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第一节 城市的辐射功能
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第1课时)
在没有开通铁路之前,郑州只是一个默默无闻
的县城,名气远不如洛阳和开封两大古都。清朝末
期,京汉和陇海两条铁路在郑州交会,郑州城市地
位逐渐提高,人口迅速超过开封。1954年,郑州成
为河南省省会并成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是全国重
要的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电力、邮政电信主枢
纽城市,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辐射范围
广及河南、山西、山东、安徽、河北5省30个地级市。
课程引入
激趣导入
郑州的发展
思考:1.为什么铁路的修建、繁忙的运输能促进郑州的快速发展?
2.郑州的繁荣为何能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
郑州市郑东新区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城市与区域
1
聚落:人类的居住地及生活环境的总称。分为乡村与城镇(城市)
乡村是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城镇包括城镇和镇
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城市与区域
1
京津冀区域关联示意
北京市辐射范围
思考:读图,说出北京市和京津冀地区的关系。
北京市通常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为周围地区提供工业产品和各种服务。
京津冀地区则通过提供农产品、劳动力、商品市场、土地资源等而成为北京市发展的依托。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城市功能
2
材料:关于城市的起源,学术界有一种说法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一个民族内部出现了一部分人专门从事手工业、商业,一部分专门从事农业。从事手工业、商业的人需要有个地方集中起来,进行生产、交换。所以,才有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阅读材料并思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主要有哪些功能?
含义:是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城市功能
2
美国硅谷
硅谷是电子工业和计算机业的王国,尽管美国和世界其它高新技术区都在不断发展壮大,但硅谷仍然是世界高新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开创者和中心,该地区的风险投资占全美风险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硅谷的计算机公司已经发展到大约1500家。一个世纪前这里还是一片果园,但自从英特尔 、苹果公司、谷歌、脸书、雅虎等高科技公司的总部在此落户之后,出现了众多繁华的市镇。在短短的几十年之内,硅谷走出了大批科技富翁。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城市功能
2
武夷山市是福建省唯一以名山命名的旅游城市,依托武夷山这一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构建旅游产业体系,为游客提供交通、住宿、饮、购物、娱乐等服务。
武夷山市
旅游功能
有些城市功能比较单一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城市功能
2
地处青藏高原中心位置,是西藏、新疆、四川、甘肃四省区铁路交通的交会处。目前已初步形成融公路、铁路、航空、管线、电信、电力等基础设施为一体的干线交通体系,国务院已将其列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格尔木枢纽被作为稳疆固藏和连通西藏、新疆、甘肃等省区的重要节点。未来有望连接第二亚欧铁路桥,连通大西南、大东南和大西北,并直抵中亚地区。
格尔
木市
集散功能
有些城市功能比较单一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城市功能
2
高速铁路
关中城市群
是综合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如省会城市——西安市。
有些城市则具备多种功能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城市的辐射功能
3
含义: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
(可以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异,推动区域的共同发展)
辐射功能的大小可以用城市腹地的范围来表示。(辐射功能会随距离增加迅速减弱)
经济发展水平高
强大的资源优势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城市的辐射功能
3
城市辐射功能的强弱与城市的规模等级高低及城市的功能有关。
北京市辐射范围
城市腹地是城市对其外围地区具有吸引力而形成的吸引范围。是城市周围与城市具有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的毗邻地区。
城市腹地范围大
↓
经济发展水平高
↓
城市发展规模和潜力大
↓
城市辐射功能强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城市的发展与腹地特征
4
城市的发展往往受到腹地经济特征的影响。
2020年河南将打造全国最大优质小麦生产基地
腹地农业发达,农产品商品率高,有利于城市发展轻工业;
在小麦大省河南,催生了以三全、思念为代表的面食深加工企业。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城市的发展与腹地特征
4
城市的发展往往受到腹地经济特征的影响。
内蒙古大草原
腹地农业发达,农产品商品率高,有利于城市发展轻工业;
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聚集了以伊利、蒙牛为代表的乳业大咖。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城市的发展与腹地特征
4
城市的发展往往受到腹地经济特征的影响。
腹地矿产资源得到开发,有助于城市发展重工业。
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区内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发展重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城市的发展与腹地特征
