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9张PPT)
八上物理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2022秋人教版八年级(全)物理同步精品课件
①视频演示—《模拟望远镜》
②视频欣赏—《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十大著名宇宙照片》
③视频讲解—《显微镜》
视频资源
清单
①因ppt使用的是高质量素材(视频、插图等),故资源比较大。(本ppt约104MB)。
②所用视频资源已全部内嵌在ppt中,不需另外下载。
③本节ppt共有59张、3个视频,可根据需要选择点播,比较方便。
④本ppt使用PowerPoint制作,画面比例为 宽屏16:9,建议使用PowerPoint播放。
世界有多大?宇宙是什么样的?这些恒古以来就吸引并困惑着人类的问题,一定也经常萦绕在你的心头。人类怎样才能解开这些疑团呢?科学家们正在使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利用巨大的天文望远镜来观察、接收来自宇宙的信息。
第五章
通过分析这些信息,人们对宇宙了解的越来越多了。然而你知道吗?这项伟大的事业竟然与小小的透镜密切相关。
人民教育出版社
美国新墨西哥州卡尔·g·央斯
基甚大阵列日落射电望远镜
1
显微镜
3
探索宇宙
第5节
2
望远镜
显微镜和
望远镜
①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②尝试运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分析概括能力。
③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三种典型情况
【复习】
物距u 像的性质 物与像 的位置 像距v 应用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异侧 2f >v> f 照相机
f2f 投影仪
uu 放大镜
②照相机原理:
物距大于2倍焦距,即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v: fF
2F
F
2F
2f
2f
f
f
③投影仪原理:
物距u:f<u<2f 时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 v>2f
f
f
F
2F
F
2F
2f
2f
④放大镜成像原理
f
2f
F
2F
F
2F
当物距 u在生物实验课上观察植物细胞时,要用什么仪器?
显微镜观察到
的植物细胞
显微镜
日常生活中观察远处的物体时用什么器材?科学家在观察夜象时,用什么器材?
双筒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 微 镜
01
PART
①显微镜的结构
(b)目镜:靠近眼睛的透镜,一个凸透镜。
(a)物镜:靠近物体的透镜,一个凸透镜。
(c)载物台:承载被观察物体。
(d)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在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在光线弱时用,会聚光线。)
如图是一架生物实
验室常用的显微镜
靠近眼睛
的凸透镜
靠近被观察
物体的凸透镜
②显微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a)物镜:
物镜成像与投影仪一样,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目镜:
目镜成像与放大镜一样,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物体通过整个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③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微小的物体通过显微镜后被两次放大,因此,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④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图
最终看到:
倒立、放大、虚像
第1次:倒立
放大、实像
第2次:正立
放大、虚像
A
A1
A2
物镜
目镜
F物
F目
⑤显微镜的应用
可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如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等。
显微镜下的植物细胞
显微镜下的花粉
视频讲解——《显微镜》
【例题1】显微镜的成像特点:用显微镜观察的物体放在物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______________的像,这个像成在目镜的___________,通过目镜再次成
______________的像,我们最终看到的像相对于物体而言,左右_______,上下__________。
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
倒立、放大
焦点以内
正立、放大
相反
颠倒
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倒立放大的像;物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
显微镜=投影仪+放大镜(两次放大物体)
望 远 镜
02
PART
①望远镜的基本构造
望远镜种类很多,其中一种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a)物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焦距比较长。
(b)目镜: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焦距比较短。
②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a)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把物镜所成的像进行放大,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远处物体射来的光
③望远镜的成像光路图
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镜
目镜
F目
F物
F目
F物
物体距离物镜很远,它的像却离物镜很近,这样的像应该是缩小的,为什么用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会感到像被放大了?
原来,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视角越大,对物体观察越清楚。
①视角:从眼睛的中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
视角与什么因素有关?
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a)视角与物体大小有关:
物体到眼镜的距离一定时,大物体的视角大,小物体的视角小。
②影响视角大小的因素
(b)视角与物体远近有关:
物体大小一定时,看近处的物体,视角大,远处的物体视角小。
物镜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
目镜成的正立、
放大的虚像。
物镜
目镜
焦点
③望远镜使我们观察远处物体的视角变大
远处物体经物镜成的像离眼睛很近,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很大。
α
视角变大
远处物体
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调整两个透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物体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把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前后对调以后,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①先用一个凸透镜(焦距大)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注意成像情况.
②再用另一个凸透镜(焦距小)观察上面得到的物体的像,注意成像情况.
