大马林鱼发问,又是向自己发问。重点
【56】[主旨]老人下定决心,一定要战斗到底,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极力推崇的坚强意志和“硬汉精神”,是塑造这个“硬汉形象”的点睛之笔。
【57】这表明老人已经疲惫到快要失去知觉的地步了。
【58】如何理解“我还是把麻袋拿来披在肩上吧”一句的含意?
老人在追捕大马林鱼的时候曾经许愿:如果逮住了这条鱼,愿意念十遍《圣母经》和十遍《天主经》,去朝拜科布莱的圣母。现在这一切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要和鲨鱼斗争到底,所以说“我还是把麻袋拿来披在肩上吧”。
【59】“犯傻”是针对“你出海太远了,你的好运气都给毁了”一句而言的。老人时刻提醒自己“清醒着点儿,掌好舵吧”,表明老人的消极心态和积极心态总在不断地斗争,最后总是积极心态占了上风。
【60】[句子、词语的含意]“也许你能行”用意深刻,意思是说:运气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用顽强拼搏换来的,自己付出八十四天的代价终于捕到一条大马林鱼,这是换来的好运气,但大马林鱼可能得而复失,所以用了“差一点儿”一词。
【61】不见灯光,表明老人出海之远;见到灯光,家也就不远了。希望见到灯光,正是一位出海多日,历尽千辛万苦,与鲨鱼殊死搏斗,已伤痕累累、筋疲力尽的老人发自内心的期盼。这一期盼,一方面是老人在给自己鼓劲;另一方面也表明老人仍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
【62】老人细细观察灯火,判断航船的位置,反映了他内心对希望的渴盼。
【63】如何理解老人此时的消极心理?老人经历了一系列的殊死搏斗,希望得到片刻安宁,以缓解自己疲惫的身心。英雄人物也有虚弱和胆怯的时候,这里的心理描写显示了人物性格的真实性。
但是,到了半夜,他又上阵了,【64】而且这次他心里明白,搏斗也是徒劳。鲨鱼成群结队地游了过来,直扑向大鱼,他只能看见鱼鳍在水面上划出的一道道线痕,还有它们身上的鳞光。他用棍子朝鲨鱼的头直打过去,听到几张鱼嘴咬啮的声响,还有它们在船底下咬住大鱼,让小船来回摇晃的声音。他只能凭感觉和听觉拼死拼活地一顿棍棒打下去,觉得棍子被什么东西抓住了,就这么丢了武器。
他把舵柄猛地从舵上扭下来,用它乱打乱砍一气,双手紧攥着,一次又一次地猛砸下去。【65】但是此时鲨鱼已经来到了船头,一个接着一个,或者成群扑上来,撕咬下一块块鱼肉,它们转身再来的时候,鱼肉在水面下闪着亮光。
最后,有条鲨鱼朝鱼头扑来,他知道这下子全完了。他抡起舵柄砸向鲨鱼头,正打在它的嘴上,那嘴卡在沉甸甸的鱼头上,撕咬不下。他又接二连三地抡起舵柄。他听见舵柄断了,就用断裂的手柄刺向鲨鱼。他感到手柄刺了进去,知道它很尖利,就接着再刺。鲨鱼松开嘴,翻滚着游走了。这是来犯的鲨鱼群中的最后一条。已经没有什么可让它们吃的了。【66】
老人这时候差点儿喘不过气来,感觉嘴里有股怪味儿,那是一股铜腥味儿,甜腻腻的,他一时有些害怕,不过那味道并不太重。【67】
他往海里啐了一口,说:“吃吧,加拉诺鲨,做个梦吧,梦见你杀了一个人。”【68】
他知道自己终于被击垮了,【69】无法挽回,他回到船尾,发现舵柄的一头尽管参差不齐,还是能塞进舵孔,让他凑合着掌舵。他把麻袋围在肩膀上,驾着小船起航了。他很轻松地驾着船,没有任何想法和感觉。此时,他已经超脱了一切,只是尽心尽力地把小船驶回家去。夜里,有些鲨鱼来袭击大鱼的残骸,就像人从餐桌上捡面包屑一样。【70】老人毫不理睬,除了掌舵以外,什么都不在意。他只注意到,没有了船边的重负,小船行驶得那么轻快,那么平稳。【71】
船还是好好的,他想。除了船舵,它还算是完好无损。船舵是很容易更换的。
他感觉自己已经到了海流中间,可以看见沿岸的海滩村落里的灯光。他知道现在到了什么地方,回家已经毫不费力了。
不管怎么说,风是我们的朋友,他想。接着他又想,那是有时候。还有大海,海里有我们的朋友,也有我们的敌人。【72】还有床,他想。床是我的朋友。就是床,他想。床是一件很不错的东西。你给打垮了,反倒轻松了,他想。我从来不知道竟会这么轻松。是什么把你给打垮了呢,他想。【73】
“没有什么把我打垮,”他大声说,“都是因为我出海太远了。”【74】
等他驶进小港,露台饭店的灯光已经熄灭,他知道大家都上床歇息了。先前的微风越刮越大,此时已经非常强劲。不过,海港里静悄悄的,他驾船来到岩石下面的一小片沙石滩。没人帮忙,他只好一个人把船尽可能往上拖,随后跨出来,把小船紧紧地系在一块岩石上。
