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与总结
整体设计
本章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到的物品,像收音机、电视机、手机、电磁炉、电脑等,跟现实生活联系十分密切,且趣味性较强,有些知识只要求常识性了解,学生学习起来相对轻松。
全章内容排布十分合理,从有线传输到无线传输,无线传输即利用电磁波进行传输;接着学习电磁波的产生条件和传播条件;再学习中长波的传播,即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所用的电磁波;再学习微波的传输、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网络通信。为把全章的知识系统地整合起来,首先请同学们在大屏幕上看“知识结构树”,要求不看课本的情况下,把知识树填写完整。再请几个学生来补充或纠正。之后再请同学们针对自己遗忘的知识点去回顾课本,就显得有的放矢。对重点内容配以“典型例题”的形式出现,以加深理解、拓展提高。“达标测试”中强调学生独立限时完成,旨在锻练学生独立做题时思维的严谨性、时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对知识的梳理和理清解答问题的思路,掌握解题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了解电话交换机的应用;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2.通过学习,了解电磁波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知道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3.通过学习,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
4.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网络通信等多种通信形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复习,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对比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2.保护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逐步培养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到社会生活实践的意识;
3.知道运用辩证主义观点看待事物,知道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达标测试题
教学设计
[知识梳理]
一、本章的整体结构
二、知识拾零
1.电话话筒里的碳粒整体,相当于一个变阻器,通过电阻的变化,在电路中产生了随声音的振动而强弱变化的电流。
2.一个地区的所有用户都接到同一个电话交换机上,如果两个地区的交换机之间用电话线相连接,就可以实现地区间用户通话。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即如果交换机间的线不够用了,打长途电话时,经常遇到“占线”的情况。[来源:.Com]
3.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所有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一样,即为3×108 m/s。正因如此,波长越长的电磁波,频率越低;波长越短的电磁波,频率越高。
4.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三种传递信号的方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通过天线来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
5.电视和广播作比较,传递的信息量更大,电视不仅仅传递声音信息还可以传递图像信息。广播信号是用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通过天线发射出去的,而电视信号是发射机把音频电信号和图像电流加载到高频电流上,通过天线发射出去的。广播信号是由收音机来接收,由调谐器选择出特定频率的电流,再由电子线路把音频信号通过扬声器还原成声音的;而电视信号是由电视机来完成接收,再由显像管还原成图像的。
6.用作移动通信的手机,既是电磁波的发射台又是电磁波的接收台,不过其自身发射功率不大,需要借助于基地台来放大信号,基地台与市话网相连接。
7.微波通信,优点是信息量大,由于其性质接近光波,所以不能沿地面绕射,要实现长距离传输,需要每隔50 km就建立一个中继站,如遇雪山、大洋无法建立中继站时,就得借助于卫星来转接信号。只要在地球周围均匀地分配三颗通信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8.光纤通信,它所承载的信息量比微波还要大得多,且在专门的通道里传输,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保证了通信质量,同时保密性好。
9.网络通信,电子邮件是世界上最常用的网络通信形式。世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是互联网,又叫因特网。
三、电磁波谱图及应用(本图在大屏幕上投放,师生一起分析各波段的实际应用。)
电磁波谱图及应用
[典型例题]
例1: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B.波长不同的电磁波的速度不同
C.真空中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它的波长越长
D.变化的电流在周围的空间产生电磁波
分析:电磁波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固、液、气体中传播,所以A错。由于真空中不同频率(波长)的电磁波的波速都是相同的,都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108 m/s,所以选项B错。由于波长、波速、频率三者间的关系式为:c=λf,可知,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波速一定时),所以选项C错。变化的电流在周围的空间产生电磁波,D是正确的。
答案:D
例2:能把声音和图像转化为电流的装置分别是( )[来源:.Com]
A.耳机和摄像机 B.话筒和摄像机
C.话筒和显像管 D.耳机和显像管
分析:话筒能把声信号变成电信号;耳机是把电信号变成声信号;摄像机把图像变成电信号;显像管把放大的图像信号还原成图像,所以选项B正确。
答案:B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长越长的电磁波,相同时间内传递信息量越大
B.激光的传播速度比无线电波快
C.目前使用最频繁的网络形式是“因特网”
D.可见光也能够传输大量的信息
分析:由于波长、波速、频率三者间的关系式为:c=λf,可知,波长越长(波速一定时),频率越低。根据信息理论,频率越高时携带的信息量越大。因此A错。激光是电磁波的一种,所有的电磁波传播速度都相同。所以B错。目前使用最频繁的网络形式是“因特网”,又叫“互联网”。C正确。可见光频率不单一,夹杂其他频率的光,因此D错。
答案:C
例4:为什么电视、电话、电脑等越来越多地使用光缆通信?
