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知识探究
学习目标分析
学科知识 学科能力 学科素养
人物心理描写 1.领会理解小说的叙事技巧和语言风格 2.分析概括小说的情节变化 3.品味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4.对海明威的“冰山理论”“魔幻现实主义”等概念进行批判赏析,体会作家的思想感情 了解若干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面貌,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培养阅读外国经典作品的兴趣和开放的文化心态
深度学习建议
1.借助整本书阅读,增加阅读量,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分为语文知识积累、语文阅读能力提升、语文阅读策略建构、学生精神成长四个维度。可围绕“读、思、议、写、拓”五个方面进行引导和推动。学生自主完成读和思,课堂上可以合作讨论完成议题,写作课可以尝试写小小说,进一步拓展。
2.译本对照,品味原著。
通过原文与课文译文、不同版本译本之间的比较,进行语言训练。本单元的篇目均为外国文学作品,其本质属性决定了它的教学方式不同于我国的文学作品。参考比较式阅读的方法,进行版本比较,对学生进行准确表达、简洁表达、生动表达的训练。
必备知识深度探究
探究点1:人物心理描写
研讨提炼本单元四篇小说描述人物心理的方式。
1.直接描写式
最后,终于看到了一个看守(我真是个可怜的小家伙),我想到罗德里克,蓝登关在负债人监狱里时,跟他同狱的只有一个人,那人除了身上裹的一块破地毯外,一无所有。(《大卫·科波菲尔》)
明确
写出大卫的心理,他想起罗德里克·蓝登可怜的情况,表现了他对米考伯先生的同情。
这是最为常见、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人物心理描写法,有的句子中将“想”等关键字眼作为明显的标志。“想”字或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前,或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后。“想”字后有的用“逗号”,有的用“冒号”等作标示。
2.抒情独白式
“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我很痛心,把这鱼给杀了,他想。现在倒霉的时候就要来了,可我连渔叉都没有。尖齿鲨很残忍,而且也很能干,很强壮,很聪明。不过我比它更聪明。也许并不是这样,他想。也许只不过是我的武器比它的强。(《老人与海》)
明确
这段内心独白是老人杀死第一条鲨鱼之后所思所想,有战胜鲨鱼的自豪,有对强大对手的赞美,也有对胜利原因的分析,这时候老人刚经过一场搏斗,是疲惫的,而且渔叉绳子也被鲨鱼带走了,他接下来可能面临更多的鲨鱼。老人的内心独白,充分体现了硬汉的冷静、不屈等复杂性格,因此内心独白要写出人物复杂心理,反映人物的性格。这种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是用抒情的笔法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
3.心理分析式
不过,他同时又感到,他的心灵里此刻正要完成一种极其重大的变化,他的精神世界这会儿仿佛搁在不稳定的天平上,只要稍稍加一点儿力气,就会向这边或者那边倾斜。他决定此刻把所有的话全向她说出来。(《复活》)
明确
这段文字展示的是聂赫留朵夫的心理斗争过程,他一方面想通过娶玛丝洛娃来赎罪,但同时又产生了动摇,最终还是坚定了决心。
这种心理描写的方法在西方的一些小说中很常见。即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对人物的所思所想更加明了。
4.神态显示式
接着,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她忽然瞟了他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复活》)
明确
玛丝洛娃妖媚的笑不是发自内心,而是她作为妓女的一种习惯表情;她不愿回忆起那段带给她痛苦的生活,因此她的笑容带着嫌恶,表达了对聂赫留朵夫的厌恶。这种描写法是通过写人物的神情来显示人物内心的感情。
5.行动表现式
他再也说不下去,就离开铁栅栏,竭力忍住翻腾着的泪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复活》)
明确
聂赫留朵夫“说不下去”,内心充满了伤悲,自己给对方造成的伤害如此之大,表现了他对自己的反省。
通过描写人物富有鲜明个性的动作,传神地揭示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6.环境衬托式
货行的房子又破又旧,有个自用的小码头和码头相连,涨潮时是一片水,退潮时是一片泥。这座房子真正是老鼠橫行的地方。它那些镶有护墙板的房间,我敢说,经过上百年的尘污烟熏,已经分辨不出是什么颜色了;它的地板和楼梯都已腐烂;地下室里,成群的灰色大老鼠东奔西窜,吱吱乱叫;这儿到处是污垢和腐臭;凡此种种,在我的心里,已不是多年前的事,而是此时此刻眼前的情景了。(《大卫·科波菲尔》)
明确
自然环境描写既交代了“我”当时工作的地方环境恶劣,让人心生同情,又衬托了人物当时灰暗的心境。恰当的环境描写既对刻画人物、反映主题起到很好的作用,又能增添文章的美感,同时,还能衬托出人物的心理。
7.幻觉展现式
