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盘古开天地》是我国创世神话之一,反映了我国先人对天地宇宙形成的认识和想象。它讲述了盘古劈开,顶开天地,然后化身为世界万物的神奇故事,塑造了富有开创精神和牺牲精神的神话人物形象盘古。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课文可以分成四个部分:课文第1自然段,讲了盘古在混沌一片的宇宙里沉睡了一万八千年,是故事的起因。课文的第2自然段,讲了盘古劈开天地。第3、4自然段:讲了盘古怕天地会重合,就顶天踏地一万八千年把天地继续分开,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地成形了,盘古却倒下了。这两部分是故事的经过。课文的第5、6自然段,讲了盘古用他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是事情的结果。
【学习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2. 学生能够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借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尝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 学生能够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从课文中找出自己认为神奇的地方,边读边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4. 通过对神话故事的学习,体会盘古为创造美丽的宇宙,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学生能够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借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尝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 学生能够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从课文中找出自己认为神奇的地方,边读边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咱们今天先来做一个小游戏,好不好?
2.这个游戏叫做——猜人物。我用语言去描述,你们在头脑当中想象画面,然后猜出他是谁。清楚了吗?
3.听!他!火眼金睛,手拿如意金箍棒会七十二般变化。
4.反应很快!下一题!仔细听!他,三头六臂,脚蹬一对风火轮,上天入海本事大。一起说!
5.还想猜吗?他,箭无虚发,射九日,百姓安居乐业。
6.你们好有默契啊!那刚才我们说到的这些人物,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预设:(勇敢、厉害、神话故事人物)
7. 这些人物都是我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还有这样一位巨人,他,身高九万里,被尊为人类的老祖宗,他是谁呀?
预设:(盘古)
8.我们今天就继续来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齐读课题一遍。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画面,猜测神话人物的游戏,让学生感受到神话故事的美丽,从而带着一种美好的心境来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品味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
1.了解故事的起因
(1)师:你们还记得《盘古开天地》这个神话故事第一句是怎么开头的吗?
预设:很久很久以前。
(2)师:是啊,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
(3)师:很久很久以前,久到天地都还没形成,久到人都还没有出现。那时候的世界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
预设:混沌。
(4)师:是的,混沌。混沌的世界,你们是怎么来理解的?
预设1:很黑很黑的;
预设2:什么也看不见;
预设3:没有一点光亮,呆在里面很难受。
(5)师:混沌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有过很多比喻,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一个。
“鸡卵中之黄白未分,是混沌也。”
(6)师:能看懂吗?自己试着说说它的意思。
生答。生:鸡蛋里面,蛋黄和蛋白没有分开,这就是混沌。
(7)师:你们看,这比喻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混沌”。所以文中这样说: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板书:混沌一片)
(8)师:在这样的混沌之中,谁睡在其中呢?
预设:盘古。
(9)师:你们看——(图片)这样的画面神奇不?
(10)师:那盘古在里面睡了多久?
预设:一万八千年。
(11)师:如果他只睡了一天,你们觉得神奇不?如果他只睡了一年,你们觉得神奇不?他睡了多久啊!一万八千年啊!神奇吧!
(12)师:这就是神话故事,它充满了丰富的幻想和神奇的想象。我们读这样的文章时,就要边读边在脑子里面画画。把一段一段的课文读成一幅又一幅的画面。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远古:(齐读)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
【设计意图】(围绕“混沌一片”,用鸡蛋作为例子,让学生想像当时宇宙的样子,感受到天地分离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体会到盘古开辟天地的重大意义。)
2.了解故事的起因
(1)师:在这篇文章中,像这样神奇的画面处处都是。现在,请大家把书翻到48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文章下面的内容,看看能不能读出下一段神奇的画面?开始吧。
(2)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的孕育之后,盘古成熟了,从画面里出现了,谁来读?(“有一天,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3)师:(评价)那么盘古睡醒以后,他发现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此时,他心里会想些什么?他喜欢这样的生活环境吗?
(4)师:是啊,他讨厌这样蜷缩在一片黑暗之中,他讨厌这样的混沌!他想改变,于是,他做了什么呢?(男生读)
生读: 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
(5)师:面对黑暗,他有一个动作,是什么?
预设:“劈”。
(6)师:“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用尽全力。
(7)师:他用尽全力想要去划破黑暗,开创新的生活。带上这份力量,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8)师:这样一副画面,让你们想到了那个词语?
预设:开天辟地。(板书:开天辟地)
(9)师:随着一声巨响,另一幅神奇的画面出现了,谁来读?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生读。(个别读)
(10)师: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生活中什么东西带给你们这样的感受?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生活中什么东西又带给你这样的感受?
(11)师:这个句子很有意思,你们自己再读读,看能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生答)
(12)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像这样意思相对的词语,这句话中还有吗?(三对反义词,一对近义词。)
(13)师:短短的一句话,竟然蕴藏着这么多的奥秘,作者的语言精妙吧!这些词语一一相对,你们觉得有趣吗?让我们再次读读这句话,在朗读中去感受这句话的对仗之美吧!一二组同学读上半句,三四组同学读下半句,合作一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实际对文段中的重点词语进行理解,自主发现近义词、反义词,体会作者语言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14)师:天地分开了,刚刚那些混沌的景象自然也就消失了。那么,孩子们,此时的盘古是不是可以完成任务了?
