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册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册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15 14:5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标要求
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方面的新变化,认识其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中的重要作用(文化带来的民族融合)。
应运而生
蔚然大宗
春秋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的历史脉络
魏晋南北朝
正统思想
遭到打击
西汉武帝
秦朝
战国
宋明
面临挑战
隋唐
三教合归于儒;三教并行
明清之际
新儒学—理学
一、儒学的复兴
1.背景:
材料: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主张出家修道,避世深山,炼丹羽化登仙。佛教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主张远离凡尘,禁欲苦行,摆脱轮回,最终成佛。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道盛行,很多人躲避现实,不养父母,背妻弃子。 ---《宋明理学研究》
从三国到五代,佛道盛行,冲击儒学正统地位
社会动荡,纲常败坏
五代时的冯道先后事四姓十位皇帝,因多次变节,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没有节操的人。
后梁开国皇帝朱温
儿子在外面打仗,儿媳侍寝
儿子主动奉献妻子争宠
儿子夺权,杀死父亲朱温
程颢
程颐
朱熹
程朱理学
南宋 集大成
北宋 创立
2、代表人物
3.主张
材料1: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朱文公文集》
材料2: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3: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知者吾之所固有,然不致则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 ——《二程遗书语录》
(1世界观:“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理”是伦理道德,表现为三纲五常。
(3)方法论:格物致知,即探究万事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2)修养论:存天理,灭人欲
深化讲解:辩证认识宋代理学的特点和价值
4.理学的特点
①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哲学化。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②更加强调伦理道德。理学所强调的天理,实质上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
③更多吸收了佛教、道教因素。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显佛道化的特点。理学佛道化,把佛、道的禁欲主义吸收进来,提出了“存天理,禁人欲”的道德主张。
▲ 石刻朱熹自画像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
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
——蔡尚思(福建泉州德化人)
▲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书影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 五经书影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
5.评价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清)戴震
(1)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成为官方哲学,正统思想;
(2)积极:注重人的气节、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3)消极:成为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工具,扼杀人性。
9.北宋理学家程颐说:“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这表明“理”是
A.物体的自然属性
B.忠孝等人伦道德规范
C.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
D.圣人的精神境界
C
2.吴宁、范立舟在《两宋士风述论》中指出:“宋代文人士大夫由盛唐时对功名的追求转向对道德精神的弘扬,为国家效力的自觉性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空前强烈。”这反映了宋代
A.程朱理学的影响突出 B.国力贫弱、政治黑暗
C.国家统治思想的转变 D.文化教育事业日益普及
11.宋之前,“刘向传列女,取行事可为鉴戒,不存一操。范氏宗之,亦采才行高秀者,非独贵节烈也”。宋之后所旌表者,则大多为节妇烈女们守节殉夫的惨烈了。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男尊女卑观念开始形成
C.君主专制统治日益加强 D.战乱与社会动荡的加剧
A
A
二、文学艺术成就
1.宋词: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
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窦娥冤》
2.元曲:
思考:宋词、元曲繁荣的原因?
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根本原因)
——世俗化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
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窦娥冤》
思考:宋词繁荣的原因?
(1)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
(2)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根本原因)
(1)以山水画最为突出。
特点:不强调写实,而注重意境和
笔墨情趣。
绘画:
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理学的兴起使人们更注重内心的修养。画家从追求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山水画成为画寄托思绪情怀的方式。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
(2)风俗画
杂技戏孩图
宋代社会经济发达,为绘画提供了新的绘画题材,风俗画是人物画的一大特色,生动记录了平民的社会生活。
二、文学艺术成就
2.元曲:
3.话本:
4.绘画:风俗画(《清明山河图》)——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
——世俗化
1.宋词:
5. 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元曲是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与音乐、戏曲结合比较紧密的艺术形式。推动宋元词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经济的发展 B.社会环境的变化
C.统治政策的调整 D.主流思想的演变
A
※重要结论:商品经济发展带来文化的世俗化(宋词、元曲、风俗画)
三、科技成就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马克思
三大发明:基本成熟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科学家
沈括
郭守敬
王祯
雕版印刷,相当普及;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
大量用于军事
广泛用于航海——为新航路开辟创造了条件
《梦溪笔谈》
《授时历》
《农书》
课堂小结
文化之新变化
政治、经济、思想、民族
(理学兴起)
(文艺与科技)
(民族文字)
哲学化、思辨化
多元化、丰富性
