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 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 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16 10:24:26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西汉的建立
1.观看刘邦图片和《西汉建立形势图》,结合教材知识回答西汉是何时建立的?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里?
西汉建立
1
2
3
时间:
人物:
都城:
公元前202年
长安(现西安)
刘邦(汉高祖)
刘邦
一、西汉的建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说一说,西汉初年面对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景象?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到处都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田地荒芜。
原因:因为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
材料一:《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材料二:自天子不能具醇驷[chún sì] ,而将相或乘牛车。
译文:皇帝出行都不能乘坐到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拉的马车,而高级将领与文官只能坐牛车出了
(译文:西汉建立初期,百姓失掉了所从事的工作,出现大荒年。大凡米一石要五千钱,人吃人,死的人过半数。)
问题: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二、休养生息政策
观看视频《内忧外患 休养生息》,结合教材知识回答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目的、内容和作用。
休养:休息调养。生息:繁殖人口。
修养生息:是国家在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实施的减轻人民负担,保养民力,增值人口,以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治统治的政策。
措施:
①兵皆罢归家 让士兵还乡务农。
②将奴婢释放为平民。
③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
④轻徭薄赋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及兵役。
目的:
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作用:
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原因:
吸取秦亡教训;西汉初年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残破不堪。
发展生产
增加农业劳动力
减轻人民负担,提高积极性,稳定民心
二、休养生息政策
三、“文景之治”
1.观看视频《文景之治》,结合教材知识归纳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
汉文帝刘恒
汉景帝刘启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
汉景帝刘启(前188年—前141年),汉文帝刘恒第五子,西汉第六位皇帝。
三、“文景之治”
材料一: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汉书·文帝纪第四》
材料二: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第五》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出现原因
三、“文景之治”
材料:—文帝二年(前156年)、文帝十二年(前166年),文帝两次下诏“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十三年六月,又“除田之租税”,公元前156年五月,景帝“令田半租”,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建:福州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页201。
②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秦始皇
汉高祖
汉景帝
征收2/3(“泰半之赋”)
征收1/15(“十五税一”)
征收1/30(“三十税一”)
出现原因
三、“文景之治”
出现原因
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
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dan),肉二十斤;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
——《汉书·文帝纪第四》
文帝:废除连坐,废除肉刑。把割鼻子改为打三百板子,把斩去左脚改为打五百板子。
景帝:针对笞刑,一是减少笞数,二是规定刑具规格、受刑部位和行刑程序。
三、“文景之治”
出现原因
④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文帝生前曾留下遗诏:“厚葬以破业,重服伤生,吾甚不取。”
文帝在位23年,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服。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文帝是以注重简朴为世人称道的皇帝。
三、“文景之治”
“自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
——《史记·平淮书》
政治清明 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
——《汉书 食货志》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
效果
2.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文景之治的效果。
秦朝二世而亡,而汉朝经过高祖、文帝、景帝编织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文献记载的盛世。这对现在的国家治理有何现实意义?
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要关注民生。
政府的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并具有延续性。
三、“文景之治”
3.从“秦亡汉盛”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教训?
