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光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光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15 22:4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光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物体通过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乙图中,桥在水中的“倒影”可用光的反射来解释
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被分解,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具有荧光效应
D.丁图中,发生漫反射后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如图是某同学在沂河边临工大桥拍下的一张美丽景片。根据此照片可推断(  )
A.桥上索塔有多高,沂河水有多深
B.塔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大桥通过照相机镜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塔的倒影通过照相机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我们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热胀冷缩来反映被测物体的冷热程度,下列用到的物理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
A.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
B.我们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用碎纸屑的跳动来反映鼓面的振动
C.我们用两个相同的棋子去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D.我们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传播路径
4.如图所示,体操房内有一面宽为L=3m的长方形平面镜,A运动员站在离镜的中央距离为a=2m处;B运动员从远处向A走来,并且始终保持到镜的垂直距离为a;A开始看到B在平面镜中的像时,A、B两运动员相距多远(  )
A.2m B.3m C.1.5 m D.2.25m
5.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线是真实存在的带箭头的直线
B.激光笔发出的光是一条光线
C.光线可以用虚线表示
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
B.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C.在缓缓流淌的河水中可以看到河边垂柳的倒影
D.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部分看起来上翘了
7.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将三角形小孔正立放置对准点燃的蜡烛,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正立的三角形光斑 D.倒立的三角形光斑
8.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1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原来的入射角是(  )
A.35° B.45° C.60° D.25°
9.下列光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甲:太阳光的光束透过树叶缝隙照射在地面上形成一个个圆形亮斑
B.乙:凸面镜可以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
C.丙:烛焰通过小孔成像
D.丁:手影游戏
10.透过装满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看到课本封面的“物理”两个字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水的玻璃杯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玻璃杯远离课本封面时,看到的字变小
C.图中“物理”两个字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图中“物理”两个字是虚像
1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8m/s
B.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路线是直的
C.太阳和月亮都是光源
D.光在其他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慢
12.汉朝齐少翁用纸做人、物在幕后表演,并且用光照射,相应的人、物的“影”就放映在白幕上,幕外的人就可以欣赏到皮影戏表演。下列和皮影戏形成原理不同的是(  )
A.有时看黑板上的字会“晃眼” B.阳光下绿树皮荫
C.打靶时“三点一线”瞄准 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13.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潸晰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5cm、小于20cm
B.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缩小的清晰的像
C.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镱,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晣的像,应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D.如果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凹透镜,为了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14.如图是小天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使用硬纸板是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图甲中∠EOM是入射角
C.图乙中反射光线依然存在
D.图丙和图甲中的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二、填空题
15.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60°角,则反射角是 ___________°,那么平面镜使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 ___________°,当入射角为 ___________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光由空气进入玻璃中时,传播速度 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如图所示,公路边设有一大平面镜,公路上有一辆汽车正在向西驶到十字路口向左拐弯,那么从镜中看到的这辆车是向______行驶,向______拐弯。
17.(1)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燕子距水面6m时,它的“倒影”距水面 ________m,它在湖面的“倒影”是 ___________(填“实”或“虚”)像,这是由于光的 ________形成的。
(2)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E处恰好看不到它。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 ________;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E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________现象。
18.以镜正衣冠。小丽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她在镜中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当她由远及近走向平面镜的过程中,像到镜面的距离变______,像的大小______。
19.小明同学身高 165cm,站在竖置放置的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______cm,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____。若他垂直于镜面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移动了1m,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__m/s。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则海底某处的深度是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450m/s)。
21.夏天的雨后,小草的叶子上有雨滴,透过这些雨滴,可以清晰地看到下面叶子的叶脉。这时,雨滴相当于一个 ______(选填“凸透”或“凹透”)镜,看到的是叶脉 ______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22.在研究光的色散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进行了实验操作,在白纸做成的光屏上获得了一条彩色的光带,并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示意图。
(1)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太阳光是由______混合而成的。在示意图中,彩色光带中的红光靠近光带的______处(填“A”或“B”),因为这种色光通过玻璃时的折射程度较______(选填“大”“小”);
(2)如果用红纸做的光屏来接收,则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彩色光带。
23.如图所示,2020年6月21日天空上演了神奇的“金环日食”现象,此次日环食带非常狭窄,宽度仅20公里左右,而湖南正好处在此次的最佳观测带上。产生日食的原因可以用光的________来解释。
24.以下物体:①太阳、②月亮、③闪闪发光的宝石、④萤火虫、⑤烛焰,其中不属于光源的是______,属于天然光源的是______(两空均填序号)。
25.如图所示,雨后的夜晚,迎着月光动,有水的地方较______,没有水的地方较______(两空均选填“暗”或“亮”)。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B
4.B
5.D
6.C
7.B
8.A
9.B
10.B
11.C
12.A
13.D
14.B
15.30 120 0° 变小
16.南 右
17.6
虚 反射 光沿直线传播 折射
18.虚 小 不变
19.165 7∶20 不变
20.3×108 2900
21.凸透 正 放大
22.多种色光 A 小 不能
23.直线传播
24.②③/③② ①④/④①
25.亮 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