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 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综合练习》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 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综合练习》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11-15 20:2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美术-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综合练习》教学设计
综合练习
教学领域: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复习中国画的相关知识,以及曲线条、构图和色彩方面的知识,运用美术语言对画作进行分析与阐释,并能在绘画中进行灵活运用。
过程与方法:
1.分析中国画中花鸟画与山水画的表现技法,以及壁画中曲线条的美感表现。
2.掌握构图中黄金分割法及透视知识在美术中的运用。
3.掌握色彩中色相、明度及对比色的概念,并体会在绘画中的作用。
4.能运用学过的中国画技法、黄金分割法、透视现象及色彩知识任选一个内容创作一幅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并加以巩固的习惯,感受绘画中的线条、构图及色彩带来的美感,懂得对旧知识及时复习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掌握中国画中近景与远景的技法表现,能画出巴黎圣母院正面的黄金分割线及北京颐和园长廊的透视线,色彩中对比色在绘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能画出巴黎圣母院的黄金分割线。
教学关键:中国画中近景与远景的技法表现。
教学用具:
师备:课件、五年级下册教材、五年级上册教材、四年级上册教材。
生备:中国画颜料及用具或黑色中性笔或彩色笔、资料图。
教学程序:
一、导入:
1.老师问一下大家,你们学过的知识都还记得吗?我们这节课就来做一下综合练习,也就是我们课本中的最后一页。看看你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记得是否牢固。
二、新授
(一)分析第一幅画《吴中山水图》,并回答问题。
1.(课件出示一幅山水画图片,三道选择题。)大家看一下这幅画,再回答选择题。(找学生回答)
1)这幅作品在画种上属于哪一类?(中国画)
2) 这幅作品在中国画中属于哪一类?(山水画)
3)中国画有哪些种类?(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
教师阐述这是《吴中山水图》(中国画)(明代)沈周。
2.(课件出示三幅画)你能给这三幅国画作品分一分类吗?(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
3.(课件出示山水画)画中近景和远景的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
4.(课件出示分析图)山水画中近景和远景的表现方法:
1)远山:远山无石,远树无枝。
2)近景:石有明暗,枝叶繁茂。
5.(课件出示分析图)笔墨的浓淡干湿有所不同,淡墨湿笔画远山,浓墨干笔画近景。
6.作品给了你怎样的感受?清新淡雅 宁静悠闲
7.中国画方面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呢?请你查找一下资料,看看你知道多少?(学生查找资料)
8.(出示中国画的相关内容)
1)中国画简称“国画”,由诗、书、画、印几个方面组成。
2)山水画中有近景、中景、远景。
3)墨色分浓淡、干湿、虚实的变化。
4)墨色变化规律:近浓远淡、近实远虚、近干远湿。
5)用笔方法有中锋、侧锋、逆锋、散锋等。
6)在用笔用墨的技法可分为:工笔、写意、兼工带写。
(二)分析第二幅画齐白石《荷花蜻蜓》,并回答问题。
1.(出示中国画,欣赏画家齐白石画作《荷花蜻蜓》)画家在这幅画中运用了哪些用笔用墨的方法?学生分析,再齐读屏幕上的介绍。)兼工带写。精细草虫与大写意花卉的结合,乃齐白石晚年独创,前无古人。即虫以工笔而花卉用写意,泼墨荷花加上工笔蜻蜓,在同一画面中形成粗与细、虚与实的强烈对比。
2.(欣赏齐白石的其它画作。)欣赏回忆齐白石大师的作品给你的美好记忆吧!《兰草蚱蜢》《梅花蝴蝶》《枫叶螳螂》齐白石还有好多的画作,同学们可以回去上网搜索一下他的作品,欣赏一下。
(三)分析第三幅画《敦煌石窟壁画》。
1.大家看这幅图片,还记得是什么画吗?