4
城市的辐射功能因腹地的条件而异。
有工业发展优势的城镇,有可能承接中心城市产业链的某部分而发展为工业中心。
甪直镇隶属江苏省苏州市,利用上海、苏州等大城市高新技术的优势,近年建立了生物产业园、苏州纳米城等产业园区。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城市的发展与腹地特征
4
城市的辐射功能因腹地的条件而异。
离中心城市较近,且交通较便利的城镇,有机会发展成为中心城市的“卧城”。
地处北京和天津中间的廊坊,利用其地理位置和交通的优势成为京津冀地区最快崛起的卫星城之一。
城市体系和城市关联网络
活动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绘图构建郑州市和中原城市群的关联图,并说明郑州市的
辐射带动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郑州——铁路修建(京汉线与陇海线交汇处)
↓
带来客流和物流
↓
扩大腹地范围
↓
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
↓
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城市体系和城市关联网络
5
区域内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
分工明确、联系紧密的关联网络
具有一定功能和结构的城市体系
围绕城市组织区域内各种活动和联系
人流、物流、资本流、信息流
通过
构成
形成
在城市体系中,城
市规模越 ,交通运输
网络越密,联通效率越
高,联系强度越大,辐
射范围越 ,在区域
城市体系中地位越 。
大
高
大
中国城市灯光图(局部)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近些年来,上海正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化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上海大都市圈局部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 关于图中上海大都市圈城市等级与服务种类、范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都市圈各城市服务级别大致相同
B. 苏州与无锡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C. 上海的服务范围覆盖全国
D. 嘉兴的服务种类大大多于南通
随堂练习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近些年来,上海正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化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上海大都市圈局部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2. 上海大都市圈形成的主要条件有
①上海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强大
②该都市圈内人口数量众多
③高速公路和高铁通勤发展迅速
④该都市圈内矿产资源丰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随堂练习
国家发改委在2019年4月8日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文件中指出,新型城镇化战略应突出强调以大城市引领的城市集群模式(都市圈)。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迁入的人口主要来自周边中小城市。据此完成3~4题。
3. 以大城市引领的城市集群模式(都市圈)有利于
①解决中心城市城市化问题 ②优化生产要素空间配置
③扩大中小城市服务范围 ④促进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4. 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迁入的人口主要来自周边中小城市的原因最可能是
A. 中心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B. 中小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C. 中心城市虹吸效应显著 D. 中小城市交通拥堵加重
第一节 城市的辐射功能
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第2课时)
二、纽约的发展
纽约的发展条件
1
纽约,位于美国东北部哈得孙河河口,东临大西洋,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及第一大港口,由中心区和周围的多个卫星城市所组成。纽约是美国和世界的金融和证券交易中心,也是运输业最发达的地区,集中有几十家大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交易所,以及成百家大工业公司和运输公司,与伦敦并列为全世界最顶级的国际大都市。无论是财政金融,还是贸易和时尚产业,纽约都领导着世界的潮流。
思考:纽约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二、纽约的发展
30°N
读图思考:纽约港为什么会成为殖民者优先建设城市的地方?
纽约的发展条件
1
二、纽约的发展
30°N
读图思考:纽约港为什么会成为殖民者优先建设城市的地方?
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及进行合理的平面布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哈得孙河为港口提供淡水。
避风深水的海湾和哈得孙河,保证了入港航道应有宽度和船舶抛锚所需的空间。
港内淤积量小。
纽约的发展条件
1
二、纽约的发展
阿巴拉契亚山脉的阻隔使美国东部沿海与内陆之间缺乏可靠的交通运输方式。西部大宗商品运往东部需要经过密西西比河顺流南下直抵新奥尔良市,后经海路绕过佛罗里达半岛转运至东部沿海地区。这就形成了高昂的物流成本,使东部沿海与内陆间的物价相差悬殊,内陆居民消费东部沿海地区的生活必需品费用高。
运河修建后,最大受益者当属纽约市,西部传统农业区域自此与以纽约为代表的商业重镇之间建立了便捷的运输渠道,美国东西部间的联结不再受天然鸿沟的阻隔。呈几何级运输至东部沿海的农产品亦促使纽约港口迅猛发展,而输往西部的工业制成品也大多经纽约转运,由伊利湖区到纽约的运输时间缩短为原来的1/3,而运费却下降了85%。纽约港从此地位倍增,成为西部货物的重要出海口。所以伊利运河的开凿客观上促使纽约逐渐发展为经济和金融中心。
读图思考:伊利运河的修建对纽约腹地扩展以及内陆及五大湖区来说有何意义?