预设:不是。
(15)师:他担心什么?他是如何做的?
(齐读)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16)师:盘古的身体随着天地的变化而变化。那这一丈有多高啊?
预设:3.3米。
盘古一天大概就得长7米左右,神奇吧?
(17)师:他就这样头顶天脚踏地地站了多久?谁来读?
(“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18)师:你们注意到这些表示时间的短语了吗?从这些短语里感受到了什么?天地的形成时间长吗?
预设:很漫长。
(19)师:在这漫长的日日夜夜之中,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像柱子一样矗立于天地之间。过了一万八千年,他就站了一万八千年,过了数不清的日日夜夜,他就站了数不清的日日夜夜。今天,就在我们的课堂,让我们也来做一回盘古,来感受感受,好吗?全体起立,把手举过头顶。好了。
(师读)盘古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就这样一年就过去了。
(生读)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师读)盘古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就这样一百年过去了。
(生读)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师读)盘古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就这样一千年过去了。
(生读)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师读)盘古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就这样一万八千年过去了。
(生读)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20)师:你们还能坚持住吗?你们真是一个个坚持不懈的盘古。亲爱的小盘古们,此时此刻,你心里在想什么?
生答。那我们继续。
(师读)盘古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又不知过了多少年。
(生读)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21)师:你们很棒!请坐!在成为盘古的刚才,在日日夜夜的支撑当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劳累、辛苦、精疲力竭。
(什么是精疲力竭?能找到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吗?筋疲力尽 疲惫不堪)
(22)师:即使再劳累,再辛苦,再疲惫不堪,再精疲力竭,他放弃了吗?
(23)师:他坚持不懈,他苦苦支撑,他屹立在天地之间的画面,让你想到了哪个词语?(板书:顶天立地)
【设计意图】(抓住天地形成时间漫长的特点,调动感官,渲染品读,让学生体会到盘古的毅力和不放弃的精神。)
3.了解故事的结果
(1)师:天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筋疲力竭,他累得倒下了。当他倒下之后,又一副神奇的画面出现了,女生来读读这幅画面。
(“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师:(评价)这样一副神奇的画面,用一个词来说,就是盘古的身体化作了什么?
预设:世间万物,万事万物。(板书:化身万物)
(2)师:谁来具体说说盘古的身体都变成了什么?
呼出的气变成了……
(3)师:我们男生女生来合作着读一读,男生读左边蓝色部分,女生读右边红色部分。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
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
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4)师:我们能不能把左边蓝色部分内容和右边红色部分内容的排列顺序打乱呢?为什么?
(5)师:神话的想象往往奇特,但想象又应该是合理的。本体和想象物之间是有相通之处的。比如,“呼出的气息”是流动的气体,所以就把它想象成“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发出的声音”是响的,就把它想象成“隆隆的雷声”。那么,盘古的身体是不是仅仅只有这些变化呢?你们从哪儿知道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朗读,自主发现神话想象的合理性,为下一步的仿写句子做好铺垫。)
预设:省略号。
(6)师:你们能不能通过合理的想象,去补充省略号所省略掉的这部分内容呢?可以用上“他的……变成了……”这样的句式。拿出本子,写一写。
(7)师:(评价)盘古用自己的整个身躯化作了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如果没有盘古,我们几乎无法想象后来的世界会怎样?因为——(师生配合读)
没有盘古的气息,就没有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没有盘古的声音,就没有隆隆的雷声;
没有他的左眼,就没有太阳,照耀大地;
没有他的右眼,就没有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
没有他的四肢和躯干,就没有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
没有他的血液,就没有奔流不息的江河;
没有他的汗毛,就没有茂盛的花草树木;
没有他的汗水,就没有滋润万物的雨露……
(8)师:现在,就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去感受一下,盘古化为万物的神奇画面吧!我来读化身前的内容,你们来读化身后的内容。(师生配视频朗读)
(9)师:就这样,伟大的巨人盘古,接着读:“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师引读)
(10)师:此时此刻,你们觉得盘古是一个怎样的神?
(板书:伟大、无私奉献)
(11)师:你们的想法和我们的作者不谋而合,所以文章的结尾才会说(读):“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边读边想、短片欣赏,直观感受盘古的变化,宇宙的美丽,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盘古的伟大。)
三、厘清条理,讲述故事
1.师:到这啊,这个故事就讲完了。你们看,故事的结构也出来了。先是描述这个世界一片混沌,这也就是故事发生的起因;然后是盘古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地支撑着这个世界,这是经过;最后是盘古的身体化为万事万物,美丽的世界被创造了出来,这是结果。
2.师:那你们愿不愿意做一个动情的讲述者,把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一幅幅神奇的画面,穿越时空,将给家人朋友听,让盘古这个名字,以及他的故事被代代相传下去呢?你们可以借助黑板上的关键词,也可以借助上节课中观察到的课本插图,结合课件上出示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去讲述这个故事。现在,四人一组,先在组内讲一讲吧!
【设计意图】(结合课后习题巩固所学,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四、拓展阅读,总结升华
孩子们,中华5000年文明,像盘古开天地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这是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神农尝百草。去读这些英雄的故事吧,在这些故事当中去感受神话的美妙,而且我相信,读着读着,不知不觉你们的身上也会拥有这些优秀品质的。这节课就到这儿,下课!
【设计意图】(课外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授课的拓展阅读让学生带着新的任务走出课堂。这既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也可以促进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