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全案 人教通用】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 课件(26PPT,回眸教材析知识+典例精析+实战演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复习全案 人教通用】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 课件(26PPT,回眸教材析知识+典例精析+实战演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12-06 19:4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物理·新课标(RJ)第二章 声现象第二章 声现象┃ 思维感悟成体系┃思维感悟成体系┃物理·新课标(RJ)第二章 声现象┃ 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识┃物理·新课标(RJ)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而产生的。例如水相互撞击或撞击石头   发出叮咚声;吹笛子时笛子中的空气柱   发声。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   ,它可以在 固体、液体、气体 中传播,   不能传声。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上课时,我们能听到老师的声音是依靠   传播到我们耳朵的;土电话是依靠连接的细线振动传播声音的,说明   能够传播声音;钓鱼时,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说明   能够传播声音;将真空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闹钟的声音会逐渐   ,可推理得到:   不能传声。振动振动振动介质真空声波空气固体液体变小真空第二章 声现象┃ 回眸教材析知识物理·新课标(RJ)3.声速: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 m/s 。声音在金属中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它在空气中的要  。敲击一根足够长的金属水管,我们可以听到三次声音,第一次是通过   传播的,第二次是通过 
 传播的,第三次是通过   传播的。
4.回声:一个同学向一座大山大喊一声,经过2 s听到回声,则该同学距离大山   m。
5.声音的特性:是指声音的   、   、   ;它们分别由    、   、   决定。“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依靠声音的   来辨别的;“低声细语”中的“低”指的是声音的   。快金属管水空气340音调响度音色频率振幅发声体材料及结构音色响度第二章 声现象┃ 回眸教材析知识物理·新课标(RJ)6.噪声:周杰伦的歌曲从   角度来说是乐音,但是如果影响了我们的学习,歌曲就成了   ,这是从   的角度来说的。
7.噪声等级划分:人们用   作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为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
8.减弱噪声的途径:摩托车消声器的作用是   ;城市道路隔音板的作用是   ;工人戴防噪声耳罩的作用是   。
9.声的利用:声的主要利用是:利用声来   ;利用声来   。通过“B超”了解胎儿发育状况是利用声音来传递   的;用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是利用声音来传递 能量 的。物理学噪声环境保护分贝0507090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传递信息传递能量信息物理·新课标(RJ)第二章 声现象┃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发声体振动停止,发声不一定停止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D.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不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D 物理·新课标(RJ)第二章 声现象┃ 典例精析把方向 ①听到声音的条件:一是发声体振动;二是有传播声音的介质;三是有健康的耳朵。②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反射形成回声。 [解析] D 物体振动,不一定听到声音,还需要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故A错误;发声体振动停止,物体就不能发声了,故B错误;“软木”属于固体,但声音在软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故C错误。知识归纳物理·新课标(RJ)第二章 声现象┃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2:声音的特性例2  管乐器可分为笛类、簧管类和号类三种。它们实际上是靠管子中的空气柱作为振动物体的。它们音调的高低决定于空气柱的振动频率。经过研究,弦的振动与弦的长短、粗细和松紧都有关,如图2-1所示是长笛的示意图,在A、B、C、D、E、F这六个孔中,松开A和松开F这两个孔的手指头,哪个音调较高?为什么?图2-1松开A孔的手指头时音调高。因为松开A孔时,空气柱较短,振动较快,频率较高,音调较高。 物理·新课标(RJ)第二章 声现象┃ 典例精析把方向①打击乐器中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②弦乐器音调的高低与发音弦的长短、粗细、松紧程度有关,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短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高;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不紧的弦发声的音调低。③管乐器是通过改变空气柱的长度来改变音调的,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知识扩展物理·新课标(RJ)第二章 声现象┃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3:噪声与乐音例3 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噪声与乐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发声体有规律振动发出的声音一定是乐音
C.噪声是指对人类有害的声音
D.0 dB是指物体不振动时的情况A 物理·新课标(RJ)第二章 声现象┃ 典例精析把方向 [解析] A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发声体有规律振动发出的声音叫乐音,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就不一定是乐音了,故B错误;噪声对人类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如利用噪声除草等,故C错误;0 dB是指刚刚能引起人耳听觉的声音,0 dB以下还有次声波,故D错误。
知识扩展
