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学 写 小 小 说
掀起你的盖头来
1
等闲识得东风面
2
它山之石可攻玉
3
绝知此事须躬行
4
Contents
目录
掀起你的盖头来
1
地球上的最后一个人 弗里蒂克·布朗
最后一个地球人坐在家里,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陨盗 晋朝·陶渊明
蔡裔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儿入室,裔拊床一呼,二盗俱陨。
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 马克·吐温
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提前一星期预付给女打字员的薪水……(支出金额)
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支出金额)
同她共进的一顿晚餐……(支出金额)
给夫人买衣服……(一大笔开支)
给岳母买大衣……(一大笔开支)
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体裁?
小说?
标题
《地球上的
最后一个人》
《陨盗》
《丈夫支出
账单中
的一页》
人物
地球上的
最后一个人
一个人独坐,听到敲门声。
“二偷儿入室”行窃,“裔拊床一呼”, “二盗俱陨”。
丈夫提前预付女打字员薪水、给她送花、与她共进晚餐;被妻子发觉后,为平息事端,花大笔钱给妻子、岳母买衣服,最终辞退原来的女打字员,另外招聘一名中年女打字员。
蔡裔、
两个小偷
丈夫、
妻子、
岳母、
女打字员
地球上最后一人的房间里
深夜,室内
工作场景
晚餐场景
购物场景家庭场景
情节
环境
等闲识得东风面
2
以上三篇文章都是地地道道的小说,人称“小小说”。
小小说,又称“微型小说” “袖珍小说” “一分钟小说”和“超短篇小说”,是与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并立的小说的样式之一。它是一种篇幅很短、情节简单、对人和事件都不作完整描写和叙述的小说体裁。
小小说,早已有之。在国外,它最初出现在中世纪。文艺复兴时,小小说已经非常流行。在我国,《山海经》、《世说新语》、《笑林》中的小说大部分是小小
说;《聊斋志异》中有多篇不足千字的小小说,不到
百字的有40多篇,最短的仅二三十字。当代社会,
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更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得
到最多的 精神食粮。
小小说创作时间短,阅读时间短,颂扬光明,揭露黑暗,反映生活及时,令人回味隽永,拍案叫绝,因而倍受人们的青睐,最终以其鲜明的特点得以脱离短篇小说而独立发展。由于许多世界名家对小小说的青睐和倡导,这种文体进一步兴盛,几乎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小说
趋向。
小贴士
1
2
3
4
5
语言精练
人物集中
情节简单
立意深刻
篇幅短小
小小说的特点
小小说的特点
篇幅短小
小小说字数上有较严格的要求,一般几百字,多则不超过2000字(也说1500字)。
如:《地球上的最后一个人》25字
《陨盗》 25字
《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 100多字。
小小说的特点
立意深刻
小小说往往从平凡生活中发掘出不平常的思想意义,以小见大,立意新颖深刻。如马克·吐温《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内容虽是一张简单的记账单,却折射出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左右下的世态人情。它叙述了一出发生在上流社会的家庭闹剧,但无处不透露着金钱的影响:金钱可以使年轻的女子被有妇之夫勾引而堕入情网,金钱也可以使“发怒”的夫人、“助战”的岳母情绪趋向缓和。一页小小的账单,揭露的是资本主义社会温情面纱掩盖下为金钱所奴役的病态生活的真实面目。
小小说的特点
情节简单
作者往往选取富有典型特征的瞬间或镜头来表现人物特点。从而造成令人回味的效果。如《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作品情节很简单。小说只是列出七条费用支出情况,没有具体记录每一件事情,连支出金额都没写清楚。将读者能够想象到的情节都省略了,让读者去想象推测情节发展过程,让人回味无穷。
小小说的特点
人物集中