③将两凸透镜的位置对调,再观察远处的物体,对比两次成像的大小.
模拟望远镜
模拟望远镜
成倒立、缩
小的实像。
①先用一个焦距大的凸透镜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注意成像情况。
②再用焦距小的凸透镜观察上面得到的物体的像,注意成像情况。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远处的物体看上去放大了。
两凸透镜的位置对调后,远处的物体看上去缩小了。
③将两凸透镜的位置对调,再观察远处的物体,对比两次成像的大小。
模拟望远镜
演示实验——《模拟望远镜》
【例题2】望远镜的成像特点:用望远镜观察的物体在物镜的______________,通过物镜成_____________的像,这个像成在目镜的_______________,再次成____________的像,最终看到的像相对于物体而言左右____________,上下__________。
两倍焦距以外
倒立、缩小
一倍焦距以内
正立、放大
相反
颠倒
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像;物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
望远镜=照相机+放大镜
C
【例题3】如图所示用两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前一后放在眼前观察远处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只放大镜对物体进行了两次放大
B.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台显微镜
C.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
D.将两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同一物
体的大小是相同的
因为是看远处的物体,所以相当于望远镜,前面的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相当于照相机,后面的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故选C。
探 索 宇 宙
03
PART
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第一个观测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和月球上的环形山。
木星及其卫星
太阳黑子
伽利略望远镜(Galileo telescope)是指物镜是凸透镜而目镜是凹透镜的望远镜。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1609年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
1846年,科学家根据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猜想天王星外还存在一颗未知的行星。不久,人们用望远镜在预测的位置发现了这颗行星,它被命名为“海王星”。
海王星是已知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远的大行星。海王星的轨道半长轴为30.07天文单位,公转周期为164.8年,质量为17.147地球质量,半径为3.86地球半径。
为改进对星体的观察,1990年美国向太空发射了一台望远镜,叫哈勃太空望远镜,可以排除大气层的干扰,使人类观测宇宙的能力空前提高。
天文望远镜多用反射式望远镜,常用凹面镜作物镜。望远镜物镜的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这一点在观测天空中的暗星时非常重要。
哈勃太空望远镜
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由我国天文学家于1994年提出构想,从预研到建成历时22年,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科学家通过“中国天眼”FAST发现了迄今为止唯一一例持续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FRB 20190520B,并将其定位于一个距离我们30亿光年的矮星系。这一发现对于更好理解快速射电暴这一宇宙神秘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的宇宙中拥有上千亿个星系,银河系是其中一个,太阳是银河系中一员,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
视频欣赏——《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十大著名宇宙照片》
【例题4】探究宇宙的奥秘,一直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下列关于宇宙及星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
B.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
C.地球是绕太阳运动的一颗行星
D.“日心说”是正确的,“地心说”是错误的
C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地球、月亮及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地球是绕太阳运动的一颗行星;
日心说不完全正确。太阳并非宇宙中心,只是太阳系的中心。
课 堂 小 结
04
PART
显微镜 望远镜
结构 目镜 一组透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物镜 一组透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工作原理 物镜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
目镜 以物镜所成实像为物体再次 成像:正立、放大的虚像 以物镜所成实像为物体再次
成像:正立、放大的虚像
增大视角 的方法 放大再放大 拉近再放大
共同点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可以直接用眼睛看到 显微镜和望远镜
动手动脑学物理
05
PART
1. 如图所示,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可以看到水滴就是一个放大镜。如果还看不清小物体,再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放大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可以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
本题是一道实际操作性探究实验题,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对小物体能起到一次放大的作用,在水滴上方再放一个凸透镜,则对小物体又一次放大。当放大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调节适当时,共同作用相当于简易的显微镜,这样就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了。
2. 收集人类探索宇宙历程的资料,自拟题目就你喜欢的相关问题写一篇科学小短文。
德国科学家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英国科学家牛顿又进一步证明了行星围绕绕太阳运行是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宇宙的秘密。太阳周围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绕它运行,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不停地绕地球转动。
1961年4月,“东方1号”飞船载着27岁的苏联空军少校加加林,进行了108分钟的太空旅行。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加加林也成为人类造访太空的第一人。
