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共1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15 22:4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第二次工业革命
知识目标:通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领域和代表性成果,初步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学文化繁荣
社会变化
人类社会生产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推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Q:阅读P18内容概括除人的的需求外,还有哪些因素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到来?
政治: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科学:新的科学理论的出现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一)电的应用
铁路沿线通讯的需求带来了电力革命
1831英国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美国富兰克林电荷守恒定律
1837美国莫尔斯有线电报
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电机
1870比利时格拉姆电动机
1876美国贝尔发明有线电话
1879美国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人类对光明的需求带来了石油工业的发展
1876德奥托煤气内燃机
1883德戴姆勒汽油内燃机
1896年德国狄赛尔柴油内燃机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新的动力需求
1885年德国戴姆勒制成的两轮机车
1885年德国卡尔·本茨制造三轮汽
1913年 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1903年12月17日这一天,兄弟俩共飞行了4次。最长留空时间59秒。
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石油化工业的产生
19C60—80年代
1867
1869
1884
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燃料等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
美国人海厄特发明赛璐珞的制造技术
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
我们需要大力提倡和倡导以下八个方面的科学精神:一是对科学真知的不懈追求;二是对经世致用的责任担当;三是对勇攀高峰的创新自信;四是对协同创新的积极践行;五是对科学文化的价值传承;六是对科学伦理的严格恪守;七是对科学风尚的正确引领;八是对科学普及的倾力投入。”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
Q:下面人物体现了白春礼先生所讲的哪些科学精神?
对科学真知的不懈追求
对科学文化的价值传承
对科学风尚的正确引领
Q:通过和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对比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工业革命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进行
革命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一些国家两次革命交叉进行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Q1:下表数据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Q2:下图工具对人们生活有何影响?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 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Q:下表数据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引发生产关系的变革,垄断组织出现。
美国钢铁行业
“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因为几十个大型企业彼此之间容易达成协定;另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模巨大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产生了垄断的趋势。” ——列宁
资本原始积累
自由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
掠夺
商品
资本
含义:垄断组织一般是指某些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独占某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市场,攫取高额垄断利润,通过联合或兼并而形成的经济实体或经济同盟。他们通过订立各种协议来规定价格、划分市场、分配产量,以保证相互的利益,并防止新的竞争对手跻身其中。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Q:下图说明了什么问题?
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世界市场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