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课件(共40张PPT含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课件(共40张PPT含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15 15:04:32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第四章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在影片中观察聚落的形态与差异 ( 建筑物、人口密度、交通网密度、自然环境 ……)
乡村
城市
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场所。
农业
非农业
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景观差异大



Difference



交通条件改善、人口数量增加、建筑密度增大 ……
城市
小村庄
集镇
小城镇
山地


平原





自然资源
交通
旅游业
温馨提示:
1.就地取材,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
2.从墙体厚薄、窗户大小、屋顶尖平等方面设计考虑。
热带雨林区
热带雨林
气候
热带沙漠区
极地冰川区
热带沙漠
气候
寒带气候
东南亚民居—高架屋
西亚民居
北极地区民居
—冰屋
窑洞:黄土高原特有的民居形式,就地取材。这里气候干燥,土质十分坚固牢靠,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可随意挖凿而不会坍塌。 窑洞有厚厚的屋顶和墙壁,使得窑洞能保温也能隔热,冬暖夏凉。
蒙古包: 选材轻便, 便于搭建及拆卸 。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 冬暖夏凉 ,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 转场放牧 民族居住和使用。
交通便利
(公路、铁路)
水源充足(孝妇河)
地形平坦(低矮丘陵)
气候适宜
丰富的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1.读甲、乙两种聚落景观图片,有关两种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聚落为乡村 B.乙聚落为城市
C.甲聚落高楼林立,道路纵横
D.乙聚落相对集中,规模较大
下图是中纬度的某地区。读图,回答2~3题:
2.仅从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考虑,四处聚落中最不可能形成城市聚落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②、③、④聚落呈带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C
A
C
4.右图民居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终年严寒 B.炎热干燥
C.高温多雨 D.冬冷夏热
(3)ABC三处聚落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聚落可分为_________ 和_________ 两大类。
C
城市
乡村
(2)ABC三处聚落都属于______ 聚落,三处聚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村
沿河流分布,地形平坦。
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便于人和物资的集散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