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常见的运动 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常见的运动 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15 22:4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常见的运动 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与会代表即使闭上眼睛也能分辨出习近平总书记发言的声音。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声音只能传递能量
D.公路两旁修建隔音板的作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A.2∶1 B.1∶2 C.2∶3 D.3∶2
3.汽车站并排停放着两辆大客车,甲车突然相对地面向后行驶,乙车相对地面静止,这时乙车上的乘客却觉得乙车在向前行驶,则该乘客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乙车 B.树木 C.房屋 D.甲车
4.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者的速度之比为2: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3,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
A.8:3 B.2:3 C.3:4 D.6:1
5.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音调相同的只有图甲和图乙
B.响度相同的有图甲、乙、丙
C.图甲、图乙的音色不同
D.甲的音调比丙的音调高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C.各种乐器音色不同因此能够区分它们
D.道路两旁植树可有效减弱噪声的传播
7.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8~20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s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第10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甲车的速度一直在增加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相等时间的情况下,物体通过的路程s越长,其速度v越大
B.在通过相等路程的情况下,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t越少,其速度v越大
C.匀速运动的物体,其速度v由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D.匀速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9.以下是从声源处降低噪音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音器 B.电锯工的耳朵塞上棉花
C.高速公路两旁种上树木 D.街头设置噪声监视器
10.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一定越大
C.运动所用的时间越少,速度一定越大
D.速度与运动路程无关,与运动时间也无关
11.我们的生活已经步入高铁时代,长约200m的复兴号列车,若以28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约6000m的隧道,列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
A.75s B.72.5s C.77.5s D.70s
12.图中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装置可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B.乙图:从左向右依次敲水瓶,音调越来越低
C.丙是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其原理与蝙蝠在夜间飞行时的原理相同
D.丁是摩托车的消声器,其作用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3.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经过6s甲、乙相距2m。下列说法中(  )
①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②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P、Q间的距离可能是6m
④P、Q间的距离可能是10m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②③④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14.在公路上并列行驶的两辆汽车,甲车的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运动,乙车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也向东运动。如果以楼房为参照物时则说明(  )
A.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B.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且甲车比乙车运动的快
D.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且甲车比乙车运动的慢
二、填空题
15.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使用刻度尺测长度前,要明确刻度尺的测量范围、零刻度线和分度值。如图所示,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
16.如图是我国传统民族吹管乐器﹣唢呐,它发出的声音是由管内的______振动产生,吹奏时用手指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人们容易分辨出唢呐和笛子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不同。
17.声音不能在月球上传播的原因是:月表面是 ______。
18.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______停止,发声就停止。“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______来判断的。
19.如图所示,木块的测量值是______c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cm,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
20.合肥已经进入地铁时代,目前正在建设的4、5号线的列车最高设计时速为80km/h,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______,该速度值合为______m/s。
21.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_Hz。
22.考试时,考生翻动试卷发出的声音是由试卷 ___________产生的,这声音通过 ___________传入监考老师的耳朵;经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观众根据声音的 ___________进行判断的;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一般都安装有隔音墙,这是在 ___________减弱噪声(选填“声源处”或“传播过程中”或“接收处”)。
23.在一次科学探究活动中,小明要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他用每隔相等时间拍照一次的相机(相机说明书上的相关描述如下:“每秒拍照2次,像成在同一底片上”),拍下如图所示的照片,右侧为纸锥从E到F过程的放大图,EF段纸锥运动的路程是______cm,EF段纸锥下落的速度是______m/s。
24.图中为新型冠状病毒在30万倍电子显微镜下成的像,将该病毒图像用刻度尺进行测量,该病毒图像的整体宽度为______cm。若使用透气孔径为3.0μm的口罩,______(填“能”或“不能”)有效遮挡新型冠状病毒。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D
4.B
5.A
6.B
7.B
8.D
9.A
10.D
11.C
12.C
13.D
14.C
15.1mm 3.60
16.空气柱 音调 音色
17.真空
18.振动 振动 音色
19.1.75 0.1 337.5
20.列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为80km 22.2
21.340m/s 20~20000
22.振动 空气 音色 传播过程中
23.20.0 0.4
24.3.60 不能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