世俗化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政治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第9、11、12课
两宋的历史
1.政治:强化中央集权及社会改革
3.经济:经济发展及社会新变化
2.军事:民族政权并立及相互交融
4.文化:成就辉煌,领先世界
一、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1.唐末五代军阀割据
2.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①措施:地方:收地方权力(行政、财权、军权)
中央:二府三司,分散相权
崇文抑武的方针
②影响
二、边疆压力与财政危机
1.宋辽战和、宋夏战和
2.三冗两积
三、王安石变法
后果:富国未强兵、激化内部矛盾
四、南宋的偏安
1.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中书门下
同平章事
中央
参知政事
三司
枢密院
军政
民政
财政
枢密使
枢密副使
三司使
皇 帝
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
中央
府州军监


安抚使司(帅司)
转运使司(漕司)
提点刑狱司(宪司)
提举常平司(仓司)
知州(或知府等)
通判
地方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一、辽与西夏
1.辽的建立及政治制度
2.西夏的建立及政治制度
二、金朝入主中原
1.金的建立 及 猛安谋克制度
2.发展--金灭辽宋,迁都燕京
3.鼎盛—“大定之治”
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1.蒙古统一 与扩张征服
2.四大汗国与元朝建立
3.元朝统一:行省制(特点、影响)
四、元朝的民族关系
核心问题:
政权并立·封建化
大一统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授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材料二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两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1)根据材料一,比较唐朝中后期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后果。(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元代行省制度的特点以及其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应采取的策略。(2分)
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1.边境贸易:榷场贸易活跃
2.海外贸易: 海外贸易繁荣,港口城市发展
3.纸币出现
4.城市发展:突破市坊时间、空间限制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三、经济中心南移
1.经济重心南移(南宋完成)
2.影响:文化重心难以(科举考试南北分榜)
四、社会的变化
1.门第观念淡化
2.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3.国家对社会控制松弛
一、儒学的复兴
1.背景
2.程朱理学
二、文学艺术——世俗化
1.文学:宋词、元曲、话本
2.艺术:绘画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三、科技
1.三大发明的成熟
2.沈括《梦溪笔谈》
3.郭守敬《授时历》、王桢《农书》
四、少数民族文字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时序构建
原始社会:多元一体
早期国家夏商西周:家国一体、神权色彩、尚未集权
春秋战国:政治大变革、大动荡,经济大发展,民族大交融,
思想大解放,社会大转型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治大分裂、民族大交融
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华夏认同与华夏族的形成
汉族的形成
单元核心概念:民族交融、大一统
大分裂
大一统
大分裂
大一统
纵向
单元要点
两个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
纵向 从大分裂走向大一统
横向 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思想文化成就
课题 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三国两晋
南北朝
隋唐
盛世
政治制度方面
经济繁荣程度
民族交融
文化兴盛
基础和前提
问题一:政权更迭的变现与特征
问题二:东晋政治特点——士族专权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政治表现:士族与皇族共治(在特定条件下皇权政治的变态),门阀士族世代为官,享有特权。
制度保障:九品中正制
经济基础:庄园经济
问题三:江南开发的原因与意义
问题三:江南开发的原因与意义
1、原因:
使南北方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促进了民族交融。
2、意义: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北民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问题四: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意义
1、措施:
政治 迁都洛阳
经济 均田制
文化(汉化) 移风易俗(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定高门、通婚姻)
2、意义:
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缓和了民族矛盾。
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问题一:隋朝兴亡(581~618)
二、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1、建立与灭亡:
581建隋,589灭陈,完成统一。
修建仓库(粮仓、义仓);
兴建两都(大兴城、洛阳城);
开通大运河。(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问题三:唐之民族交融
二、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1、处理民族关系的五种方式
突厥:武力征服、设置机构
回纥、靺鞨:册封首领
吐蕃:和亲、会盟友好
2、开明民族政策表现
华夷观念淡薄。
尊重少数民族固有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羁縻制度)
3、开明民族政策的影响
三、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问题一: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时期 选官制度 特征
选官标准 选官方式 选官权力
夏商周 世官制 (世卿世禄制) 血缘 世袭
战国 军功爵制 军功
汉朝 察举制 品行 自下而上 乡举里选 地方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家世 品评官品鉴,后被门阀士族把持 世家大族
隋唐至明清 科举制 才学 考试 中央
问题二:中央官制的发展演变趋势
时期 中央官制 权力分配 趋势

两汉 西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三公九卿制
中外朝
以中朝牵制外朝,中朝决策、外朝执行
三省形成
三省六部制
相权三分,相互牵制,集权皇帝
相权逐渐削弱,皇权逐渐加强;
三、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四、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问题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时期 儒学 佛教 道教
汉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儒学独尊,正统地位
受到挑战,吸收佛、道思想,有了新发展(玄学)
“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两汉之际传入
在中国盛行,吸收儒、道思想,渐趋本土化
东汉末年兴起
在民间广为传播,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