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全案 人教通用】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 课件(33PPT,回眸教材析知识+典例精析+实战演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复习全案 人教通用】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 课件(33PPT,回眸教材析知识+典例精析+实战演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12-06 19:4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物理·新课标(RJ)
第三章 物态变化┃ 思维感悟成体系
┃思维感悟成体系┃
物理·新课标(RJ)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回眸教材析知识
┃回眸教材析知识┃
物理·新课标(RJ)
1.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   程度的物理量。例如:人的正常体温是37℃,火柴的温度约800℃,水的凝固点是0℃等。
2.温度计的原理:温度计是专门测量   的仪器,它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
3.温度单位: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的是摄氏温度,“℃”是摄氏温度的单位。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是0℃,   的温度是100℃。在0℃和100℃之间平均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  ℃。例如: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口腔温度),读做   ,-6.8℃读做   或   。
4.温度计的使用:(1)测量前:①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选取合适的温度计;②观察温度计的   和   。
冷热
温度
液体的热胀冷缩
冰水混合物
沸水
1
37摄氏度
负6.8摄氏度
零下6.8摄氏度
量程
分度值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回眸教材析知识
物理·新课标(RJ)
(2)测量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   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②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再读数。
(3)测量后:①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②正确记录测量结果(包括数字和单位)。
5.体温计:体温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使用前要先甩一甩,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6.熔化和凝固:熔化是指物质从  态变为  态, 吸收 热量;凝固是指物质从  态变为  态, 放出  。例如:春天来了,河里的冰开始熔化成水是熔化现象;铜水浇铸成铜像是凝固现象等。
被测的液体
稳定
35 ~42℃
0.1℃




热量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回眸教材析知识
物理·新课标(RJ)
7.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有确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   ,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例如:海波、冰、各种金属等是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等是非晶体。
8.汽化和液化:物质从   变为   叫做汽化,   热量,汽化包括   和   两种方式;物质从   变为   叫做液化,   热量,液化的方法是 
 或    。例如:泼在地面上的水会慢慢变干,是因为水蒸发变成水蒸气了;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的;生活中使用的液化气是在常温下压缩体积形成的。
不变
升高
液态
气态
吸收
蒸发
沸腾
气态
液态
放出
降低气体温度
压缩气体体积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回眸教材析知识
物理·新课标(RJ)
9.升华和凝华:升华是指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   热量;凝华是指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   热量。例如:冬天室外结冰的衣服也能变干,冰升华变为水蒸气;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形成的;窗花是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直接变成固态形成的。


吸收


放出
物理·新课标(RJ)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1:温度计的构造与使用
例1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_______和认清它的分度值。小明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3-1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如图乙所示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
图3-1
量程
C
-2
88
物理·新课标(RJ)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典例精析把方向
[解析]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与分度值;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并且要观察零刻度线或数值的变化情况,分清温度计的示数是零上还是零下。
知识归纳
根据温度计所标出的数字大小判断温度计示数是零上还是零下,是一个易错点。判断方法是自下而上数字越来越大的是零上,自下而上数字越来越小的是零下。
物理·新课标(RJ)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2:物态变化类型及吸放热判断
例2 将放在冰箱中经过冷藏的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取出后放置在空气中,发现外表面会有小水滴生成,这些小水滴是通过怎样的物态变化过程形成的(  )
图3-2
A.汽化  B.液化 C.凝华 D.熔化
B
物理·新课标(RJ)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典例精析把方向
[解析] B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矿泉水瓶发生液化,形成小液滴,附着在矿泉水瓶的外部,属于液化现象。
知识归纳
判断物态变化是解决物态变化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其关键是先要看清过程的初、末状态,然后再根据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判断。例如此题中,小水滴为液态,其来源只能是固体熔化而成或水蒸气液化而成,此题中显然没有涉及冰,故只能是水蒸气液化而成,题目中矿泉水瓶是冷的,所以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矿泉水瓶液化而成的。
物理·新课标(RJ)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3:熔化、凝固实验探究
例3 如图3-3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拌棒、温度计、水。
图3-3
(1)根据提供器材可知,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
(2)图乙是________(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________℃。
停表

