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认识逻辑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一个残暴的国王,统治着一个奇怪的国家。这个残暴的国王颁布了一条奇怪的法令﹐所有从前线抓回来的俘虏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来这里做什么?如果答的是真话,就得用火烧死;如果回答的是假话﹐就得绞死。看起来,任何俘虏都难逃噩运。有一天,前线送来了一个俘虏,执法官按照惯例问他:你来这里干什么?聪明的俘虏回答:我来这里是为了被绞死。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听了俘虏的回答,执法官顿时傻了眼,不知道如何是好。因为如果真的绞死这个俘虏,那么这个俘虏说的是真话,而说了真话是要被烧死的。可是如果把这人烧死,那他说的就是假话,而说假话是要被绞死的。执法官不好处理,只好上报国王裁决。国王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办法,最后只好把这个俘虏放了。这个聪明的俘虏利用真话、假话、绞死、烧死之间的逻辑推理关系,救了自己一命。
我们所说的“逻辑”一般指逻辑规律,即关于思维形式结构最基本、最一般的规律。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
印发资料,初步感知
3
布置作业
5
学习目标
2
课外延伸,学习探究
4
目录
学习目标
1.了解逻辑的一般知识。培养思维的缜密性,培养准确、严密、清晰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2.掌握辨析概念和用推理的一般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培养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习惯,锻炼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印发资料,初步感知
(一)理解概念的特点
1.思考各学科的概念和定义。
2.思考概念所包含哪些具体的对象,并给概念下个定义。
明确: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一般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属性包括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所谓本质属性,是决定该对象之所以成为该对象并区别于其他对象的属性;所谓非本质属性,是对该对象不具有决定意义的属性。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对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外延是概念对思维对象范围的反映。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印发资料,初步感知
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一般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属性 本质属性 决定该对象之所以成为该对象并区别于其他对象的属性
非本质属性 对该对象不具有决定意义的属性
概念 内涵 概念对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 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外延 概念对思维对象范围的反映
概念和词语之间呈现的关系。
一个概念可以由
多个词语表示
一个词语也可以
表示多个概念
总结
如,“父亲”是“有子女的男子”,这是“父亲”的概念。而“爹”“爸爸”“家严”“阿大”也可以表示这个概念,甚至“老爷子”“老头子”等在特定的场合也可以表示这个概念。
如,北京是个内陆城市,但不少地方被称为海,“中南海”“什刹海”等。在蒙古语中称“水”为“海”,“花园”为“海子”,这是元代沿袭下来的名称。语言当中的多义词常常表示不止一个概念。
概念和词语之间既然呈现复杂的关系,那就要注意透过词语看词语背后的概念。而要正确理解概念,就必须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这些是同义词、近义词,词不相同,表示的概念却是一样的。
例如,“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往往被理解为人们睡卧的床,其实它的实际意义是围在井口的一圈栏杆。
①在《孔乙己》中,孔乙己明明偷了别人的书,却还争辩:“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他的辩解为什么引来人们的嘲笑?
明确:“偷”和“窃”在概念上本是全同关系,孔乙己却硬把它们说成是全异关系,企图蒙混过关,结果引来人们的嘲笑。
②指出下列句子的错误之处。
A.小明去商店买了牙膏、牙刷、纸巾和日用品。
B.今天大扫除,女同学擦玻璃,团员扫地,班干部抹桌子。
C.词可以分为单音词、复音词、单纯词、合成词、褒义词、贬义词。
练习:
(概念包含)
(概念交叉)
(划分标准
不统一)
(二)理解命题
1.命题
(1)概念:命题,逻辑学指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由系词把主词和宾语联系而成。语句“人是动物”就表达了一个命题。
以下语句都表达命题:
①所有人是动物。
②李白和杜甫是同时代的人。
③如果天在下雨,那么地是湿的。
(2)思考:这些句子哪些是命题?
①法律是有强制性的。
②这份合同是有效的吗?
③请把门关上!
④啊!我亲爱的祖国。
②疑问句,它仅仅提出问题。
③祈使句,它表达一种要求、愿望。
④感叹句,它只是抒发情感。
这几类语句都没有直接描述事物,也就无所谓真假,因此它们不表达命题。
(2)思考:这些句子哪些是命题?