纽约的发展条件
1
二、纽约的发展
伊利运河的开凿,纽约至布法罗航行时间减少2/3,运费仅为原来的1/20,纽约腹地迅速扩大。
纽约成为美国最大的国际水运航路中心,贸易量约占美国的18%。
01
02
03
04
纽约的
发展历程
04
19世纪20年代
19世纪40年代
19世纪60年代
纽约进口额占美国的2/3,出口额占类美国的1/3,城市规模增长迅速。
21世纪以来
纽约依托美国最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带动全国、辐射全球,是世界金融、商贸中心。
阅读思考:每一个发展阶段,
①纽约发展条件有何变化?
②腹地范围发生什么变化?
③纽约在区域中的地位有何变化?
纽约的发展历程
2
二、纽约的发展
纽约的发展历程
2
读图思考:阅读课本P48自学窗“区域发展中的点与轴”,解释在大西洋沿岸中部,
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五个大都市的形成原因。
波士华城市带
二、纽约的辐射功能
纽约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1
读图思考:纽约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城市扩张的过程中,依托发达的高速公路和交通轨道,辐射带动纽约周边许多中小城市的发展,形成60多个具有竞争力的卫星城镇。
二、纽约的辐射功能
纽约对城市带的影响
2
“波士华城市带"在大西洋沿岸绵延600多千米,宽100多千米,面积约13.8万平方千米(约占美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5%),人口约6500万(约占美国总人口的20%),城镇化水平达90%,制造业产值约占美国的30%。
读图思考:“波士华城市带”在美国的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这一城市带是美国经济核心地带,是美国最大的商业贸易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同时也是美国最大的生产基地。
二、纽约的辐射功能
纽约对城市带的影响
2
读图思考:“波士华城市带” 各城市之间年航空客运量有何特点?
等级较高的、距离较远的城市之间,年航空客运量较大。
二、纽约的辐射功能
纽约对城市带的影响
2
读图思考:结合材料,说说纽约对“波士华城市带”的辐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在城市带范围内,纽约与其他城市之间通过大西洋沿岸便利的高速公路和航空线路紧密联系,城市功能分工协作,结构紧凑,形成了以金融和服务性行业为主导,同时又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主要城市 纽约 波土顿 费城 巴尔的摩 华盛顿
主导产业 金融业、商贸服务业、文化产业 高科技产业、金融业、教育和医疗服务业、建筑业、运输服务业 健康服务业、制药业、设备制造业、教育服务业、交通服务业 国防工业、有色金属治炼工业、服务业 金融业、商业服务业、健康和教育服务业、休闲娱乐业
表3.1“波士华城市带”主要城市产业分工
二、纽约的辐射功能
纽约对美国的影响
3
阅读课本P45图片和资料并思考:在美国,纽约的辐射作用又是怎样体现的?
二、纽约的辐射功能
纽约对世界的影响
4
阅读课本P46图片和资料并思考:
以下材料分别体现了纽约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什么职能?
材料二:华尔街全长约500米,宽11米,集中了全球重要的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
材料一:纽约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汇集了联合国主要机构,影响着诸多国际事务和决策。
政治职能
经济职能
联合国总部
华尔街街景
二、纽约的辐射功能
纽约对世界的影响
4
材料四:纽约汇集了世界著名的音乐厅、歌剧院、
吸引全球艺术家、游客纷至沓来,各种文化在这里汇
聚、碰撞和融合,成就了纽约全球文化之都的美誉。
大都会博物馆
材料三: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艺术珍品300多万件,既是美国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之一。
大都会歌剧院
文化职能
文化职能
阅读课本P46图片和资料并思考:
以下材料分别体现了纽约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什么职能?
