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统编版 · 语文 · 九年级(下)
唐雎不辱使命
第2课时
1.体会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揭露秦王骄横奸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
2.通过诵读,分析人物性格,掌握塑造人物的方法。(重点)
3.本文故事情节曲折有趣,掌握文章通过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的方法。(难点)
学习目标
学情回顾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故事情节。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研读,分析人物形象,并从中学习说话的技巧。
这篇文章的结构是如何划分的?
整体感知
开端
第一部分(1)
发展与高潮
结局
第二部分(2—3)
第三部分(4)
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
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胜利。
写唐雎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安陵君
愿终守之弗敢易
(明辨之)
唐雎
虽千里不易岂五百里
(从容答辩)
布衣之怒
(针锋相对)
秦王
以五百里易安陵
(利诱之)
逆寡人、轻寡人
(盛气凌人)
天子之怒
(武力恐吓)
长跪而谢
(折服)
挺剑而起
(不辱使命)
出使秦国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秦王想要吞并安陵,采用了哪些手段?最后得到什么结果?
以大易小
唐雎不辱使命,捍卫了安陵的国土,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从容镇定
据理答辩
欺诈、恐吓
秦王
唐雎
用一句话概括第1段的内容。
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安陵君识破秦王的骗局,用“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婉言拒绝。
第一部分
开 端
秦王企图吞并安陵,遭到拒绝而不悦。
为什么说秦王“易地”的要求是别有用心的?
双方的实力相差悬殊,一向以强凌弱的秦王以大易小,这让人觉得很反常。
“出小饵而钓大鱼”是秦国国君的老伎俩。秦惠文王(许商於六百里地给楚怀王以促齐楚断交)、秦昭襄王(十五城请易赵惠文王和氏璧)都曾使用过这个伎俩。
第二部分
用一句话概括第2段的内容。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轻寡人与?”
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秦王对唐雎说“秦灭韩亡魏”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安陵君如果违抗秦王的意愿,将会遭到和韩国、魏国一样的下场。
发 展
指责→炫耀→麻痹→施压
唐雎坚决抵制秦王骗局,维护国土。
唐雎回答秦王与安陵君回答秦王使者的话,在内容和语气上有何异同?
安陵君拒绝的口吻没有唐雎那样坚决。安陵君只是说“愿终守之,弗敢易”,比较委婉;
唐雎口气强硬,用“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的反问句回答秦王,语气坚定,表达了维护国土的强硬立场。
两人拒绝秦王的理由是一样的。
用一句话概括第3段的内容。
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
“天子之怒”是指“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秦王在骗局被揭穿后,想以武力威胁恐吓唐雎,使之屈服。
高 潮
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面对秦王大怒并发出威胁时,唐雎表现如何?
针锋相对,大义凛然。指出“布衣之怒”超过“天子之怒”,边说边拔剑而起。这些言行体现出唐雎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精神。
唐雎为什么要说专诸、聂政、要离三人行刺的故事?
反击秦王:面对恐吓,唐雎毫不示弱,以“士之怒”来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表明决心:唐雎表示要效法这三位有胆识有才能的人,不惜牺牲性命与秦王斗争到底。
结 局
用一句话概括第4段出内容。
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取胜。
秦王对唐雎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了秦王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态度变化:怫然怒→色挠→长跪而谢之
秦王:前倨后恭,色厉内荏,外强中干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原因是什么?这对塑造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原因:秦王害怕出现“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的局面。
作用:反衬。用秦王的屈服、前倨后恭,侧面烘托了唐雎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胆识过人、忠心爱国的英雄形象。
探究研读
分析人物形象
几种常见的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肖像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唐雎:
爱国忠君、舍生取义
……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唐雎:
机智勇敢,善于斗争
本文中唐雎的说话技巧体现在哪些方面?
