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封建时代的
亚洲国家
第四单元
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1.了解大和政权基本统一了日本、武士集团的形成和幕府统治的发展;
2.掌握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世纪-2世纪
3世纪
5世纪
出现上百个国家
(与中国发生过
通使关系)
奴隶制国家
“大和国”出现
大和政权 统一日本
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实现了首次统一。
一、6世纪前的日本
“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汉书·地理志》
大和政权的统治
1.政治上: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
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2.经济上:
(1)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2)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3)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实质:
部民制
田部:从事农业
海部:从事海洋捕捞
最高统治者:“大王”
王室
贵族
部民:地位近似奴隶
部民制
一、6世纪前的日本
“田 部”
“海 部”
奴隶主贵族统治
1.背景:
(1)国内:
材料一: 当时一些较大的贵族极力想控制中央政权,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下中小贵族也在疯狂地兼并土地,残酷地剥削部民,许多平民的土地也被剥削,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日本大化改新》
材料二:唐太宗李世民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中外历史纲要》
(2)国外:
中国隋唐制度先进(诱因)
日本社会矛盾尖锐(根因)
二、大化改新
二、大化改新
背景(原因)
时间:
推行者:
内容:
(1)政治上:
(2)经济上:
影响:
从646年开始
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
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班田收授法)
统一赋税。
大和 正式改称 日本国
孝德天皇
国内:
国际:
中国隋唐制度先进
日本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原因)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社会性质变化)
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大化改新影响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1、大化改新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并说出中国历史上相类似的事件。
2、日本经过大化改新从奴隶社会迅速崛起为封建制强国,大化改新给我们的怎样的启示?
性质:封建性质的改革(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类似事件:中国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①正视其他国家优秀文化,取其精华,学其所长,为我所用
②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应积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日本文化中哪些是学习中国的?
货币
开元通宝
和同开珎
(始铸于621年)
(始铸708年)
九世纪日本人的书法作品
文字
服饰
朱雀大街
西市
东市
朱雀大街
西市
东市
唐长安城平面图
平安京平面图
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街道的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
建筑
唐风浸润奈良城—古代日
本
启示:
1、学习日本这种忍辱负重学习别人的精神。
2 …….
“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 ”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读后有何启示
三、幕府统治
政府为增加耕地,鼓励开垦私田,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
为了刺激大家积极性天皇改变了想法,日本土地私有化开始
10世纪左右经过100多年土地私有化各地出现了不同规模的庄园
贵族、豪门、寺院大量垦荒、购买、兼并土地
建立庄园
地方失去控制,社会局势动荡
不输不入
1.庄园形成
2.武士出现
庄园主开始
蓄养武士
这些打手不再种地,专职练武成为了职业军人,后来就慢慢地就形成了日本武士。
地方豪强为保护自己的庄园,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武士集团:
武士集中在一地区最强大豪强贵族旗下,组成武士集团。
源氏
平氏
击败
建立时间:
建立者:
12世纪晚期
地位:
影响:
源赖朝(征夷大将军)
源赖朝
(1147——1199)
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
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武士道精神
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等。
日本武士
内容:
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事亲之孝、待妻之义、对子之慈都必须让位于对主公的忠诚。
实质:
以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对日本民间社会也逐渐产生了影响。
海贼王
火影忍者
非武士外壳的武士道精神
菊花和刀象征了日本文化精神中矛盾的两极,恬静淡然却又刚烈残忍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
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这种异常矛盾的民族特性,贯穿了日本的整个文化
古代
日本
统一:5世纪初 , 大和统一日本
大化改新
背景
时间
内容:政治上、经济上
意义
武士和武士集团
武士集团的形成
幕府统治的建立
武士道
人物
(社会性质变化)
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
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封建统治秩序的确立
课堂小结
以史为鉴:日本经过大化改新从奴隶社会迅速崛起为封建制强国,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现如今我们面对日本文化(日漫)对中国的影响,我们应该持何种态度,又该如何做?
启示:
1.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2.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
态度:正视其他民族优秀文化,
行动:取其精华,学其所长,为我所用
A
C
D
B
C
7.下列关于大化改新以前日本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 )
A.公元4世纪,进入文明社会
B.4世纪时,大和国兴起
C.5世纪,首次实现了日本政治统一
D.大和国工商业经济比较发达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