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参考答案
选择题1. C 2. A 3. A 4. C 5. B 6. D 7.A
8. B 9. A 10. D 11.D 12.B 13. B 14. C
15.A 16. D 17. A 18. A 19. C 20.D 21. B
22. D 23. C 24. C 25. C
简答题1.
(1)反射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2)电位不改变 刺激①处A有反应,且②处电位改变
(3)①③都有电位变化 只有①处有电位变化
2.
(1)②B:等量的垂体细胞悬液; C:等量的下丘脑细胞悬液 ④TSH含量
(2)
(3)①受体不同
②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3. (1) ①②④ ③ (2)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3)蛋白质、无机盐
(4)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 ①HCO3- ②抗利尿激素 ③胰岛A细胞
④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促进非糖物质转变成糖 ⑤甲状腺细胞
⑥血钠 ⑦本身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TSH
含里相对值
无TSH
A
B
C
D
钥别桥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2022.11.8)
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红蛋白是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 剧烈运动使内环境pH明显降低
C. 细胞既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其形成和维持
D.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和糖类
感染肺炎链球菌,患者肺部发生病变,重症肺炎患者呼吸困难,会出现酸中毒现象,同时伴有血浆蛋白减少。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RNA B. 肺炎链球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患者二氧化碳排出不畅可引起酸中毒 D. 患者血浆渗透压降低,出现组织水肿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 )
A. 血浆和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 B. 鼻腔和肺泡腔内的气体
C.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D. 口腔中的唾液和膀胱内的尿液
关于人体的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和细胞内液构成
B.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在正常情况下是恒定不变的
C.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 稳态的维持只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有关
某同学进行“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部分结果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种生物材料均表现出一定的维持pH稳定的能力
B. 加入0.1mol/L的NaOH的实验结果与上图基本相同
C. 据结果推测生物体可能通过缓冲物质维持pH的稳定
D. 机体维持pH的稳定有利于酶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
人体成熟红细胞能够运输O2和CO2,其部分结构和功能如图,①~⑤表示相关过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血液流经肌肉组织时,气体A为肌肉细胞产生的CO2
B. ①和②是自由扩散,④和⑤是协助扩散
C. 成熟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血浆
D. 气体B为成熟红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有促进唾液腺分泌的作用,但刺激交感神经所分泌的唾液,水分少而酶多;刺激副交感神经所分泌的唾液,水分多而酶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支配唾液腺分泌的交感、副交感神经分别为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B. 交感神经兴奋时分泌水分少而酶多的唾液,利于消化食物
C. 自主神经系统促进唾液分泌,此过程同时也受到大脑的控制
D.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相互配合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在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下列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这些过程涉及一系列的反射活动 B. 自主神经系统不参与这个过程
C. 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 D. 球员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
在学习过程中,通常会形成新的突触或加强现有的突触,如图为小鼠在不同环境下“抓取训练”的表现如图。由此推测,长期压力可能导致( )
A. 小鼠突触减少 B. 兴奋传导减弱 C. 膝跳反射丧失 D. 反射弧结构缺失
女子单人雪车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新增小项之一。运动员单人驾驶雪车在赛道中行进,最高时速可达160km/h。下列对该项比赛中运动员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 )
A.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有分级调控,对内脏活动无调控
B.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同时兴奋,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
C. 比赛在寒冷环境中进行,运动员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无法维持平衡
D. 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兴奋,促进甲状腺激素等的分泌,提高代谢速率
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中,运动员机体会出现的变化是( )
A. 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加强,使心跳加快
B. 乳酸积累造成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
C. 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 产热量与散热量均增加,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小鼠舔食冰水时,会出现不自主战栗的现象,完成该动作所需的结构基础和反射类型分别是( )
A. 反射弧;条件反射 B. 反射弧;非条件反射
C. 脊髓;条件反射 D. 大脑;非条件反射
辣椒素与人体感觉神经元上的TRPV1受体(可被辣椒素活化的离子通道蛋白)结合后,能引起Ca2+等阳离子顺浓度梯度内流而产生兴奋,进而引起机体产生痛觉。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上述辣椒素引起机体产生痛觉发生在大脑皮层
B. Ca2+内流是通过TRPV1受体进行的主动运输
C. 辣椒素与人体感觉神经元上的TRPV1受体结合,导致感觉神经元产生局部电流
D. 人吃辣椒后大汗淋漓、面部发红的原因是汗腺分泌增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5-羟色胺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神经递质,研究人员利用基因敲除方法得到中枢神经系 统中5-羟色胺缺乏的试验小鼠。在焦虑和恐惧行为测试中,试验小鼠的焦虑水平低于对照小鼠。在恐惧记忆测试中,试验小鼠的恐惧记忆不仅更强而且长时间保持。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突触前膜兴奋能够促进5-羟色胺的释放 B. 对照组小鼠能够正常产生5-羟色胺
C. 恐惧记忆的产生是由5-羟色胺缺乏引起 D. 5-羟色胺含量上升可导致焦虑加强
人体下丘脑既具有内分泌功能,又是一些调节中枢的所在部位。下列有关下丘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性腺激素 B. 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C. 下丘脑中有水平衡调节中枢 D. 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
