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9张PPT)
八上物理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6.5 单元复习
2022秋人教版八年级(全)物理同步精品课件
①课堂总结—《第1节 质量》
②课堂总结—《第3节 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
③课堂总结—《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视频资源
清单:
①由于ppt使用高质量视频,故资源比较大(本ppt约98MB)。
②所用视频资源已全部内嵌在ppt中,不需另外下载。
③本节ppt共有59张,含3个视频,可根据需要选择点播,比较方便。
④ppt使用PowerPoint制作,建议用PowerPoint播放,画面比例宽屏16:9。
第1节 质量
第2节 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第六章
质量与
密度
人民教育出版社
质 量
第1节
本节
知识点
天 平
02
质 量
01
质量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物态、形状和位置无关
①概念: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②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千克(kg)
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单位换算:1 吨 = 103千克 = 106 克 = 109 毫克
托盘
天平
①构造:横梁、平衡螺母、天平盘、分度盘、指针、砝码等
②调节:使用前调节平衡螺母,使用时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③读数: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指示的数值
质量
知识点一、质量
定义 物体所含______________叫做质量 ,用字母____表示。
性质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如一杯水结冰后,状态改变,质量不变;宇航员从地球到太空,位置改变,质量不变。
单位 基本单位:________,符号:______;
换算关系:1 mg=______kg,1 g=_______kg,
1 t=______kg
测量 工具 生活常用:案秤、台秤、杆秤等;
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______。
物质的多少
m
形状
物态
位置
千克
kg
托盘天平或电子天平
10-3
10-6
103
知识点二、天平
托盘天平的使用 规格 称量:称量即量程,标有××× g(例如100g、200g)
感量(分度值):标尺上的分度值一般是0.2 g(或0.1g)
使用 ①看:观察天平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放:把天平放在________台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__处;
③调:调节横梁两端的__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④测:把________放在左盘,______放在右盘,用______向右盘加减砝码,最后调节______使横梁重新平衡;
⑤读: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______所对应的刻度值,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
称量
标尺上的分度值(感量)
水平
零刻度线
平衡螺母
物体
砝码
镊子
游码
游码
注 意 事 项 ①观察天平的称量和标尺上的分度值,所测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________,也不能小于天平的________;
②向盘中加减砝码和拨动游码时要用________,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脏、弄湿,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③潮湿物品和化学药品________直接被放到天平的托盘中,应使用烧杯或者白纸间接称量。
测量 方法 直接测量:固体质量。
特殊测量:液体质量(质量差法)、微小质量 (累积法) 等。
称量
分度值
镊子
不能
知识点二、天平
视频总结——《第1节 质量》
本节视频总结
【例题1】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依次进入天和核心舱。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确定
在太空中,人处于“失重”状态,此时与在地球上比,其质量的变化情况是( )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选A。
A
【例题2】实验室用的托盘天平,砝码盒中常配备的砝码规格有:100g、50g、20g、10g、5g。现要测量一物体的质量(约为70g)。
①调节横梁平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侧的垫圈,指针就开始摆动。稳定后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的调节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左盘中,用镊子由大到小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当放入5g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乙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取下5g砝码,向右缓慢移动游码
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密 度
第2节
本节
知识点
探究同种物质的
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01
密 度
02
密度
密度
①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②公式:ρ=m/V
③单位
国际单位:千克/米3(kg/m3)
单位换算:1g/cm3= 1.0×103 kg/m3
物质的质量
与体积的关系
①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②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其体积
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常用单位:克/厘米3(g/cm3)
知识点一、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3. 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图象(m-V)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不同物质,直线的倾斜程度不同,即表明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等。
1.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即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个定值。
2. 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不同。
一、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知识点二、密度
定义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________与它的________之比叫做密度,用符号______表示。
公式 ρ=________
单位 国际单位:__________,符号:_______;
常用单位: _________,符号:_________;
换算关系:1 g/cm3=__________kg/m3
基本 性质 特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质量和体积_____关(有/无);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可变性:同一种物质的密度会随物体的_______、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体积
ρ
千克/米3
质量
克/厘米3
g/cm3
m/V
kg/m3
无
温度
【例题3】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4:1
C.体积为5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g
D.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A.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错误;
B. 由图象可知,甲的密度ρ甲= m甲/V 甲=2g/4cm3 =0.5g/cm3,乙的密度
ρ乙=m乙/V乙=4g/2cm3=2g/cm3,甲、乙密度之比是1:4,故B错误;
C. 体积为V乙′=5cm3乙的质量:m乙′=ρ乙V乙′=2g/cm3×5cm3=10g,正确。
D. 当甲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小,故D错误。
C
【例题4】用天平称得一捆细铜丝的质量是1000g,直径为2mm。已知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这捆细铜丝的体积约是多少?长度大约是多少?
