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这样考--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消化(第2课时)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考试这样考--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消化(第2课时)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1-15 14:2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2课时)
考试这样考
题型一 酶的概述
角度1:对酶的认识
1.下列关于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无机催化剂相比,更能降低化学反应的速率 B.酶只有在活细胞中才具有催化效能
C.酶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D.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
角度2:“唾液淀粉酶催化分解淀粉”的实验
2.如图是“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丁 戊
(1)请用图下的编号,排出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
A.甲→乙→丙→丁→戊 B.乙→甲→丙→丁→戊
C.乙→甲→丁→丙→戊 D.乙→丙→丁→甲→戊
(2)图丁:往①号试管内注入______2毫升;往②号试管内注入______2毫升.振荡这
两支试管,目的______。
(3)图丙:将这两支试管放在______水中恒温10分钟后,取出这两支试管,冷却。
(4)图戊:往①、②号试管内各滴入2滴碘液,可以看到①号试管里糨糊变成______,
②号试管里的糨糊______。
(5)在实验过程中,①号试管的作用是______。
角度3:以实验为依托考查酶的高效性
3.如图是验证“酶的催化效率”的实验。甲、乙两试管
中发生的现象可证明酶具有(  )
A.高效性 B.专一性 C.多样性 D.易变性
角度4:考查酶的专一性
4.蛋白质和淀粉在酶作用下的水解产物如下:
现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的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pH至
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C.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题型二 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角度1:考查“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设计
5.为了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的影响”,某小组同学们设计了多种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列表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角度2:考查“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评价
6.为了探究某种淀粉酶催化分解淀粉的最适温度,某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实验设计:
步骤1:取10支试管,分为五组。每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1mL某种淀粉酶溶液和2mL5%
淀粉溶液。 步骤2:将每组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振荡。 步骤3:将装有混合溶
液的五支试管(编号1、2、3、4、5)分别置于15℃、25℃、35℃、45℃、55℃的水中
水浴。反应过程中,每隔1分钟从各支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物,滴在点滴板上,加1滴
碘液显色。
(1)如果将步骤2和步骤3对调,则此实验设计是否正确? 。
(2)该实验中每组只加入1mL某淀粉酶溶液,不能过多,主要是为了避免 。
角度3:以图像形式表达温度对酶活性影响
7.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活性与温度关系的是( )
角度4:解释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图像
8.如图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a、Tb 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酶都变性失活
B.T0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
C.Ta到T0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上升
D.T0到Tb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下降
角度5: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
9.小明学习了“消化和吸收”后,对“唾液和淀粉经吞咽后进入胃中,在胃酸的影响下,唾
液还能继续对淀粉的消化发挥作用吗?”感到困惑。通过老师的帮助,他查阅书籍获得
以下资料:pH是指溶液的酸碱度,蒸馏水的pH为7(中性),唾液的pH为6.6~7.1(近
中性),胃液的pH为0.9~1.5(酸性)。同时配出pH为1的盐酸溶液(酸性)。据此,
小明作出“pH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的假设,并设计了如下方案:请分析回答:
步骤 实验操作内容 试管甲 试管乙 试管丙
① 加唾液淀粉酶溶液 1mL 1mL 不加
② 加pH不同的溶液 2mL蒸馏水 2mL盐酸 2mL盐酸+1 mL蒸馏水
③ 加等量的淀粉糊 2mL 2mL 2mL
④ 水浴 37℃,10分钟
⑤ 滴加碘液 1滴 1滴 1滴
⑥ 观察实验现象 A B C
(1)小明要探究的问题是 。
(2)试管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中试管 是对照组。
(3)实验结果A为 (填“变蓝色”或“不变蓝色”)。
(4)试管丙的作用是排除 。
(5)若实验结果C为变蓝色,B为 ,则假设成立。
角度6:以图像为依托,考查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0.酶是生物催化剂,生物体内都含有各种各样的催化酶。下列所示为人体内某种酶在不同
pH条件下,其催化效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当pH从5升高到7,酶的催化效率逐渐升高
B.t1的温度大概在37℃左右
C.人体内各种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化效率最高
D.在温度从0→t2的变化中,酶的催化效率逐渐降低
类型三 学科综合
11.下列有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
图1 图2 图3 图4
A.由图1可知,当温度降低时,a点上移
B.由图2可知,向CuSO4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B点时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C.由图3可知,若该酶在a点所对应的pH值时活性最强
D.由图4可知,果蔬储藏室内的氧气调整到b点时的效果比c点好
类型四 拓展创新
12.如图为小科与妈妈在牛排馆用餐的对话:
小科叙述中的“?”可能是( )
A.加热还原氧化铜反应时通入足量氢气 B.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C.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 D.将氧化钙转化成氢氧化钙时要加入水
能力提升训练
1.“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在①探究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②探究影
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③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等三个实验中,利用此方法的
有(  )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
2.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将肉块放入小金属笼内让鹰吞下,过一段时间后,他把小
笼子取出来,发现笼内肉块消失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斯帕兰札尼发现了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
B.本实验的设计巧妙地避开了胃的物理性消化
C.本实验结果说明胃也能进行化学性消化
D.小笼改为密封的铁盒,实验结果将与本实验完全不同
3.酶的发现,许多科学家曾经做过一系列实验: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发现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分解,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
(2)毕希纳实验证实了  。
(3)下列关于酶及其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B.酶有催化作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C.科学的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参考答案
考试这样考
1.D
2.(1)C;(2)清水;唾液;使滴入的液体与浆糊充分混合.(3)37℃;
(4)蓝色; 不变蓝;(5)对照.
3.A 4.A 5.B
6.(1)错误
(2)酶的含量过高导致反应速率太快,无法比较不同温度下酶活性的差别
7.D 8.A
9.(1)在胃酸的影响下,唾液还能继续对淀粉的消化发挥作用吗?(2)甲(3)不变蓝
(4)唾液淀粉酶作用(5)变蓝色
10.B 11,B 12.C
能力提升训练
1.B 2A 3.(1)专一性 (2)酶是无生命的化学物质 (3)B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