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A(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A(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15 10:57:52

文档简介

保密★启用前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A)
2022.1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
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
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 年 9 月 10 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迎来中国空间站(轨道高度约 400~450 千米)
的首个中秋节。在当晚播出的中秋晚会上,三名航天员通过视频形式向全球华人送上了“中秋
快乐”的祝福。据此完成 1~2 题。
1.中国空间站
A.是月球的卫星 B.已脱离地月系
C.是地球的卫星 D.位于河外星系
2.“来自太空的祝福”传播过程中最可能受到
A.太阳活动的影响 B.太阳辐射的影响
C.地球位置的影响 D.天气状况的影响
科罗拉多大峡谷(图 1)位于美国西南部地区,其岩层含有 20 亿年来各个地质年代的化
石,被称为“活的地质教科书”。据此完成 3~4 题。
图 1
高一地理试题(A)第 1 页(共 8 页)
3.科罗拉多大峡谷各岩层
A.岩石成分相同 B.具有时间顺序
C.含有化石相同 D.成岩环境相同
4.大峡谷许多不同年代的岩层在沿岸海滩环境下形成,说明
A.岩层中的生物不断进化 B.海洋不断向陆地方向扩展
C.海岸线反复前进或后退 D.陆地不断向海洋方向扩展
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上空常有厚厚的云层分布。近年来,亚马孙雨林区森林面积不断减少,
农田、牧场面积不断增加。据此完成 5~7 题。
5.亚马孙雨林上空的云层位于
A.对流层 B.平流层 C.臭氧层 D.高层大气
6.形成亚马孙雨林上空云层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河流蒸发 B.海洋蒸发 C.积雪融化 D.植物蒸腾
7.亚马孙雨林区植被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A.植被吸收 CO2量减少 B.区域生物多样性增加
C.亚马孙河径流量增加 D.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
农业生产中常利用大棚改善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图 2 示意天津市蔬菜研究所测得的大棚
内外月平均气温变化,图 3 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 8~10 题。
图 2 图 3
高一地理试题(A)第 2 页(共 8 页)
8.大棚改善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利用的原理是
A.增强① B.增强② C.增强③ D.增强④
9.与外界相比,大棚内部
A.气温年较差较大 B.各月平均气温较低
C.气温年较差较小 D.各月平均气温较高
10.5~7 月份,大棚温度低于外界温度,可能是因为
A.阴雨天气较多 B.棚顶覆盖降温
C.白昼时间较短 D.棚内通风透气
海绵城市建设的本质是城市水系统的重构。图 4 示意海绵城市建设区水转化过程。据此完
成 11~12 题。
图 4
11.与不透水下垫面相比,海绵城市水系统
A.大气水转化为土壤水减少 B.产生地表径流的时间滞后
C.地表水转化为管网水增多 D.管网水转化为地下水增多
12.海绵城市水系统对城市地理环境的作用主要是
A.减弱城市酸雨危害 B.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C.减少城市洪涝灾害 D.减少城市污水水量
高一地理试题(A)第 3 页(共 8 页)
据考察,在黄海中部海面以下 20~30 米处,存在一个明显的温跃层(水温在垂直方向上
存在显著差异的水层),抑制了海水的上下对流。图 5 示意黄海中部水温、盐度的季节变化差
异。据此完成 13~15 题。
图 5
13.影响黄海海域表层水温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地表径流 C.潮汐 D.洋流
14.一年中,黄海海域上下层盐度差最小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5.黄海中部温跃层表现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高一地理试题(A)第 4 页(共 8 页)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共 55分)
16.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海陆风是沿海地区最突出的中尺度特征之一。我国福建省沿海地区海陆风分布具有明
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图 6 示意福建省沿海和内陆观测站测得的海陆风年平均日数分布(单
位:天)。
图 6
(1)描述福建省海陆风年平均日数分布特征。(6 分)
(2)观测站数据显示,与稍近内陆的站点相比,平潭、东山 2 个海岛海陆风年平均日数较
少。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 分)
高一地理试题(A)第 5 页(共 8 页)
17.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
2022 年 9 月,亚洲东部沿海地区频繁受到台风(强低压)影响。图 7 示意该月某日
08 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
图 7
(1)下图示意③地所在水平面上的等压线瞬时分布情况,在图中用 画出③地受到的
瞬时水平气压梯度力(F1)、摩擦力(F2)、地转偏向力(F3)以及瞬时风向,并标注
名称。(4 分)
(2)判断①②两地风速的大小,并说明判断理由。(5 分)
(3)据图 7 指出该日受台风影响较大的地区,并描述受台风影响地区的天气特征。(6 分)
高一地理试题(A)第 6 页(共 8 页)
18.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 10~15 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
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图 8)。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图 9 示意 4 月末种植
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图 8 图 9
(1)比较 4 月末种植前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异同点。(6 分)
(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砂田耕作方式对当地作物种植的好处。(6 分)
高一地理试题(A)第 7 页(共 8 页)
19.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2022 年 5 月 30 日,我国首座潮光互补型光伏电站——浙江温岭潮光互补智能光伏电
站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开创了“日月同辉齐发力,水上水下齐发电”的新能源综合运用
新模式。图 10 示意潮汐能发电原理,图 11 示意潮光互补光伏电站景观。
图 10 图 11
(1)简述潮汐能发电的过程。(4 分)
(2)说明与单一的光伏发电和潮汐发电相比,潮光互补发电的优点。(6 分)
(3)简述浙江大力开发潮汐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原因。(6 分)
高一地理试题(A)第 8 页(共 8 页)高一地理试题(A)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2.A 3.B 4.C 5.A 6.D 7.A 8.D 9.C
10.B 11.B 12.C 13.A 14.D 15.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共 55分)
16.(12 分)
(1)海陆风日数分布不均匀;总体上海陆风日数分布自沿海向内陆减少;沿海地区海陆风
日数分布不均匀,呈现南北部多、中部少的特征。(6分)
(2)海岛四面环海,受海洋的影响明显;与稍近内陆的站点相比,海陆热力差异相对较小;
海岛常年平均风速较大,不利于海陆风的形成与维持。(6分)
17.(15 分)
(1) (4分)
(2)②地风速大。(1分) ②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4分)
(3)我国东部沿海、韩国南部沿海、日本西南部沿海地区。(2 分)有强降水,并伴有大
风天气。(4分)
18.(12 分)
(1)同:随着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大;异:砂田与裸田的土壤含水量差异表层大,深
层小;在同一深度上,砂田的土壤含水量总是大于裸田。(6分)
(2)利于地表水的下渗,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使土壤的含水量增加,减少灌溉用水;削
减地表径流,减少对土壤的侵蚀,减轻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减少了蒸发,防止
土壤盐分累积,减轻了土壤盐碱化。(6分)
19.(16 分)
(1)涨潮时,海水流向水库,推动涡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并将海水储存在水库内;
落潮时,水库中的水流向海洋,推动涡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此过程重复进行。
(4分)
(2)潮光互补发电综合高效利用土地,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利用率;潮光互补发电克服
了潮汐一天中只有两次、形成的潮差持续时间短及太阳能受天气影响大、能量分散、
稳定性差的不足,发电稳定可靠,提高了发电效率;潮光互补发电能提高总体电量输
出,最大化实现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6分)
(3)浙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其常规能源较缺乏;潮汐能、太阳能等新
能源清洁、可再生。(6分)
高一地理答案(A)第 1 页(共 1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