①乐音与噪声:它们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从物理学角度来说乐音是指物体有规律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但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在某些场合乐音也可以成为噪声;②噪声具有双面性:噪声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利用噪声可以除草、除尘、发电等。物理·新课标(RJ)第二章 声现象┃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4:实验探究方法例4 如图2-2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图2-2C 物理·新课标(RJ)第二章 声现象┃ 典例精析把方向 [解析] C 音叉的振动很微小,不易用肉眼直接观察,此处将音叉的振动转换为小球的振动,从而将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转换法
探究声音的产生所用到的方法是转换法或者叫转换放大法。如判断咽喉发声时,可以用手触摸咽喉,这是将不易看到的振动,转化为可以感知的触觉,还有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可以看到水面溅起水花,或者让音叉与轻质的小球接触,可以看到小球被弹开,则是转换放大法。 物理·新课标(RJ)第二章 声现象┃实战演习成高手┃实战演习成高手┃
2.音乐会上优美的琴声来自于琴弦的__________,琴声通过________传播到台下观众的耳朵中,观众根据声音________的不同可以听出都有什么乐器在演奏。
  固体(或金属)振动空气音色物理·新课标(RJ)第二章 声现象┃实战演习成高手3.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C.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
4.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
CB物理·新课标(RJ)第二章 声现象┃实战演习成高手5.自然界中有许多奇妙的声,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牙齿听声利用的是骨传导
B.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回声定位”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物理·新课标(RJ)第二章 声现象┃试卷讲评针对练┃试卷讲评针对练┃第二章过关测试针对第1题训练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均无关 A 物理·新课标(RJ)第二章 声现象┃试卷讲评针对练第二章过关测试针对第10题训练
2.下列关于图2-3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3A.图片甲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
B.图片乙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C.图片丙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
D.图片丁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A 物理·新课标(RJ)第二章 声现象┃试卷讲评针对练第二章过关测试针对第12题训练
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______很大,“声如脆铃”是指它的____________很高。
 响度音调第二章过关测试针对第19题训练
4.如图2-4所示,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1(Do)”、“2(Re)”、“3(Mi)”、“4(Fa)”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_____ ___。丙、乙、甲、丁 图2-4物理·新课标(RJ)第二章 声现象┃试卷讲评针对练第二章过关测试针对第23题训练
5.如图2-5所示,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 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0.6 s后被探测仪器接收。
(1)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什么声波?为什么?
(2)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图2-5最好用超声波,因为超声波具有定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的特点。 459 m 物理·新课标(RJ)第二章 声现象┃试卷讲评针对练物理·新课标(RJ)第二章 声现象┃试卷讲评针对练6.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2-6所示的路程、时间图象。你从该图象中可获得哪些信息?(写出三条即可)图2-6(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车做变速运动  小车在中间停了3 s  全程的平均速度是0.86 m/s  前2 s内小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物理·新课标(RJ)第二章 声现象┃试卷讲评针对练阶段综合测试一(月考)针对第18题训练7.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2-7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8所示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中,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_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图2-7图2-8 变速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等 C 物理·新课标(RJ)第二章 声现象┃试卷讲评针对练阶段综合测试一(月考)针对第23题训练
8.心电图仪(如图2-9所示)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 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2-10甲、乙所示。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60次/min。则:图2-9物理·新课标(RJ)第二章 声现象┃试卷讲评针对练图2-10(1)根据甲的心率为60次/min可知,甲每次心跳时间间隔(即甲心电图纸带相邻波峰走纸所用时间)为________s。
(2)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大小为多少毫米每秒?
(3)乙的心率为多少次每分钟?1  25 mm/s 75次/min 物理·新课标(RJ)第二章 声现象┃试卷讲评针对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