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母鸡》这篇课文选自统编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本单元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人文主题,语文要素重在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母鸡》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文章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描写了自己对母鸡由“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态度变化,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本次教学内容是《母鸡》的第二课时,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以及本课特点,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1.感受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体会母爱的伟大。
2.在比较阅读中,感受不同作家在写动物时,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重点:
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是怎么样把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写出来的。
教学难点:
比一比,《猫》和《母鸡》两篇课文在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写的文章——母鸡(齐读课题)。
2.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一只叫声难听、欺软怕硬、居功炫耀的母鸡。所以作者一开始说——我一向讨厌母鸡(全班说)板书。可是后来作者改变了态度——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全班说)板书。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了这样的变化呢?
[设计意图:抓住作者对母鸡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以此为线索,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先贬后褒,欲扬先抑,形成鲜明对比的写法。]
3.师:课文中有一个自然段明确地告诉了我们答案,请大家轻轻地翻开书,快速地浏览全文来找一找。(指名说,有谁和他找的不一样?)
4.师:找准了,一起读出来。换一种形式再读。(看课件全班读)
5.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老舍先生用简简单单的语言,道出了这不简单的情感。让我们走进课文,细细品味。
二、学习“我不敢讨厌母鸡了”
(一)护子心切(5段)
1.师: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一开始是这样写的,请你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2.师:在院里——前3排读;在院外——后3排读;无论是在院子里,还是在院子外——全班读。
3.师:一个“总是”,让你读出了什么?(指名说)
小结:你看,一个简简单单的词,竟蕴含着如此深刻的含义。
[设计意图:一个“总是”,无论是从空间上,还是从时间上,都诠释了母鸡将小鸡照顾得无微不至。抓重点词,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抽象”中去寻找“深度”。]
4.师:接着读,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全班读)
5.师:“警戒”是我们要写的生字。指导写。把词语送到文章中,什么是“警戒”?文中写母鸡是怎么警戒的?(勾画出来具体的相关内容)
6.面对危险,母鸡是怎么警戒的。她会——(指名读),她会——(指名读),她还会——(指名读)作者从三方面具体的写出了母鸡是怎么警戒的。
7.师:那如果有一个同学想写出他三岁的弟弟特别可爱,他应该怎么写?谁能帮帮他?(指名说)那要是想说在我们学校学习生活真幸福呢?(指名说)
8.小结:这样的表达,围绕着一个意思来写,既有条理又有深度。
9.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回到文中,一边读一边演,体会体会。首先——歪着头听,接着——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然后——看看前,看看后......(老师做动作引导生演)
10.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有长,有短的句子,读出此刻母鸡的着急和紧张。
[设计意图:紧扣“警戒”一词展开教学,从书写到结合课文理解,再到写法、朗读指导和情感体验,带着学生将文字嚼深,嚼透,咀嚼出语文的味道。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思维发展。]
11.此刻,你的眼前浮现出一只什么样的母鸡?(指名说)
12.正如文中所写——齐读中心句。
(二)精心照料(6段)
1.师:生活中,母鸡不仅要保护孩子们的安全,还要喂养鸡雏们健康长大。鸡雏们一个个被喂养的圆滚滚的——随机指名接读;而母鸡却消瘦了许多——随机指名接读。
2.师:胖乎乎的小鸡雏们真可爱啊——随机指名接读,而消瘦的母鸡真让人心疼呀——随机指名接读。
3.师:正是因为母鸡不辞辛苦地付出,所以——(全班读);正是因为母鸡日夜悉心地照料,所以——(全班读)。
4.师:此刻,母鸡在你的心里是......?(依次指名说)
