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六年级上册 第1单元《微小世界》质量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 六年级上册 第1单元《微小世界》质量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1-15 18:3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科学上册《微小世界》单元质量检测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时间:60分钟)
亲爱的同学们,在《微小世界》单元学习中,又掌握了许多知识和本领。随着观察工具的不断改进,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中取得了许多成就。那么,你对这一部分内容掌握得如何呢?请你认真思考,一起来完成下面的题目吧!
第一部分 知识检测站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   发明了能够放大300倍的显微镜,他是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  有关。
3. 小科发现标本的图像出现在右下方,要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  移动载玻片。
4. 2021年12月9日下午,我国三位宇航员在“天宫”授课,太空教师王亚平做了一个水球,水球相当于放大镜,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的特点是  ,  。
5.   ___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6.如果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上分别标着“10X”和“40X”,那么物体图像将被放大  倍。
7. 研究表明,大多数生物体是由  组成的,它是生物体最基本的   组成单位和  单位。
8. 病毒是一种  ,个体极其微小,结构简单,没有  结构,不能独立生存。
9. 常温下,牛奶开封后如果没有及时喝完,很快会变酸,这是  大量繁殖的缘故。
10. 我们一般可以用________培养草履虫。
二、判断题。(每空2分,共20分)
1.小水滴就是一个凸透镜。 ( )
2.蘑菇与木耳是生活中直接可以看到的微生物。 ( )
3.为了防止馒头霉变,要将它放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 ( )
4. 我们利用仪器观察微生物时,图像放大倍数越大,观察范围也越大。( )
5. 蝴蝶翅膀上的彩色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 )
6. 显微镜比放大镜看到的细节更多,视野更大。 (  )
7. 冰箱用低温来控制微生物的繁殖速度。 (  )
8.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面的大小、凸度等都有关。 ( )
9. 使用显微镜观察凤仙花叶片时,能看到绿色的叶绿体。 ( )
10.经过净水器处理后的水,里面没有任何微生物。 ( )
三、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 用圆形鱼缸养鱼,从侧面观赏鱼缸内的鱼,看到的那条鱼应该( )。
A.比实际的鱼小 B.比实际的鱼大 C.没有变化
2.小科的爷爷使用放大镜不方便,想配一副眼镜,他选择什么样的眼镜?( )
A.近视眼镜 B.老花眼镜 C.平面玻璃镜
3. 为了便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细胞,我们一般把( )放到显微镜下
A.整个洋葱 B.洋葱片 C.洋葱表皮的玻片标本
4.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新型冠状病毒图像是( )。
A. B. C.
5. 为了便于观察,制作植物的切片标本要求是( )。
A.薄而透明 B.厚而透明 C.薄而不透明
6. 我们观察到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___,它是植物呼吸蒸腾的通道。( )
A.细胞核 B.液泡 C.气孔.
7. 下列物体不适合用来培养微小生物的是( )。
A.鱼缸里的水 B.矿泉水 C.池塘里的水
8. 下列不属于微生物的是( )。
A.草履虫 B.蚂蚁 C.船形硅藻
9. 发现血液红细胞的是科学家( )。
A.简.施旺麦丹 B.袁隆平 C.罗伯特.胡克
10. 为了观察新冠肺炎病毒,科学家可能选择的工具是( )。
A.放大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四、连线题。将下面各微生物图片与它们的名称用线连接起来。 (10分)
新月藻 草履虫 变形虫 线虫 钟形虫
第二部分 实验探究
五、实验探究题。(24分)
1. 根据提示,将下列问题补充完整。(6分)
上图是小明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切片的过程图。
(1)制作过程中,小明需要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_________擦拭干净。然后用________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在用镊子取盖玻片,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的和水滴,后再慢慢放下盖玻片,以防止_____________。
上盖玻片后,如发现盖玻片或材料在水滴上浮动,可用________从盖玻片一侧吸去部分水。
(2)小明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结构是怎样的?请你帮小明画出来。
2. 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一种工具。(每空1分,共6分)
(1)使用显微镜观察写有字母“b"的装片,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字母 。
(2)右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某生物装片时的视野,若使视野甲转变成乙,应向 方向移动装片。
A.右上方 B.左上方 C.左下方
(3)某显微镜目镜有10X和20X ,物镜有8X和45X ,用这台显微镜观察,最大放大倍数是______倍。
3. 阅读资料,完成相关内容。(12分)
法国的啤酒业在欧洲是很有名的,但啤酒常常会变酸,整桶的芳香可口啤酒,变成了酸得让人咧嘴的粘液,只得倒掉。1865年,里尔一家酿酒厂厂主请求巴斯德帮助治治啤酒的病,看看能否加进一种化学药品来阻止啤酒变酸。
巴斯德答应研究这个问题,他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未变质的陈年葡萄酒和啤酒,其液体中有一种圆球状的酵母细胞,当葡萄酒和啤酒变酸后,酒液里有一根根细棍似的乳酸杆菌,就是它们在营养丰富的啤酒里繁殖,使啤酒“生病”。他把封闭的酒瓶放在铁丝篮子里,泡在水里加热到不同的温度,试图既杀死乳酸杆菌,而又不把啤酒煮坏,经过反复多次的试验,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简便有效的方法:只要把酒放在五六十摄氏度的环境里,保持半小时,就可杀死酒里的乳酸杆菌,这就是著名的“巴氏消毒法”,这个方法至今仍在使用。
(1)通过阅读知道,巴氏消毒法是____________ 发明的。(1分)
(2)什么是巴氏消毒法?请用______线在短文中划出它的使用过程。(2分)
(3)在啤酒生产制造过程中,采用巴氏消毒法有什么优点?(2分)
(4)巴斯德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乳酸杆菌是一种微生物,个体极其微小。我知道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也属于微生物。(4分)
(5)你知道人类在微生物探究方面还取得了哪些成就?请写出三条。(3分)
单元质量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1. 列文虎克 2. 凸度 3. 右下 4.中间厚 边缘薄 5.显微镜 6. 400 7. 细胞 功能 8.微生物 细胞 9.微生物 10.干草
二、1.√ 2. √ 3. X 4.X 5.√ 6.x 7.√ 8. X 9. X 10. X
三、1.B 2.B 3.C 4.C 5.A 6.C 7.B 8.B 9.A 10.C
四、
五、1.(1)盖玻片 滴管 产生气泡 吸水纸
(2)
2. (1)q (2)C (3)900
3. (1) 巴斯德
(2)只要把酒放在五六十摄氏度的环境里,保持半小时,就可杀死酒里的乳酸杆菌
(3)既杀死乳酸杆菌,而又不把啤酒煮坏
(4)参考答案
大肠杆菌、 草履虫、 线虫 、水蚤、 钟形虫等,只要写出两条即可。
(5)参考答案
①有些微生物直接或间接提供食物
②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③利用病原微生物及代谢物制造疫苗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