小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通常只有一两人,次要人物很少,人物间的关系也不复杂。通过人物间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冲突展开故事情节。如:
标题
人物
《地球上的最后一个人》
地球上的最后一个人
《陨盗》
蔡裔,
二个小偷
《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
丈夫、妻子、
岳母、女打字员
小小说的特点
语言精练
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
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提前一星期预付给女打字员的薪水……(支出金额)
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支出金额)
同 共进的一顿晚餐……(支出金额)
给夫人买衣服……(一大笔开支)
给岳母买大衣……(一大笔开支)
招聘 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同她共进的一顿晚餐”一句,用“她”来代替上文“女打字员”的称呼,这个“她”透露出“丈夫”与年轻的“女打字员”之间的感情已达到新的境界,可谓言简义丰。
“中年”两个字,暗示读者:“丈夫”在妻子、岳母的逼迫之下不得不辞退原来的打字员转而再聘一名中年女打字员。“中年”两个字的变化,使得结尾既照应了开头,又照应了情节的发展与高潮部分,使得全篇浑然天成,几乎看不出人工斧凿之痕,达到了艺术的最高境界。
她
中年
它山之石可攻玉
3
小小说,这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校。
——阿·托尔斯泰
学习写作应从短篇小说入手。
——高尔基
0 1
确定一个立意
0 2
讲好一个故事
0 3
写活一个人物
它山之石可攻玉
它山之石可攻玉
0 1 确定一个立意
小小说立意强调“以小见大”。 “小”是指所选的题材截取生活面要小,比如一个小事件、一个小场面、一个细节、一点感受、一种情绪、人物内心的一颤动。“大”是指有丰富的意蕴,有一定的生活容量。一般来说,学写小小说要注意精选生活场景,以独特的眼光去挖掘、透视,在故事中折射人生百态,揭示新鲜深刻的思想内涵,让作品贬恶扬善,体现真善美,充满正能量。
如《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选取的是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反映的却是高度浓缩的社会。
再比如,在饭店吃早餐,熟人之间喜欢争抢付账,到了作家蔡中锋笔下却可以演绎为一篇小小说,反映出世态炎凉:
老张的早餐 蔡中锋
今天一大早,老张又习惯性地坐在了小区门口的早餐店,边吃饭边观察着店门口。这家的胡辣汤味美肉多,是老张的最爱,二十多年来,他的早餐一直是在这儿解决的。
过了一会儿,老张看到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走进来买早餐,他立即站起身,从口袋里掏出50元钱迎了上去。
“小王,来买早餐啊?来来来,你的钱我帮你交了。”
“不用不用,我带着钱,带着呢!”说完,小王交了自己那份钱,提起买的东西走了。
又过了一会儿,老张看到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来吃饭,立即又起身走了过去。
“李科长,来吃早餐啊?今天我花钱!”说着就往李科长手里塞那50元。
李科长忙推却:“我吃饭,你能让您掏钱呢?我能挣钱呢,拿得正好呢!”说完,李科长交了自己那份钱。
不久,老张看到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来吃早饭,老张走了过去。
“赵主任来吃早饭啊?今天我请客!”说着将50元递给赵主任。赵主任哈哈一笑:“那太感谢你了!”说完,接过那50元递给饭店老板,等人家找了钱,他又递给老张:“这是找给你的40元,谢谢啊。”
老张接过赵主任塞到他手中的40元钱,愣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然后狠狠地将钱塞进口袋,早餐也没吃完,气呼呼地走了。
老张当了局长之后,每天在这家店吃早餐总会碰到熟人替他结账,有的人还故意绕道到这儿吃早餐,不过有时别人没发现他也在,他便会拿着50块钱去替人家结账,当然,这样一来的结果都是老张不但没能给别人结账,
反而自己的早餐也没花钱。
今天不知怎么,所有来吃饭的人都看不见他,他拿钱去结账
也没人像以前那样和他争抢,然后再替他付钱。尤其是老赵,
居然真的让自己掏了钱!
老张从早餐店出来没去上班,而是径直走回了家。不过,
不是因为气愤。
昨天,他退休了。
(《小说月刊》2015年第10期《蔡中锋小小说三题》)
