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1-15 20:1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郫都区 2022——2023 学年上期期中考试 高一生物
本试卷分为第I 卷 (选择题) 和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00 分, 答题时间75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 硝化细菌、烟草、HIV 病毒的核酸中具有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分别是
A .4 、8 、4 和 4 、8 、4 B .4 、5 、4 和 4 、5 、4
C .5 、5 、4 和 8 、8 、4 D .4 、8 、4 和 4 、5 、4
2. 细胞中一定含有 N 元素的生物大分子是
A .脂肪和蛋白酶 B .抗体和核酸
C .氨基酸和 DNA D .细胞膜上的受体和肝糖原
3. 小陈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后得出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双层膜 B .有些高尔基体上附着有核糖体
C .内质网膜与核膜相连 D .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
4. 根据《中小学生膳食指南》建议,某同学的一份午餐搭配如下:二两米饭、一份红烧 肉、一份蔬菜、一个煮鸡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生鸡蛋比熟鸡蛋的蛋白质更易消化 B .该午餐仅含有的脂质为脂肪和固醇
C .该同学午餐后的血液中含有纤维素 D .该份午餐包含肌糖原、淀粉等多糖
5.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以下与此 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野池”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B .蜻蜓与蒲所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
C .“野池”里所有的鱼组成了一个种群
D .“野池”是由池水等无机环境及菱、蒲、鱼等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高一生物期中试题 第 1 页 共 8 页
6.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寿命较短,可能与其没有细胞核有关
B .DNA 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实现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
C .细胞核功能的实现,与细胞核中的染色质密切相关
D .核膜由两层膜构成,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7.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相关内容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科学家采用了完全归纳法
B .荷兰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
C .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研究由细胞水平进入了分子水平
D .植物学家施莱登通过对花粉、胚珠和柱头组织的观察和分析提出了植物细胞学说
8.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可依据图像中特定的结构判断细胞的类型。下列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A .若观察不到核膜,则一定为原核细胞
B .若观察到染色体,则一定为真核细胞
C .若观察到细胞壁,则一定为植物细胞
D .若观察不到叶绿体,则一定不是植物细胞
9. 2021 年 9 月 24 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在国际学术期刊 《科学》上发表重大成果,我国率先实现在细胞外将二氧化碳合成淀粉。该技术可以 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直接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在车间生产淀粉。下列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A .若人工合成淀粉用于人和动物的食物,有利于解决粮食危机和缓解全球变暖
B .“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因为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
C .植物合成淀粉、人工合成淀粉都是以葡萄糖为原料
D .人体将米饭中的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后才能被小肠细胞吸收
10. “海天酱油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广泛关注,其中添加的防腐剂苯甲酸钠进 入人体后,会在肝脏进行代谢,与甘氨酸结合,形成马尿酸经尿液排出。若摄入量过 多,会对人体肝脏产生危害,甚至致癌。酱油的主要成分为氨基酸,下列关于氨基酸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非必需氨基酸在人体细胞中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环境中获取
B .最简单的氨基酸甘氨酸的 R 基为—H ,则其分子式为 C2H5O2N
C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时会产生水,水中的氢全部来自羧基
D .氨基酸只含 C 、H 、O 、N ,而蛋白质中还可含有 S 、Fe 等元素
高一生物期中试题 第 2 页 共 8 页
11. 下图表示细胞中几种化学元素与相应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其中①③④代表单体。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 .若⑤具有催化作用,则①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
B .若②具有保温和减压作用,则②比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多
C .若⑥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则③中不含单糖
D .若⑦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④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12. 正在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肺炎 (COVID- 19) 是由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引起的。 该病原体是一种 RNA 病毒。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病毒的 RNA 位于其拟核中,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B .组成该病毒的蛋白质彻底水解一定有 21 种氨基酸