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人体直接完成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B. 排尿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
C. 婴儿的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还不能对排尿反射进行有效调控
D. 若成年人能产生尿意但无法控制排尿,说明大脑皮层相应中枢受损
在t1、t2、t3时刻分别给予某神经纤维三次强度相同的刺激,测得神经纤维电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t2、t3两次刺激可以累加导致动作电位的产生
B. t1时由于刺激的强度过小,无法引起Na+内流
C. 实验表明动作电位的大小与刺激的强度密切相关
D. t4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为内负外正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中国短道速滑队在混合接力项目上获得中国队首金。比赛中,运动员身体会发生许多生理反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比赛时,运动员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都会增强
B. 运动员听到枪响完成出发反应,需要通过反射弧传递信号
C. 完成动作需要大脑发出动作指令,再通过脊髓传到效应器
D. 弯道处快速滑行时,运动员需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如图为海马体内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共同构成了突触结构
B. 突触前神经元以胞吐方式释放GABA
C. 两种受体的存在说明GABA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D. GABA发挥作用后会被快速降解或回收
如图为人体内相关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TRH可作用于各种组织细胞并改变其生理活动
B. 图中靶细胞接受TRH信号后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
C. 甲亢患者均伴随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
D.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有利于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
以下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都能实现远距离调控 B. 都以反射弧为作用途径
C. 都存在分级调节的现象 D. 都有传递信息的物质
甲状腺癌患者切除甲状腺后,若长时间不服用甲状腺激素类药物,代谢会失调。下列关于患者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促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 B.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降低
C. 通过负反馈调节实现甲状腺激素稳定 D. 患者代谢水平逐渐下降
关于性激素在胚胎生殖系统发育中的作用有两种假说。
假说一:发育出雄性器官需要来自睾丸提供的激素信号,该信号缺失,胚胎发育出雌性器官;
假说二:发育出雌性器官需要来自卵巢提供的激素信号,该信号缺失,胚胎发育出雄性器官。
为验证哪种假说成立,科研人员设计实验:在家兔胚胎生殖系统分化之前,通过手术摘除即将发育为卵巢或睾丸的组织。幼兔出生后,观察其性染色体组成及外生殖器的表现,实验结果如表。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性染色体组成 外生殖器表现
未做手术 手术后
XY 雄性 雌性
XX 雌性 雌性
A. 本实验未设置对照组 B. 实验结果支持假说二
C. 性激素并未改变性染色体的组成 D. 本实验自变量控制遵循加法原理
人工照明是蛋鸡养殖业中环境控制的重要手段,光调节蛋鸡产卵活动的图解如图所示,据图推断可知( )
A. 激素A为促性腺激素
B. 激素B作用的靶细胞只有性腺
C. 蛋鸡产卵的活动通过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完成
D. 激素C分泌量减少促进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
体育课上某同学运动后大汗淋漓,对此时机体调节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运动时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蒸发散热明显增加
B. 自主神经系统和肾上腺等的活动使皮肤血管舒张
C. 下丘脑渴觉中枢兴奋引起主动饮水行为的出现
D. 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
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1.(12分)如图中的A、B、C、D构成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探究实验方案,请补充完整。
(1) 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效应器由 组成的。
(2)若刺激①处A有反应,且②处 ______则说明是单向传导;若 ______则说明是双向传导。
(3)实验小组的同学先电刺激①处,测量③处的电位变化;再电刺激③处,测量①处的电位变化。若 ______,则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 ______,则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时单向的。
2.(12分)已知垂体受到下丘脑和甲状腺的双重调节,使生物体内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为进一步验证下丘脑和甲状腺对垂体TSH分泌量的调节作用,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并分析。
实验材料:动物细胞培养瓶若干和其它相关的培养和测定仪器、大白鼠的下丘脑细胞悬液和垂体细胞悬液、动物细胞培养液(不含TSH)、甲状腺激素溶液。(要求与说明:细胞培养条件适宜;TSH含量测定的具体方法不作要求。)
(1)实验思路:
①取四个动物细胞培养瓶,标号为A、B、C、D,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动物细胞培养液;
②实验处理如下。
A:加入适量的垂体细胞悬液
B:加入______+适量的甲状腺激素溶液
C:加入等量的垂体细胞悬液+______
D:加入等量的下丘脑细胞悬液
③将上述四个动物细胞培养瓶放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④测定各培养瓶中______并记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用柱形图表示出各组的检测结果,标题不作要求)______
(3)分析与讨论:
①下丘脑和甲状腺对腺垂体的作用效果不同,就垂体细胞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
②下丘脑影响腺垂体的TSH分泌量,从体液调节分析,具体过程可能是______。
3.(12分)图甲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图乙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属于内环境的是 ______(填数字),液体含量最多的是 ______(填数字)。
(2)乙图中O2从体外进入组织细胞需要 ______(填系统名称)协助完成。
(3)图甲中①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 ______的含量有关。
(4)从甲乙图可以看出: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4分)剧烈运动时,人体大量出汗,同时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需通过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相关激素如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和醛固酮的分泌增加,出现应激性调节。请参照表中内容完成表格。
剧烈运动时人体的部分调节
信号分子 乳酸 ②______ 胰岛素、神经递质和血糖 神经递质及促甲状腺激素 垂体分泌的相关激素
靶细胞(或作用物质) 缓冲物质① ______ 肾小管、集合管细胞 ③ ______ ⑤ ______ 肾上腺皮质细胞
调节结果或意义 维持pH稳定 维持渗透压稳定 促进④ ______ ,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 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提高细胞代谢速率 增加醛固酮的分泌量,维持⑥ ______含量平衡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联系 内分泌腺⑦ ______,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