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名师课堂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名师课堂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6 08:5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高二年级 语文
什么是逻辑?
逻辑(logic)是一个外来词语的音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学习逻辑的意义
逻辑是关于思维规律的科学,是思维的语法,学习逻辑有助于我们养成健康的思维品质。懂一点逻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真假,弄清真相;懂一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判断与推理,提高工作、学习效率;懂一点逻辑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合理思考与准确表达,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与交流。
人们的思维是否正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是否正确的问题。如果思维形式违反了逻辑的基本规律,思维就会出现混乱,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和准确地表达思想。而通过对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的学习和把握,有助于我们发现一些潜在的逻辑谬误,进而尽可能避免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逻辑错误。
同一律
《五环之歌》,“我把车子开上五环……我就是要上五环,啊,五环,你比四环多一环……”
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个思想必然与其自身保持同一。
在同一个语言环境中,概念必须保持内容前后同一,不能偷换概念;话题必须前后一致,不能偷换话题。
违反同一律的逻辑谬误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偷换概念;
二是,偷换话题。
一、偷换概念
我们在使用概念做出判断,或者运用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中如果违反同一律,把不同的概念当成同一个概念来使用,所犯的逻辑错误叫偷换概念。
例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二、偷换论题
在论证中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没有使论题保持始终如一,这种逻辑错误叫偷换论题。
例2:学习要讲究方法。方法对头,才能事半功倍。比如我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习题做得多,学习成绩就比较好;而对英语,我没有兴趣,怕读怕背,成绩就比较差。
在法国某地,一个耍戏法的人招揽观众:“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围观的一个人说:“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耍戏法的解释道:“没错。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
矛盾律,也叫不矛盾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两个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
矛盾律
矛盾关系是指对立的两种情况,没有第三种情况存在,非此即彼,非彼即此。比如“这是正义战争”和“这是非正义战争”,“这是拿破仑的头骨”和“这不是拿破仑的头骨”这两个矛盾判断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
反对关系是指在对立的两种情况之外,还存在其他情况,非此不一定彼,非彼不一定此。比如“这是红色”和“这是白色” “这是拿破仑成年时的头骨”和“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这两个反对判断不能同真,但可同假。
例1:在《拿来主义》一文中:鲁迅先生解释“拿来主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可是他转过身来以“大宅子”作比喻,说道——“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康德说:“某物不可能同时是且不是。”
例2:2017年全国一卷第4题题干为“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B、被困队员深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地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
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例3:2017年全国一卷第2题C项“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例4:《故都的秋》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例5: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2017版)中有这样一句话,“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其课下注释为“〔心乐之〕心情为之高兴。乐,以……为乐。”
排中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例如: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可惜。
排中律
(1)排中律只是要求对于思维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做出非此即彼的抉择,并不否认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和第三种可能性。
例1:某国一位将军对于是否还击入侵之敌,做了如下分析: 敌人太强大,我们不能打,打则损失太大;但也不能不打,不打则敌人将站稳脚跟。我们应介乎打与不打之间,避其锋锐,给以困扰,待敌出现破绽,再相机歼灭之。
关于排中律要注意:
(2)排中律要求我们对问题做出明确的回答。要明确地回答问题,就必须先对问题进行分析,必须分析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问题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等。对问题做了具体深入的分析之后,肯定或是否定,就可以明确下来了。而当人们对某一问题尚未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的时候,对于是非问题不做二者选一的决断,既不肯定“是”,又不肯定“非”,也不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有人认为,在人类进化史上,存在着几百万年的水生海猿阶段。海水退却,已经适应了水中生活的海猿来到陆地。它们才是人类的真正祖先。
而有的人就反对这个说法,认为人类的祖先不是海猿。
我们对这两种说法不明确表态,不说人类的祖先“是海猿”或者“不是海猿”,而说“没有证据就没有发言权”,并没有违反排中律。
(3)对于隐含着某种错误预设的复杂问语,不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这是排中律许可的。因为,无论回答“是”或“不是”,都将意味着承认问话中所隐含的预设是事实。
例如,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 请回答“是”或者“不是”!
充足理由律是指,一个判断被断定为真,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如果没有充足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则该判断不能被断定为真。
常见违反充足理由律的逻辑错误——“没有理由”“理由虚假”“推不出来”
充足理由律
(1)对所要论证的观点必须给出理由,否则就犯了“没有理由”的谬误。这种“没有理由”的谬误常常表现为:诉诸个人,诉诸公众,诉诸怜悯,诉诸权威,诉诸无知。
① 你们不要相信他的话,他因生活作风有问题受过处分 (诉诸个人)
②我所主张的不过是大多数公众的观点,你反对我,就是在与公众作对。不信你问一问在场的人? (诉诸公众)
③我上有年迈的双目失明失去自理能力的老母,下有一个正在上小学的孩子,如果给我判刑,投入监狱,他们该怎么办呀!(诉诸怜悯)
④爱因斯坦都这么说,你竟敢不同意? (诉诸权威)
⑤因为没有证据表明上帝不存在,所以上帝是存在的。(诉诸无知)
(2)理由必须真实,否则犯“虚假理由”错误。“理由虚假”指用虚假的理由充当论据去证明某种东西,但实际上根本起不到这种证明作用。
例1,所有的猴子都是人变的,金丝猴是猴子,所以金丝猴是人变的。
例2,《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样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3)所给出的理由必须能够推出所要论证的观点,否则就会犯“推不出来”的逻辑错误。“推不出来”主要指推断过程不合逻辑,因而论点的真实性没有逻辑保证,例如:
如果长期躺在床上看书,就会患近视眼,
我从不躺在床上看书,
所以我不会患近视眼。
反馈与评价环节:
请同学们分析“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这个句子的逻辑错误。
课后作业:
1.请分析课本83页例句1中的逻辑谬误。
“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2.请分析课本83页例句4中的逻辑谬误。
“我是答应您昨天来修门铃没错。可我来了三次,每次按门铃,都没有人来开门,我只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