= 112cm3
mm2
×10-2cm2 = 3567cm=35.7m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3节
本节
知识点
量筒的使用
01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02
测量物质的密度
4.测量固体的密度
1.实验原理 : ρ=m/V
天平:①调平衡;②“左物右码”再平衡;③示数=砝码+游码数
3. 测量液
体的密度
2.实验器材
量筒的使用: 认清量程、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相平
①在烧杯中倒入待测液体,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②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用天平测量烧杯和
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
③记录倒入量筒中的一部分液体的体积V。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1;
③用细线拴好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V2;
m
V2-V1
④石块的密度 ρ=———
④盐水的密度
量筒及使用 用途 测量液体体积或间接地测量______体积 使用 方法 “看” ①单位:___________, 1mL=____cm3
②量程;③分度值。
“放” 放在水平台上。
“读” 量筒里的液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
凹液面的________相平。
底部
知识点一、量筒的使用
固体
毫升(mL)
1
原理
器材 天平、量筒、小石块、水、细线
方法 ①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
②把______的水倒入量筒,记下体积V1;
③再用细线拴住小石块放入水中_____,记下体积V2;
得到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
④计算石块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__。
ρ=m/V
V=V2-V1
m/( V2-V1 )
知识点二、测固体的密度
适量
浸没
原理
器材 天平、量筒、烧杯、被测液体
方法 ①用天平测出_____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③称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
④计算液体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__。
ρ=m/V
( m1-m2 )/V
知识点三、测液体的密度
液体
演示实验——《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
【例题5】用天平测量一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及游码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将该石块放入盛有30mL水的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选填“a”、“b”或“c”)。
2.92×103
①游码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石块的质量m=20g+5g+4.2g=29.2g;
②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的凹面相平,故b的读数方法正确;
③石块的体积为:V=40mL-30mL=10mL=10cm3,石块的密度:
= =2.92g/cm3=2.92×103kg/m3
29.2
b
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kg/m3。
【例题6】为预防新冠肺炎,小明用密度为0.8g/cm3的纯酒精配制了浓度为75%的酒精。他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87g/cm3.为检验自已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他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1)将适量配制的酒精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 (选填序号)。
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移动游码 C.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
甲 乙 丙
B
(1)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仍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故B正确。
(2)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98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 cm3。
(3)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
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 g。
丙 乙
(4)小明配制的酒精的密度为_____g/cm3.
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配制的酒精溶液中添加适量的 (选填“纯酒精”或“水”)。
40
62
0.9
纯酒精
(2)由图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示数为40mL=40cm3
(3)如图丙,烧杯和剩余酒精总质量:m=50g+10g+2g=62g
(4)倒入量筒中酒精的质量为:m=98g﹣62g=36g,酒精的密度为: = =0.9g/cm3
由于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87g/cm3,
所以需要添加密度小的纯酒精。
密度与社会生活
第4节
本节
知识点
密度与物质鉴别
02
密度与温度
01
密度与社会生活
密度与
温度关系
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①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密度在社会
生活中的应用
②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①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气体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其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
②根据需求来选择密度合适的材料
一、密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1. 当物体温度升高时,质量m不变,体积V变大。
根据ρ=m/V可知,密度ρ变小;
2. 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固体和液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变化不大,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自然界中一般物体都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是0℃~4℃区间的水例外。
二、水的反常膨胀现象
4℃以上的水是热胀冷缩;而0℃ ~ 4℃的水是热缩冷胀,把这种现象称为反常膨胀。
1. 水的热膨胀特点
②温度高于4℃时,随着水温高,密度越来越小;
③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越来越小。
2. 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①水在温度4℃时,密度最大。
三. 鉴别物质
先根据ρ=m/V求出物质的密度值,再查密度表确定是哪种物质,运用密度值即可鉴别商品真伪。如果计算值和理论值吻合,材料可能为真,不吻合则说明材料有假。
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密度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1. 根据密度鉴别物质的原理
ρ=?