在这种清醒的梦幻中,他们不仅能看到自己梦中的形象,还能看到别人梦见的景象,一时间家里仿佛满是访客。丽贝卡坐在厨房角落的摇椅上,梦见一个和自已相貌极其相似的男人,他身着白色亚麻衣裳,衬衫领口别着一粒金扣,给她带来一束玫瑰。陪伴他的还有一位女士,用纤细的手指拣出一枝玫瑰簪在她发间。(《百年孤独》)
明确
这是患上失眠症后人们的心理状态,他们终日无眠,产生幻觉,分不清是现实还是幻境。
通过对人物幻觉的展示,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揭示文章的主题。
小结:心理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关键能力深度训练
学科素养:从心理描写的角度领会理解并迁移拓展小说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典例1-1 [领会理解能力] 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对应举出不同形式的示例,并加以分析。
解析:根据要求,结合自己熟悉的文章进行分析。
答案:环境衬托式。
如鲁迅在 《社戏》中写小伙伴们划船去听戏路途中的景物描写;孙犁在《荷花淀》中对妇女们划船找丈夫时的景物描写,和遇到敌人时的景物描写等,都恰当地衬托出了人物的心情。
衬托人物心情的景物描写要求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紧扣人物的心理,最好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方面着墨,将人物的悲喜之情恰当地衬托出来。
典例1-2 [策略运用能力] 除了课文呈现出的心理描写方式,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 结合你的阅读积累谈一谈。
解析:明确心理描写都有哪些,结合具体文章进行分析。
答案:梦境描绘式。
这里宝玉昏昏默默,只见蒋玉菡走了进来,诉说忠顺府拿他之事;只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情。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惚惚听得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红楼梦》)
梦境既揭示了宝玉关心体贴少女、思想叛逆、具有民主思想的性格特征,又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中,处于下层地位的人任人宰割的不合理的黑暗现实。梦境是人所想的集中表现, 它同样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的主题等。
典例1-3 [批判赏析能力] 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雪
[苏]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
彼得洛芙娜搬来一个月后,波塔波夫老人就去世了。这座房子里就剩下彼得洛芙娜和她的女儿瓦丽娅。
……
离婚后的彼得洛芙娜离开莫斯科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习惯这座空旷的小城。可是回莫斯科已经不可能了。她在这座小城的军医院找了事做,受伤的心也就暂时安定下来了。
渐渐地,她有点喜欢上这座小城了,喜欢上了这小城冬日里洁白、温柔的雪。她渐渐习惯了小屋里摆放着:的那架走了调的钢琴,习惯了挂在墙上的那些业已发黄的照片。
她知道老人有一个儿子,如今正在黑海舰队上服役。桌上有一张他的照片。有时,她会拿起他的照片,端详一番,她总是隐约觉得似乎见过他,可是,是在哪里呢 是什么时候的事呢
……
她思忖,或许就在这两天内,这个陌生人就会从前线回来。
一大早,彼得洛芙娜就吩咐瓦丽娅拿起木铲去清理通向山坡上那座亭子的小径。这座亭子已经非常破旧了。彼得洛芙娜修理好了门铃,她按了按门铃,门铃响了起来,声音很大。她显得格外精神,面色绯红,说话嗓门特别大。她从城里请来了一位老技师,他修好了钢琴,说这的确是一架好钢琴。
……
还在火车上,波塔波夫中尉就算好了,留给他待在父亲那儿的时间不超过一昼夜。火车是下午到达小城的。就在车站,中尉从认识的站长那儿了解到,父亲已经在一个月前去世了,如今在这座屋里住着的是一个带着女儿从莫斯科来的陌生的女歌唱家。站长建议中尉就别回家去了。
中尉沉默了一会,说了声“谢谢”,便走了出去。站长看着他的背影,摇了摇头。
穿过小城,一片暮霭中,波塔波夫终于走到了房子跟前。小心翼翼地打开小门,可是小门还是咯吱地响了一声。花园仿佛抖动了一下。树枝上有雪花簌簌飘落,沙沙作响。他环视四周。雪地里,一条已打扫干净的小径通向旧亭子,他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亭子里,把手放在年代已久的栏杆上。远方,森林的尽头,天空雾蒙蒙一片,呈现出粉红色的霞光,大概是月亮在云层后面慢慢升起的缘故。
……
1943年
(有删改)
点拨:分析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分析环境描写和对人物的动作、神态等的描写。
答案:①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理。如使用叠词、拟声词“簌簌”“沙沙”等摹写环境,衬托人物心理。
②通过人物动作神态等表现人物心理。如通过“花园仿佛抖动了一下”“环视四周”“不知不觉地走”“把手放在年代已久的栏杆上”的描写,表现了波塔波夫内心的情感波澜,暗示波塔波夫内心重燃希望。
2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