5.师:不仅如此,假如有别的大鸡来抢食,母鸡可饶不了它——(男生读);但是咱们可别忘了,一开始母鸡一个人的时候,对公鸡的态度可是——(女生读)。
6.师:母鸡,你不是永远——生接读(永远不反抗公鸡)——师重复读(永远不反抗公鸡吗?)而现在,母鸡,当大鸡来和你的孩子抢食,你——生接读(一定出击......)——师重复读(连大公鸡也怕你几分)
7.师:让我们来夸夸这只鸡妈妈!(全班读重点句)
[设计意图:“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带领学生亲近文字,走进文字,感受母鸡的伟大形象。]
8.小结:孩子们,当你细细地走进文字,那些精妙的词,含义丰富的句子,就会不仅仅是从你眼前悄悄滑过,而是深深地留在了你的心里。
(三)日夜操劳(7.8段)
1.师:让我们就这样,用心地来读书,深入地来感受。请大家一起来默读课文的7.8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圈画出自己感触最深的词句,还可以用上学期我们学习到的批注的方法,用三言两语把你的感受写下来。思考你勾画或者批注的词或句,表现了母鸡什么样的品质。一会儿咱们来交流。
2.学生交流谈体会。
3.小结:白天里,母鸡教小鸡们学习各种生活技能,为他们取暖,供他们在自己的身体上玩耍,夜里还要为孩子们的安全保驾护航,在交流和品析里,我们又一次认识了母鸡:它——(全班读重点句)
三、升华母爱
1.这就是高尚的母鸡,让我对它肃然起敬。作为一只鸡母亲,它是伟大的——生读,由它我想到天下更多的母亲。如果一定要给她们下一个定义的话,老舍先生赞叹道:——全班读重点句。
2.孩子们,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一开始讨厌母鸡,后来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吗?(指名说)
3.小结:原来我对母鸡态度的改变,源于像这样的点点滴滴,汇成了浓浓的母爱。(板书:母爱)
4.动物如此,更何况是人呢?老舍先生也曾这样描写一位母亲,谁来为我们读一读?(指名读)
5.母亲给予了我们生命,陪伴着我们成长,教会我们做人与生活。母鸡正是天下千千万母亲的化身。让我们一起,再来为天下的母亲唱响最美的赞歌:——(全班读)
四、对比阅读
刚刚学过的《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比一比,说说两篇课文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四人小组交流,试着口头填一填两文对比表。
[设计意图:回归整体,梳理全文,借助表格,从两篇文章的结构、语言、感情表达方面加以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同一个作家描写不同的动物,所用的表达方法有什么异同,进而体会老舍先生的语言特色和文字背后的丰富情感。]
五、作业布置
孩子们,小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和我们一起和谐相处,总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快乐。也因此,有很多的作家都用手中的笔来描绘他们,表达自己的对小动物们的喜爱与赞美。例如:巴金先生写的《大花鸡》,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还有普里什文的《柱子上的母鸡》,大家都可以课后去读一读。
六、板书设计
母鸡
讨厌 —— 不敢再讨厌
母爱
教学反思
《母鸡》一文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对母鸡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叫声难听 、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祥、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形象。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
根据教学目标,对《母鸡》这一课,我紧抓情感变化这条主线,找出关键的句子:“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针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提出问题,经过归纳总结成两大问题:1、为什么一向讨厌母鸡呢?2、后来为什么又不敢再讨厌母鸡呢?根据问题,找读相关语句,简单地品读,而不是逐字逐词进行追问研读讲解。
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为: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老舍对母鸡的感情变化,感受母爱的伟大;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文实践。教学中,我力争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有个性化的开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无视语文根底知识及根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虽然课堂流程顺利,外表上看是完成了教学任务。然而,仔细反思一下,却存有很多的缺乏之处需改进:
1、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安排了不同方式、不同要求地读课文。但对部分孩子预习检查工作不到位,个别学生在读课文时出现了朗读不流利,甚至不敢大声朗读等现象。朗读的指导与训练要在平时花功夫加以落实。因此,在平时的朗读教学中就该多种形式朗读,重视朗读的方法。
2、整堂课举手答复的学生就集中在那么几个人,其他的都是沉默的。应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应该注意训练学生要善于发言,要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