二、纽约的辐射功能
小结与思考
5
思考1:纽约在城市辐射范围的扩展过程中,主导产业相同吗?有何变化?
思考2:纽约在城市辐射范围的扩展过程中,纽约与腹地范围联系的交通方式有何变化?
随着辐射范围的增大,纽约的主导产业从制造业为主,到以金融和服务性行业为主导,再到全国的商业、贸易、交通运输及文化中心,世界范围内发挥着国际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等多种职能,纽约的城市职能在不同辐射范围是不同的。
随着辐射范围的增大,纽约与腹地范围联系的交通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到高速公路和航空路线,再到公路、铁路、航空运输,世界范围内则是以海运、航空运输的形式联系。
迁移应用
分析武汉的城市辐射功能
活动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核心,覆盖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
面积不到湖北省的1/3
却集中了全省一半以上的人口
60%以上的经济总量
材料一:
迁移应用
分析武汉的城市辐射功能
活动
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特大城市之一。
在水陆空综合交通方面优势显著。
是承接东西,互联南北;辐射周边的金融、商贸、科教、信息、物流和旅游集散中心;光电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等产业已成规模。
材料二
迁移应用
分析武汉的城市辐射功能
活动
武汉对周边城市有辐射作用。
例如,黄冈紧邻武汉,与武汉之间有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相连,农业、教育品牌优势明显,已与武汉市共建了“中国光谷黄冈产业园”等区域产业互动融合示范区。
材料三
迁移应用
分析武汉的城市辐射功能
活动
思考:
1. 武汉对黄冈的辐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2. 黄冈发展电子电器产业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3. 武汉城市圈对武汉自身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迁移应用
分析武汉的城市辐射功能
活动
武汉对黄冈的辐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黄冈紧邻武汉,与武汉之间有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相连,与武汉共建了“中国光谷黄冈产业园”等区域产业互动融合示范区,依托武汉的光电子产业品牌和产业发展优势,发展了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
靠近武汉,科研院所集中,技术力量雄厚;劳动力资源丰富,有便利的高速交通;政策优惠;环境良好。
3. 武汉城市圈对武汉自身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2. 黄冈发展电子电器产业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武汉市通过与城市圈内部城市的互动交流,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网络,辐射周边,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产业分工,成为区域的金融、商贸、科教、信息、物流和旅游集散中心;光电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已成规模。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 与北京市相比,保定市
①城市规模小 ②服务种类少 ③腹地范围大 ④辐射功能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保定市快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紧邻首都 ②技术先进 ③交通便利 ④经济发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京津冀一体化可以
①消除环境污染 ②促进人、物和信息流动
③扩大首都规模 ④共用基础设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随堂练习
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 年印发的《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全面提升城市功能,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强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加快海绵城市等新型城市建设,打造品质宜居城市。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南京、常州等城市率先成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如图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
(1)简述上海市在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中的作用。
上海市在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上海市是长三角区域的服务中心、经济增长中心;上海市的发展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
随堂练习
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 年印发的《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全面提升城市功能,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强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加快海绵城市等新型城市建设,打造品质宜居城市。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南京、常州等城市率先成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如图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
(2)简述长三角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主要问题:基础建设大量占用耕地,导致用地紧张;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加重;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能源紧张;交通拥堵;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社会秩序混乱。
解决措施:严格控制城市用地规模,保护耕地;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新能源,加快“西气东轴“西电东送“建设;发展公共交通;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随堂练习
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 年印发的《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全面提升城市功能,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强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加快海绵城市等新型城市建设,打造品质宜居城市。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南京、常州等城市率先成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如图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
(3)依据资料说明建设海绵城市对常州发展的有利影响。
增加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减少内涝;收集雨水,净化水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加绿地面积(或水体面积),增加生物多样性,美化城市环境;调节局部气候,减轻城市热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