52
物理·新课标(RJ)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典例精析把方向
(3)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下表是实验中对冰熔化过程记录的测量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冰的温度/℃ -5 -4 -3 -2 -1 0 0 0 1 2 3
 由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冰的熔点是________℃,在熔化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在第6 min时,冰的物态是____________。
吸收
0
温度不变
固液共存
物理·新课标(RJ)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典例精析把方向
[解析]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记录时间,所以缺少的实验器材是停表;由于冰是晶体,蜡是非晶体,所以熔化图象体现了冰的熔化过程;观察表中的数据不难看出,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晶体在熔点时,有可能处于三种物态:固态、液态、固液共存状态,第6 min是在熔化过程中,故为固液共存。
知识拓展
在探究固体的熔化实验时,除了需要注意温度计的使用外,根据固体熔化速度较慢,受热不均匀的情况,还需要用搅拌棒对加热的固体进行搅拌,另外用酒精灯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物理·新课标(RJ)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例4 下列做法是为了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
A.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
B.洗头后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C.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D.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入冰箱冷藏室
B
物理·新课标(RJ)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典例精析把方向
[解析] B 酒精灯盖上灯帽、管道输水、保鲜膜包菜都是防止与空气直接接触,减小了蒸发面积,减慢了蒸发速度;洗头后用电吹风吹头发时,提高了头发上液体的温度,也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加快了蒸发速度。
知识归纳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蒸发速度时,就需要提高液体温度、增大液体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动速度。
物理·新课标(RJ)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5:蒸发、沸腾实验探究
例5 小凡同学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温为82℃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 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甲 