02 讲好一个故事
小说是要讲故事的,不讲故事就难以称得上“小说”。而小小说限于篇幅和容量,对所讲故事的要求更高,更注重情节的曲折,讲究一步一转,引人入胜。所以,在构思方面,小小说要注意“讲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讲好
一个
故事
创新叙事方式
注意写好结尾
它山之石可攻玉
变换叙述方式
利用道具
铺设伏笔
巧设悬念
讲好一个故事——创新叙事方式
撷取的具有典型意义和概括力的某个场景、某个细节、某个侧面,或者是生活中的一帧速写、一幅剪影、一个镜头、几段妙趣
横生的对话,来反映时代风云。倒叙
和补叙,变成瞬间镜头的描写和串
连。
“道具” 原指戏剧表演时所用的器物,比如桌椅,扇子。小小说中巧设道具,用道具
推动故事发展,指代人物或暗示人物
心理,会使作品含蓄蕴藉,作品的
表达空间得以拓展。《老张的早
餐》中50元钞票就是道具。
设置悬念就是作者在写作时故意
在文章的某一部分故意留下疑团,
在情节发展中造成一种“弓满欲发”
的紧张情势和“引颈相望”的期待,使
读者产生急于揣摩下文、想知此事到底如何的急切心情,能使情节跌宕多姿,波澜起伏。
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
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运用伏笔要注意三点,一是伏笔必须
要有照应。二是伏笔要自然。不能为伏笔而伏笔。三是伏的内容应点到为止。
讲好一个故事——变换叙述方式:瞬间镜头的串连
《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
镜头一:招聘女打字员。
镜头二:提前一星期预付给女打字员薪水。
镜头三:购买花束送给女打字员。
镜头四:同女打字员共进晚餐。
镜头五:花一大笔钱给夫人买衣服。
镜头六:花一大笔钱给岳母买大衣。
镜头七:丈夫妥协,辞退原来的女打字员,重新招聘一名
中年女打字员。
讲好一个故事——变换叙述方式:撷取生活细节
《老张的早餐》
今日早餐(老张退休后)
细节一:看到小王来买早餐,老张“立即站
起身,从口袋里掏出50元钱迎了上去”。
最后“小王交了自己那份钱”。
细节二:看到李科长来吃早餐,老张“立即
又起身走了过去”,“说着就往李科长
手里塞那50元”。最终“李科长自己交
了那份钱”。
细节三:看到赵主任来吃早餐,“老张走了
过去”,“说着将50元递给赵主任”,
“赵主任哈哈一笑”“接过那50元递给
饭店老板,等人家找了钱,他又递给老
张”。
昔日早餐(老张当局长后)
细节一:每天在这家店吃早餐总会
碰到熟人替他(老张)结账。
细节二:有的人还故意绕道到这儿
吃早餐。
细节三(有时别人没发现他也在,)
他便会拿着50块钱去替人家结
账(结果都是老张不但没能给
别人结账,反而自己的早餐也
没花钱)。
讲好一个故事——创新叙事方式:巧设悬念
我爱你,“礻…”
桌子上一张残缺不整的纸条,字迹还很清晰,只是撕去了一角。
“我爱你,礻…”,纸条上的内容让我不由一惊,纸条是在高晨晨桌子下发现的。高晨晨是我们班的团支书,是学生会的副主席,也是我最好的朋友。最近学校正在抓男女交往不当,高晨晨正好负责这件事,而她,怎么能……
带着一丝困惑,我不由地想:“这纸条虽然是在高晨晨桌下发现的,但这并代表就是她的啊。再说这字迹,虽然漂亮,单我们班也不止她一人写字漂亮啊!”强烈的好奇心促使我一定要将这事查明到底。我将纸条紧紧攥在手里,轻轻地走出了教室。
第二天中午,大家都回宿舍休息了,我坐在班里,等着全部的人离开,午休铃声响起,我开始行动了。从语文老师的桌上抱了一大摞作业本,打开本子,一一与纸条上的字迹对照。对照了一本、两本、三本……对照了将近一半,也没找到符合的。这一本是高晨晨的,我心里不由一颤,忐忑不安地打开本子,不想发生的还是发生了,字迹相当吻合。不用说,那纸条一定是高晨晨写的。一种莫大的失望涌上心头,高晨晨是那么优秀清高的女孩,怎么……可是,能让高晨晨看上的男生,究竟谁有如此魅力?好奇心再次促使我找出这个人。
讲好一个故事——创新叙事方式:巧设悬念
首先找找姓中带“礻”的,经过一番筛选之后,最终确定了三个对象:祁健、周礼嘉、祝峰。祝峰,应该不可能,学习超烂,长得也一般,品德也不怎么好,应该不是他;祁健,虽然长得挺好,但是爱打架惹事,再说写情书应该不会连姓都带上。这样一分析,周礼嘉显然最符合条件了。还记得他跟高晨晨借过两次书,很多男女都是通过借书还书来联络感情的,因为一借一还,不是多了两次见面的机会嘛!加上周礼嘉文质彬彬,人脉也很广,嗯,一定是他!
下午,我直奔周礼嘉班,我要找他说清楚。路途经过宣传栏,一张手抄报贴在上面,“我爱你,祖国”大大的标题很抢眼地映入我的眼帘,主办人是——高晨晨。
一阵莫大的羞愧涌上心头,赤子之心,何罪之有?(摘自网络)
悬念一:“我爱你,‘礻…’”,爱的是谁呢?
悬念二:“我爱你,‘礻…’”写在一张残缺不整的纸条上,纸条是谁写的?悬念三:能让高晨晨爱上的男生会是谁?