课堂小结
西汉的建立
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长安
汉初状况:残破荒凉,田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
首要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休养生息
背景:汉初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秦亡教训
措施: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轻徭薄赋
作用:汉初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出现原因:休养生息,以农为本,减轻赋税,以德化民,勤俭治国
“文景之治”
统治者:汉文帝和汉景帝
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人生不是一锤子买卖”。屡败屡战的刘邦,信心满满地做着自己的皇帝梦,最终唱着“大风起兮云飞扬”衣锦还乡。刘邦建立的朝代,史称( )
A. 西汉 B. 东周 C. 东汉 D.西周
2.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中,既提高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增加了农业劳动力,又缓和了社会矛盾的措施是( )
A.士兵还乡务农 B.轻徭薄赋 C.释放奴婢为平民 D.提倡节俭
3.(聊城中考)汉文帝时,在王国的政治架构上“众建诸侯”,王国增至22个,王国四百石以上的官史“皆朝廷为置,不得自置”。汉文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政府收入 B.加强中央集权
C.缓和阶级矛盾 D.反击匈奴袭扰
A
C
当堂达标
B
4.(贺州中考)汉文帝二年九月,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期此可知,汉文帝( )
A.加紧对农民控制 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和徭役
C.实施了严刑苛法 D.继续推行修养生息的政策
5.(东营中考)汉文帝采纳大臣贾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的建议,提倡( )
A.以农为本 B.勤俭治国
C.以德化民 D.轻徭薄赋
6.(绵阳中考)西汉文景时期,废除了肉刑等严刑峻法,同时提倡勤俭治国。这反映了当时( )
A.摒弃秦朝政治制度 B.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王国问题得到解决 D.儒学居于主导地位
D
B
A
7.(赤峰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高祖刘邦和他的许多文臣武将,绝大多数都是在反秦斗争中涌现出来的社会底层人物,即所谓“布衣”,汉初朝廷形成了后世称道的“布农将相之局”。汉高祖登基后,颁布了一系列诏令:让士兵复原还乡从事生产;把卖身作为奴隶的人恢复为平民;把田租的税率规定为十五税一。汉文帝(汉高祖第四子)即位后,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减轻摇役,将原来每年服役一个月改为“三年而一事”。汉景帝(汉文帝长子)在位时,将田租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从此成为汉朝税率的定制。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1)材料中汉初统治者采取的这些措施统称为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导致哪一治世局面的出现?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汉初统治者推行这些政策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2)原因:①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②多年战乱的影响,社会面临诸多的困难,如经济萧条,百姓生活贫困等。③为了稳定社会局面,巩固新王朝。
(1)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教学 目标 1.了解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等基本史实,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思考内在的因果关系。 2.研读与本课相关的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做到论从史出。 3.汉初统治者政治宽厚,生活恭俭,他们这种简朴作风一直为史家所称颂。
重点 难点 重点:西汉的建立 ,“文景之治”。 难点:休养生息政策。
教法 学法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史料设置问题进行探究。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导 与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配乐诗歌《大风歌》视频。 教师:《大风歌》的作者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意思是说:大风劲吹啊浮云飞扬,我统一了天下啊衣锦还乡,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这首诗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他对国事忧虑的复杂心情。刘邦是如何建立西汉的?又是怎样进行治理的?让我们走进本课,探寻答案吧! 教师 随笔
二、新课讲授 板块一 西汉的建立 1.观看刘邦图片和《西汉建立形势图》(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回答西汉是何时建立的?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里? 答案:公元前202年。刘邦。长安。 2.(见课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说一说,西汉初年面对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景象?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答案:①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到处都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田地荒芜。②因为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③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过渡语: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为稳定社会秩序,改善人民生活,推行了休养生息政策。其继任者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实施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经济由恢复进入发展阶段。 板块二 休养生息政策 观看视频《内忧外患 休养生息》(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回答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目的、内容和作用。 答案:①原因:吸取秦亡教训;西汉初年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残破不堪。②目的: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③内容: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④效果: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过渡语: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因而出现了“文景之治”,汉初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后期西汉盛世打下了基础。 板块三 “文景之治” 1.观看视频《文景之治》(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 答案: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②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④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2.阅读材料(见课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文景之治的效果。 答案: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 3.从“秦亡汉盛”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教训? 答案: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要关注民生。政府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并具有延续性。 结束语:西汉建立之初,由于秦末以来的长期战乱,经济凋敝,物价飞涨,社会动荡不安。汉高祖刘邦为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实施了休养生息政策。汉文帝、景帝时期,继续实施休养生息政策,减轻人民负担,使社会经济由恢复进入发展阶段,进入我国古代第一个盛世时期,史称“文景之治”,为此后2 000余年封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板书 设计 一、西汉的建立 1.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长安 2.汉初状况:残破荒凉,田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 二、休养生息政策 1.背景:汉初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秦亡教训 2.措施: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轻徭薄赋 3.作用:汉初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三、“文景之治” 1.出现原因:休养生息,以农为本,减轻赋税,以德化民,勤俭治国 2.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当堂达标 见学案、课件,学案、课件同步使用
教学 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阅读材料,理解材料大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然后得出结论,了解“论从史出”的历史研究方法。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了问题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得到问题的答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点评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让学生认识“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认识“文景之治”的重要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