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十单元 导学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十单元 导学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2-06 15:3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所反映的三种破坏环境和不遵守公德的现象。感受中国人的自私、怕事,接受主人翁意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强烈的感情。
2.了解有关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的资料。倾听家园的呼唤,做环保小卫士。提高实践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倾听家园的呼唤,做环保小卫士。提高实践活动的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所反映的三种破坏环境和不遵守公德的现象。感受中国人的自私、怕事,接受主人翁意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强烈的感情。
导学过程:
一、导课:
1.出示课题: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齐读课题)
2.你发现这篇课文的课题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3.介绍作者台湾女作家——龙应台
4.让我们看看文章到底讲了什么事情?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词语的读音。
3.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2.“坏人”到底指的是什么人,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细细读书。
3.指名读2-4自然段,说说主要讲了什么?
板书:往河里扔垃圾
4.小河在遭受怎样的破坏?
5.爱河的人是怎样做的?
6.作者为什么生气?爱河的人为什么不生气?你有什么体会?
7.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总结
社会生活中人们对破坏自然环境、违反社会公德等不文明行为视若无睹,这样做只会纵容他们继续作恶多端,不要等到我们自己面临破坏时才指责他们,那样就已经晚了,每个人都维持正义,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减少环境污染,减少违章事端,我们的生活才会有希望,才会更美好!
四、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语文基础训练。
3.仿写课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有关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的资料。倾听家园的呼唤,做环保小卫士。提高实践活动的能力。
导学过程:
一、走进家园
1.同学们喜欢去大自然中游玩吗?说说在大自然中的感受!
介绍自己曾经去过的风景区。
2.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是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大自然呢?
二、倾听家园的呼唤
1.空气在呼唤……
2.河流在呼唤……
3.绿树在呼唤……
4.自己写一写……在呼唤……
三、写环保公约
1.全班评议。
谁愿意把自己习作初稿读给全班同学听,请大家评一评。(评议三四篇。)
2.小组评议。
通过全班评议几位同学的习作,不但被评的同学得到大家的帮助,而且大家从中受到了启发,同时也知道了怎么评议这次习作。为了使所有的同学都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同学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现在,各小组进行评议。
四、办一份环保手抄报
倾听家园的呼唤,做环保小卫士。提高实践活动的能力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