他取下桅杆,卷起船帆捆好,然后扛着桅杆开始往岸上爬。这会儿他才知道自己有多么累。他停下来站了一会儿,回头望望,借着街灯反射的光亮,他看见那条鱼的大尾巴直竖着,好长一段拖在船尾后面。他看到鱼的脊骨裸露出来,呈一条白线,脑袋漆黑一团,伸出长长的嘴,头尾之间却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75】
他又开始往上爬,到了顶上一下子摔倒在地,他躺了一会儿,桅杆横压在肩上。他努力想要站起身来,但这太难了,就扛着桅杆坐在那儿,朝大路那边望去。一只猫从路对面走过,忙活着自己的事儿,老人定睛看了看它,又把目光投向大路。
他终于放下桅杆,站了起来。他拿起桅杆扛在肩上,顺着大路走去,一路上坐下歇了五次,才走回自己的小棚屋。【76】
进了棚屋,他把桅杆靠在墙上,摸黑找到一个水瓶,喝了口水。随后他躺在床上,把毯子拉过来盖住肩膀,又盖住后背和双腿,他脸朝下趴在报纸上,胳膊伸直,掌心朝上。【77】
层解:第五部分,写老人与群鲨激烈的搏斗终于结束了,老人出海归来,回到自己的家中。
名师赏评:
【64】“又上阵了”,突出了老人决不妥协的精神,虽然知道也许不会赢,但是决不会放弃。这就是“硬汉精神”。
【65】“扭”“打”“砍”“攥”“砸”等一系列的动作,写出搏斗之惨烈,体现出老人誓死捍卫自己的劳动果实的精神。
【66】以上三段是怎样描写老人与鲨鱼所进行的最后搏斗的?难点
主要是动作的描写,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前两段写老人与鲨鱼群体的搏斗,主要从听觉、视觉方面写,第三段写老人与鲨鱼个体的搏斗,也是从听觉、视觉方面写。这样,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生动具体地表现了老人这个孤胆英雄的形象。
【67】老人在这场搏斗中付出了多少精力,老人身体因此受到了怎样的摧残,作者统统略去,只让读者从涌上来的这口鲜血中去体会。
【68】[动作描写]这里的语言描写和“啐”的动作描写表现了老人虽然身受重伤,但是永不屈服的英雄气概。
【69】老人真的被打败了吗?你是如何理解的?重点
如果从物质的结果来看,他也许是一个失败者。但是从精神上来说,他却是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英雄,是一个无论在怎样艰苦卓绝的环境里,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奋勇抗争的勇士,是一个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的人。
【70】[类比]运用类比的手法,形象、准确地表现了鲨鱼的贪婪。
【71】表现出老人面对失败的坦然和镇定。搏斗结束了,老人反而获得了解脱,心情变得轻松,船也走得轻快。
【72】这是老人的人生体验,老人把大海当作人生搏斗的战场,把大马林鱼当作对手和朋友,把鲨鱼当作敌人。老人对“风”与“大海”的心理,表现出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73】描写老人失败之后的平静心情。坦然接受失败,这其实也是“硬汉精神”的一种表现。
【74】这是老人对失败的总结。走得太远,孤军奋战,是老人失败的主要原因。勇敢地斗争,勇敢地面对失败,并总结失败的原因,更是一种英雄的行为,充分表现出其“硬汉精神”。
【75】“回头望望”写出了老人失落、遗憾和无奈的心情;“裸露”“光秃秃”写大马林鱼没有保住,只剩下了一副鱼骨架。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老人不屈服于命运,捍卫“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达到什么程度”。老人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
【76】[反衬]通过描写老人归途中行走的艰难,反衬出老人当时忘我奋战的精神。
【77】此处的文字干净利落。这里没有任何对老人内心的描写,但人们从这安静中见识到了他真正的忍耐:没有抱怨,坦然接受。
7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