他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从“道义”和“威力”两个方面,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从而震慑对方,不辱使命。
言之有“节”
言之有“据”
言之有“力”
道义
威力
唐雎的说话技巧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秦王:
傲慢狡诈、不可一世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秦王:
色厉内荏、外强中干
总结一下秦王和唐雎的性格特征。
贪得无厌、狡诈骄横、不可一世、前倨后恭、色厉内荏、外强中干
秦王
唐雎
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忠心爱国、坚持正义、勇于牺牲
1.通过对白展示情节,表现性格。
写作特色
本文几乎全是对白,用对白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局,重点突出,层次感强。文中共写了三个人的语言,第1段中,安陵君通过使者回复秦王的一段话,明知是骗局,却慑于秦国的威势,故言辞委婉;“弗敢易”又于委婉中透出坚决之态度。第2、3段主要是唐雎与秦王的对话,突出了斗争的激烈,将情节推向高潮。最后一段以秦王向唐雎屈服,宣告了故事的结束。文章通过对白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安陵君的委婉而坚定,唐雎的沉着干练、口锋锐利、英勇无畏,秦王的骄横无理、色厉内荏,无不跃然纸上。
2.运用衬托对比,刻画人物形象。
作者主要运用了两组关系的对比。
一,对比了唐雎和安陵君。大敌当前,安陵君身为一国之君,只能婉拒秦王的无理要求,但唐雎却能据理力争,最终取得了外交的胜利。二,对比了唐雎和秦王。两人一会面就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秦王是大国君主,盛气凌人,又是质问又是威胁,却偏又摆出一副关心弱小之邦的虚伪面孔,力图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唐雎;唐雎是弱小之邦的使者,却从容镇定,据理力争,丝毫不因秦王的威胁所屈。一个前倨后恭、色厉内荏、外强中干;一个临危不惧、机智果敢,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小说”笔法,增添文学色彩。
本文的记事,已经摆脱了史料的束缚,增加了虚构成分。例如按秦律,上殿面君不得带兵器,但文中唐雎却有剑。塑造人物上多用“小说”笔法,如细节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等。本文叙事,把人物置于充满矛盾、紧张激烈的斗争场面中,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人物个性鲜明,文学色彩浓厚。
本文记叙了小国之臣唐雎临危受命,出使秦王,完成使命的故事,运用人物对话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歌颂了他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同时也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课文主旨
课堂小结
唐雎不辱使命
使秦原因
秦王:欲易安陵
安陵君:愿终守之
斗争经过
抵制骗局
反击护国
秦王:轻寡人与
唐雎:千里不易
秦王:天子之怒
唐雎:布衣之怒
取得胜利
秦王色挠
长跪而谢
不畏强暴、敢于斗争、胆识兼备
一、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雎以专诸、聂政、要离的行刺的故事,表明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严正立场和凛然正气。
B. 第三段中的人物对话写出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C.“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原因是秦王怕出现“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的局面。
D. 本文把人物放在一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了唐雎和秦王的性格特点。
A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晏子使楚。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子何为使乎?”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王,不肖者使使不肖王。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
(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
(2)其贤者使使贤王,不肖者使使不肖王。
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晏子)拜见楚王。
那些有德有才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有德有才的君主所在的国家,没有德没有才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没有德没有才的君主所在的国家。
2. 对比《晏子使楚》和《唐雎不辱使命》,晏子和唐雎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请简要分析二者运用的方式有何不同。
晏子主要是依靠自己的机智对答而获胜的;
唐雎先以“布衣之怒”反击,然后表明自己要效法专诸等人,最后“拔剑而起”才让秦王屈服,他是依靠勇敢和大无畏的精神而获胜的。
我国历史有许多“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说说他们的主要事迹。
张骞:西汉时期的著名外交家、探险家,两次出使西域,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位对古代中亚西亚进行实地勘察的人。他在当时西域地理、人文、风俗、社会等领域的研究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玄奘:西行到天竺取经,走过千难万险,历经九死一生,经过十六年的时光,玄奘返回长安。玄奘西行带回了佛舍利、佛像、经论。其编著的《大唐西域记》中记录了西行见闻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玄奘被鲁迅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他是世界和平使者和文化交流的使者,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当时的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
1.背诵全文。
2.展开联想,充实内容,用白话文讲述这则故事。
提示:
①增加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叙述,不要逐字逐句的翻译。
②着重突出人物性格。
课后作业
3.以小组为单位,用戏剧形式,分角色演一演这则故事。
统编版 · 语文 · 九年级(下)
感谢聆听
第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