小说悬念迭起,使得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
今天老张在早餐店手拿50元争着替人结账,为下文昔日老张当局长时拿着50块钱去替人家结账(结果都是老张不但没能给别人结账,反而自己的早餐也没花钱)埋下伏笔。也为老张退休后的失落伏笔。
《老张的早餐》
开头交代“高晨晨是我们班的团支书,是学生会的副主席”,暗示高晨晨是个充满正能量的青年学生,在男女交往方面应该是行得直、走得正的。这就是伏笔。
《我爱你,“礻…”》
丈夫“提前一星期预付给女打字员薪水“购买花束送给女打字员”“同她共进晚餐”为后文引发妻子不满,只得花一大笔钱给妻子、岳母买衣服以息事宁人埋下伏笔,也为辞退年轻漂亮的女打字员、重新招聘一名中年女打字员埋下伏笔。
《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
讲好一个故事——创新叙事方式:铺设伏笔
讲好一个故事——注意写好结尾
习惯
王某人任局长不足十年,收受的“好处”即超过百万元。当其犯罪事实经反贪局查实后,检察院立即批准逮捕。但当两个执行干警带着逮捕证赶到王局长家时,王局长却说什么也不肯在逮捕证上签字。
正当两个干警准备按法律规定,在逮捕证上注明“被逮捕人拒签”字样时,王局长的老婆在一旁着急起来。她知道:“拒签”就是“认罪态度不好”不利于从轻量刑。于是她赶紧请求两个干警先别在逮捕证上落笔,然后她飞快地关好门窗,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鼓鼓的红包,塞到丈夫手里,恳求道:“王局长,这是一点点小意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就签了吧。”
说来也怪,王局长捏了捏红包的厚度后,还真的在刚才坚决不签的逮捕证上签了字。
面对满脸惊愕的两个干警,王夫人苦笑着解释道:“我们老王这么多年局长当下来,别的习惯没有,不见‘好处’不签字的毛病倒是养成了……唉,这个毛病害人哪!”(来自网络)
结尾的精彩与否是一篇小小说是否出彩的关键。
《习惯》这篇小小说 “不见‘好处’不签字”这样的结尾一针见血,发人深省。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
讲好一个故事——注意写好结尾
小贴士
欧·亨利式结尾:小小说创作者喜欢的结尾
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种结尾艺术,在欧·亨利的作品中有充分的体现,如《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人称“欧·亨利式结尾”。
传神之处就是人物身上最容易感人、最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可用白描手法,勾勒轮廓,写出人物的传神之处。如《陨盗》中蔡裔的“声若雷震”,可以吓退小偷。
写人物传神之处
典型细节指实现人物个性的细节。如,《习惯》中的王局长的“不见‘好处’不签字”的细节。
写人物典型细节。
它山之石可攻玉
0 3 写“活”一个人物
绝知此事要躬行
4
让 座
我站在无轨电车里,身旁有个老大娘,两只手扶着椅背也是站着。旁边的座位上却大模大样地坐着一个15岁上下的小伙子。使劲盯着窗外,仿佛生平头一回见到这辆无轨电车沿途经过的街道似的。
我开口对老大娘说话了,其实是说给那个麻木不仁的小伙子听的。
“唉,现在的年轻人可真缺乏教养!”
“说得是啊,说得是啊,”老大娘点了点头,“就是没有教养嘛!”
“学校里是怎样教他们的!”
“说得就是嘛,学校里是怎么教他们的。”
绝知此事须躬行
小试牛刀:给下列小小说补上结尾
老大娘同意我的说法。
“大概他们的父母也是这种没教养的人。”我瞪着那小伙子说,可他却无动于衷。
“有什么样的爸爸,就有什么样的儿子。”老大娘叹着气说。
“真不像话!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坐着,却让老太太站在那里!”我的声音已经很高了。
老大娘一会儿看着我,一会儿又看着那个小伙子。
“喂,你这小青年,”我终于忍不住碰他的肩膀,“说的就是你哪,还不给老
人让座!”
结尾示例一
正在这时,无轨电车停了。小伙子猛地站起身来,一边走向车门,一边冲我嘟嘟囔囔:“你谁呀?多管闲事!”
一抹羞涩的红色慢慢泛上小伙子的面庞,他伸手从窗子边出一双拐杖,艰难地站了起来:“老大娘,您请坐!”
结尾示例二
“你拽这孩子干什么!”老大娘突然冲我嚷起来,“你回家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好了,我的孙子你可别管!”
结尾示例三
绝知此事须躬行
小试牛刀
哪个结尾更“欧·亨利”式?
绝知此事须躬行
整篇写作
从下列场景中或者题目者任选一个,写一篇800字左右的小小说。
01.他默默站着。寒风中,他的背影显得分外孤单。
02.“×××,有你的快递!”她飞速下楼……
03.2020年7月8日,早上7点半,正参加高考的某同学
怎么也找不到准考证……
04.骑着斑驳的自行车去上学
05.餐桌前的谈话
06.网课啊,网课
07.发生在超市里的故事
小小说
的特点
1
2
3
4
5
篇幅短小
情节简单
立意深刻
人物集中
语言精练
小小说
的写作
1
2
3
确定一个立意
写活一个人物
讲好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