根据 m=ρV 可知,在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小,质量越小,密度越大,质量越大。
2. 根据需求选择密度合适的材料
①交通工具、航空器材中,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材料、玻璃钢等复合材料,减小自身的质量。
②机器底座的作用是为了增加稳度,压路机的滚筒是对路面的压力大。
压路机的滚筒
视频总结——《密度与社会生活》
【例题7】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乙图中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D.若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甲 乙
解析见下页
A.由图象可知,在4℃时水的密度是最大的;故A正确;
B.在0~4℃范围内,温度升高,密度变大,体积变小,水热缩冷胀,故B正确;
C.水的凝固点是0℃,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水的温度为0℃;4℃的水密度最大,下沉到底部,故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0℃、1℃、2℃、3℃、4℃,故C错误;
D.温度不同的水密度不同,密度大的水( 4℃ )下沉到底部,而下层的密度小的水就升到上层来。这样,上层的水跟下层的水不断地对流,进行到所有水的温度都达到4℃时为止。所以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故D正确。
答案:C
【例题8】有一枚2022年北京冬奥会纪念币,小明测量出它的质量为150g,体积为17cm3,试判断这枚纪念币是不是金制作的?
(已知金的密度为19.3g/cm3 )
所以这枚纪念币不是纯金制作的。
综合练习
第五章
透镜及其
应用
在此温度下存放是最______(选填“安全”或“不安全” 。
1. 小明记录了一定质量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在0~4℃ 间,水温升高时,水的体积将_______。当水温在4℃ 时,水的密度是______(选填“最大”或“最小” ;灌装的饮料(可看作为水)
安全
由图象可知,水在0~4℃ 之间,随着温度升高体积逐渐变小;在4℃ 时,水的体积最小,因为质量不变,由ρ=m/V可知,密度最大;
由图象可知,温度低于4℃时,水的体积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大;高于4℃ 时,水的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灌装的饮料(可看作为水)在 4℃时体积最小,在4℃ 以下或以上时,体积均增大,故在 4℃存放灌装饮料是最安全的。
变小
最大
2. 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铁杵磨成针”时铁的密度发生了变化
C.冰的密度是0.9×103kg/m3,表明1m3冰的质量是0.9×103kg/m3
D.宇航员把月球岩石标本带回地球,标本的质量不变
D
A.同种物质,密度不变,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错;
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铁杵磨成针”时密度不变,故B错;
C.冰的密度0.9×103kg/m3,表明1m3冰的质量是0.9×103kg,故C错;
D.把月球带回岩石标本,位置发生改变,质量不变,故D正确。
3. 用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制成体积相等的球,已知ρ铝<ρ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球不可能是实心的
B.铝球可能是实心的,铜球可能是空心的
C.铜球是空心的,铝球一定是实心的
D.铝球和铜球都是实心的
A
假设两个球都是实心的,质量相等,球的体积为V=m/ρ,
∵ρ铜>ρ铝, ∴V铝>V铜,
又∵两球的体积相等,∴一定铜球是空心的;
铝球可能是实心的,可能是空心的,故A正确,BCD错误。
4. 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ρ甲、ρ乙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
A.ρ乙>ρ水>ρ甲
B.ρ乙>ρ甲>ρ水
C.ρ水>ρ甲>ρ乙
D.ρ甲>ρ水>ρ乙
D
所以ρ甲>ρ水>ρ乙,选项D正确。
5. 小明想测出家中消毒用的酒精的密度。他先用天平测出空瓶子的质量为30g,然后将瓶子内倒满酒精,测出瓶子与酒精的总质量为115g,然后将酒精倒入量筒中,测出瓶子和剩余酒精的质量为33g,读出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100mL。他在实验时的操作、所测的数据及读数都是正确的,忽略测量误差对数据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下列推算正确的是( )
A.瓶内全部酒精的质量为82g
B.瓶子的容积为105.7mL
C.酒精的密度为0.82g/cm3
D.酒精的密度为0.85g/cm3
C
解析见下页
5.先用天平测出空瓶子的质量为30g,然后将瓶子内倒满酒精,测出瓶子与酒精的总质量为115g,然后将酒精倒入量筒中,测出瓶子和剩余酒精的质量为33g,读出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100mL。根据实验数据,下列推算正确的是( )
A.瓶内全部酒精的质量为82g B.瓶子的容积为105.7mL
C.酒精的密度为0.82g/cm3 D.酒精的密度为0.85g/cm3
C
A.瓶内全部酒精的质量m=m总-m瓶=115g-30g=85g,故A错误;