分析:光缆通信中使用的光是激光,激光具有方向高度集中,频率高且单一的特点,所以传输容量巨大;另外激光在特有的通道——光导纤维里传播,能够避免外界干扰,确保通信效果好而且保密性强。因此电视、电话、电脑等越来越多地使用光缆通信。
[拓展延伸]
例5:如图所示,电视台把无线电信号传送到高空中的通信卫星上,卫星再把信号传到地面上的其他区域,这样就实现了卫星转播。在调试的过程中,电视台本身也需要接收卫星上传回的信号,并和演播室用电缆传来的信号进行比较。这时发现卫星传来的画面上,人物动作变化总比电缆传来的画面发生慢一些。
(1)解释产生这种时间延误的原因。
(2)已知通信卫星的高度大约是36 000 km,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和光速相同。请你根据这些数据,估算一下画面延迟的时间。[]
分析:(1)电磁波虽然传播速度快,但由于传输距离远,它的传播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会发现卫星传来的画面上,人物动作变化总比电缆传来的画面发生慢一些。[]
(2)根据s=vt,可知,t=
t===0.24 s。
[达标测评](教学说明:尽量每人一张练习纸,且限时完成,这样可保证测评质量,并当堂由小组完成评价。)
一、填空题
1.电话之间互相通话时,一般都是通过______来转接的,这样可以提高______的利用率。两个地区之间的通话,要靠两个地区之间的______来转接。在打长途电话时,有时出现“占线”现象,常常是______之间的电话线不够用了。
2.有一天,小羽同学打开收音机后,又去打开台灯,这时他听到收音机中传来“咔哒”一声。他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现象,将收音机旋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并开大收音机的音量,又连续使台灯的开关闭合、断开,结果发现只是在闭合或断开开关的瞬间从收音机中才传来“咔哒”声,从他观察到的现象可以说明:导线中电流的______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3.一天,小香同学所在的实验小组,把一部手机放到真空罩中,将罩中的空气抽出后,拨打罩内手机,结果没有听到铃声。当他们从真空罩中取出手机后,发现手机上有一个未接电话。通过对以上现象的分析,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声音________传播,电磁波________传播。
4.收看电视节目、手机通话、微波炉做饭、雷达导航、GPS全球定位等等,所有这一切之所以能实现全是______的功劳。
5.每个邮件地址的域名都会告诉你相应的信息,如:“”表示该电子邮箱属于__________________,邮箱服务器名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cn”是__________的简写,表示该服务器在______注册。
二、选择题
6.有几位同学谈论电话,他们有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电话之间的导线中传递的是电流信号
B.电话之间是靠电话交换机实现通话的
C.程控电话之间不需要用导线连接
D.听筒和话筒都能进行声、电之间的转换
7.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几千年来的梦想。当两人在月球上时,即使他们离得很近,还必须靠无线电话(该设备置于头盔内)交谈,这是因为( )
A.无线电设备先进,能确保声音不失真
B.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C.电磁波与声波一样,传播时需要介质
D.声波和电磁波一样,传播时不需要介质
8.初二(3)班的同学们上完信息课,从微机室中出来,大家议论纷纷,有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利用上网可以查阅所需的各种资料,比资料室中要全多了
B.利用上网可以看到不断更新的新闻,比报纸要快多了
C.利用上网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把人们的空间距离缩短了
D.只有收件人的计算机打开着,我们才能向他发送电子邮件
9.我们经常在媒体上听到“信息高速公路”一语,你知道它指的是( )
A.高速行驶的公路 B.利用光纤的通信
C.利用微波的通信 D.利用卫星的通信
10.民航规定:乘坐飞机时严禁拨打手机是因为( )
A.防止手机中藏匿危险品或暗器
B.打手机喊话声影响乘客
C.手机在飞机中无法使用
D.手机发出的电磁波会干扰飞机正常飞行[]
三、填表题
11.梳理提高:小明同学在复习过程中非常重视知识的归纳整理,并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了分类整理,下表是他归纳整理的一部分,请你帮他在空格中补充完整。
知识点 相同点 不同点
做功和热传递 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做功是能的转化,热传递是能的转移
声波和电磁波 都能传递信息,都具有能量
蒸发和沸腾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只在液体表面发生。沸腾在一定的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电话交换机 线路 电话交换机 两台交换机
2.迅速变化
3.不能在真空中 能在真空中
4.电磁波
5. China 中国
二、选择题
6.C 7.B 8.D 9.B 10.D
三、问答题
11.声波与电磁波的不同点: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都属于汽化现象。
学有所悟:
做完达标测试题目后,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谈一谈自己学本章的一些感受和做题过程中的一些心得。
比如说:一些跟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题目,首先要把它与课本上的知识点建立联系,再从该知识点出发,找到解题的钥匙。
[课堂总结]
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从定义和规律出发,要遵循客观规律,分析问题要有科学依据,杜绝想当然。
[布置作业]
针对复习的情况查缺补漏。
设计反思
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结合“知识树”来复习全章的内容,复习过程照顾到了知识的整体性和个别性。所举例题覆盖重要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进一步理解。选题强调规律的应用,意图向学生传达物理规律的指导性作用,让学生明白学习物理就是要应用于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