C .该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层次
D .实验室中培养该病毒可以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普通培养基
13.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一种组织颜色为白色的不知名野果,该小组把这些野果带 回实验室欲鉴定其中有机物组成,下列常见有机物的鉴定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对该野果进行脂肪鉴定时,染色时间不宜过长,且需用酒精洗去浮色
B .若对该野果组织样液检测后生成较多的砖红色沉淀,说明该野果中含有大量的葡 萄糖
C .若该野果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则对该野果的组织样液进行检测时,溶液由无色 变为紫色
D .还原糖鉴定结束后将剩余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置于低温条件下,以备长期使用
14. 下图是某化合物的结构式。关于该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由于②④⑥的不同,该化合物由 3 种氨基酸组成
B .图含有③和⑤两个肽键,因此该化合物为三肽
C .该化合物中含 1 个游离的氨基和 2 个游离的羧基
D .若彻底水解该化合物分子,则共需要 3 个水分子
高一生物期中试题 第 3 页 共 8 页
15. 如下图所示,图甲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 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小
B .要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 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C .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 ,同时提升镜筒
D .从图中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调细准焦 螺旋
16. 下图为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某些物质,字母表示膜两侧。据图分 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1 表示蛋白质,在各种生物膜中的种类相同
B .细胞膜主要由 1 和 2 构成,2 为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C .3 可作为受体,识别和选择性地结合某些信号分子
D .若该图为细胞膜示意图,则 B 侧代表细胞膜的内侧
17. 蕹菜别称空心菜、藤藤菜,是南方地区的一种常见蔬菜。蕹菜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维 生素以及许多微量元素,具有排毒通便、降低血脂的功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与动物细胞相比,蕹菜根尖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而无中心体
B .蕹菜与发菜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均为核糖体
C .蕹菜中的各种元素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
D .纤维素等被称为人类的“第七类营养素” ,是因为纤维素能在人体消化道内水解为 葡萄糖
高一生物期中试题 第 4 页 共 8 页
18. 《易经》云 ∶天生一,一生水,水生万物。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明之源。《氾胜之
书》中记载了古人用粪便施肥的事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氾胜之书》中提到收获的粮食要曝使极燥,曝使极燥后,细胞丧失了全部水分, 新陈代谢完全停止
B .谚语霜打后的青菜格外甜,主要是因为霜打后的青菜细胞中的多糖水解成小分子 糖,降低冰点,这也是植物对低温的一种适应
C .《齐民要术 · 种谷》中的"谷田必须岁易"指的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多年只种谷子, 其产量会逐年下降,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连续多年的选择性吸收使土壤中谷 子生长所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降低
D .郑板桥云 ∶ 东北人参凤阳梨,难及潍县萝 卜皮。青萝 卜甜脆多汁是因为其含水量 较高,糖等多种物质溶解于水中
19. 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 3 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 3 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 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器甲一定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 .细胞器乙一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
C .若某细胞器不含核酸和脂质,则该细胞器一定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D .细胞器乙可能与核膜和细胞膜均相连
20. 如图为细胞核结构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 1 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和细胞质分开
B .图中2 是核孔,能选择性地运输某些大分子物质
C .图中 3 是染色质,主要存在于细胞分裂时期
D .图中4 是核仁,与某种 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高一生物期中试题 第 5 页 共 8 页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 5 个大题,共 60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21. (12 分) 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 (A 为口腔上皮细胞,B 为蓝 细菌细胞,C 为小麦叶肉细胞,D 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E 为细菌细胞) ,请据图回 答:
(1) 科学家依据 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 健那绿染液会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因此可以用于观察线粒体。在上述五种细胞中, 最适合用于观察线粒体的材料是 (填标号)。
(3) 在上述五种细胞中,它们的统一性体现在都有 ,这些细胞具有统一性的 原因是 。
(4) 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但仍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之一是因为蓝细菌的细胞内含有一 些色素: 。
(5) 与 E 细菌相比,支原体的主要区别是 ;与上述五种细胞相比,病毒的主 要区别是 。