图3-4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82 86 90 ____ 98 98 98 98
94
物理·新课标(RJ)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典例精析把方向
(1)在记录第四次数据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3-4甲所示,请将读数填在表内空格中。
(2)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3)由图线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交流时,发现各自测出的水的沸点大都不是100℃,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写出一点)。
如图3-5所示
图3-5
保持不变
气压不是1标准大气压(温度计不准确、读数有误差、水有杂质等)
物理·新课标(RJ)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典例精析把方向
[解析] 在第3 min时,水还没有沸腾,温度还在上升阶段,温度计示数为94℃;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水温低于100℃的可能原因很多,例如气压不是1标准大气压、温度计不准确、读数时有误差、水有杂质等都会影响水的沸点。
知识拓展
①使水尽快沸腾的方法:a.烧杯加盖;b.水要适量;c.水初温稍高;d.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②沸腾前液体内部形成气泡并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达到液面后破裂。
③沸腾曲线中水平直线所对应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物理·新课标(RJ)
第三章 物态变化┃实战演习成高手
┃实战演习成高手┃
1.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A.沥青  B.冰  C.玻璃  D.石蜡
2.广安地处川东丘陵地带,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是红色旅游线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下列景色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的描述中,判断错误的是(  )
A.华蓥山上的雪——凝华
B.广安龙安柚树叶上的霜——凝固
C.武胜秀观湖畔的雾——液化
D.岳池黄龙“贡米”秧苗上的露珠——液化
B
B
物理·新课标(RJ)
第三章 物态变化┃实战演习成高手
3.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北京冬季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
D
4.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铅 328 1740
A.80℃的酒精是液态
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作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C. -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 铅的凝固点是-328℃
C
物理·新课标(RJ)
第三章 物态变化┃实战演习成高手
6.如图3-6所示事例,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图3-6
A
D
物理·新课标(RJ)
第三章 物态变化┃实战演习成高手
7.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
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
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不变
8.小明和小华分别用相同的灶具和锅来煮鸡蛋,两人在锅中都加入同样多且足够的水、同样多的鸡蛋。当锅中的水烧开后,小明仍用强火煮,小华改用文火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鸡蛋煮熟。关于他们两人的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方法比小华的方法省燃料,且省时间
B.小明的方法比小华的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C.小华的方法比小明的方法费燃料,但省时间
D.小华的方法比小明的方法省燃料,两人的方法所用时间相近
A
D
物理·新课标(RJ)
第三章 物态变化┃实战演习成高手
9.下列事例中,目的是为减慢蒸发的措施的是(  )
A.用电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10.下列关于“冬天湿衣服结冰后变干了与夏天湿衣服变干了”所发生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者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不同,前者包含凝固、升华,后者是汽化
B.两者所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
C.两者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不同,前者是升华,后者是凝华
D.两者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不同,前者是凝华,后者是汽化
B
A
物理·新课标(RJ)
第三章 物态变化┃实战演习成高手
11.如图3-7所示是测量________的温度计,使用时,它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此时它的示数是________℃。
图3-7
体温
可以
37
12.预防“甲流”时,我们每天都要用体温计检测体温,常用体温计的量程为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
35~42
0.1
物理·新课标(RJ)
第三章 物态变化┃实战演习成高手
13.下表是小刚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50 57 64 71 78 85 91 96 100 100 100
(1)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当水的温度达到沸点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水银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是水银,酒精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39℃和357℃,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117℃和78℃。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时,应选用______(选填“水银”或“酒精”)温度计。
100
不变
水银
物理·新课标(RJ)
第三章 物态变化┃试卷讲评针对练
┃试卷讲评针对练┃
2.如图3-9所示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  )
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
B.冰的熔点是0℃
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
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图3-9
[解析] B 从图中可以看出,BC段是熔化过程,需要吸热;CD段熔化结束,该物质处于液态;DE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故B正确。
B
第三章过关测试针对第5题训练
物理·新课标(RJ)
第三章 物态变化┃试卷讲评针对练
第三章过关测试针对第10题训练
3.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的是(  )
A.水烧开后水壶嘴喷出“热气”
B.秋天早晨,小草上霜的形成
C.冬天,室外飘起雪花
D.热天,从冰箱中拿出的冰,过一段时间变成了水
D
物理·新课标(RJ)
第三章 物态变化┃试卷讲评针对练
第三章过关测试针对第21题训练
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3-10所示是某同学选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实际温度是________℃。
图3-10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留在液体中读数 
30
物理·新课标(RJ)
第三章 物态变化┃试卷讲评针对练
(2)该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初温很低的水、烧杯口没有加盖、酒精灯的火力太小、使用的水量过多、没有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等(以上答案中任取两个)
物理·新课标(RJ)
第三章 物态变化┃试卷讲评针对练
阶段综合测试二(期中)针对第1题训练
5.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
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A
物理·新课标(RJ)
第三章 物态变化┃试卷讲评针对练
阶段综合测试二(期中)针对第13题训练
6.上海至扬州列车行驶的里程是402 km,小黄乘坐的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所示,列车正点发车正点到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7841 车次 T7823
扬州
上海 站名 上海
扬州
8:28 扬州 ——
20:05
9:51
 59 南京   33
 18:23
上海—扬州
C
物理·新课标(RJ)
第三章 物态变化┃试卷讲评针对练
10:37
 40 锦江   41
 17:38
11:19
 22 常州   20
16:17
11:45
 56 无锡   54
15:50
12:28
 36 苏州   28
15:26
13:22 上海 14:39
A.上海发车的时刻是8:28
B.在南京站停车的时间是33 min
C.上海至扬州列车的平均速度为20.6 m/s
D.上海至苏州的行车时间是49 min
物理·新课标(RJ)
第三章 物态变化┃试卷讲评针对练
阶段综合测试二(期中)针对第20题训练
7.“冰海沉船”的电影描述的是1912年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大海船,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的悲剧,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科学家利用“超声波单向传播性好”的特点制成了声呐装置安装在船上,利用它能较早地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 m/s)
(1)如果航船的声呐装置发出的信号遇到冰山返回经6 s被接收到,则冰山到船的距离至少有多远?
(2)这种装置可用来探究月球等太空中的奥秘吗?为什么?
4500 m
不能,因为真空不能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