同年,美国启动“阿波罗登月计划”。8年之后的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就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印。在踏上月球的一刻,人类第一位月宫使者由衷慨叹: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2. 收集人类探索宇宙历程的资料,自拟题目就你喜欢的相关问题写一篇科学小短文。
现在,人们可以利用巨大的天文望远镜和先进的射电望远镜,对宇宙中遥远的天体进行观察。还可以利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把仪器和人送到宇宙空间或其他星球上,探索更多的宇宙秘密。通过多年的探索,现在人们知道:太阳并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恒星。天空中闪烁着群星,都是像太阳一样能发光的恒星。它们距离地球很远,其中最近的也有4. 22光年。(光年是计量天体距离的单位,光每秒传播约30万千米)
有些恒星离我们太远,肉眼无法分辨。如果通过天文望远镜观瘵,可以发现:横贯天空的银河,原来是由许多恒星构成的。这个庞大的恒星集团,大约有1 000亿~2 000亿颗恒星,构成“铁饼”形,直径约10万光年。人们把这个庞大的恒星集团叫做银河系。我们的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员,距银河系中心约3万光年,与众多恒星一起,围绕银河系中心运动着。
银河系在宇宙中并不是唯一的恒星集团。在银河系外还有很多像银河系一样的庞大的恒星集团,叫做河外星系。例如仙女座星系、猎犬座星系。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上千亿个河外星系,这些河外星系也都在运动着。
银河系和我们现在所能观测到的所有河外星系,被称做总星系。
现在,用射电望远镜已能观测到约130亿光年外的宇宙空间情况,但仍没有找到宇宙的边缘。
2. 收集人类探索宇宙历程的资料,自拟题目就你喜欢的相关问题写一篇科学小短文。
课 堂 练 习
06
PART
1. 如图所示是一台显微镜,反光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微镜的物镜成像特点与____________成像特点一样,物距u的范围是____________,目镜成像特点与___________成像特点相同。
(第二、四空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增大光的强度,便于观察物体
投影仪
f放大镜
2.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被观察物体通过物镜成一个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选填“实”或“虚”)像,这个像再通过目镜成一个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选填“实”或“像”)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通过这种望远镜所看到的物体是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缩小
实
放大
虚
倒立
3. 人类在探索宇宙时,常常要借助 镜,地球在离太阳较近的第 条轨道上。
宇宙很大,我们通常使用望远镜(天文、射电望远镜等)来观察天体的运动和变化情况。
在围绕太阳运行的八大行星中,离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地球处在离太阳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
三
望远
4.如图所示是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_________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__(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
望远镜
放大镜
图中L1、L2都是凸透镜,这种仪器是望远镜;目镜L2的作用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5.如图是天文爱好者所使用的望远镜,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镜是目镜,B镜是物镜
B.太空中的星体通过A镜成的是虚像
C.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
D.通过目镜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
D
A镜是物镜,相当于照相机,太空中的星体通过A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镜是目镜,A镜成的像经过B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选D。
6.小华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被观察的物体已经处在视野中央了,但像太小,观察不清楚,这时应该( )
A.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
B.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
C.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D.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B
物镜相当于一个投影仪,物体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像,且离焦点越近,像越大,所以应该使物体靠近透镜;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离物体越远,虚像越大,所以应该使目镜远离物镜。故选B。
7. 2018年1月31日晚,我国几乎所有地区都欣赏到一轮“红月亮”高悬夜空的迷人景象。有很多天文爱好者使用望远镜欣赏美丽的月食景观,还有人用摄像头记录下整个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
B.通过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通过摄像头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通过摄像头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B
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通过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所以选项ACD错误,正确的是B。
8.人眼看同一物体,会出现“远小近大”的现象,这和物体在人眼处所成的_______有关,如图所示,同一物体离人眼较远时,视角较______(选填“大”或“小”);离人眼较近时,视角较______(选填“大”或“小”)。
视角
小
大
视角指从眼睛的中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同一物体离人眼较远时,视角较小。
9.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对眼睛视角大小的相关因素”,他通过观察不同高度的树木且不断地改变眼睛与树木的距离,如图所示,得到数据如表格所示:
物体高度h/m 4 2 1 距物体距离s/m 6 4 2 6 4 2 6 4 2
视角α/度 36.8 53.1 90 19 28 53 9.5 14.2 28
物体高度h/m 4 2 1 距物体距离s/m 6 4 2 6 4 2 6 4 2
视角α/度 36.8 53.1 90 19 28 53 9.5 14.2 28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有:
①在观察相同高度的物体时,视角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
有关,________越远,视角越______;
②观察者的眼睛与物体距离不变时,视角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________越大,视角越____。
距物体的距离
距离
小
物体的高度
高度
大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