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透镜成像 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巩固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透镜成像 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巩固练习(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15 22:4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透镜成像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巩固练习(4)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凸透镜成像及成像规律的应用,有以下几种说法:
(1)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2)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
(3)幻灯机是利用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4)集邮爱好者观察集邮时若一时找不到放大镜,可以用老花镜代替。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1)(2) B.(2)(3) C.(1)(4) D.(2)(4)
2.如图所示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图中甲、乙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看出汽车此时是靠近摄像头
B.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电影放映机原理相同
C.夜晚,为了帮助司机开车看清仪表,车内的灯应亮着
D.照片中车的外表很清晰,但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这是因为车内没有光
3.关于凸透镜、凹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物镜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望远镜的目镜是凹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近视的同学需要佩戴凹透镜,利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的特点
D.角膜和晶状体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成在视网膜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4.小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书本应放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 B.乙图中书本应放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
C.甲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 D.乙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5.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潸晰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5cm、小于20cm
B.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缩小的清晰的像
C.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镱,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晣的像,应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D.如果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凹透镜,为了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6.小明有一个凸透镜,经常用它观察小物体,也能用它做其他光学实验。一次实验时不小心把这个透镜摔坏了,他就用橡皮泥把遗失的部分补上(如图所示)。小明如果用这个补缺的凸透镜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则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  )
A.光屏上能出现三个烛焰的实像
B.光屏上能出现两个烛焰的实像
C.光屏上能出现一个残缺的实像
D.光屏上的像与原镜片成像情况几乎相同
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通过简易的潜望镜观看海面上的船 B.用放大镜观看地图
C.平静的水面能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 D.在路灯下出现人的影子
8.如图是某同学在沂河边临工大桥拍下的一张美丽景片。根据此照片可推断(  )
A.桥上索塔有多高,沂河水有多深
B.塔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大桥通过照相机镜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塔的倒影通过照相机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9.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该物体放大的像,那么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0cm B.15cm C.10cm D.5cm
10.查显示,我国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28%、初中生为60%、高中生为85%,而且有平均每年增长125度的趋势。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  )
A.甲、丁 B.甲、乙 C.丙、乙 D.丙、丁
1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在离凸透镜30厘米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0厘米 B.30厘米 C.40厘米 D.50厘米
12.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如图,此时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屏上的像是虚像
B.光屏上的像是缩小的
C.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
D.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在光屏上能呈现清晰的像
13.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选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他将凸透镜固定在40cm刻度处,点燃的蜡烛放置在25cm刻度处,光屏移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好出现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蜡烛向左移动5cm,光屏应同时向左移动5cm才能呈现蜡烛清晰的像
B.将蜡烛向右移动10cm,光屏应同时向右移动10cm才能呈现蜡烛清晰的像
C.将蜡烛向左移动10cm,光屏应同时向左移动到60cm刻度处才能呈现蜡烛清晰的像
D.将蜡烛向左移动15cm,光屏应同时向左移动15cm才能呈现蜡烛清晰的像
二、填空题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为倒立___________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等大),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 ___________。
15.小强做了一个使如图光路图成立的光学实验,你认为他实验时在虚线框中放入的透镜应该是________ (选填“凸 透镜”或“凹透镜”),你判断的依据是折射光线相对于原传播方向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主光轴。
16.如图所示,烛焰能在光展中央位置成清晰的实像,现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换成焦距比原来凸透镜焦距小的凸透镜,如果还想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__________(选填“靠近凸透镜”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17.在透明玻璃杯的杯底放一枚硬币,再放一些水。把杯子端到眼睛的高度,再慢慢下移。当杯子移到某一个位置时,可以看到一大一小“两枚硬币”。其中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的一枚,是通过水面折射形成的像;另一枚,是通过侧壁折射形成的像,它实际上就是凸透镜的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成像。这两枚硬币其实都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18.然然在体检中发现自己是近视眼,需要如图所示配戴______透镜来矫正,利用了该透镜对光线的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19.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______)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理由:____
20.如图,水球相当于______(选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王亚平与她的像是在水球的______(选填“同侧”或“异侧”)。
21.凸透镜可用于___________(选填“远视”或“近视”)眼的矫正,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若某手机镜头焦距为5cm,用它扫描健康码时,为保证扫描清晰,手机到健康码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___。
22.近年次仁爷爷随着年龄的增长视线越来越模糊,经眼科医生检查次仁爷爷看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后方,则次仁爷爷被确诊为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应佩戴_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矫正。
23.一幅如图甲所示的漫画立在桌面上。小霞把一个装水的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小霞观察分析:装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横切面中间厚,边缘薄,起到凸透镜的作用,使图片横向放大、颠倒,透过水杯看到的是老鼠的______(填“实”或“虚”)像,此时老鼠到玻璃杯的距离满足______(填“f<u<2f”或“u>2f”或“u<f”)。
24.小明把凸透镜放在图所示位置,蜡烛放在30cm刻度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像。之后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图示位置,光屏应相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且像为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C
4.A
5.D
6.D
7.B
8.D
9.C
10.B
11.A
12.D
13.D
14.放大 投影仪
15.凹透镜 远离
16.靠近凸透镜
17.较小 放大镜 虚
18.凹 发散
19.C 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20.凸透镜 异侧
21.远视 10
22.远视 凸
23.实 f<u<2f
24.左 缩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