BCD.量筒中的酒精的质量 m1=m总-m2=115g-33g=82g
酒精的密度
瓶内酒精的容积
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 =0.82g/cm3
= 103.7cm3
6. 某同学做“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后,进行了操作总结和新的探索。没有量筒,只用天平、烧杯、水,也能测出某种液体的密度。他先测出空杯的质量和装满水时的质量分别为32.2g和132.2g。再用这只烧杯装满待测液体后,天平示数如图所示。以下正确的是( )
A.用手直接在右盘中加减砝码
B.测量时为使横梁平衡,可移动平衡螺母
C.待测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
D.待测液体的密度是0.9×103kg/m3
解析见下页
6. 先测出空杯的质量和装满水时的质量分别为32.2g和132.2g。再用这只烧杯装满待测液体后,天平示数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A.用手直接在右盘中加减砝码
B.测量时为使横梁平衡,可移动平衡螺母
C.待测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
D.待测液体的密度是0.9×103kg/m3
CD.水的质量m水=m总- m烧杯=132.2g-32.2g=100g
水的体积V=m/ρ=100g/(1g/cm3)=100cm3
待测液体的体积V液=V水= V=100cm3
待测液体的质量m液=m总2- m烧杯=112.2g-32.2g=80g
待测液体的密度 = =0.8g/cm3
A.使用天平时,不能用手加减砝码,要用镊子,故A错误;
B.测量时可通过增减砝码和调节游码,不能移动平衡螺母,故B错误;
C
7. 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是0.2千克,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0.7千克,用此瓶装植物油,最多能装0.45千克。求:
(1)玻璃瓶的容积;
(2)植物油的密度。
(1)瓶中水的质量为:m水=0.7kg-0.2 kg =0.5 kg
(2)此瓶装植物油,油的体积与瓶的容积相等,
则植物油的密度为:
= 5×10-4 m3
= =0.9×103kg/m3
8. 建筑工地需400 m3的沙石,为了估测沙石的密度,用一只空桶装满一桶沙石,测得桶中沙石的质量为5.2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2kg,求∶
①桶的容积是多少?
②沙石的密度是多少?
③用一辆载重4×103kg的卡车将沙石运到工地,至少要运多少车?
①桶的容积为 = 0.02 m3
②沙石的密度为 = =2.6×103kg/m3
③沙石的总质量为m=ρV=2.6×103kg/m3×400m3=1.04×106 kg
需要运的车数为 n=m/m1=1.04×106kg/4000kg=260(车)
9. 一个空瓶的质量是200 g,装满水称瓶和水的总质量是700 g。将瓶里的水倒出,先在瓶内装入一些金属的颗粒,称出瓶和金属的总质量为878 g,然后将瓶内装满水,称出瓶、水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1318 g,求瓶内金属的密度。
200 g
700 g
878 g
1318 g
解析见下页
200 g
700 g
878 g
1318 g
金属颗粒的质量 m金=878g-200g =678 g
瓶、水和金属颗粒装满后,水的质量m '水 =1318g-878g=440g
= 500c m3
水的质量m水=700g-200g =500 g
金属颗粒的体积V金 = V水- V '水
= 500c m3 - 440c m3 = 60c m3
= =11.3g/cm3
= 440cm3
10. 为了判断一个小铝球是不是空心的,小明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测得如表中数据:(ρ铝=2.7×103kg/m3)
(1)通过计算判断该小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小铝球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3)若将小铝球的空心部分注满酒精,则整个小铝球的质量是多大?(ρ酒精=0.8×103kg/m3)
铝球的 质量m/g 量筒内水的 体积V水/mL 量筒内水和铝球
的总体积V/mL
54 50 90
解析见下页
10. 为了判断一个小铝球是不是空心的,小明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测得如表中数据:(ρ铝=2.7×103kg/m3)
(1)通过计算判断该小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小铝球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铝球的 质量m/g 量筒内水的 体积V水/mL 量筒内水和铝球
的总体积V/mL
54 50 90
铝球的体积V球=90mL-50mL=40mL=40cm3>20cm3,
所以,该小铝球是空心的。
= 20cm3
(2)空心部分的体积是V空=V球﹣V铝=40cm3﹣20cm3=20cm3
10. 为了判断一个小铝球是不是空心的,小明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测得如表中数据:(ρ铝=2.7×103kg/m3)
(3)若将小铝球的空心部分注满酒精,则整个小铝球的质量是多大?(ρ酒精=0.8×103kg/m3)
(3)铝球的空心部分注满酒精时酒精的质量:
m酒精=ρ酒精V空=0.8g/cm3×20cm3=16g
整个小铝球的质量:m总=m球+m酒精=54g+16g=70g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