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光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光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14 23:3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光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4)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虚像是人的幻觉,实际上没有光进入人的眼睛
B.虚像是实际光线相交形成的
C.虚像人眼能够看到,也可以用光屏接到
D.虚像人眼能够看到,但不能用光屏接到
2.一束光线与平面镜成6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2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A.100° B.120° C.140° D.160°
3.下面列举的各种现象中,哪些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
A.岸边的树在湖水中形成的倒影
B.筷子插到水里,看到它在水面以下的一段向上翘起
C.注满水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D.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看到树的影子
4.2021年4月17日晚,在我国部分地区能观测到罕见的“月掩火星”(与日食的成因相同)天象,下列光现象中与“月掩火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水中望月 B.海市蜃楼 C.雨后彩虹 D.绿树成荫
5.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将三角形小孔正立放置对准点燃的蜡烛,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正立的三角形光斑 D.倒立的三角形光斑
6.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下列关于折射角与入射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折射角有可能等于入射角
C.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增大 D.折射角不可能小于入射角
7.图中只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光路(图中未画出透镜)情形。请你根据光路的方向判断其中属于凸透镜是(  )
A. B. C. D.
8.我们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热胀冷缩来反映被测物体的冷热程度,下列用到的物理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
A.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
B.我们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用碎纸屑的跳动来反映鼓面的振动
C.我们用两个相同的棋子去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D.我们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传播路径
9.如图所示为“金边日食”,能解释“日食”形成的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直线传播
10.小涵站在平面镜前0.5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  )
A.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1m
B.她向后退的过程中,像变小
C.她在镜中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
D.她以0.5m/s的速度靠近镜面,像以1m/s的速度靠近她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照镜子,当人靠近镜子时,人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
B.光线可以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它是真实存在的
C.小孔成像所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D.光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1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光是单色光
B.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红外线来杀菌
C.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是光源
D.红色的牡丹花由于只反射红光,吸收其它色光,所以它看起来是红色的
13.如图所示,小林同学晚上从远处走近一盏路灯又远离路灯的过程中,他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一直在变长 D.一直在变短
14.如图所示,是小萍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中视力表的像到她的距离为5 m
B.镜中视力表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2m
C.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
D.镜中视力表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二、填空题
15.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m/s,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m/s。
16.小明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此时镜中的像距她______m.若她以0.5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时,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经1s以后,则像距镜为_____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这时她______(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17.(1)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燕子距水面6m时,它的“倒影”距水面 ________m,它在湖面的“倒影”是 ___________(填“实”或“虚”)像,这是由于光的 ________形成的。
(2)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E处恰好看不到它。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 ________;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E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________现象。
18.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物质中传播的路线,由图可知:空气在界面___________侧,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度。
19.身高 1.65m 的小丽站在平面镜前 1.5m 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则镜中像的高度为______m;现将一块和平面镜一样大的木板 CD 放在镜子后面,如图 甲所示,这时小丽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看到她在镜中的像 A1B1;’同时,她看到电子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则实际时间是______ 。
20.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若与法线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为_____度,光的传播方向被镜面改变了_____度;如果入射光线逐渐远离平面镜,则反射光线逐渐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21.如图,入射光线AO,经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反射后,射到竖直墙壁上的B点。OB与镜面的夹角为50°,则入射角为______度,反射角为______度。当AO逆时针转动到的位置(与AO的夹角为20°),若保持反射光线OB方向不变,改变平面镜的方向,则这时的入射角为_______,平面镜绕O点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过的角度为______。
22.身高为1.8m的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m处,则平面镜中他的像高为________m;当他向后退1m时,他在镜中的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时他与他的像相距________m。
23.如图,为某水文站设计的检测沱江河水位的示意图。光源S与光屏MN在同一水平面上,从光源S发出的一束方向不变、与水平面成45°角的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P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的位置随水位的变化而变化。光屏MN在水中所形成的像是_______(选填“虚像”、“实像”);若光斑P向左移动了2.4m,那么,说明水位升高了___________m。
24.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圆筒内嵌有一凸透镜,透镜主光轴恰好与圆筒中轴线重合。为了测出该透镜的焦距以及透镜在圆筒内的位置,小李同学做如下实验:在圆筒左侧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置一点光源S,在圆筒右侧垂直凸透镜的主光轴固定一光屏,点光源S与光屏的距离为L。左右移动圆筒,当圆筒左端面距离点光源S为a时,恰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将圆筒向右水平移动距离b,光屏上又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则凸透镜和圆筒左端面的距离x为___________,该透镜的焦距f为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A
4.D
5.B
6.B
7.C
8.B
9.D
10.D
11.A
12.D
13.B
14.A
15.340 3×108
16.4 不变 1.5 仍能
17.6
虚 反射 光沿直线传播 折射
18.左 30
19.1.65 仍能 12:05
20.40 100 靠近
21.40° 40° 50° 逆时针 10°
22.1.8 不变 6
23.虚像 1.2
24.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