①法律是有强制性的。
②这份合同是有效的吗?
③请把门关上!
④啊!我亲爱的祖国。
②疑问句,它仅仅提出问题。
③祈使句,它表达一种要求、愿望。
④感叹句,它只是抒发情感。
陈述句,描述了法律的性质,它表达了命题。
这几类语句都没有直接描述事物,也就无所谓真假,因此它们不表达命题。
总结
一般来说,只有陈述句才直接表达命题,但即使是陈述句,它与命题之间也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同一个命题可以有不同的语句表达形式,而同一语句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命题。
2.思考:什么是多义句?
如,“王小刚在飞机上写字”,可以表示王小刚在飞机里面的桌子上写字,也可以表示王小刚把字写在飞机的机身上。“我们煤气厂今年夏天一定供好气”,在书面语里表示了两个命题,一个命题是供应好的煤气,另一个命题是要把供气工作做好。这样的句子表示了哪个命题,是由上下文决定的。
一个句子可以表示不止一个命题,这就是多义句。
总结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句子和命题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使用命题时就应当注意一个句子是不是同时表示了两个命题,上下文是不是能够清除其中的一个命题。
3.适用归纳。
在病句中考查。
A.一个句子可以表示不止一个命题,造成歧义。
如,他爸爸动手术去了。(可理解为他爸爸是医生;他爸爸是病人)
B.前后矛盾。(命题中所用的词语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
如,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死难者”指已经死去,“幸免”指未死﹐自相矛盾)
3.适用归纳。
在病句中考查。
C.命题中出现“两面对一面”或“一面对两面”的错误。
如,是否努力学习,是提高成绩的关键。(两面对一面)
D.命题中的“主项”和“宾项”不搭配。
如,鲁迅的故乡是浙江绍兴人。(“主项”是故乡,“宾项”是人,不搭配)
E.表达命题的句式杂糅。
如,纪念五四青年节的到来。(“纪念五四青年节”、“五四青年节来了”)
F.潜台词。
潜台词就是深藏在话语中的真正含意。这种含意没有直接写出来。说出来,而是通过语言流露、表达出来。俗话说“说话听声﹐锣鼓听音”,指的就是话中有潜台词。潜台词表现出说话者的真正意图、真正动机。在逻辑上叫“预设义”或“隐含义”,即深藏在话语中的真正含义。
如,《世说新语》记载:孔融十岁时,前往拜见名士李元礼。闲谈之中,众人都称赞孔融的才华,唯独一个叫陈韪的人不以为然地说:“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聪明。”孔融听后就立即说道:“陈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孔融的言外之意就是难怪陈先生现在不聪明。
(三)理解推理
1.概念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由前提、结论﹑推理联项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前提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已知判断;结论是根据已知判断所推出的新判断;推理联项是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结项,是推理的逻辑常项。
2.推理的分类
推理中常见的有三段论推理和二难推理等。
(1)三段论推理是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推出另一个性质判断为结论的间接推理。
注意三点:
一是三段论全由性质判断组成;
二是两个前提必须有一个共同项(相同的概念);
三是三段论是间接推理,因为它的前提是两个判断组成。
比如:凡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抢劫行为是犯罪行为,所以,抢劫行为是违法行为。
三段论有大、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
①大前提:包含大项的前提。
②小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
③结论:推出的新判断。
一般地说,在关联词“所以”“因此”“由此可见”等后面的是结论;在关联词“因为”前面的是前提。
(2)二难推理是由两个假言判断和一个有两个选言支持的选言判断做前提构成的推理。其结论可以是直言判断,也可以是选言判断。简言之,是在前提中提出两种可能,然后由这种可能推理出两种结论﹐对方无论选择其中的哪一种结论﹐都会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
如,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在第三次打白骨精时,实际上就面临了两难。因为根据前面两次的经验,如果孙悟空第三次把白骨精打死,他就可能被师傅赶走;但如果不打死白骨精,师父就会被白骨精吃掉。所以,打白骨精或者不打白骨精,所引起的两种后果,或者被师父赶走,或者师父被白骨精吃掉。这两种情况都是孙悟空不愿接受的。
(四)理解逻辑规律
1.逻辑规律的概念
逻辑规律是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的规律。包括: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这些规律是保证人们的思维具有确定性、一贯性和明确性﹐从而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的必要条件。如果违背了逻辑规律﹐思维就会发生混乱,人们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和准确地表达思想。
2.逻辑规律的类型。
名称 概念 例子
同一律
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和判断具有确定性,始终保持如一。“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思维过程。
违反同一律要求的基本错误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判断的内容不确定。具体表现为: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偷换论题或混淆论题(或转移论题)。
例如,一位旅行者又饥又渴,来到一家酒店。他问:“老板,夹肉面包多少钱一份?”“五块钱。”“给我来两份。”“好。”“老板,我感到渴比饿更厉害。可用两份面包换十块钱一份的啤酒吗?”“当然可以。”于是他喝完酒就走了。老板急忙叫住他,说:“你还没付钱呢?”“我不是用面包换的酒吗?”“可你面包未付钱啊。”“我没吃你的面包,为何要付钱呢?”“是啊,可是……”老板一时找不出问题出在哪里,只好让他走了。大家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呢?
