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至第三章。
洲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2020年5月27日11,点我国珠峰探险队将五星红旗再一次插上峰顶,并重新测量珠峰高
度,实现了四十五年后的再次登顶。图1甲、乙、丙、丁为登顶路线途经的四个营地。据此完成
1~2题。
铷
章子峰
高程/m
酃
8400
8000
蚁
珠穆朗玛峰
7600
7200
长
6800
甲
6400
6000
区
登峰营地
。。。登峰路线
图1
将
1.图示四个营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翰
C.丙
D.丁
警
2.登顶当日见到太阳
阳
A.正东升,正西落
B.东北升,西北落
C.升落时间都提前
D.东南升,西南落
图2示意某日地球日照分布,阴影部分是黑夜。据此完成3~5题。
黎
1809
图2
【高二地理第1页(共6页)】
·23-116B·
3.该日为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4.该日a地日出的地方时为
A.2:30
B.4:30
C.6:30
D.8:30
5.张先生乘飞机以每小时跨越一个时区的速度从b点沿昏线向赤道飞行,6小时后,飞机所在
地的地理坐标是
A.(2326'S,180)
B.(23°26'N,180)
C.(0°,45°E)
D.(0°,135°W)
图3为我国部分区域春季开始日期等值线图。据此完成6~8题。
90
30
51
年
无冬
5.15
春季开始日期等值线
(5月15日)
图3
6.甲、乙、丙、丁四地中夏季最短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甲处等值线向西凸出的原因是
A.纬度较高
B.距海遥远
C.位于山脊
D.位于谷地
8.若全球气候大幅度变暖,则该区域
A.甲地等值线将向西推进
B.乙地等值线会总体东移
C.全年无冬区的北界南移
D.30°纬线与春季开始日期等值线的交点将减少
【高二地理第2页(共6页)】
·23-116B·
图4为某平原上孤立山丘及附近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②③代表不同时期的地层。据此完
成9~10题。
山丘
①玄武岩
平原
平原
Q②砂砾岩
三③页岩
图4
9.上图中孤立山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断块抬升
C.火山喷发
D.褶皱隆起
10.地层①②③形成年代由老到新的排列顺序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河曲是水流作用形成的地貌。山区和平原都有河曲发育,平原上发育的河曲更典型。图5
为我国某河流“老牛湾”河曲景观图。据此完成11~13题。
图5
11.平原地区河曲景观更典型是因为
A.河道受限小
B.水流速度慢
C.地转偏向力更强
D.水流贯性大
12.河曲形成的主要力量是
A.凹岸堆积
B.凸岸堆积
C.凸岸侵蚀
D.凹岸侵蚀
【高二地理第3页(共6页)】
·23-116B·高二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1,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转线速度在同纬度等海拔的前提下相等,但因甲地海拔最高,
故甲地离地轴最远,单日转过距离最大,线速度最大。故A选项正确
2.B【解析】此时为5月27日,为北半球夏半年,在珠峰见到太阳东北升,西北落。故B选项正确。
3.B【解析】根据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图示为北半球,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由此判断该日为北半球夏至
日。故B选项正确。
4.B【解析】图中a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为4:30分,而同一纬线上各地的日出地方时是相同的。
故B选项正确。
5.D【解析】张先生乘飞机以每小时跨越一个时区的速度从b点沿昏线向赤道飞行,6小时后刚好到达赤道,
出发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度是45°W,6小时后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度是135°W。故D选项正确。
6,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进人春季的时间比其他三地晚得多,那么进人夏季的时间就更晚,所以该
地夏季最短。故A选项正确。
7.D【解析】甲处为雅鲁藏布江河谷,河谷海拔较低,气温较高,人春较早。故D选项正确。
8.A【解析】全球变暖则入春日提前,甲处等值线将向西推进,乙地等值线会总体西移,全年无冬的北界北移,
因同纬度入春日提前,入春日等值线整体北移,则30°纬线与等值线的交点将增多。故A选项正确。
9.C【解析】孤立山丘主体由喷出岩冷凝而成,说明其成因是火山喷发。故C选项正确。
10.C【解析】喷出岩贯穿砂砾岩和平原黏土层,说明火山喷发最晚;页岩和砂砾岩相比,砂砾岩在下,应先形
成。故C选项正确。
11.A【解析】平原地区的河曲不受地形限制,凹岸不断侵蚀推进,河床可以自由游荡,形成自由河曲。故A选
项正确。
12.D【解析】河曲处的河道摆动幅度大与凹岸侵蚀有关,凹岸侵蚀掘进,凸岸随后跟着沉积,河曲形态不断变
化。故D选项正确。
13.B【解析】河曲退化为牛轭湖,牛轭湖与原河流仍有一定联系,洪水期原河流的河水可能进人牛轭湖,带来
泥沙在湖内淤积:加上两岸沉积物崩塌,湖内植物不断生长,使牛轭湖走向消亡。故B选项正确。
14.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加那利群岛四季如春,冬季平均温度17℃,夏季平均温度25℃,岛上温差小,受
海洋调节明显: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降水少;再根据图中寒流分布可知,寒流降低了夏季的气温。故D选
项正确。
15.C【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加那利群岛接近30°N,再结合材料加那利群岛的降水集中在冬季可知,冬季西风
带南移,给群岛带来少量降水。故C选项正确。
16.B【解析】根据材料加那利群岛的降水集中在冬季可知,冬季西风带南移,给群岛南侧带来少量降水,而此
地的盛行西风为西南风,在岛屿的西南侧受地形抬升作用形成少量降水。故B选项正确。
17.(1)①地位于120°E附近,属于东八区,②地位于105°E附近,属于东七区,两地区时相差1小时。(4分)
(2)日出日落时间变化:日出时间逐渐推迟;日落时间逐渐提前。(4分)
日出方位变化:9月23日(秋分日)前日出东北,9月23日(秋分日)日出正东,9月23日(秋分日)后日出东
南。(4分)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3-11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