22. (12 分) 甲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乙图表示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 (R 基为—CH3 ) 4 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 4 条长短不等的多肽。据图回答下 列问题:
高一生物期中试题 第 6 页 共 8 页
(1) 甲图中 C 是 。请写出 B 的结构特点 。
(2) 蛋白质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原因有氨基酸的 不同,以及肽链的 不同。
(3)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为它具有 (答出两点即可) 等功能。
(4) 图乙中,该 39 肽水解得 4 条多肽链时,肽键数减少了 个。
23. (10 分) 下图是某核苷酸与核苷酸长链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 图甲中核苷酸的名称是 ,其所构成的核酸是某些生物的遗传物质,请举 一例这种生物 。
(2) 图乙为一条核苷酸链的片段。请据图回答:
①图中所示 1 、4 的名称分别是 、 。与另一种核酸相比较,该核 酸特有的碱基的中文名称是 。
②真核细胞中该种分子分布在 (写细胞结构) 。
③该种分子彻底水解后,产物有 种。
24. ( 13 分) 图 A 、B 表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⑩为叶绿体。图 C 表示细胞的 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Ⅰ 、COPⅡ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 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 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高一生物期中试题 第 7 页 共 8 页
(1) 若某细胞同时有 A 、B 图中各种细胞器 (结构) ,则为 细胞。
(2) 图 A 、B 中,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有 (填序号) ,含有核酸的细胞器 有 (填序号) 。
(3) 图 C 中溶酶体起源于 ( 填结构名称 ) 。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 酶体的功能还有 。
(4) COPⅡ被膜小泡负责从甲向乙运输“货物” 。在此过程中,乙的作用是 。
(5) 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靶 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6) 若用 3H 标记的亮基酸培养液培养图C 细胞,则不同细胞器的放射性强度与时间的关 系如图 D ,不同膜结构的面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E 。则图 C 中的乙分别对应于图 D 和图 E 中的 。
25. ( 13 分) 图 1 为细胞中两种结构的组成成分与元素的关系,其中 A、B 代表元素,甲, 乙、丙为三种物质,结构 2 为染色体;图 2 是结构 1 的放大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
题:
(1) 由图 1 可知,A 代表的元素为 (填元素符号) 。
(2) 甲和丙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 (填中文名) ,结构 1 具有 一定的流动性,主要表现为 。
(3) 结构 2 与染色质的关系是 。
(4) 图 2 为细胞膜的 模型,其中①的名称为 ,与细胞表面的识 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有密切关系。
(5)图 2 中③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水溶性分子或离子不能自由通过,原因是 。 高一生物期中试题 第 8 页 共 8 页
郫都区 2022——2023 学年上期高一期中考试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 10 : CBBDC BDBAB 11-20: BCADB ABAB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个大题,共 60 分。
21 .(12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
(1)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2 分) (2) A (2 分)
(3)细胞膜、细胞质, 都以 DNA 作为遗传物质(2 分,多答核糖体也可);
细胞来源于细胞,即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所有细胞都来自一类共同的祖先(2 分,答对其中一句即可)
(4)藻蓝素和叶绿素(2 分, 1 点 1 分)
(5)没有细胞壁(1 分); 没有细胞结构(1 分)
22. (12 分,每空 2 分)
(1) 肽键; 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 在同一个碳原子上(1 点 1 分)
(2) 种类、数目、排列顺序 (答对 2 点 1 分,3 点 2 分); 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 空间结构(1 点 1 分)
(3)结构蛋白、催化功能、运输功能、调节功能(信息传递功能)、免疫功能
(4) 7
23. (10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
(1)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1 分); HIV ( 1 分,合理即可,如 SARS 病毒、流感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新冠病毒、狂犬病毒、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等)
(2) ①脱氧核糖(1分); 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2 分); 胸腺嘧啶(1分)
②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2 分) ③6 (2 分)
24. (13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
(1)低等植物(1 分)
(2) ③⑤ (2 分); ①⑤⑩ (2 分)
(3)高尔基体(1分); 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2 分)
(4)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2 分)
(5)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分)
(6) cf (2 分)
25 .(13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
(1) N 、P (1 分)
(2)磷脂(1 分); 脱氧核糖核酸(2 分);
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 (2 分,1 点 1 分)
(3)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2 分)
(4)流动镶嵌(2 分); 糖蛋白(1 分)
(5)磷脂分子具有疏水端(2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