2.逻辑规律的类型。
名称 概念 例子
不矛盾律
不矛盾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针对同一个对象,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时都是真的,肯定一个,就必须否定另一个,不能两个都肯定。
不矛盾律要求两个相互否定的判断不能同真。就是说,一个思想与其否定,互相排斥,不能都真,至少有一假。如果违反这一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一个对象既予以肯定,又予以否定﹐就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例如,我国有世界上
没有的万里长城。
2.逻辑规律的类型。
名称 概念 例子
排中律
排中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必有一真。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两个具有相互矛盾或反对关系的思想同时予以否定。违反排中律要求的基本逻辑错误叫“两不可”,即对两个具有相互矛盾关系的判断都同时予以否定。
例如,说世界上有鬼,这不对,这是迷信;但要说世界上没鬼,也未免武断,因为有些现象还真不好解释。
这句话对“世界上有鬼”和“世界上没鬼”这对互相矛盾的判断同时否定,犯了“两不可”的错误。
2.逻辑规律的类型。
名称 概念 例子
充足理由律
充足理由律要求一个被断定为真的判断具备充足的理由。
无
珠宝店有一颗钻石被盗,据侦察,作案的是甲、乙、丙、丁中的一个。四人的供词如下:
甲:钻石不是我偷的,我那天在外地。
乙:钻石是丁偷的,那天,他去过珠宝店。
丙:乙偷的,我看见他到黑市去卖过钻石。
丁:乙与我有私仇,他有意陷害我。
假设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讲真话。请问罪犯是谁?
明确:罪犯是甲。供词中乙与丁两人的供词自相矛盾﹐根据“不矛盾律”,其中必定有一个“真”,有一个“假”。那么,甲和丙则属于讲假话之列,即事实与甲和丙的供词相反﹐由此可知,甲是罪犯。
练习
课外延伸,学习探究
下面的故事运用了什么逻辑规律?请简要分析。
1.数学家斯摩林﹐根据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中的情节编成一道逻辑推理题:
女主人公鲍西亚对求婚者说:“这里有三个盒子:一个是金盒子,一个是银盒子,一个是铅盒子,每个盒子的铭牌上各写有一句话。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谁能猜中我的肖像放在哪一个盒子里,谁就能做我的丈夫。”金盒上写的是“肖像在这里”,银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这盒里”,铅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金盒里”。
2.据说有一次,邻人偷了华盛顿家里的一匹马。华盛顿同一位警官到邻人的农场里去讨索,但那人拒绝归还,并声称那是他自己的马。华盛顿用双手蒙住马的两眼,对邻人说:
“如果这马是你的,那么,请你告诉我们,马的哪只眼睛是瞎的?”
“右眼。”
华盛顿放开蒙右眼的手,马的右眼并不瞎。
“我说错了,马的左眼才是瞎的。”邻人急着争辩说。
华盛顿放开蒙左眼的手,马的左眼也不瞎。
“我又说错了……”邻人还想狡辩。
“是的,你错了,”警官说,“证明这马不是你的,立即把马交还给华盛顿先生吧!”
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日:“鲧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布置作业
逻辑对语文学习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谈谈看法。