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 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色彩的纯度》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 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色彩的纯度》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11-15 20:1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美术《色彩的纯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3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要求学生了解色彩变化的规律,探究培养学生对色彩三属性的判断、感受、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循序渐进地将色彩知识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二、学情分析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力求表现更真实、更深刻,表现能力有所加强。能运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观察到的对象,有的学生对材料进一步的拓展,寻求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创新,也有的学生眼高手低,对表现缺乏信心。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学习色彩纯度的知识,尝试用不同纯度的色彩完成一幅美术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尝试在色彩中调入灰或其他色彩,改变色彩的纯度,创作一幅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了解色彩变化规律,培养对色彩三属性的判断、感受、应用能力,在学习中提高审美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改变色彩纯度的方法。
难点:学会分析高纯度与低纯度的色彩。
五、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提问法、情境法
学法:直观感受法、实践练习法等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范图等。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不同旋律的音乐,引导学生聆听,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找到匹配的图。
2、为老师手中具体纯度变化的色卡找一找朋友,学生感受不同的纯度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由此便引出我今天的课题——《色彩的纯度》。
(二)欣赏作品,感受魅力
1、出示刚才的两幅图,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被称为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并思考问题,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大胆发言。依据学生的回答做最后总结概括其含义是:这种变化在美术中叫作色彩的纯度变化,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
2、组织学生回顾三原色、三间色的知识,在学生对色彩规律有一个初步的感知时,继续展示两幅色彩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并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通过初步的欣赏与观察,使学生自主的感知色彩。了解第一组与第二组色彩色相相同,但是第二组没有第一组色彩鲜艳。从而激发他们深入了解色彩变化的兴趣。
(三)交流探索,深入了解
1、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运用色彩变化的规律,探究其方法,组织学生小组试验,探索怎样使一种颜色发生纯度变化 让学生用发现的眼睛去探究,发现其规律为纯色+灰色=降低纯度、纯度+补色=降低纯度,加入其他颜色种类越多,纯度越低。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2、大师作品赏析。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感知能力,继续展示“星月夜”作品和“豪饮的斗牛士”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画面的纯度和画家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 并引导学生探究出画面中的主要色彩,表现了画家的感情。
3、分析学生作品。纯度的变化在画面中起到哪些作用 总结出纯度的变化能使画面表现的美感、情感更丰富多样,纯度低的色彩可以缓和整幅画面的色彩对比,更好的衬托主体,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四)示范操作,体验乐趣
教师演示用自由的线条在画面上分割出几个大小不同的空间,并选用高纯度和低纯度的色彩,简洁的画出一个主题形象让学生仔细观察,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掌握。
高纯度色彩表现技法:直接选用纯色进行涂色;
低纯度表现技法:选择一个色彩为画面主色调,在色彩中加入灰色或另一种色彩,调和出多种不同纯度的色彩再进行涂色,使画面呈现纯度变化。为学生独立创作解决技法上的难点。
(五)展示评价,分享成功
教育家弗赖登塔说过:“学习唯一的正确方法就是实现再创造”。作业要求:用色彩纯度的变化画一幅画,选取自己喜欢的题材、款式不限。采用开展交流会的方式,小组推选并从纯色运用效果等方面进行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六)小结作业,拓展思维
1.在课程即将结束时,以回顾式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加以回顾,对本节课的知识含义、特点、方法。进行归纳和梳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
2.走进大师的色彩世界,和老师一起进行赏析。
八、板书设计
色 彩 的 纯 度
高纯度 鲜艳 明亮
低纯度 优雅 平和
加入了黑、白、灰、对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