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牛和鹅》 课件 (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8《牛和鹅》 课件 (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5 14:1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牛和鹅
学习目标:
1、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2、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资料链接
你知道吗?
牛的眼睛里像有一个放大镜似的,什么东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样大。
在牛的眼睛里,人比自己不知要高大多少倍,所以牛害怕人,在人面前十分驯良、温顺。
鹅则相反,什么东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样缩小了。在鹅的眼睛里,人比自己还要小。
所以鹅不怕人,常常主动去啄人,企图吓唬人。然而适得其反,得到的常常是沉重的一脚。
我会读
wú suǒ wèi
无 所 谓
jiǔ pínɡ
酒 瓶
拳 头
捶 背
kǒnɡ bù
恐 怖
qī fu
掐 住
qiā zhù
rèn pínɡ
任 凭
欺 负
胳 膊
quán tou
chuí bèi
ɡē bo
yī jīn
衣 襟














我会写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什么类型的文章?
课文记叙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从此再也不怕鹅的故事。
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按________顺序来写,可分为_____部分?
事情发展
思考:

第一部分:(1~4)
第二部分:(5~11)
第三部分:(12~13)
写由于牛和鹅看人的态度不同,所以我们对待牛和鹅的态度不同。
写“我们”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金奎叔叔帮助“我们”赶走了鹅。
写“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对鹅都改变了态度。
大家对此的认识: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谁来读读第一部分,其余同学思考:过去人们对牛和鹅有什么认识?
那么作者是如何对待牛和鹅的呢?请你读读3、4自然段,画出描写作者态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摸肚子 握拳头 扳牛角 捶牛背 掐脖子
摸肚子 掐脖子
扳牛角 捶牛背
吭吭
啪嗒啪嗒
吁哩哩哩


所以我们看到牛,一点儿不害怕,敢用手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甚至敢用树枝去触它的屁股呢!可是牛像是无所谓似的,只是眨眨眼,把尾巴甩几甩。有的孩子还敢扳牛角,叫它跪下来,然后骑到牛背上去。我那时虽然不敢这样,可是用拳头捶捶牛背还是敢的。
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


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
非常害怕
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前学的课文有哪些不同?
这篇课文的旁边多出了一些小字,这是我们以前所学的课文当中所没有的.
我们都知道,这篇课文都是作者任大霖写的。那这些小字是谁写的?
是读者读书时写下的这些小字,我们就叫它们“批注”。
读者
18
批注: 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
批注:在阅读过程中,圈圈点点,心有所感,笔墨追录,三言两语,生动传神。
批注:是精读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即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等方面给文章加上评语。
19




提出了新的要求
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记一次游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读一读,说说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我”害怕的心理。
读一读,说说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我”害怕的心理。
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
读一读,说说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我”害怕的心理。
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
“我”十分害怕鹅。
忐忑不安
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哪些词语写出了“我”怕鹅
“我们”怕被鹅发现。
哪些词语可以表现“我”怕鹅,从这些词语中能体会到当时的“我”心情?
两个感叹号表现了“我”被鹅咬住后那种极度恐惧的心理。
狼狈不堪

“我”

体会我的心情
极度恐惧
胆小如鼠
狼狈不堪
惊慌失措
读者是如何作批注的?
读一读课文中的第三处批注,并画出相关句子。
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以金奎叔的力气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然后就像摔一个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这只老雄鸡摔到了半空中。它张开翅膀,啪啪啪地落到了池塘中。这一下,其余三只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塘里,向远处游去。
鹅之前多神气,现在多狼狈啊。
从记录感受的角度
第三处批注
这一摔是那么痛快,远处的孩子们全笑了起来,我也挂着泪笑了。一切的恐怖,全消失了。因为在金奎叔的手里,鹅是那么弱,那么可笑,它,不过跟一个酒瓶子一样罢了!
“挂着泪笑”,事情变化对“我”来说太突然了。
第四处批注
从品析词语的角度来做批注。
拓展:
批注是指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作用是帮助自己掌握书中的内容。它是我国文学鉴赏、批评的重要形式和传统的读书方法。
这篇课文中学习把读文时的思考记录在课文旁,这种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的读书方法,就是本单元要学习的“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读书方法:
课文中的学习小伙伴阅读本文时,一共作了几处批注?分别从哪些角度批注的?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梳理批注角度并分类吧!
我们可以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把自己的思考写在课文的空白处。
默读课文3-4自然段,试着写批注。
初试身手
可以从 的角度来做批注。
记录感受
对牛和对鹅态度的对比真鲜明啊!
做批注文字要简洁,用精炼、通顺的语言写下自己的思想、见解、疑问、感受等等。




极度恐惧
胆小如鼠
狼狈不堪
惊慌失措
小结
在鹅面前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我”?
“我”
“我”
金奎叔

鹅到底对“我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不怕
鹅不怕“我”
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
说说你眼前出现了一只怎样的鹅?
这是一只趾高气扬、目中无人的鹅。
板书设计
牛 和 鹅



凶悍
目中无人
恐惧
惊慌失措
批 注 方 法
提出疑问
评点写法
记录感受
  正如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答案。同学们,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能够正确、全面地看待问题,正确地认识事物,那么你们就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们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课文小结
1.抄写词语。
2.进一步思考课后题和阅读链接。
课后作业
  老师想给大家推荐一篇文章,就是《两个农夫》,他们各有各的打算,一个卖牛,一个买牛,这可是两个农夫的才智和计谋的较量啊!请大家在课后读一读,写一篇读后感。
课外作业
两个农夫
秋收后,地里的农活都干完了,农民们把打下的粮食收存起来并备好饲料,他们知道,冬天一下雪,就什么活也干不成了。每年到这个季节总是物价上涨,尤其饲料价格涨一倍不止。
  一个老农这样盘算着:天冷了,这会儿耕牛不干活,光吃不干,饲料又这么贵,不如现在把牛卖了,还有,备好的饲料也能卖个好价钱。等严冬过去,春耕开始时再把牛买回来。
  另一个老农没有耕牛,但他也有自己的精心打算。他想:这会儿冬天没活干,耕牛都吃闲饭。现在买牛,价钱便宜一半,不如这会儿就把牛先买下来,要是等到春天,这个价可就买不着喽!
  两个老农都觉得自己的盘算很精明,于是,他俩成交了,买牛者为了养牛,还不得不把草料也都买下。
  这场交易实际上是两个老农的才智和计谋的较量。
  过了一段时间,在春天到来之前,买牛者的牛得了瘟病,他不得不把耕牛宰杀。卖牛者自认聪明得很,觉得牛卖的是时候,不然,像这样瘟疫一来,全亏了。村民们也互相传告说,卖牛的真聪明,买牛的可真亏了。此时买牛者也自认倒霉,他想,我真糊涂,怎么能在冬天买牛。
  没过几天,卖牛者家里遭窃,不但钱财、粮食被抢劫一空,比遭瘟病更惨的是,这个老农连命都搭进去了。好端端的家庭破灭了,孤儿寡妇连生活都成了问题。村民们说,家里有现钱易遭灾啊!可怜的老农只想到卖牛的好处,他哪里能想到自己也会遭此大祸而一命呜呼!
  两个老农谁聪明,怎样才算聪明,至今村里还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