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 (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 (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15 15:3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程标准
1、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2、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对西方入侵的反应的一串发展之显露出来的一个高峰……这一时间段,中国的纺织业和面粉业曾一度乘机抬头。可是,好景不长,欧战结束,西方经济势力卷土重来……中国的地盘有限,肥美的地盘尤其有限。所以,军豪们不能不借故彼此讨伐。……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处理所激起的爱国情绪之鼓舞;受到西学精神以及要从科学与民主的眼光对传统从新评价以建立一个新中国的这种要求之鼓舞。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
①北洋军阀对内镇压,对外卖国,阶级矛盾激化;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②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④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⑤导火线: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1)背景:
③工人阶级力量壮大
”公理战胜强权 “是中国人对巴黎和会的期望,也是鸦片战争以来几代人的梦想。让我们带着期望和梦想走进巴黎和会。
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发言
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中国的圣者孔子和孟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孔子,孔子犹如西方的耶稣。山东是中国的,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战略上,还有宗教文化上,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尊敬的主席阁下,尊敬的各位代表:我很高兴能代表中国参加这次和会。我深感责任重大,因为我是代表了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在这里发言。刚才牧野先生说中国是未出一兵一卒的战胜国,这是无视最起码的事实。请看(出示照片)战争期间,中国派往欧洲的劳工就达14万,他们遍布在战场的每个角落,他们和所有的战胜国的军人一样在流血、牺牲。我想请大家再看一张在法国战场上牺牲的华工墓地照片(出示照片)这样的墓地在欧洲就有十几座,他们大多来自于中国的山东省!他们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赢得这场战争,换回自己家园的和平和安宁。
因此,中国代表团深信:会议在讨论中国山东省的问题的时候,会考虑到中国的基本合法权益,也就是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否则亚洲将有无数的灵魂哭泣,世界也不会得到安宁! 我的话完了,谢谢,谢谢!
(2)过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中心
主力
口号 方式
结果
1919年5月4日—6月初
北京
学生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
罢课
学生被捕
1919年6月初开始
上海
工人、学生、商人
罢工、罢课、罢市
释放学生、罢免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人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材料一 1919年11月,在上海成立的全国各界联合会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大义当前,绝不退让……
怎样解读“大义当前,绝不退让”这句话?
凝聚民族力量
挽救民族危亡
捍卫民族尊严
凝聚民族力量
挽救民族危亡
捍卫民族尊严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斗争精神——彻底反帝反封建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为民主革命和建设提供了阶级基础——新的革命力量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提供了理论基础——新的文化力量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有利条件——新的政党力量
五四运动精神为民主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精神支柱——现代国家理念、具有时代价值
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3)意义: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项目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性质 革命性质 革命任务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革命前途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反帝反封建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旧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
社会主义国家
(1)时间:俄国十月革命后
十月革命(1917)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纪念中国共产党二十八周年(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
(2)中心:北京和上海
(3)表现
①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②研究团体:1920年,李大钊发起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③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南陈北李
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4月
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来到中国
8月
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10月
1920年
1919年
五四后
工人运动持续发展
北京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5月
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③共产国际的帮助
④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①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背景: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如今世界不太平,重重压迫我劳工,一生一世做牛马,思想起来好苦情。
北方吹来十月的风,惊醒了我们苦弟兄,无产阶级快起来,拿起铁锤去进攻。
红旗一举千里明,铁锤一举山河动,只要我们团结紧啊,冲破乌云满天红!”
----北京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工人所唱歌曲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2)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①时间:1921年7月23日。
②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中共一大会址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③内容:
党的名称 中国共产党
奋斗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中心工作 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中央机构 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问题:观察图片史料,什么是“红船精神”(共产党代表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红船精神
——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
思考: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
新的领导阶级
新型政党领导 中国共产党
新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新的革命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新的奋斗目标 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无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3)诞生的意义:
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②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领导力量;前进方向;凝聚力量;发展前景
(4)中共二大:1922年
中共一大纲领
二、我党纲领如下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
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3、宣传共产主义,承认社会革命为党的首要政策。
中共二大宣言
中国共产党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
(一)消除内乱,打到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没有结合中国的国情,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理想与现实
中共“一大” 时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 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的实际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中共创始人之一·陈独秀
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国共合作:
(1)背景:
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
②共产党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③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屡次失败,思想发生转变
④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就决定抓住它”
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国共合作:
(2)标志:
1924年,广州
(3)影响: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席卷全国。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内容: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通过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 族 推翻满清政府 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反帝
民 权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一般民众所有
民 生 平均地权 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
2、国民革命:
①兴起:1924年国民党一大,国共合作
②发展: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两次东征消灭陈炯明势力。
③高潮:1926年北伐,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④失败:1927.4.12蒋介石反革命政变;
1927.7.15汪精卫分共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1)过程:
材料1: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得到多方支持。与日本联系密切的黄郛建议他 “必须离俄清党”,联系绅商,联络冯玉祥、阎锡山共同反共。大买办、上海财团头子虞洽卿成立了“江苏省兼上海市财政委员会” 支持蒋介石。吴稚晖为其反共制造舆论,李宗仁为其策划军事部署,白崇禧、杜月笙积极参与其反革命政变行动。
材料2:马林和陈独秀:中国革命目前的任务,只是进行国民革命,国民党是代表国民革命运动的党,主张“一切工作归国民党”。“只是注意政治宣传的事,而不可干涉到军事行政上事。”
2、国民革命:
(2)失败原因: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共产党经验不足;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教训:应该坚持掌握革命和武装斗争的领导权
有学者认为,相对于结束北洋军阀的统治而言,国民革命对普通民众的洗礼,对中共的历练更有深远的意义,若无这两点,20世纪30年代初以井冈山为代表的革命根据地的蓬勃发展是难以想象的……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农民武装队伍
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毛泽东(1927·八七会议)
推动中国革命的进程
①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②广大群众受到了革命的洗礼;
③中国共产党积累了经验,认识到开展农民运动和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2、国民革命:
(3)意义:
(1)国共合作推动了中国革命的新发展和两党自身的发展——
合作是处理国共两党关系的最佳选择
(2)能否实现和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是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兴党强国的关键
(3)巩固的统一战线和工农联盟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保证——
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获得成功的法宝
(4)建立军队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近代国情下的必然选择——
兴军强军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必然要求
启示
本课小结
中共三大
1923
北伐
1926
五四运动
1919
1921
1924
1925
中共诞生
国共合作
广州国民政府
1927
合作破裂革命失败
从个人到群体,民族已经全面觉醒。革命虽然失败,革命希望仍在!小写的我,在为大写的中国而努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