(学生回答)是飞天。
2. 这幅壁画出自我国的什么洞窟?(学生回答)敦煌石窟,第285窟局部(西魏)
3.画中飞天为什么让我们感觉她在天上飞动?(学生回答)
流畅而有规律的曲线,给人一种流动、轻盈、飘逸的感觉。
4.再来欣赏一幅飞天的壁画,(齐读屏幕介绍)敦煌285窟龛内飞天二身(壁画)西魏,飞天是敦煌壁画艺术成就最高、最受人们喜爱的部分,也是敦煌艺术的代表和象征。她们优雅的体态和飘逸的长裙、彩带,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
(四)分析《巴黎圣母院》(法国)
1.再来看一幅图。(出示《巴黎圣母院》(法国)图片)齐读一下,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首都巴黎,建于1163年,正面每一层的高宽比例是按黄金分割律设计的。
2.那么你记得什么是黄金分割吗?(找学生回答,之后屏幕出示概念,齐读)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值约等于0.618。
3.请在作业本上画出巴黎圣母院正面的黄金分割线。(学生开始画。)
4.(出示正确分割图),这是巴黎圣母院的黄金分割线。宽和高的比例是0.618,也就是说整体是一个立着的长方形,在里面裁出一个正方形之后,还是一个横着的长方形,而且这个长方形的形状跟原来形状是一样的,只不过是缩小了而已。你看这单个的小窗子也是这样一个立着的长方形,在里面裁出一个正方形后,还是一个横着的长方形,其形状是不变的。这种构图方法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美的感觉,所以才称之为黄金分割法。
5.请你说一说黄金分割比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开始回答,之后屏幕出示例子)杂志的高与宽,门窗的边框、蝴蝶、树叶的比例等。还有山水画中的“丈山、尺树、寸马、分人”。
6.看来,黄金分割比,0.618这个美学常数,是来衡量形式美最普遍、最典型的常态。希望我们我们能把这种黄金法应用到我们的绘画中。
(五)分析《北京颐和园长廊》
1.(出示《北京颐和园长廊》)大家看一下这幅北京颐和园长廊,请你认真观察照片,根据所学透视知识画出这幅照片近大远小的透视线。(学生在书上画)请大家在书上试着画出来。
2.(出示正确的透视线)中间这条线是视平线,交织到远处的这点是消失点。、
3.你知道哪些透视规律?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矮、近粗远细、近疏远密。
4.还有哪些关于构图方面的知识,大家可以回去查找一下有关资料。
(六)分析《蓝衣女人》 1937年
1.(出示《蓝衣女人》)我们来看这幅画,说一说,这幅画中有哪些色相,指出哪个色彩明度高,哪个色彩明度低?
2.黄色、浅蓝色、红色、黑色。颜色越亮,明度越高,颜色越暗,明度越低。
(七)分析《安塞农民画》
1.我们再来看这一幅《安塞农民画》,这幅画使用了哪些颜色?颜色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红绿黄蓝橙紫。
2.我们分析一下,这些相对的颜色被称为什么?是对比色。
3.这种对比关系产生了什么效果?鲜艳、活泼、热闹。
4.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色彩方面的知识?(学生回答。之后齐读屏幕上的知识)
三原色:世界上有三种颜色是无法调和出来的。红黄蓝。
色彩的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如红色、黄色、绿色、紫色等。
色彩的明度: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色彩的纯度:色彩的鲜艳程度,又称色彩的饱和度。
对比色:在色相环中,每个颜色对面(180度对角)的颜色为对比色。如红——绿,蓝——橙,黄——紫
色彩的冷暖:冷暖是一种感觉,是相对的、相比较而言。
5.还有哪些色彩方面的知识,大家可以查找一下相关资料。
三、课堂练习
1.课堂小作业:请任选一题,画一幅小画。
1)用学过的中国画技法画一幅小山水画。
2)用流畅的曲线条,画一幅飞天的画。
3)利用黄金分割比例,画一幅好看的花瓶或建筑。
4)根据透视中的知识,画一幅画。
5)运用对比色画一幅色彩艳丽的画。
要求:
1)小幅作品即可。
2)内容积极健康。
3)线条优美,构图合理,色彩艳丽。
4)画面整洁。
2.学生绘画,可以参考资料图。教师指导。
四、课堂总结:我们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内容,中国画、线条、比例、透视,这些都是绘画方面有关构图的知识,而色相、明度、纯度是色彩方面的知识。掌握了构图与色彩的规律,就能画出美丽的画作了。说不定未来的著名画家就出现你们当中。希望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及时复习,并且善于查找相关知识的资料。这样我们才能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部署作业:作业布置:
1.查找有关齐白石的相关资料。
2.查找有关敦煌石窟的相关资料。
3.查找有关构图知识的资料。
4.查找有关色彩知识的资料。
板书设计:
综合练习
中国画 黄金分割法 色相
曲线条 近大远小透视 明度 对比色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复习课。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以往学过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从而得到了更为牢固的记忆。在复习的过程中,分析了中国画中花鸟画与山水画的表现技法,以及壁画中曲线条的美感表现。进一步掌握了构图中黄金分割法及透视知识在美术中的运用。掌握了色彩中色相、明度及对比色的概念,并能体会在绘画中的作用。能运用学过的中国画技法、黄金分割法、透视现象及色彩知识任选一个内容创作一幅作品。同时,对于一些记得不够牢固的知识,以及涉及到相关知识,学生能及时去查找资料,从而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本课的不足是由于时间有限,难以完成每个知识点的画作,即便是选取其中一个,多数学生还是无法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